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多间隙副特高压断路器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巫世晶 李菲 +2 位作者 赵文强 胡基才 张增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719-1724,共6页
为研究间隙对特高压断路器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了接触碰撞中的法向力,利用修正的库仑摩擦力模型模拟了接触碰撞中的切向力,建立了该机构含多间隙副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在... 为研究间隙对特高压断路器传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了接触碰撞中的法向力,利用修正的库仑摩擦力模型模拟了接触碰撞中的切向力,建立了该机构含多间隙副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在特定工况下对传动机构的合闸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运动副间隙对传动机构位移影响较小,但对速度和加速度影响较大,且随着间隙增大,这种影响越显著,机构的运动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接触碰撞 动力学特性 计算机仿真 特高压断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断路器机械传动机构动态特性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巫世晶 孟凡刚 +1 位作者 赵文强 梁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732,共6页
为研究特高压断路器机械传动机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宽带非线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接触碰撞及结构柔性的断路器机械传动机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BAQUS动态显式积分法进行求解。通过改变传动机构结构参数进行传动效率优化研究;同时结合试验... 为研究特高压断路器机械传动机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宽带非线性特性,建立了考虑接触碰撞及结构柔性的断路器机械传动机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BAQUS动态显式积分法进行求解。通过改变传动机构结构参数进行传动效率优化研究;同时结合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结构弹性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5%;机构的应力呈现高频波动特性,且最大应力为568.3 MPa;随着机构瞬时速度的增加,动触头杆件的振动越剧烈;改变机构结构参数可使机构传动效率由79.45%提高到85.65%,且具有更好的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断路器 结构弹性 动态模拟 综合优化 显式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吹弧性能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巧全 巫世晶 +2 位作者 黎小峰 李小勇 赵文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2-970,共9页
为研究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参数对其吹弧性能的影响,增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吹弧效果,提升断路器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考虑多物理场耦合的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仿真模型,计算开断时灭弧室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同时,利用压力测量实验验证... 为研究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参数对其吹弧性能的影响,增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吹弧效果,提升断路器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考虑多物理场耦合的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仿真模型,计算开断时灭弧室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同时,利用压力测量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仿真模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喷口喉部直径、喷口喉部长度和膨胀室体积对自能式灭弧室吹弧性能的影响,并以上述3个结构参数作为可控因素,以过零时刻电弧轴线平均温度为噪声因子,采用田口法与方差分析优化吹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口喉部直径增大,电弧轴线整体温度升高;随着喷口喉部长度增加,电弧轴线整体温度升高;随着膨胀室体积增大,电弧轴线整体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喉部直径、喉部长度和膨胀室内径对过零时刻电弧轴线平均温度的显著性分别为0.07,0.01和0.07,优化后喉部直径、喉部长度和膨胀室内径分别为29,75和55 mm;优化后过零时刻电弧轴线平均温度降低9.15%;喷口喉部直径、喷口喉部长度和膨胀室内径对吹弧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喉部长度的影响程度最大。适当选择膨胀室体积、减小喉部直径和喉部长度能有效提高自能式灭弧室的吹弧性能,降低喷口的烧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断路器 自能式灭弧室 吹弧性能 电弧温度 田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开关设备用碳一陶瓷电阻片的混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蕊 宋继光 +5 位作者 郝留成 徐仲勋 李凯 陈维 王红超 徐晨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6-201,共6页
为了制得性能稳定的碳一陶瓷线性电阻片,该研究对电阻片制造过程中的混料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炭黑的加入方式进行了对比,然后对炭黑与黏土材料的混料时间、料水比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混料时间、料水比对电阻片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制得性能稳定的碳一陶瓷线性电阻片,该研究对电阻片制造过程中的混料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炭黑的加入方式进行了对比,然后对炭黑与黏土材料的混料时间、料水比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混料时间、料水比对电阻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最终确定了较优的混料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炭黑先球磨分散后再与黏土混合有利于降低电阻值分散性,电阻的电阻率呈现随着炭黑与粘土混料时间的增长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电阻温度系数均随着测试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综合考虑,针对该配方的最佳混料工艺为分步混合法,磨球选Ф6锆球,炭黑与分散剂预先分散24 h,加入黏土后的料水比为1:2.75,最佳混料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一陶瓷 电阻片 电阻率 混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断路器电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22
5
作者 荣命哲 杨飞 +3 位作者 吴翊 孙昊 李阳 纽春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近年来从低压、中高压直到特高压直流输配电系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应的各类直流断路器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在直流断路器的开断过程中,电弧的产生将极大地影响直流开断过程,因此对于电弧演化和熄灭过程的研究是直... 近年来从低压、中高压直到特高压直流输配电系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应的各类直流断路器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在直流断路器的开断过程中,电弧的产生将极大地影响直流开断过程,因此对于电弧演化和熄灭过程的研究是直流断路器研制的关键问题。根据电压等级和开断原理的区别,目前的直流断路器主要分为三类,即空气断路器、自激振荡式断路器和混合式断路器。本文对三类直流断路器中电弧相关的仿真和实验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直流断路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断路器 开关电弧现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快速分相断路器样机研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宇 朱苛娄 +3 位作者 许家源 晁雪薇 董恩源 邹积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6-2350,共5页
设计了一种分相式快速真空断路器,主要由混合式快速机构和固封极柱构成,混合式快速机构包括永磁机构和双线圈斥力机构2部分。利用Ansys Maxwell对快速机构进行了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及其优化;并考虑实际产品中斥力机构的整体结构布局,对斥... 设计了一种分相式快速真空断路器,主要由混合式快速机构和固封极柱构成,混合式快速机构包括永磁机构和双线圈斥力机构2部分。利用Ansys Maxwell对快速机构进行了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及其优化;并考虑实际产品中斥力机构的整体结构布局,对斥力部分线圈骨架材料及结构形式、有无斥力外壳支架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优化。在仿真的基础上,研制了10 kV快速真空断路器的实验样机,并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针对因快速机构合闸速度快导致的合闸弹跳大的问题,采用了液压缓冲装置及对其合理的结构设计来解决。最终实测其分闸时间为2.1 ms,分闸反弹小于2 mm,合闸时间为9.6 ms,合闸弹跳小于1 ms,满足国标规定和项目要求。样机在中国电科院试验站通过了包括短路关合和开断试验、机械试验、温升试验及动热稳定试验在内的多项型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断路器 斥力机构 有限元分析 合闸弹跳 型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开关电弧等离子体几何形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华军 刘政君 +1 位作者 郭英杰 郭方准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8-1413,共6页
真空断路器逐渐向高压等级发展,工作时电弧等离子体几何形态直接影响其开断能力。本文利用高速摄像机对电弧几何形态进行数字采集,运用图像去噪声、选取合适阈值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形态学操作,得到内部高能等离子体及电弧外部轮廓的时... 真空断路器逐渐向高压等级发展,工作时电弧等离子体几何形态直接影响其开断能力。本文利用高速摄像机对电弧几何形态进行数字采集,运用图像去噪声、选取合适阈值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形态学操作,得到内部高能等离子体及电弧外部轮廓的时间-面积变化曲线。从引弧、稳定燃弧、熄弧及弧后介质恢复四个角度,对不同阶段的电弧面积变化做出定量分析,并探究电弧熄弧阶段电弧内外面积差变化。实验表明,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等离子体形态变化,能够找到电弧平稳燃弧及弧后介质恢复的关键点,为高压等级真空断路器研发设计及后期电弧形态诊断提供进一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等离子体 几何形态 熄弧 介质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序列的真空开关分闸速度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华军 孔一涵 +1 位作者 董恩源 郭方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14-2320,共7页
真空开关的分闸速度是影响开关电弧形态及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满足高精度分析的需求,提出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真空开关运动序列图像中精确跟踪触头位置,进而计算触头运动速度的检测方法。该文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真空开... 真空开关的分闸速度是影响开关电弧形态及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满足高精度分析的需求,提出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真空开关运动序列图像中精确跟踪触头位置,进而计算触头运动速度的检测方法。该文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真空开关触头模型,并以设定速度模拟分闸过程,获得了分闸过程动触头的运动序列图像。运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提取序列图像中触头角点,然后用SSD(sum of square differences)角点匹配算法对相邻序列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角点进行匹配,并从中筛选精确匹配角点,再以匹配的像素角点为初始值,计算亚像素精度角点,从而实现了动触头位置的亚像素级精度跟踪。计算相邻帧图像动触头的位移,该位移与相邻帧图像时间间隔的比值即为动触头的瞬时速度。结果表明:亚像素角点检测技术可实现动触头位置跟踪及其分闸速度计算,且相对误差≤4.7%,最高精度可达0.34%。该方法能够实现真空开关分闸速度的高精度检测,为后续分析分闸速度与电弧形态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分闸速度 图像序列 HARRIS角点检测 角点匹配 亚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不对称运行负序分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志艳 马宏忠 +1 位作者 钟钦 赵利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6-50,共5页
定子故障、转子故障以及其它原因均有可能引起永磁同步电机定子不对称运行,以往文献更多关注于常规电机某种故障下的负序电流分量,并未对负序分量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电动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 定子故障、转子故障以及其它原因均有可能引起永磁同步电机定子不对称运行,以往文献更多关注于常规电机某种故障下的负序电流分量,并未对负序分量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电动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对定子绕组三相不平衡故障引起的不对称运行状态下的负序电流和负序阻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实验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故障不平衡度的增加,非故障相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偏离120°;故障状态下的负序电流远大于正常运行时的负序电流;故障状态下的负序阻抗远小于正常运行时的负序阻抗,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这些结论的获得为基于负序分量的永磁同步电机故障下的诊断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负序电流 负序阻抗 故障 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亚像素真空开关分闸速度的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华军 孙强 +3 位作者 司明月 冯雨 郭英杰 郭方准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3-1367,共5页
操动机构运动参数是影响真空开关开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高精度检测操动机构运动参数是该领域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操动机构分闸速度为研究对象,据电弧实验触头运动序列图像中电弧边缘与触头边缘重合的特点,分别采用二次多项式插... 操动机构运动参数是影响真空开关开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高精度检测操动机构运动参数是该领域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操动机构分闸速度为研究对象,据电弧实验触头运动序列图像中电弧边缘与触头边缘重合的特点,分别采用二次多项式插值法、灰度矩法亚像素边缘检测法对动触头精确定位,实现真空电弧亚像素边缘点提取,采用霍夫变换剔除干扰点,而后对有效的电弧边缘点拟合,得到电弧真正的边缘位置,最后用帧间平均速度代替触头运动瞬时速度。结果表明,基于灰度矩的亚像素边缘检测法对动触头定位精度可达0.01~0.35像素,且分闸速度拟合曲线较平滑,拟合误差较小,且其检测精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分闸速度 边缘检测 亚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126kV单断口选相真空断路器长行程磁力机构设计及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宇 许家源 +2 位作者 王永兴 董恩源 田可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45-4453,共9页
为真空开关技术向126 kV等高电压等级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设计了一种配126 kV单断口选相真空断路器的新型磁力机构。给出了磁力机构的运动机理和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其运动特性的因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算法闭环控制的位移跟踪式... 为真空开关技术向126 kV等高电压等级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设计了一种配126 kV单断口选相真空断路器的新型磁力机构。给出了磁力机构的运动机理和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其运动特性的因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算法闭环控制的位移跟踪式选相策略。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建立了新型磁力机构的二维静态与瞬态有限元模型,依据126 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的技术要求,主要对影响磁力机构合闸保持力以及分闸速度2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得到了影响磁力机构机械特性因素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磁力机构的结构与参数,并以此为指导依据加工了试验样机,结果满足126 kV真空灭弧室的技术要求。以新型磁力机构为基础设计了成套的126 kV真空断路器,并根据国家标准GB1984—2014和GB30846—2014在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完成了型式试验的验证,试验结果符合标准,其中选相关合窗口为±0.5ms。型式试验的通过说明磁力机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较好地适配126 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以及选相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磁力机构 型式试验 选相 单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粉砂中螺旋锚抗拔稳定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冬雪 王磊 +3 位作者 陈榕 莫凯强 孔纲强 高宇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5,I0005,I0006,共11页
目前螺旋锚基础在寒区电力工程中得到初步应用,然而季冻区螺旋锚的冻拔稳定性研究有限,尤其缺少针对输电线路基础受力工况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因此,针对粉砂中螺旋锚冻拔性能进行了室内封闭系统单向冻融循环模型试验,探讨锚几何尺寸、... 目前螺旋锚基础在寒区电力工程中得到初步应用,然而季冻区螺旋锚的冻拔稳定性研究有限,尤其缺少针对输电线路基础受力工况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因此,针对粉砂中螺旋锚冻拔性能进行了室内封闭系统单向冻融循环模型试验,探讨锚几何尺寸、锚顶约束条件、冻融循环次数及冻结边界温度对螺旋锚冻拔位移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锚盘埋于冻深线以下时,冻拔位移量与锚的抗拔承载力基本相关,未冻土中锚的上拔承载力越大,其冻拔位移越小;承载力相近时,锚盘间距小对抗冻拔有利。锚顶自由时,升温锚顶位移部分恢复;而锚顶作用上拔荷载时,升温过程中上拔位移仍持续发展。大盘径锚和小间距多盘锚抗冻拔效果好,在第3次冻融循环后位移增量趋于稳定。在封闭系统下,相同的冻结时间,冻结边界温度降低会增大锚杆切向冻拔力,从而加剧冻拔位移的发展。所得结论可为季冻区螺旋锚基础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冻融循环 粉砂 螺旋锚 冻拔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表面毛刺缺陷对球-板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律方成 赵映宇 +5 位作者 王平 丁玉剑 钦雨晨 耿江海 徐健涛 朱咏璋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86,共5页
对不同直径屏蔽球表面存在毛刺缺陷时的表面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特高压试验大厅开展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毛刺的存在会大幅提高球表面的最大场强,当毛刺长度为1~5 mm时,其最大场强较表面洁净状态提高了40.4%~379.2%,且... 对不同直径屏蔽球表面存在毛刺缺陷时的表面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特高压试验大厅开展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毛刺的存在会大幅提高球表面的最大场强,当毛刺长度为1~5 mm时,其最大场强较表面洁净状态提高了40.4%~379.2%,且相同长度毛刺对屏蔽球表面场强的影响程度随球直径增大而增大;在5 m球-板间隙下,毛刺对屏蔽球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影响较为明显,当毛刺长度为1~5 mm时,其操作冲击放电电压降低了19.1%~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 特高压 均压屏蔽球 表面毛刺 操作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ernike矩的真空开关分闸速度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华军 冯雨 +2 位作者 刘嘉航 宇佳媛 郭方准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9,共6页
真空开关分闸速度对真空电弧形态和弧后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有重要影响,实现其分闸速度高精度检测并研究分闸速度对电弧特性影响是真空开关领域重要课题之一。为实现触头分闸速度高精度检测,本文提出用Zernike矩算法从真空开关分闸序列... 真空开关分闸速度对真空电弧形态和弧后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有重要影响,实现其分闸速度高精度检测并研究分闸速度对电弧特性影响是真空开关领域重要课题之一。为实现触头分闸速度高精度检测,本文提出用Zernike矩算法从真空开关分闸序列图像中精确跟踪动触头位置,进而计算出触头分闸速度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Canny算子对所有可能的电弧边缘进行像素级定位,缩小精确定位的检测范围,然后用Zernike矩算子对所有可能的电弧边缘重新检测,最后实现触头分闸速度的亚像素级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高效的实现真空开关分闸速度的高精度检测,动触头边缘定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算法运行速度较像素级精度提高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弧图像 ZERNIKE矩 分闸速度 亚像素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双滞环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国华 梁敬博 +1 位作者 张宇 宋路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是一种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实时跟踪补偿,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谐波含量。但APF长期处于高频通断的工作状态,造成较高的功率损耗和故障率,...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是一种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实时跟踪补偿,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谐波含量。但APF长期处于高频通断的工作状态,造成较高的功率损耗和故障率,降低了经济性和工作可靠性。针对高功损和高故障率的问题,分析传统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滞环电流控制策略,合理控制APF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而降低开关频率,同时提升谐波补偿效果,使APF工作可靠性和谐波补偿性能提高。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开关频率 故障率 滞环电流控制 工作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kV真空灭弧室触头电动斥力计算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华军 孙鹏 +1 位作者 李东恒 陈培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02-3611,共10页
在真空灭弧室合分闸过程中,动静触头间产生的电动斥力会加剧触头弹跳现象,引起高温电弧烧蚀触头,从而影响到真空灭弧室的工作性能。文中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引入圆柱状导电桥模型作为接触点模拟触... 在真空灭弧室合分闸过程中,动静触头间产生的电动斥力会加剧触头弹跳现象,引起高温电弧烧蚀触头,从而影响到真空灭弧室的工作性能。文中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引入圆柱状导电桥模型作为接触点模拟触头间的电流收缩现象,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计算出动静触头间电动斥力;并对触头结构进行优化以减小触头间电动斥力。计算结果表明:触头闭合时洛伦兹力与霍尔姆力方向相反,存在一个合适的接触力能够使触头的总电动斥力降低至0N;灭弧室触头产生的电动斥力随着杯座开槽个数、杯指回旋角度、触头片开槽长度增加而减小;在4种铁芯结构触头中,环状铁芯优化效果较好,既可有效减小触头间电动斥力,同时也能改善触头的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斥力 导电桥 电磁场分布 真空灭弧室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补偿型限流器对10kV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鸿飞 陈伟 +3 位作者 邵方静 宁嘉琦 杨飞 纽春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29,35,共7页
文中围绕10 k V配电网系统,主要研究了一种串联补偿型故障限流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该限流器由主回路串联的电容电感、与电容并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尼回路、反并联晶闸管以及旁路开关组成。文中首先介绍了其拓扑图和工作原理,接着... 文中围绕10 k V配电网系统,主要研究了一种串联补偿型故障限流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该限流器由主回路串联的电容电感、与电容并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尼回路、反并联晶闸管以及旁路开关组成。文中首先介绍了其拓扑图和工作原理,接着理论分析了该限流器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影响,然后在建立的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短路状态下限流器对系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限流器在正常工作时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线路传输能力;在短路故障时能够起到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提高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限流器 单机无穷大系统 串联补偿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kV真空断路器新型磁力操动机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家源 张鹏 +4 位作者 晁雪薇 田宇 华争祥 朱苛娄 董恩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1-216,共6页
对比永磁操动机构,磁力机构具有出力大、行程长等优点,可用于中高压等级。在126 kV真空灭弧室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126 kV单断口真空断路器的新型长行程磁力操动机构。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126 kV磁力机构静态特性进行仿... 对比永磁操动机构,磁力机构具有出力大、行程长等优点,可用于中高压等级。在126 kV真空灭弧室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126 kV单断口真空断路器的新型长行程磁力操动机构。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126 kV磁力机构静态特性进行仿真设计,通过改变辅助永磁体排列方式、端盖封装方式增大了机构合闸保持力,采用增大合闸保持力的方法使机构分闸速度得到提高。分析了充电电容、线圈匝数等电气参数对磁力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126 kV单断口真空断路器磁力操动机构具有良好的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6kV单断口真空断路器 分闸速度 磁力操动机构 Ansys仿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厅连接金具温升模糊预测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刚 谭盛武 +2 位作者 林生军 王之军 常林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针对阀厅连接金具的温升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系统的温升预测策略,并用此方法对连接金具的温升进行预测。通过阀厅连接金具温升试验得到训练与测试数据。利用训练数据通过梯度下降算法训练模糊系统,建立相应温升模型,然后用测试数据进行测... 针对阀厅连接金具的温升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系统的温升预测策略,并用此方法对连接金具的温升进行预测。通过阀厅连接金具温升试验得到训练与测试数据。利用训练数据通过梯度下降算法训练模糊系统,建立相应温升模型,然后用测试数据进行测试,检验模型可靠性,相对误差平均值为8.04%,测试结果合理。用回归分析对阀厅连接金具的温升进行预测,并与模糊系统进行比较,模糊系统预测的相对误差平均值比回归分析降低了5.56%。预测与比较结果说明,模糊系统在阀厅连接金具温升预测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厅连接金具 模糊系统 训练数据 测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操动机构中液压缓冲器的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苛娄 闫广超 +2 位作者 刘宇 叶虎勇 宋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113,119,共7页
为了使断路器与弹簧操动机构分闸末尾缓冲器发挥最佳缓冲作用,保证断路分闸曲线末尾无反弹且平稳,需要对缓冲器及其断路器进行联合建模和仿真计算。文中基于节流原理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簧操动机构中液压缓冲器的计算模... 为了使断路器与弹簧操动机构分闸末尾缓冲器发挥最佳缓冲作用,保证断路分闸曲线末尾无反弹且平稳,需要对缓冲器及其断路器进行联合建模和仿真计算。文中基于节流原理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簧操动机构中液压缓冲器的计算模型,通过C语言编译计算缓冲器缓冲力动态链接库与ADMAS仿真计算进行交互,完成了弹簧操动机构中液压缓冲器的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得出了一条仿真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为实际工程应用和液压缓冲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缓冲器 弹簧操动机构 C语言 多体系统动力学 动态链接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