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光学信息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1
作者 史名阳 彭元龙 +4 位作者 吴天麒 季燕铭 牛佳宁 郑锦坤 曹丹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67,95,共5页
为提升输电线路监拍巡检的准确性与效率,设计了一种集成彩色、偏振、红外光学信息的多维光学信息图像采集系统。系统采用异构硬件架构,以单片机作为主控,Jetson Nano作为应用处理单元,实现了多相机系统的同步采集控制。利用ARM NEON技... 为提升输电线路监拍巡检的准确性与效率,设计了一种集成彩色、偏振、红外光学信息的多维光学信息图像采集系统。系统采用异构硬件架构,以单片机作为主控,Jetson Nano作为应用处理单元,实现了多相机系统的同步采集控制。利用ARM NEON技术对偏振图像算法进行优化加速,系统能够高效采集、存储、压缩和传输多维光学信息。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在保持较低待机功耗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实现彩色、偏振、红外光学信息的采集,为提高输电线路智能监拍巡检系统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光学信息 图像采集 异构硬件架构 智能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和GBDT的电力信息通信客服系统多标签文本分类 被引量:31
2
作者 俞学豪 赵子岩 +3 位作者 马应龙 郑蓉蓉 郗子月 马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151,共8页
现有电力信息通信(ICT)客服系统主要依靠客服坐席员经验,根据电力ICT系统用户报修信息进行故障类型分类判别,存在在线处理及时性较差、准确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电力ICT客服系统文本数据的多标签文本分... 现有电力信息通信(ICT)客服系统主要依靠客服坐席员经验,根据电力ICT系统用户报修信息进行故障类型分类判别,存在在线处理及时性较差、准确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电力ICT客服系统文本数据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实现对电力ICT系统的复杂故障类型进行自动化、高准确率分类识别。首先,针对电力ICT系统故障类型识别准确率偏低且低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元相关性(BR)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集成学习的多标签分类方法,将BR和GBDT有机结合实现自动化、高准确率的故障多标签分类。其次,针对电力ICT客服文本数据的多标签分类训练集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电力ICT客服文本数据的多标签训练集自动化构建方法,实现了高效的电力ICT客服文本多标签分类。实验表明,BR-GBDT方法可以高效处理电力ICT系统复杂故障类型的多标签分类任务,分类性能也优于BR+逻辑回归(LR)和多标签k最近邻(ML-kNN)等典型的集成学习多标签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通信(ICT)客服 文本挖掘 多标签分类 集成学习 梯度提升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网协同的电网信息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志鹏 邢骏 +2 位作者 葛冰玉 田思涵 贾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8-164,共7页
智能电网应用的计算需求可以通过云网协同的云计算模型来满足。灵活的网络资源和服务共享、并行处理和无所不在的访问是云计算的特点。虽然云计算模型被认为是智能电网的有效模型,但它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本文首先对智... 智能电网应用的计算需求可以通过云网协同的云计算模型来满足。灵活的网络资源和服务共享、并行处理和无所不在的访问是云计算的特点。虽然云计算模型被认为是智能电网的有效模型,但它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的体系结构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详细解释了云计算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基于云和雾的模型用于智能电网中的高效资源管理。其次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雾的智能电网模型来连接这些域。在资源管理方面,使用云雾计算在智能电网领域服务有很大的潜力,因为雾计算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迟并增强系统的整体响应时间,能够从效率、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方面解决云计算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网协同 云与雾计算 智能电网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务差异化传输需求下的电力通信网路由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松萍 高德荃 +3 位作者 赵子岩 林彧茜 广泽晶 张大卫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3-190,共8页
电力通信网负责传递控制指令、收集状态数据,对保障电网的稳定运作至关重要。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多约束条件下的智能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消息传递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路由算法... 电力通信网负责传递控制指令、收集状态数据,对保障电网的稳定运作至关重要。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多约束条件下的智能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消息传递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路由算法。通过Tensor flow框架实现,在Open AI Gym构建的模拟环境进行验证。算法在超过8 000次的训练迭代后呈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表现出了较传统最短路径和负载均衡算法更优越的路由选择能力。同时,在新拓扑图的泛化测试和链路故障模拟实验中,也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路由优化 消息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多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HCF的OPGW雷击电磁耦合抑制及偏振态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孙红光 邓黎 +9 位作者 吴斌 柏云龙 罗鸣 邱英 刘骋 梅亮 吴岩 祁庆庆 马鹏飞 桂吟秋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在电力与光通信网络融合场景中,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面临的雷击电磁干扰已成为制约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瓶颈。当OPGW光缆遭受雷击时,雷击引发的瞬态电磁干扰会导致光信号偏振态(SOP)产生剧烈波动。此类波动一旦超出接收端... 【目的】在电力与光通信网络融合场景中,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面临的雷击电磁干扰已成为制约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瓶颈。当OPGW光缆遭受雷击时,雷击引发的瞬态电磁干扰会导致光信号偏振态(SOP)产生剧烈波动。此类波动一旦超出接收端偏振跟踪模块的容限范围,将导致信号SOP恢复失准,显著提升误码率(BER),严重时可引发通信链路中断。有效抑制此类电磁干扰已成为提升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挑战。【方法】文章提出以反谐振空芯光纤(AR-HCF)替代常规实芯光纤作为OPGW光缆的核心传输介质,重点研究雷击作用下光SOP的演变机制。通过构建对照实验平台,将AR-HCF与单模实芯光纤置于等效雷击环境(峰值电流62.8~65.2 kA,波形10/350μs),同步对比观测两者SOP的动态响应差异。【结果】实验表明:AR-HCF凭借低介电常数空气波导结构,有效抑制了雷击电磁场的耦合效应,其偏振态旋转(RSOP)稳定在0.1~0.2 krad/s区间内,波动幅度远低于常规实芯光纤(后者RSOP波动范围达1~15 krad/s)。【结论】文章明确了雷击电流幅值-时间特性与RSOP的关系,以及AR-HCF的偏振参数(S_(1)/S_(2)/S_(3))与实芯光纤的定量关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AR-HCF的OPGW光缆电磁耦合得到抑制,SOP更稳定,该研究为新一代抗雷击OPGW光缆的智能监测系统研发及光缆成本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谐振空芯光纤 光偏振态旋转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雷击 电磁场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巡检中的偏振图像特征融合
6
作者 倪梦瑶 彭元龙 +3 位作者 胡尚 闫龙川 郑锦坤 曹丹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4-1288,共15页
为提升智能电网监测系统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隐患目标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度与偏振光强双模态信息融合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双路特征融合网络,通过密集卷积模块分别提取偏振强度图像和偏振度图像的特征,以增强浅层信息的保... 为提升智能电网监测系统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隐患目标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度与偏振光强双模态信息融合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双路特征融合网络,通过密集卷积模块分别提取偏振强度图像和偏振度图像的特征,以增强浅层信息的保留能力;同时,引入空间-通道协同注意力机制,在空间与通道维度上建立特征依赖关系,从而提升模型的特征选择性聚合能力。最后,引入多尺度自适应结构相似性损失函数并设计加权算法优化参考图像的生成质量,优化融合图像的结构保真度与目标显著性,进一步提升其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最先进的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多种评价指标上均展现出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同时,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网络模块和损失函数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在自建的目标检测数据集中,采用本研究方法生成的融合图像在目标识别精度上达到了91.5%,同时mAP@0.5指标也达到了0.916,在客观评价方面优于对比方法,提升了后续目标检测网络的识别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检 机器视觉 偏振成像 图像融合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感知的多租户Coflow调度机制
7
作者 李明 尹晓宇 +3 位作者 都繁杰 李静 张冰 杨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130,共9页
多租户数据中心广泛使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来自不同租户的应用共享并竞争网络带宽资源。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多采用Coflow作为流量模型,针对Coflow调度过程中性能优化与租户隔离问题,提出一种应用感知的多租户Coflow调度机制——Aamt... 多租户数据中心广泛使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来自不同租户的应用共享并竞争网络带宽资源。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多采用Coflow作为流量模型,针对Coflow调度过程中性能优化与租户隔离问题,提出一种应用感知的多租户Coflow调度机制——Aamt。根据租户隔离问题,引入进度作为衡量标准;针对租户需求动态弹性变化,设计租户到达模型,得到租户隔离保障的长期进度,做到应用感知;为了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设计Lagrange对偶优化,得到性能优化进度。实验结果表明,Aamt不仅可以保证租户隔离,还增大带宽,提高链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Coflow调度 多租户 应用感知 流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三阶拉曼放大光传输系统建模
8
作者 陈佟 邓黎 +5 位作者 王谦 郭小溪 徐健 龙函 黄超 黄丽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三阶分布式拉曼放大器(DRA)是目前长距离无中继传输中的光放大前沿技术,与一阶和二阶DRA传输相比,其在传输过程中能实现更优的增益与噪声特性,但传输过程也更为复杂。然而目前对三阶DRA的建模多基于拉曼功率耦合方程,其需要数... 【目的】三阶分布式拉曼放大器(DRA)是目前长距离无中继传输中的光放大前沿技术,与一阶和二阶DRA传输相比,其在传输过程中能实现更优的增益与噪声特性,但传输过程也更为复杂。然而目前对三阶DRA的建模多基于拉曼功率耦合方程,其需要数值方法求解,计算相对复杂。运算量小的建模方法则基于数据驱动型机器学习,需要庞大的数据量,且泛化能力较差。为此需要新的建模方法,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前提下提升运算速度。【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嵌物理知识型神经网络(PINN)的方案对三阶拉曼放大光传输系统进行建模。该方案能结合数值方法和数据驱动型机器学习的优点,将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为优化问题,通过将微分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等约束作为损失函数,实现神经网络的训练,使得模型兼顾计算的精度与复杂度。【结果】文章搭建了一个120 km的C波段47信道的三阶拉曼放大光纤传输系统,并分别采用数值方法和所提的PINN对系统进行功率预测,结果表明,PINN预测的信号功率与传统的数值方法偏差小于0.19 dB,预测的泵浦光功率则几乎无误差,而运算次数则降低了一个数量级。【结论】PINN能准确预测三阶拉曼放大光传输系统中泵浦光与信号光的功率演化,且相比数值方法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中继传输 分布式拉曼放大器 三阶拉曼放大器 内嵌物理知识型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检索的电力技术成熟度分析方法
9
作者 刘雯静 张素香 +3 位作者 盛兴 唐钰政 孙韬 贺冬珊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为下一阶段电力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少有人对我国电力技术的成熟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提出了基于高纳德回环曲线的...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为下一阶段电力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少有人对我国电力技术的成熟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提出了基于高纳德回环曲线的电力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首先,将成熟度曲线分解为研究热度和技术发展两个因素;然后,分别对电力科技文献和专利检索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表征这两个因素发展历程的Logistpk和Slogistic曲线模型,并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六大领域技术的现状,对模型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合成研究热度和技术发展曲线,得到电力技术成熟度模型,并对电力技术发展成熟期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成熟度 技术发展 科技文献 专利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泵浦种子光对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影响
10
作者 陈佟 刘伟 +5 位作者 杨悦 李扬 龙函 吴剑军 项旻 成炬新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3,共8页
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因其较高的增益与较低的噪声指数被用于长距离无中继光传输中。三阶拉曼放大器作为拉曼放大的前沿技术,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少,对于泵浦的配置与放大器的性能关系还不够明晰。为此,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二阶泵浦种子光对... 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因其较高的增益与较低的噪声指数被用于长距离无中继光传输中。三阶拉曼放大器作为拉曼放大的前沿技术,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少,对于泵浦的配置与放大器的性能关系还不够明晰。为此,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二阶泵浦种子光对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首先用功率耦合方程定性分析了不使用二阶泵浦种子光的可行性,之后实验验证了在缺少二阶泵浦种子光的条件下,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仍能实现对信号光的增益,但较有二阶泵浦种子光时效率会降低。本文搭建了47波200 km的波分复用传输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没有二阶泵浦种子光的情况下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也可以实现对信号光的增益,但引入二阶泵浦种子光能显著提升性能,仅25 mW的二阶泵浦种子光就能使信号得到最少3.7 dB,平均6 dB的功率提升以及平均0.8 dB的光信噪比提升。省去二阶泵浦种子光能降低成本,但引入二阶泵浦种子光能显著提升三阶拉曼放大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拉曼光纤放大器 种子光 受激拉曼散射 自发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传输信息系统故障定位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刚 闫龙川 +3 位作者 吴小华 韩建兴 李卓桐 赵永利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0-196,共7页
随着结构越加庞大复杂,电力传输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耦合关系变得复杂难以梳理,特别是作为其底层支撑的电力光通信专网,这使信息系统故障更易发生且定位难度也急剧攀升。针对此问题,将善于管理海量信息及揭示数据规律的知识图谱技术引入到... 随着结构越加庞大复杂,电力传输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耦合关系变得复杂难以梳理,特别是作为其底层支撑的电力光通信专网,这使信息系统故障更易发生且定位难度也急剧攀升。针对此问题,将善于管理海量信息及揭示数据规律的知识图谱技术引入到电力传输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力传输信息系统故障定位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在知识融合环节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双阈值的实体对齐概念,给出了自适应双阈值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实际运行数据所构建知识图谱的部分视图,并结合GNN(Graph Neural Network,图神经网络)与知识图谱应用于故障根因自动推理。结果表明,所构建知识图谱可直观形象展示告警和故障间关联关系,结合GNN后能以较高准确率实现电力传输信息系统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电力传输信息系统 故障定位 知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量子保密通信示范应用与测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磊 李伯中 +3 位作者 张素香 赖俊森 刘璐 田照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1,202,共8页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是未来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相关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示范应用发展迅速,但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测评的标准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在回顾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及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是未来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相关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示范应用发展迅速,但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测评的标准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在回顾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及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介绍电力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网络建设和设备应用情况,从量子密钥分发、管理和应用等不同方面提出综合测评方案,通过实际网络环境验证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效果,并对未来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密钥管理 量子保密通信 电力通信 测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网协同的智能电网管理体系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磊 沈雪晴 +2 位作者 黄文雯 韩璐 贾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1-217,共7页
由于目前电力行业负荷量的增加,电力管理就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并且由于现在智能电网的开发和利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存放和管理都需要云计算来处理。所以本文提出了基于云网协同的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它可以根据消费者... 由于目前电力行业负荷量的增加,电力管理就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并且由于现在智能电网的开发和利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存放和管理都需要云计算来处理。所以本文提出了基于云网协同的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它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来动态的运行和管理。因此,被称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雾计算作为云计算的扩展,有助于减轻云数据中心的负载。并且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和雾计算兼容的系统模型,以减少来自终端设备向雾数据中心进行请求的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并且在虚拟机上合理分配优化响应时间和处理时间。使用新的服务代理策略(NSBP)来管理数据中心。本文采用的负载均衡算法是粒子群优化和模拟退火(PSO-SA)的混合体,用于在数据中心的虚拟机上分配请求。实现了两个方案来评估服务代理策略和负载平衡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云计算:雾计算 粒子群优化 虚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空间地理图谱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越 胡威 +5 位作者 李城龙 杨家海 李祉岐 尹琴 夏昂 党芳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1-328,共8页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且网络安全愈发重要的数字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地理图谱被认为是认知和管理网络空间的新型手段,其通过综合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的信息,能够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地展示网络空间态势。但目前对于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研究工作...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且网络安全愈发重要的数字信息时代,网络空间地理图谱被认为是认知和管理网络空间的新型手段,其通过综合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的信息,能够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地展示网络空间态势。但目前对于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研究工作缺乏对网络空间模型细粒度的刻画,也缺乏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具体构建方法和应用方式。针对上述问题,以网络空间认知为目标,文中扩展提出了一个带有时间参考轴的四层四级的网络空间分层模型。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网络空间环境,还结合知识图谱技术,提出了一个构建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的具体框架以及构建网络空间本体的方法。基于Censys的真实测绘数据,成功构建了一个模拟园区网络的网络空间地理图谱原型。本研究提出了对网络空间分层结构的改进方法,同时也将知识图谱引入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对网络空间的理解,而且在网络安全、资源管理、故障恢复、决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地理学 知识图谱 网络空间层次模型 网络空间本体 网络空间地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滤波在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明雄 朱京 +5 位作者 卢贺 吴广哲 李伟华 黄超 龙函 吴剑军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3期33-37,共5页
针对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匹配滤波(如根升余弦滤波器)对系统的影响,文章在不同光学带宽、残余色散以及非线性情况下,对不同滚降因子Rf的系统特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仿真研究了256 Gbit/s偏振复用16阶正交幅度调制(PDM-16QAM)信号在光... 针对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匹配滤波(如根升余弦滤波器)对系统的影响,文章在不同光学带宽、残余色散以及非线性情况下,对不同滚降因子Rf的系统特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仿真研究了256 Gbit/s偏振复用16阶正交幅度调制(PDM-16QAM)信号在光学带宽为33、50及100 GHz时的传输特性、残余色散在-300~300 ps/nm区间内的特性和注入功率为-3~4 dBm情况下传输1 200 km光纤链路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光学带宽受限的系统,Rf选取(1+Rf)B(B为信号波特率)与系统光学带宽相近的值为宜;对于光学带宽接近两倍波特率的系统,滚降因子Rf选取0.2~0.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匹配滤波 根升余弦 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混合路由的智能电表通信方法
16
作者 臧丽炜 王榕 +2 位作者 宋广千 李皎 陈灿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解决智能电表高速载波(high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通信存在中继多、远距离传输衰减大、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衡混合路由的电表通信方法。首先,将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改造为HPLC与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方式,提高数据传... 为解决智能电表高速载波(high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通信存在中继多、远距离传输衰减大、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衡混合路由的电表通信方法。首先,将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改造为HPLC与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方式,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表通信连接关系分析,建立用电信息采集集中器与智能电表的邻居关系表,形成用电信息采集集中器与智能电表的拓扑关系图;其次,通过可靠传输路径,为配电台区中每一块智能电表保存重传路由表;再次,基于平衡混合路由算法,实现智能电表HPLC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动态路由切换和最佳路径选择;最后,采用仿真流程对所提模型进行校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混合路由 智能电表 高速载波 拓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杏平 康重庆 袁启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8,共18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我国明确了在2030年前争取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是碳排放量统计核算,该文综述了IPAT系列模型、指数分解法、结构分解法3类主流影响因素分...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我国明确了在2030年前争取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是碳排放量统计核算,该文综述了IPAT系列模型、指数分解法、结构分解法3类主流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和应用范围。同时,从公式、优势、局限性、适用尺度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4种主流碳排放核算方法(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实测法、大数据计算法)进行总结。最后,聚焦于电力领域,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分析了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上述研究,指出我国现有碳排放核算研究的不足,并对我国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影响因素 碳排放核算 电力碳排放 电力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GAN:融合GAN和Bi-LSTM 的无监督时间序列异常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世伟 李静 +3 位作者 玄佳兴 石竹玉 乔宇杰 高颖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多元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旨在发现对应时序特征中不符合一般规律的特异性模式,识别特定时间步长中的异常状态.针对多元时序数据时间依赖性建模难以及数据维度不断增加导致难以有效进行异常检测等问题,本文以自编码器为基础,融合生成... 多元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旨在发现对应时序特征中不符合一般规律的特异性模式,识别特定时间步长中的异常状态.针对多元时序数据时间依赖性建模难以及数据维度不断增加导致难以有效进行异常检测等问题,本文以自编码器为基础,融合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提出了一种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LSTM-GAN,该模型在每一轮训练中,以迭代的方式重构正常数据,通过GAN来放大异常,Bi-LSTM来捕获时间特性,训练完成后的模型用于时序数据的异常检测.本文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和几种先进同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STM-GAN的检测性能提升了4.4%~16.6%,在IT数据集SMD中的模型检测F1分数达到0.9672,实现了高效的时序数据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变电站机房空调气流组织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灿 刘洋 +3 位作者 李黎 贾平 高小芳 张书林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随着变电站机房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在国网某变电站机房里的设备密集度越来越高,耗电量和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机房内原配置的恒温恒湿精密空调,尽管理论供冷量充足,但采用传统的“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弥漫送风方式,机房内... 随着变电站机房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在国网某变电站机房里的设备密集度越来越高,耗电量和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机房内原配置的恒温恒湿精密空调,尽管理论供冷量充足,但采用传统的“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弥漫送风方式,机房内多个区域机柜由于负载的不均衡布置,已出现多个难以解决的局部过热问题,当前的气流组织循环已完全不适应高功耗设备的散热需求。介绍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的国网某变电站机房气流组织优化改造实践,为机房节能降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房 节能降耗 气流组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黎 陈灿 +4 位作者 李灿 高菲璠 陈拽霞 刘洋 周鸿喜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选取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合储能系统中储能元件和耗能元件的连接拓扑结构确定在不同能量流动方向上的功率需求指标,确定变换器主要元件的参数和合适的电路元件。搭建降压/升压(buck/boost)电路模型,并设计自适应快速终端... 选取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合储能系统中储能元件和耗能元件的连接拓扑结构确定在不同能量流动方向上的功率需求指标,确定变换器主要元件的参数和合适的电路元件。搭建降压/升压(buck/boost)电路模型,并设计自适应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提出改进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由于不同控制参数的控制效果不同,为了获得更好的电压输出特性,对自适应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进行参数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自抗扰 CUK变换器 DC-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