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注意力和时序记忆的深度强化学习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硕 冯斌 +3 位作者 郭创新 籍雯媗 王炜 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576,I0014,共13页
大量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导致配电网面临电压越限、网损增加等严峻挑战。针对无功电压控制问题,深度强化学习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优化方法在模型依赖和求解速度方面的不足。然而现有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面对大规模配网复杂场景时,特征提取... 大量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导致配电网面临电压越限、网损增加等严峻挑战。针对无功电压控制问题,深度强化学习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优化方法在模型依赖和求解速度方面的不足。然而现有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面对大规模配网复杂场景时,特征提取能力有限,控制效果欠佳,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自注意力和时序记忆的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策略。首先,将无功电压控制问题建模为分布式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其次,基于自注意力编码器和时序记忆神经元,设计了特征提取网络、辅助训练网络、改进策略网络和改进价值网络4种神经网络结构;然后,引入自监督学习,介绍所提算法的中心式训练和分布式执行过程;最后,在改进的IEEE 141节点配网系统上进行了算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取状态特征、记忆时序信息、辨识关键元件,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稳压减损控制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解释性和训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多智能体 自注意力 时序记忆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仿真工具现状及其在华北电网推广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4
3
作者 訾鹏 李轶群 +3 位作者 谭贝斯 陈曦 贾琳 王茂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9-205,共7页
常规的机电暂态仿真工具在分析交直流故障引起直流送/受端电压失稳、多电压源换流器与交流电网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宽频振荡等问题方面略显不足,难以准确模拟直流系统的动作行为,影响实际电网运行控制措施的制定。调研用于大型交直流混联... 常规的机电暂态仿真工具在分析交直流故障引起直流送/受端电压失稳、多电压源换流器与交流电网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宽频振荡等问题方面略显不足,难以准确模拟直流系统的动作行为,影响实际电网运行控制措施的制定。调研用于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工具的现状,并提出在华北电网推广应用的工作思路。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成熟、可行的大型交直流电网仿真技术;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内大型交直流电网仿真工具在模型开发、参数维护、用户体验不友好等方面的现状,突出描述了机电-电磁混合、数模混合、全电磁仿真工具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调度生产机构推广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华北电网的生产需求,明确了各种仿真工具目前在华北电网的定位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思路。所做工作对其他调度生产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提高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掌控能力,间接提高各仿真工具的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 机电暂态仿真 电磁暂态仿真 机电-电磁混合仿真 数模混合仿真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潘艳 赵伟 +2 位作者 徐鹏 李智 董雪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248,共7页
为解决受端电网内新能源和区外直流受电比例逐渐增加影响下的电压失稳问题,进一步实现受端电网规划的合理性,提出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首先,基于改进的小干扰分析法,建立新能源受端电网动态电压稳定性模型;然后... 为解决受端电网内新能源和区外直流受电比例逐渐增加影响下的电压失稳问题,进一步实现受端电网规划的合理性,提出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首先,基于改进的小干扰分析法,建立新能源受端电网动态电压稳定性模型;然后,充分考虑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以总规划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动态电压稳定性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新能源受端电网规划模型能够提升受端电网对未来新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接纳能力,有效降低受端电网动态电压失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端电网 电压稳定性 新能源 储能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网业务约束条件的电力通信故障检修辅助决策的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天玲 蔡立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187,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特高压远距离输电、高比例电力电子的应用给现有技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电力通信网的调度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与电力通信网是典型的相依网络,通信网发生故障,特别是高重要度节点故障,不仅对通信自身网... 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特高压远距离输电、高比例电力电子的应用给现有技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电力通信网的调度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与电力通信网是典型的相依网络,通信网发生故障,特别是高重要度节点故障,不仅对通信自身网络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其相依网络,引发连锁故障。为此,首先总结通信网与电网业务耦合分析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判决通信网故障检修对电网业务影响的分析模型,以及受影响业务恢复模型,开发形成一种耦合电网安全的通信网与电网协同辅助平台,实现N-X及多维度故障检修场景下的自动化分析计算。最后以某区域骨干光缆网架和传输系统为实际场景进行验证,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提升了极端场景下通信网快速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依网络 电力通信网故障检修 N-X耦合分析 最优迂回路由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运行差异的风火储协调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6
作者 杨婷婷 李浩千 +2 位作者 吴鑫彦 柳玉 康静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0-439,共10页
针对系统运行差异,提出一种风火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针对风力机运行状态差异的一次调频功率分配策略,定义调频裕度因子量化风力机实时调频能力,确保风力机安全、有效地参与调频;其次,针对风电调频面临的系统频率二... 针对系统运行差异,提出一种风火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针对风力机运行状态差异的一次调频功率分配策略,定义调频裕度因子量化风力机实时调频能力,确保风力机安全、有效地参与调频;其次,针对风电调频面临的系统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火储协同转速恢复策略,以快速且经济地实现转子转速的恢复。仿真结果显示,该策略有效地实现风火储的协调一次调频,在确保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充分利用风电的调频容量,有效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频率响应 转子动能 二次频率跌落 转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相环动态对切换延迟导致的VSC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博元 路晨 +2 位作者 陈磊 闵勇 李鲁阳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94,共11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汇集地区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连锁故障。该文基于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低电压穿越切换控制模型,分析了锁相环...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汇集地区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连锁故障。该文基于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低电压穿越切换控制模型,分析了锁相环动态对故障后VSC延迟切换导致的暂态过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路故障清除时刻并网点电压相位一般向后跳变,由于锁相环动态,使延迟过程中动态无功支撑电流失准,若VSC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只注入无功电流,该失准现象有利于暂态过电压改善,若同时注入有功电流,在锁相环参数不合适时可能会恶化暂态过电压水平。此外,该文还提出了锁相环PI参数整定解析方法,以保证利用锁相环动态抑制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水平。通过MATLAB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 暂态过电压 低电压穿越 锁相环动态 切换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熔盐储能的燃煤机组多区间变负荷瞬态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珠 刘双白 +3 位作者 胡娱欧 崔福博 刘明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2,共11页
熔盐储能与燃煤机组的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下的瞬态特性不明是制约系统灵活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阐明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的灵活性提升潜力与能耗特性,采用重构负荷指令的控制策略进行集成系统的升、降负荷过程,随... 熔盐储能与燃煤机组的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下的瞬态特性不明是制约系统灵活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阐明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的灵活性提升潜力与能耗特性,采用重构负荷指令的控制策略进行集成系统的升、降负荷过程,随后分析了不同负荷区间运行时集成系统的变负荷性能,获得了集成系统的最大变负荷速率与系统能效。研究结果表明:在某660 MW燃煤机组中,高、低负荷区间下集成系统的最大降负荷速率均可提升至7.0%min^(-1),此时蒸汽分流比分别为0.5、0.6;高负荷区间运行时集成系统的平均煤耗率比低负荷区间低7.0 g·(kW·h)^(-1)以上;高负荷区间升/降负荷时集成系统煤耗率降幅/增幅大于低负荷区间,约为1.0 g·(kW·h)^(-1);高负荷区间运行时集成系统的往返平均煤耗率低于低负荷区间,约为7.0 g·(kW·h)^(-1)。满足变负荷速率要求的前提下,为降低集成系统煤耗率,应选择较小的低压缸入口蒸汽分流比与较大的凝结水分流比。获得的集成熔盐储能的燃煤机组变负荷性能为集成系统的灵活高效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能 瞬态特性 变负荷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备用共享的区域与省级备用市场统一出清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蔡钦钦 徐英 +2 位作者 仪忠凯 高自伟 史沛然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6-184,共9页
采用各省备用市场独立出清的方法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电网省间备用共享互济的优势。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强不确定性,文中提出在多省互联电网中进行备用共享,以提高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降低区域备用市场运行成本。按照“宜区域则... 采用各省备用市场独立出清的方法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电网省间备用共享互济的优势。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强不确定性,文中提出在多省互联电网中进行备用共享,以提高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降低区域备用市场运行成本。按照“宜区域则区域”的原则,建立了考虑备用共享的区域备用市场统一出清的两层模型。上层模型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兼顾了区域最小备用容量需求约束、各省备用容量需求和区域电网机组的容量约束;下层模型以保证备用的可交付性为目的,考虑了联络线潮流受各省级电网不确定性功率的影响,以及省级电网安全运行约束等约束条件。上下层模型通过迭代求解获得区域备用出清结果以及典型场景下的合理调度方案;下层模型采用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布式迭代优化方法进行交互求解,以适用各省信息不完全互通的情形。通过算例对比验证了所提统一出清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备用市场 新能源 备用共享 统一出清 安全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虚拟同步化光储并网系统的频率支撑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洋 林英明 +3 位作者 余达 李丰能 环加飞 朱红路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准确评估系统调频需求,缓解光储并网机组的稳态输出与动态调节矛盾,是构网型虚拟同步化光储并网系统实现快速频率支撑的关键。首先建立构网型虚拟同步化光储并网系统模型,分析其多控制目标间的耦合特性。其次,基于阻尼补偿原理改进传统... 准确评估系统调频需求,缓解光储并网机组的稳态输出与动态调节矛盾,是构网型虚拟同步化光储并网系统实现快速频率支撑的关键。首先建立构网型虚拟同步化光储并网系统模型,分析其多控制目标间的耦合特性。其次,基于阻尼补偿原理改进传统构网控制,提高光储机组的稳态控制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频率安全预警与控制器动态性能约束量化评估构网控制参数,提出构网型虚拟同步化光储并网系统的频率支撑策略。最后,搭建仿真系统,验证光储并网机组在所提控制策略下可快速支撑系统频率,可显著提升系统频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支撑 虚拟同步化 阻尼补偿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调相机暂态特性分析与暂态功角稳定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彤 王潇桐 +2 位作者 韩梓畅 王增平 赵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1,共16页
当前新能源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占比不断攀升,分布式调相机可有效地抑制新能源机端暂态过电压,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然而调相机在电网故障过程中也存在暂态功角失稳风险。针对分布式调相机暂态特性与功角稳定机理,首先,建立保留新能源并网... 当前新能源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占比不断攀升,分布式调相机可有效地抑制新能源机端暂态过电压,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然而调相机在电网故障过程中也存在暂态功角失稳风险。针对分布式调相机暂态特性与功角稳定机理,首先,建立保留新能源并网点电压特征的调相机功角时间尺度暂态分析模型,基于电气量相量关系分析了故障清除后调相机功角与新能源并网点电压的交互影响机理;其次,分析了故障暂态与故障稳态过程中新能源并网点电压相角二次跳变过程及原因,阐明了相角跳变、过渡电阻与新能源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对调相机功角摇摆方向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了新能源输出功率、调相机容量与送出距离对调相机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改进IEEE 39节点系统中验证了所提出机理与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调相机 功角稳定 暂态特性 新能源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指标的新能源场站分布式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
12
作者 周煜 王东阳 +2 位作者 李志强 金鑫 许国瑞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94-4102,I0033,共10页
在大规模新能源外送系统中,新能源场站和汇集站数量众多,电网结构复杂,进而导致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低于标准要求。在新能源场站配置分布式调相机来提升新能源场站短路比时,通常会涉及到调相机选址和容量配置2个方面。基于节点短路比综... 在大规模新能源外送系统中,新能源场站和汇集站数量众多,电网结构复杂,进而导致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低于标准要求。在新能源场站配置分布式调相机来提升新能源场站短路比时,通常会涉及到调相机选址和容量配置2个方面。基于节点短路比综合补偿需求度和调相机配置容量提出了基于复合指标的分布式调相机配置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调相机选址和定容2个方面,具体实施方案是在调相机配置过程中,首先,通过计算新能源电网各节点的短路比及节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因子,获得各新能源场站短路比综合补偿需求度指标;然后,选择短路比综合补偿需求度最高的节点配置调相机并计算调相机容量,通过计算各节点的短路比并重复上述配置过程直到所有节点短路比满足要求。最后,搭建了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不同配置方法对新能源场站短路比的提升效果,验证了基于复合指标的分布式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同步调相机 复合指标 优化配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任意工况变流器阻抗模型黑箱辨识的神经网络设计
13
作者 陈兵 赵崇滨 +2 位作者 姜齐荣 王旭 王方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共7页
阻抗分析法因能够在设备控制结构或参数未知的条件下分析系统稳定性而受到工程的青睐。以电力电子变流器为代表的交流并网设备阻抗特性易受交流稳态工作点的影响,因此基于黑箱辨识快速导出变流器任意工况的阻抗模型可以极大地提升稳定... 阻抗分析法因能够在设备控制结构或参数未知的条件下分析系统稳定性而受到工程的青睐。以电力电子变流器为代表的交流并网设备阻抗特性易受交流稳态工作点的影响,因此基于黑箱辨识快速导出变流器任意工况的阻抗模型可以极大地提升稳定性分析效率。基于神经网络的辨识方法可以弥补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辨识方法的局限性,文中进一步改进神经网络的设计以显著提升其可解释性。在数据收集阶段,使用扫频方法获取闭环阻抗模型在足够多工况下的频率响应。在模型训练阶段,计及变流器阻抗模型的隐藏特征,设计与扰动频率数量相同的神经网络,并采用集成贝叶斯正则化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提升由小型数据集得到的训练网络的泛化能力。在模型验证阶段,将设定工况输入网络,实现稳定工况极高精度辨识和不稳定工况离线预测。文中方法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实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流器 阻抗模型 黑箱辨识 神经网络 稳定性分析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电力负荷恢复分布鲁棒随机优化
14
作者 陈昌铭 薛禹胜 +4 位作者 李泽 马欢 谭贝斯 林振智 文福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9-119,共11页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合理有效的负荷恢复策略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温控负荷特性和源/荷不确定性又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逆向思维法的温控...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合理有效的负荷恢复策略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温控负荷特性和源/荷不确定性又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对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的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逆向思维法的温控负荷时变特性线性化建模与负荷恢复价值修正方法。然后,分别采用Wasserstein距离和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构建负荷恢复过程中的源/荷不确定性模型,通过分布鲁棒随机优化理论对源荷不确定性产生的恢复安全风险进行成本性量化。进而,遵循“分级分批、逐步恢复”的实际工程需求,构建电力系统负荷恢复的多目标分布鲁棒随机优化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去量纲化处理,旨在最大化电力系统的负荷恢复净效益;采用强对偶理论和近似上界法对所提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对某实际电力系统的125节点修正模型仿真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反映温控负荷的时变特性,应对源与荷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负荷恢复净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恢复 温控负荷 时变特性 分布鲁棒随机优化 Wasserstein距离 条件风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机轴系扭振特性分析
15
作者 马亦卓 谭贝斯 +4 位作者 徐晋 秦世耀 李国杰 高晨祥 汪可友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3-3654,I0034-I0039,共18页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构网型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控制结构决定了其轴系扭振特性必然会受到网侧动态的影响。当系统受到外界扰动时,可能会产生扭转振荡,导致系统...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构网型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的控制结构决定了其轴系扭振特性必然会受到网侧动态的影响。当系统受到外界扰动时,可能会产生扭转振荡,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目前,对于基于VSG的直驱风机轴系扭振特性的机理研究尚不清晰,关键制约因素仍不明确,且网侧动态对轴系阻尼的影响机理尚待解决。因此,详细分析了基于VSG的直驱风机的轴系扭振特性。首先,通过电气转矩法得出了电磁转矩-转速差的传递函数,并定义了等效阻尼系数,以定量表达电磁转矩对轴系扭振的电气阻尼作用。同时,探讨了在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模式下,网侧动态对电磁转矩在轴系阻尼作用中的影响机理,识别出了影响轴系阻尼的关键制约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轴系扭振抑制策略。最后,利用SIMULINK对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 虚拟同步控制 直驱风机 轴系扭振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电压选取的广域测量系统数据质量提升策略
16
作者 廖梦竹 徐飞阳 +3 位作者 李娜 王志华 刘灏 刘勇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1,共11页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为电网运行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然而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愈发显著。某工程现场PMU上送主站数据出现功率振荡异常现象,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母线电压选取错误,工程现...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为电网运行监测提供了精准数据,然而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愈发显著。某工程现场PMU上送主站数据出现功率振荡异常现象,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母线电压选取错误,工程现场复杂的电网配置使得电压选取面临挑战。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电压选取方案的决策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综合考虑方案的优劣及适应性,最终推荐在特定场景下使用电压切换装置选取母线电压。该装置通过接入一次设备的刀闸,从而自动选择最佳电压源以保障母线电压随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同步切换,保障了PMU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而提升了PMU数据质量。研究结果为涉及母线电压选取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结合当地电网运行状况,为提升数据质量和优化电网监控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数据质量 母线电压选取 电压切换装置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端不对称故障引发LCC-HVDC换相失败时送端暂态过电压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梓畅 王彤 +2 位作者 王潇桐 王增平 赵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2-1540,I0059,共10页
传统高压直流系统在逆变侧发生换相失败时,整流器无功消耗的大量减少将导致送端产生严重的过电压。逆变侧不同故障类型引发的换相失败将对整流器的无功特性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不对称故障引发换相失败时整流侧... 传统高压直流系统在逆变侧发生换相失败时,整流器无功消耗的大量减少将导致送端产生严重的过电压。逆变侧不同故障类型引发的换相失败将对整流器的无功特性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不对称故障引发换相失败时整流侧暂态过电压的动态过程。首先,通过分析不对称故障后12脉动换流器相邻两换相线电压的角度差,揭示了单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和两相接地故障直流关断角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其次,详细分析了不对称故障导致换相失败时整流器的暂态无功功率特性,发现不对称故障导致直流系统周期性提前进入定电流控制,最终导致暂态过电压峰值呈现周期性时间分布特征。不对称故障导致的暂态过电压峰值周期性大于三相对称故障导致的暂态过电压峰值,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导致的暂态过电压峰值出现在1/4和3/4工频周期处,两相相间故障或两相接地故障导致的暂态过电压峰值出现在1/2和1工频周期处。最后,基于PSCAD平台的CIGRE-HVDC基准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文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指导了系统运行中过电压预测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过电压 不对称故障 高压直流输电 周期性时间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误动机理及防误动措施
18
作者 丁硕 刘丹 +4 位作者 郑涛 薛雨婷 牟澎涛 杜鹃 王志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19-3926,I0133-I0135,共11页
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应用于带串联补偿装置(以下简称“串补”)长线系统时,暂态过程中产生的非周期分量可能导致匝间保护误动,影响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该文针对某母线高抗匝间保护误动案例,研究故障恢复过程中高抗电流低频... 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应用于带串联补偿装置(以下简称“串补”)长线系统时,暂态过程中产生的非周期分量可能导致匝间保护误动,影响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该文针对某母线高抗匝间保护误动案例,研究故障恢复过程中高抗电流低频分量产生机理,从判据的角度分析了低频分量对高抗匝间保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匝间保护防误动措施。所提防误动措施在原有保护判据基础上,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器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再计算其零序工频分量判别是否发生匝间短路故障,防止低频分量引起匝间保护误动。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搭建案例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母线高抗匝间保护误动机理及防误动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匝间保护 串联谐振 防误动 巴特沃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华北电力调峰市场规则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2
19
作者 史沛然 李彦宾 +3 位作者 江长明 张哲 张勇 郭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174,共7页
华北地区火电机组因供热调峰能力受限,且利于调峰的水电机组占比小,随着新能源装机不断增长,电网调峰问题日益突出。负荷侧资源中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电采暖等设备具有充用电功率和时间可调节的特性,参与电网优化控制的空间大。结合... 华北地区火电机组因供热调峰能力受限,且利于调峰的水电机组占比小,随着新能源装机不断增长,电网调峰问题日益突出。负荷侧资源中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电采暖等设备具有充用电功率和时间可调节的特性,参与电网优化控制的空间大。结合华北电网结构特点和负荷特性,设计了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规则,提出了负荷侧资源参与省网调峰市场申报、出清、结算和分摊的原则与方法,对负荷侧资源参与省间调峰市场进行了有益思考。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京津唐电网调峰市场试点运行表明,负荷侧资源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初步改变了"反调峰"特性,有效提高了电网调峰能力,促进了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侧资源 第三方独立主体 电力市场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区域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分析与运行评估 被引量:38
20
作者 史普鑫 史沛然 +2 位作者 王佩雯 汪洋 陈树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75-184,共10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市场设计与电力系统运行尤其是电力调峰带来了全新挑战。首先,提出在中国以燃煤为主的电源结构下开展华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从调峰服务申报、出清机制与结算机制等方面分析华北电力调峰市场机...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市场设计与电力系统运行尤其是电力调峰带来了全新挑战。首先,提出在中国以燃煤为主的电源结构下开展华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从调峰服务申报、出清机制与结算机制等方面分析华北电力调峰市场机制设计;最后,结合2020年度华北电力调峰市场实际运行情况,从市场力及市场主体报价行为、市场出清及运行情况、市场社会效益3个层面构建调峰市场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了调峰市场力、市场供需关系、市场运行有效性以及市场运行机构运营水平,为中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峰 辅助服务 电力市场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