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线路山火发生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陆佳政 刘毓 +2 位作者 杨莉 徐勋建 吴传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7-1451,共5页
统计2001-2012年湖南省卫星遥感监测热点数目,结合各时期降水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点数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野外用火多少呈正比例关系。再与湖南省1983-2005年大范围山火发生记录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湖南电网山火高危期... 统计2001-2012年湖南省卫星遥感监测热点数目,结合各时期降水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点数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野外用火多少呈正比例关系。再与湖南省1983-2005年大范围山火发生记录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湖南电网山火高危期有6个,按平均每天热点数的多少和危险系数的大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清明节、春耕、春节、秋收、秋后烧荒以及中元节,其中前3者最为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火 输电线路 卫星遥感监测 高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风功率波动性概率密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楠 周峥 +3 位作者 陈道君 王璇 李宏圣 黎索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28-2035,共8页
研究风电波动概率模型对于风电一体化及运行具有积极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风功率波动性概率密度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分解对风功率样本数据的波动量进行提取,基于波动量样本建立相应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然后... 研究风电波动概率模型对于风电一体化及运行具有积极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风功率波动性概率密度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分解对风功率样本数据的波动量进行提取,基于波动量样本建立相应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然后针对模型带宽选择问题,构造一种以拟合优度检验为约束条件的带约束带宽优化模型,最后利用约束序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实际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改进的风功率波动量概率密度模型较传统基于参数估计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适用性,并且基于约束序优化的求解算法提升非参数估计方法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优化 风功率波动性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概率密度 小波分解 带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电极下局部放电对油浸绝缘纸板表面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崔彦捷 彭平 +3 位作者 曹沛 祝令瑜 邓军波 汲胜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4,共8页
针对油浸绝缘纸板在长期局部放电应力作用下的劣化问题,在针板电极下对油浸绝缘纸板进行了长期局部放电试验,对绝缘纸板的局部放电特性及表面形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中,记录了长期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 针对油浸绝缘纸板在长期局部放电应力作用下的劣化问题,在针板电极下对油浸绝缘纸板进行了长期局部放电试验,对绝缘纸板的局部放电特性及表面形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中,记录了长期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PD)图谱,对处于不同放电阶段的纸板进行了表面形貌、化学基团的观测,研究并给出了放电对纸板表面理化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油浸绝缘纸板的长期局部放电发展经历4个阶段,不同阶段放电由表面向内部发展,对纸板的损伤程度不同;局部放电会造成纸板中纤维的烧蚀及断裂,产生孔洞并不断扩大,形成气泡层;气泡层中不断发生的气体放电生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与纤维束表面的基团反应并改变其微观形态,促使放电向内不断发展;最终纸板内部堆积大量气泡,形成贯穿的气泡柱并导致纸板击穿。长期局放应力下绝缘纸板的微观结构破坏是导致纸板失效的重要原因,而PRPD图谱的变化是其在局部放电特性上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绝缘纸板 局部放电 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器内颗粒捕集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锡辉 陈厚涛 +1 位作者 杨光 肖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8-315,共8页
通过分析荷电颗粒在气相流场耦合电场中的受力情况,计算出颗粒在有效除尘空间内的运动轨迹,并推导出颗粒的捕集效率表达式。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0~700℃、端口电压高于15 900V的条件下,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小于9%;当气... 通过分析荷电颗粒在气相流场耦合电场中的受力情况,计算出颗粒在有效除尘空间内的运动轨迹,并推导出颗粒的捕集效率表达式。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0~700℃、端口电压高于15 900V的条件下,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小于9%;当气流平均速度大于0.2m/s时,应考虑阴极线的边界作用;相同直径的颗粒在电场中的初始位置不同时,驱进速度差异很大;提高端口电压可减小除尘器需求高度,以620℃、10μm的颗粒为例,除尘效率达到100%,端口电压为15 925V时,需要的有效除尘器高度约为0.86m,而端口电压为19 200V时,需要的有效除尘器高度约为0.42 m;在进入电场时,颗粒的初始位置在阴极线或阳极管附近时,更易被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除尘 驱进速度 除尘效率 颗粒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