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波数值计算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先军 何文林 +2 位作者 刘石 杨勇 张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31,105,共9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采用单轴介质完全匹配层(UPML)作为理想的吸收边界条件,比较了UPML与完全匹配层(PML)边界条件的电磁波吸收效果,推导了相应数值离散方法和迭代过程。以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局部放电为例,基于M语言,建...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采用单轴介质完全匹配层(UPML)作为理想的吸收边界条件,比较了UPML与完全匹配层(PML)边界条件的电磁波吸收效果,推导了相应数值离散方法和迭代过程。以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局部放电为例,基于M语言,建立了特高频电磁波仿真模型及编制了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数值稳定性条件和数值色散,对比研究了硬源和软源激励以及UPML和PML边界条件下的电磁波仿真差异,并仿真计算了GIS内部和泄露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波导模式特性。计算结果表明:UPML边界条件对于电磁波的吸收效果好于PML;金属和非金属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电磁波可分别用硬源和软源脉冲电流激励来模拟,硬源下电磁波峰峰值为软源下的5倍;GIS内部最大电场强度方向为垂直于GIS的行波方向,而泄露电磁波最大电场方向则平行于其行波方向,两者频谱与GIS波导模式基本吻合,两者差异主要是因盆式绝缘子与金属螺栓所形成的缝隙天线的自有频响特性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高频 电磁波数值计算 时域有限差分法 单轴介质完全匹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金辉 田龙刚 潘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0,238,共6页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能够降低多重变换器带来的损耗、谐波电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下一代微电网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浙江省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从电压等级、母线结构、接地方式及网络拓扑等4个方面对交直流混合微电...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能够降低多重变换器带来的损耗、谐波电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下一代微电网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浙江省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从电压等级、母线结构、接地方式及网络拓扑等4个方面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深入开展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规划设计 网络拓扑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阻尼在线监测辨识算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晓明 楼伯良 +3 位作者 黄弘扬 王成庆 余一平 鞠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5,133,共8页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逐步建设,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实时掌握电网的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等模式信息至关重要。Prony、ARMA和ERA算法是3种典型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算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动态情况。仿真分析不同噪声大小下3种辨识算法...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逐步建设,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实时掌握电网的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等模式信息至关重要。Prony、ARMA和ERA算法是3种典型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算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动态情况。仿真分析不同噪声大小下3种辨识算法的适用性。以某实际省级电网应用为例,针对牵引负荷激励下机组振荡的不同程度响应,分析3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实际应用于电网阻尼在线监测,运行情况表明:可有效弥补单一算法的不足,更好地实现阻尼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模式辨识 牵引负荷 阻尼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改进拓扑结构及其应用 被引量:74
4
作者 张建坡 赵成勇 +3 位作者 孙海峰 黄晓明 陆翌 裘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179,共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作为实现多电平换流器的一种新的拓扑结构,具有高度模块化、维护间隔长、输出波形谐波含量低等优点,因此在中高压电能变换和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而传统的半桥型子模块结构在直流侧发生故...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作为实现多电平换流器的一种新的拓扑结构,具有高度模块化、维护间隔长、输出波形谐波含量低等优点,因此在中高压电能变换和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而传统的半桥型子模块结构在直流侧发生故障的时候,由于所并联前向二级管原因,当IGBT闭锁时,不能够实现直流侧故障电流的阻断功能,从而对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总结了现有的子模块拓扑结构的特点,通过分析MMC直流侧故障时桥臂电流与模块电容的充放电关系,对传统的半桥型子模块拓扑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串联双子模块闭锁拓扑结构,从而在不影响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实现了直流侧故障电流阻断功能。最后以改进型拓扑结构为例,搭建了仿真模型,对直流侧故障特性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电压直流输电 子模块拓扑 串联双子模块 直流电流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算法与RBF网络的超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雪松 朱想 +2 位作者 赵波 魏海坤 邵海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7-321,共5页
传统的风速预测方法往往通过经验来确定模型结构,未考虑输入变量选取、系统的动态特性等问题,导致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态特性没有得以充分反映,降低模型的推广泛化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形算法和RBF网络相结合的方法,... 传统的风速预测方法往往通过经验来确定模型结构,未考虑输入变量选取、系统的动态特性等问题,导致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态特性没有得以充分反映,降低模型的推广泛化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形算法和RBF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模型结构设计和本质特征提取等方法,增加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以提高模型的推广能力。以华东某风电场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风速预测方法相比,该模型结构选择方法可提高模型计算效率,降低样本复杂度,能够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速预测 模型结构选择 RBF网络 流形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 kV紧凑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三相盆式绝缘子结构综合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泽华 田汇冬 +3 位作者 靳守锋 毛航银 徐家忠 彭宗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146,共9页
为均匀252 kV紧凑型GIL三相盆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和应力场分布,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其开展了综合优化研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3种结构三相盆式绝缘子的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择优分析了典型结构参数对电场和应力... 为均匀252 kV紧凑型GIL三相盆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和应力场分布,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其开展了综合优化研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3种结构三相盆式绝缘子的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择优分析了典型结构参数对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Bernstein方程描述绝缘子表面轮廓,讨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和简化方法,应用粒子群算法联合调用COMSOL及MATLAB实现了三相盆式绝缘子的智能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与原始结构相比,优化后绝缘子表面合成场强、切向场强和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分别下降了13.5%、16.0%、8.5%,均能满足控制值要求;不规则复杂轮廓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252 kV紧凑型GIL电场和应力场分布。研究结果可为252 kV三相盆式绝缘子的结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三相盆式绝缘子 Bernstein方程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llenge策略的大规模恶意P2P僵尸节点检测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景 姚一杨 +1 位作者 卢新岱 乔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163,共6页
传统僵尸网络检测技术主要考虑在主机上或者某一个网关出口的边界处检测特点区域网内的僵尸节点,规模较小,检测效率较低。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对等网络(P2P)僵尸节点检测,提出基于Challenge的探测P2P网络中所寄生的恶意僵尸节... 传统僵尸网络检测技术主要考虑在主机上或者某一个网关出口的边界处检测特点区域网内的僵尸节点,规模较小,检测效率较低。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对等网络(P2P)僵尸节点检测,提出基于Challenge的探测P2P网络中所寄生的恶意僵尸节点的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超过400万个节点的KAD网络中,该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到3 000个-9 000个寄生型P2P僵尸节点,能够估算KAD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寄生型僵尸节点数目,对后续防御对象的精准定位和防御措施的准确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llenge策略 僵尸网络 对等网络 爬虫 分布式哈希表 恶意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制焊接容器超声导波成像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罗宏建 周重回 +2 位作者 王炯耿 张杰 赵洲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0-527,共8页
针对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的安全评价需要,论文研究了超声导波成像检测技术。通过对铝制焊接容器中不同模态超声导波的频散曲线及波结构分析,选择激励频率为2 MHz的S1模态作为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健康监测的导波模态,并研制了适合铝制容器... 针对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的安全评价需要,论文研究了超声导波成像检测技术。通过对铝制焊接容器中不同模态超声导波的频散曲线及波结构分析,选择激励频率为2 MHz的S1模态作为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健康监测的导波模态,并研制了适合铝制容器检测的2 MHz/S1模态压电晶片换能器,建立了超声导波成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经过有限次的扫查,就可以得到容器全壁厚范围内健康信息的超声导波图像,从而清晰地识别容器内的缺陷。该研究为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的健康监测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铝制焊接容器 超声检测 S1 模态 超声导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