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 被引量:39
1
作者 康文文 赵建国 +1 位作者 丛伟 施晓寒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29,共5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故障过流和故障方向信息的故障检测与隔离通用矩阵算法。采用关联矩阵描述网络拓扑结构,以来自电网不同测量点的故障电流及其方向信息构成故障信息矩阵,对上述2个矩阵进行运算能快速、可靠地检测...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故障过流和故障方向信息的故障检测与隔离通用矩阵算法。采用关联矩阵描述网络拓扑结构,以来自电网不同测量点的故障电流及其方向信息构成故障信息矩阵,对上述2个矩阵进行运算能快速、可靠地检测到故障区段,结合当前网络结构和开关位置状态即可完成故障隔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当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时的修正算法:只需简单修正故障信息矩阵和跳闸开关向量即可。此外,研究了算法对通信系统故障、故障信息丢失和故障信息错误等异常情况的容错性。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述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故障检测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自愈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洪雨 陈青 +1 位作者 李文进 宋卫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69,73,共6页
故障自愈功能是配电网运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配电网基本构成,设计并实现了配电网运行系统。结合配电自动化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构建了配电自动化物理系统平台。该测试平台的暂、稳态运行试验表明,测试系统采样准确、输出接口规... 故障自愈功能是配电网运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配电网基本构成,设计并实现了配电网运行系统。结合配电自动化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构建了配电自动化物理系统平台。该测试平台的暂、稳态运行试验表明,测试系统采样准确、输出接口规范、功能灵活,完全满足配电网自愈运行需求。最后分别以分布智能型、集中型等2个故障自愈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计算了相应的自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配电自动化 自愈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地震灾害预防技术综述 被引量:39
3
作者 杨少勇 赵建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63,共7页
唐山地震之后,电力系统地震预防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但由于地震预防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电力系统灾害预防研究的成熟成果。文中分析了电力系统地震预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较了最近几次亚洲大地震(唐山、阪神和汶川)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情... 唐山地震之后,电力系统地震预防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但由于地震预防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电力系统灾害预防研究的成熟成果。文中分析了电力系统地震预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较了最近几次亚洲大地震(唐山、阪神和汶川)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情况,总结了地震预防经验,最后讨论了如何在电力系统工程中实施地震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防 防灾 电力系统可靠性 危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广义储能的配电网双层规划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房宇娇 李树静 +1 位作者 李宏仲 孙伟卿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1-1550,共10页
为解决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广义储能的双层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模型上层以系统总成本最小、线路负载率均匀度最小和广义储能利用率最大为优化目标,求解配电网规划方案;模型下层以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最大和违... 为解决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网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广义储能的双层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模型上层以系统总成本最小、线路负载率均匀度最小和广义储能利用率最大为优化目标,求解配电网规划方案;模型下层以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最大和违反约束惩罚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求解广义储能的运行策略。文章分析了上、下层模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采用传统遗传算法和风驱动优化算法嵌套求解双层模型。通过对某地区实际配电系统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广义储能 双层规划 优化运行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及煤灰消解技术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桂萍 史传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共5页
对常用的煤和煤灰中元素检测的消解方法如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及在煤炭检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用于煤元素检测的研究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的消解时间大... 对常用的煤和煤灰中元素检测的消解方法如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及在煤炭检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用于煤元素检测的研究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的消解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样品,使检测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 溶解法 熔融法 燃烧法 微波消解 微波燃烧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输电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6
作者 任敬国 赵建国 +3 位作者 于大洋 李可军 牛林 梁永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3,111,共6页
分析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在定直流电压控制端交流电网故障下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滞环和本地直流电压检测的模式切换控制,并给出了该控制的实现方法。推导了正常运行时VSC-HVDC输电系统直流功率与... 分析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在定直流电压控制端交流电网故障下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滞环和本地直流电压检测的模式切换控制,并给出了该控制的实现方法。推导了正常运行时VSC-HVDC输电系统直流功率与两侧换流器直流电压的关系式,给出了定有功功率控制端的直流电压正常工作范围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中直流电压阈值和故障穿越期间直流电压参考值的确定方法。最后,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在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运行方式下VSC-HVDC输电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直流电压阈值和参考值的确定方法能够为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指令值整定与配合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矢量控制 模式切换控制 滞环 直流电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组合核函数相关向量机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43
7
作者 段青 赵建国 马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8,共6页
在单一核函数相关向量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高斯核函数分别与多项式核函数和张量积线性样条核函数进行线性组合的多种组合核函数相关向量机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组合核函数的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以2001年组织的... 在单一核函数相关向量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高斯核函数分别与多项式核函数和张量积线性样条核函数进行线性组合的多种组合核函数相关向量机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组合核函数的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以2001年组织的国际电力负荷预测竞赛提供的公开数据为训练和测试样本,分别对多种核函数相关向量机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进行仿真预测计算。结果显示,虽然各模型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确度,但是基于组合核函数的相关向量机在各项评价指标上都优于基于单一核函数的相关向量机。还利用相关向量机的概率预测优势得到了其他模式识别模型无法得到的预测误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稀疏贝叶斯学习 相关向量机 组合核函数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1准则的VSC-MTDC输电系统稳态调控方案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敬国 李可军 +3 位作者 赵建国 牛林 梁永亮 郭启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0,共7页
分析了电压源换流器型多端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条件,给出了VSC-MTDC系统的控制系统分层结构和直流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N-1准则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调控方案;基于连续潮流计算和换流站的电压、功率限制... 分析了电压源换流器型多端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条件,给出了VSC-MTDC系统的控制系统分层结构和直流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N-1准则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调控方案;基于连续潮流计算和换流站的电压、功率限制,设计了应对主导站和非主导站停运的调控策略,给出了直流输电系统指令值的计算步骤,并讨论了解的存在性问题。提出了换流站停运调控策略无解情况下有功功率指令值的优化方法,定义了优化后有功功率指令值的评价指标以用于寻找最优解。以典型的五端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利用MATLAB编程验证该调控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该调控方案能够为VSC-MTDC系统提供可靠安全的指令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 多端直流输电 N-1准则 稳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迭代优化辨识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道伟 韩学山 +5 位作者 任玲玉 韩力 牛林 梁立凯 王冬梅 刘文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7-4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迭代优化辨识方法。该方法将戴维南等效参数辨识归结为数值优化问题,以节点电压计算值平方和电压实测值平方的差最小为目标,优化模型简单、求解方法可靠。结合戴维南等效参数对节点电压的轨迹灵... 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迭代优化辨识方法。该方法将戴维南等效参数辨识归结为数值优化问题,以节点电压计算值平方和电压实测值平方的差最小为目标,优化模型简单、求解方法可靠。结合戴维南等效参数对节点电压的轨迹灵敏度,对辨识参数的初值自适应变步长修正,进而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由于该方法仅采用当前时刻的实测节点电压、功率数据,有效避免了现有戴维南等效参数辨识方法针对不同假设条件的局限,具有使用范围广、辨识结果有效性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简单2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有在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戴维南等效参数 轨迹灵敏度 迭代优化 自适应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均衡区域负荷增长的在线电压稳定评估 被引量:11
10
作者 随慧斌 赵建国 +1 位作者 李可军 牛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1,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潮流的电力系统在线电压稳定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不均衡区域负荷增长模式和发电计划。负荷增长系数由区域短期负荷预测数据得出,区域短期负荷预测考虑多种因素对负荷变化的影响,预测未来24小时区域的负荷情况,根据此... 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潮流的电力系统在线电压稳定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不均衡区域负荷增长模式和发电计划。负荷增长系数由区域短期负荷预测数据得出,区域短期负荷预测考虑多种因素对负荷变化的影响,预测未来24小时区域的负荷情况,根据此负荷情况使用经济调度安排发电计划,在此基础上用连续潮流计算P-U曲线和负荷裕度。在IEEE 118节点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比较真实地在线反映系统的电压稳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连续潮流法 潮流计算 负荷增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成分及添加元素对热镀锌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冯刚 侯静 张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钢中元素(C、Si、P、Cu和Ti)对热镀锌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向锌液中添加Al、Mg、Ni和微量稀土,合金的晶粒得到明显细化,组织得到改善,而且更加致密均匀,镀层厚度得到一定的减薄,从而提高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关键词 热镀锌 微量元素 镀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青 赵建国 马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6-40,共5页
介绍了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的模式识别技术相关向量机及其分类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以EPRI36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数据为例,在相同的数据输入和相同的仿真环境下同时构建相关向量机和支持向量机2种暂态稳... 介绍了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的模式识别技术相关向量机及其分类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以EPRI36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仿真数据为例,在相同的数据输入和相同的仿真环境下同时构建相关向量机和支持向量机2种暂态稳定评估模型。仿真预测计算显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概率学习模型,相关向量机不仅得到了比支持向量机更高的预测精确度,而且还能得到支持向量机无法完成的概率性预测和更高的稀疏性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学习 贝叶斯理论 相关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 暂态稳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广域测量系统时滞的互联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控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志坚 赵义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7-43,共7页
提出一种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信号来增强互联电力系统区域振荡阻尼的广域自适应监控器(wide area adaptive supervisory controller,WAASC),该控制器计及了广域信号传输时滞的影响。采用帕德(Pade)方... 提出一种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信号来增强互联电力系统区域振荡阻尼的广域自适应监控器(wide area adaptive supervisory controller,WAASC),该控制器计及了广域信号传输时滞的影响。采用帕德(Pade)方法对广域信号传输时滞建模。利用线性分式变换(linear fractional transformation,LFT)方法把时滞看成是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利用具有极点配置约束的混合灵敏度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方法,设计WAASC。WAASC利用从相量测量单元(phase measurement unit,PMU)获取的全局信号,将阻尼控制信号发送到有关的控制器。采用平衡截断(balanced truncation)技术对原系统和控制器进行降阶。在IEEE4机2区域系统进行的仿真表明,该WAASC能有效地提高互联系统的稳定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自适应监控器 低频振荡 线性分式变换 线性矩阵不等式 相量测量单元 广域测量系统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林 杜至刚 赵建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6,共6页
通过对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累积分布特性、频谱特性和横向分布特性的分析,推导出可听噪声声压级和声功率级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提出基于相关向量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由于采用了贝叶斯框架下的学习机制表现出优秀... 通过对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累积分布特性、频谱特性和横向分布特性的分析,推导出可听噪声声压级和声功率级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提出基于相关向量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由于采用了贝叶斯框架下的学习机制表现出优秀的泛化能力,使其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以及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利用相关向量机回归模型预测了我国1000kV交流单回和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结果表明:我国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初设结构合理,满足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特高压单回路采用8×LGJ-500及更大截面的导线可听噪声低于55dB,采用8×LGJ-630以上的导线低于52dB;特高压双回线路同相序时采用8×LGJ-630及更大截面的导线可听噪声低于55dB,逆相序时需采用8×LGJ-800导线才能使噪声低于55dB,只有同相序时采用8×LGJ-800导线才能低于5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特高压输电线路 可听噪声 相关向量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输电协调检修计划的主从规划模型与分区搜索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大洋 韩学山 赵建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93,共6页
提出了针对发输电协调检修计划的主从规划模型,主问题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主、从问题分别采用分区禁忌搜索(partition tabu search,PTS)法和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为解决主问题解空间的"平坦区域"内寻优效率低的问题,PTS算法将... 提出了针对发输电协调检修计划的主从规划模型,主问题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主、从问题分别采用分区禁忌搜索(partition tabu search,PTS)法和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为解决主问题解空间的"平坦区域"内寻优效率低的问题,PTS算法将主问题的解空间分为发电和输电2个子空间,并按一定概率对子空间分别进行搜索,每次迭代中,PTS算法根据子空间的邻域特征,调整概率分布参数以减少对"平坦区域"的搜索,提高了寻优效率。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输电协调检修计划 主从规划 分区禁忌搜索 平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无功理论在快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翁海霞 赵建国 孙树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8,12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分析了其主要结构及其特点。兼顾信号检测准确性和快速性的响应要求,结合TS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入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信号检测新方法。首先定义了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 介绍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分析了其主要结构及其特点。兼顾信号检测准确性和快速性的响应要求,结合TS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入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信号检测新方法。首先定义了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瞬时有功-无功检测的实现方法。在MATLAB电力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TSC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满足TSC动态响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补偿 瞬时无功理论 瞬时有功-无功检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法的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的预测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牛林 杜至刚 赵建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4,共5页
通过对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阐明了常用的表示噪声干扰水平的各类统计值的含义。提出基于模态分析法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的预测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分裂导线数目大于4的线路的干扰计算问题。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评估... 通过对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阐明了常用的表示噪声干扰水平的各类统计值的含义。提出基于模态分析法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噪声的预测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分裂导线数目大于4的线路的干扰计算问题。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评估了我国1 000 kV级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线路的无线电噪声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初设结构合理,能够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当导线截面一定时,导体布置方式对无线电及电视干扰的影响较大,设计新线路选择导体布置方式时应考虑三角布置有利于减小无线电噪声;当导体布置方式一定时,导线截面对无线电及电视干扰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适当选择导线截面,可使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与现有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噪声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特高压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电视干扰 预测 评估 模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阻抗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可军 赵建国 高洪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提出触发角修正反馈阻抗控制策略,与常规阻抗误差反馈修正命令阻抗的方式相比,避免了每次修正后都需查表求触发角,提高了底层响应速度。可控串联补偿(TCSC)采用非线性控制方法进行阻抗闭环控制效果最佳,但所需数据量大,实现困难。设计... 提出触发角修正反馈阻抗控制策略,与常规阻抗误差反馈修正命令阻抗的方式相比,避免了每次修正后都需查表求触发角,提高了底层响应速度。可控串联补偿(TCSC)采用非线性控制方法进行阻抗闭环控制效果最佳,但所需数据量大,实现困难。设计触发角修正变结构PID阻抗控制器:在测量阻抗第1次到达或接近命令阻抗之前,积分环节参数为0,即为PD控制器;之后则投入积分环节,恢复为PID控制器。当TCSC从不同的阻抗值阶跃到同一阻抗值时,误差累加器的值接近,从而可以得到非常接近的控制效果。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超调小、响应速度快,并能快速消除偏差,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阻抗控制 触发角修正反馈 变结构PID控制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补(TCSC)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动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可军 孙莹 +3 位作者 马悦 邹振宇 赵建国 牛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5-120,共6页
基于模块化动模实验平台,提出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动模实验证实了通过简单改变触发角TCSC的模式切换无法实现;分析了电抗器支路不同品质因数对硬件旁路切换的影响,通过串加小电阻的方法改进TCSC主回路接线以有... 基于模块化动模实验平台,提出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动模实验证实了通过简单改变触发角TCSC的模式切换无法实现;分析了电抗器支路不同品质因数对硬件旁路切换的影响,通过串加小电阻的方法改进TCSC主回路接线以有利于模式切换的实现。采用线路电流与晶闸管支路电流同向触发的方法实现由容性运行模式到Bypass的切换。动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式切换策略能使切换过程平稳迅速,且动态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TCSC) 动模实验 模式切换 同向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逆变器调制理论的扩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大海 毕艳冰 +1 位作者 毕研秋 赵建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67,共5页
调制理论是电力变流器分析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调制理论提供的公式在数量和灵活性上具有局限性,难以适应工作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逆变器分析。对电力变流器调制理论进行扩展研究,推导出调制理论的扩展公式,并以三相六脉动逆变器为例,详... 调制理论是电力变流器分析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调制理论提供的公式在数量和灵活性上具有局限性,难以适应工作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逆变器分析。对电力变流器调制理论进行扩展研究,推导出调制理论的扩展公式,并以三相六脉动逆变器为例,详细分析逆变器在相控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方式下的所有工作状态,同时推导出其完整的调制公式,并通过物理实验和软件仿真进行验证。推导出的扩展调制公式适用于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逆变器,可以从逆变器任意一侧的电压(或电流)直接推导出另一侧的电压(或电流),从而为电力逆变器的建模和分析提供极大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电力变流器:调制理论:开关函数 相控 脉宽调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