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MMC-SST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启明 陈颖 +1 位作者 孙英豪 傅文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7,共9页
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投入到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系统中时通常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方法,但这种策略存在参数选取繁杂、动态性能较差的... 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投入到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系统中时通常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方法,但这种策略存在参数选取繁杂、动态性能较差的缺点。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并简化参数选取,提出了MMC-SST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MMC-SST整体仿真模型。然后建立了采用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的MMC-SST控制模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将所提的控制方法与常规PID控制策略作了仿真比较,验证了所提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策略具备参数选择容易、动态性能优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不平衡电网电压 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型的电连接器剩余寿命预测
2
作者 骆燕燕 祁侨绅 +2 位作者 王永鹏 刘昙 安劲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为预测电连接器的剩余寿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Wiener模型与离散灰色模型(discrete grey model,DGM(1,1))组合的电连接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根据Arrhenius模型选取温度循环试验的应力大小,确定试验周期、暴露时间及温升率等参数,选择接... 为预测电连接器的剩余寿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Wiener模型与离散灰色模型(discrete grey model,DGM(1,1))组合的电连接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根据Arrhenius模型选取温度循环试验的应力大小,确定试验周期、暴露时间及温升率等参数,选择接触电阻为退化特征量,进行温度循环试验;其次,分别采用自适应Wiener模型与DGM(1,1)模型对温度循环下的电连接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对比不同温度应力下两种模型伪寿命预测结果,提出了自适应Wiener与DGM(1,1)的组合模型;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Arrhenius模型中参数,外推正常温度下电连接器寿命。结果表明:DGM(1,1)模型在较低的温度应力下预测结果更准确,而自适应Wiener模型在较高的温度应力下预测结果更准确;在综合考虑不同温度应力模型适用性的情况下,构建的自适应Wiener和DGM(1,1)组合模型能更精准地预测电连接器的剩余寿命。研究结果可为电连接器的维修决策提供参考,为电气设备可靠性的提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自适应Wiener模型 DGM(1 1)模型 温度循环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和比法在高压配电网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顾洁 王春义 +1 位作者 牟宏 孙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6,共7页
针对高压配电网规划建设项目的特点及电网规划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配电网规划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存在多项指标评定标准难于统一量化的问题,引入秩和比法先对上述类型指标进行自适应分档,然后进一步将秩和比法与模... 针对高压配电网规划建设项目的特点及电网规划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配电网规划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存在多项指标评定标准难于统一量化的问题,引入秩和比法先对上述类型指标进行自适应分档,然后进一步将秩和比法与模糊隶属度函数相结合,得到指标分类评价的隶属函数量化表达,实现各规划建设项目的量化评价。将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提出的指标量化方法应用于某地区高压配电网规划项目库,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配电网 规划建设项目 指标体系 秩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与内核岭回归的配电网线损在线计算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华佳 曹文君 +3 位作者 张岩 于丹文 李付存 于一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2,共9页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其节点电气数据以及拓扑结构变化不能完全做到实时监控,使线损计算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以及内核岭回归(kernel ridge regression,KRR)的配电网线损在线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配网历...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其节点电气数据以及拓扑结构变化不能完全做到实时监控,使线损计算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以及内核岭回归(kernel ridge regression,KRR)的配电网线损在线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配网历史运行情况确定不同拓扑结构下的典型运行模式;其次,通过对不同运行模式的配电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分别构建训练集,通过对内核岭回归模型的训练,充分挖掘支路线损功率与配电网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法判断配电网运行模式,进而通过对应运行模式的内核岭回归模型实现配电网线损在线计算。对IEEE 33节点配电网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核岭回归 随机森林 配电网 线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谐波阻抗的孤岛微电网谐波功率均分控制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颜京忠 林江 +3 位作者 王磊 宋大伟 季翠娜 王雪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8,共8页
微电网孤岛运行存在各个发电单元均分负载(包括非线性负载)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孤岛微电网谐波功率均分控制策略,该新型控制策略采用负虚拟谐波阻抗来补偿馈线阻抗对谐波功率均分的影响,即改变在谐波频率处的等效馈线阻抗,使得不同发... 微电网孤岛运行存在各个发电单元均分负载(包括非线性负载)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孤岛微电网谐波功率均分控制策略,该新型控制策略采用负虚拟谐波阻抗来补偿馈线阻抗对谐波功率均分的影响,即改变在谐波频率处的等效馈线阻抗,使得不同发电单元至负载的不同馈线阻抗对非线性负载分配的影响最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Zh-H下垂控制方式,可以自适应地调整虚拟谐波阻抗值。新型控制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非线性负载均分的同时,不影响线性负载均分,对负载侧电压质量也没有不利影响。最后,利用小功率微网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发电 谐波功率均分 虚拟阻抗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电连接器微动磨损试验与性能退化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骆燕燕 陈月港 +2 位作者 王永鹏 刘旭阳 张兆攀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4,共11页
针对电连接器在随机振动下微动磨损导致的接触性能退化问题,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微动磨损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的堆积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机振动时间、振动水平和载荷电流对磨屑的堆积具有正向累积效应;轴向振动下微动... 针对电连接器在随机振动下微动磨损导致的接触性能退化问题,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微动磨损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的堆积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机振动时间、振动水平和载荷电流对磨屑的堆积具有正向累积效应;轴向振动下微动磨损最为严重;磨屑分布不均匀,插针根部的磨屑较多。接触电阻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不同于磨屑特征值总量的阶梯式增加,但在较高随机振动水平和负载电流下,两者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基于磨屑分布信息构建的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性能退化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微动磨损 磨屑 电容层析成像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电连接器性能退化及磨屑迁移 被引量:1
7
作者 骆燕燕 祁侨绅 +2 位作者 王永鹏 武雄伟 马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7,共10页
为探究电连接器在运行过程中随机振动导致其接触件发生微动磨损,产生磨屑造成接触性能降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步进应力及恒定应力随机振动试验。采用电容层析技术对微动磨损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进行检测,研究振动周期、振动方向、... 为探究电连接器在运行过程中随机振动导致其接触件发生微动磨损,产生磨屑造成接触性能降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步进应力及恒定应力随机振动试验。采用电容层析技术对微动磨损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进行检测,研究振动周期、振动方向、振动量级和负载电流对磨屑堆积与分布的影响;对试验后的试品进行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并引用分形维数研究磨屑分布均匀度,量化接触件表面的磨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周期、振动方向、振动量级对接触件间磨屑的产生与堆积具有正向累积效应;负载电流因发热与应力松弛的耦合作用,延缓了性能退化过程;轴向振动磨损最为严重;插针根部为严重磨损区域;电连接器在步进应力随机振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与恒定应力下相似,且步进应力下的磨屑特征值呈现出一定的阶跃变化特征;电连接器在微动磨损过程中接触表面形貌会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与磨屑特征值及接触电阻变化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电容层析技术 磨屑 微动磨损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电压越限风险及谐波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华佳 张岩 +4 位作者 尹书林 曹文君 李付存 张青青 孙媛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8,146,共12页
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光伏并网引发的电压波动、谐波畸变等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明确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内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机理,对保持配电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研究了光伏并网系... 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光伏并网引发的电压波动、谐波畸变等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明确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内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机理,对保持配电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研究了光伏并网系统多种典型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机理,介绍了典型的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运行原理;根据原理分析了光伏并网对电压偏差和功率因数的影响;通过分析原理及仿真数据对比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引起的谐振风险以及谐波畸变情况。根据低压光伏台区实测数据以及仿真算例,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压偏差、电压波动、谐波电压等电能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并网会引起电压波动、谐振、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因此在推进光伏并网的同时,既要考虑电能质量制约因素,又要考虑大规模光伏并网带来的消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并网 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 谐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共享信息的推荐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鹏 朱瑞 +2 位作者 张健 王坤 张俊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在结合知识图谱的推荐模型中,依赖用户历史行为和知识图谱嵌入得到的向量会丢失部分信息,使向量化表示不准确,且多数模型无法充分建模用户和物品的特征交互。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共享信息的推荐模型ISRS。在知识图谱模块... 在结合知识图谱的推荐模型中,依赖用户历史行为和知识图谱嵌入得到的向量会丢失部分信息,使向量化表示不准确,且多数模型无法充分建模用户和物品的特征交互。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共享信息的推荐模型ISRS。在知识图谱模块中,实体向量的训练需考虑当前三元组(head, relation, tail),即先建模head和relation的关系,再与物品共享信息;通过DeepFM建模用户和物品间的低阶、高阶特征交互。实验表明:该模型与主流推荐模型相比,在CTR预测和Top-K推荐场景下都有更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推荐系统 知识图谱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压器电压电流图形特性的绕组变形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成祥 朱天宇 +3 位作者 姚陈果 夏麒 米彦 赵仲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32-3539,共8页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为了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状况开展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绕组变形故障,提出了一种绕组变形在线监测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信号构造特征图形,通过图形的变化来反映绕组变形情况...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为了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状况开展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绕组变形故障,提出了一种绕组变形在线监测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信号构造特征图形,通过图形的变化来反映绕组变形情况。论文首先借助仿真软件建立模型,模拟绕组正常和故障情况,进行仿真测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模拟实验平台,设置不同的绕组故障,并开展了一系列重复性及灵敏度验证实验。在仿真及实测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特征图型参数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重复性良好。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所提的方法能够灵敏地反映出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故障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变形 在线监测 特征图形法 SIMULINK仿真 绕组故障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的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和最优运行策略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佳明 刘斌 +1 位作者 谢海远 李宏仲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50,共8页
近年来,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正在逐步推进,储能作为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其经济效益分析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完善了储能全寿命成本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二层规划理念建立了储能装置综合效益最优时的容量配置和运行策略分析... 近年来,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正在逐步推进,储能作为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其经济效益分析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完善了储能全寿命成本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二层规划理念建立了储能装置综合效益最优时的容量配置和运行策略分析模型,通过上下层模型的迭代计算最佳日运行策略及储能容量和功率最优配置。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用户侧储能装置良好的运行策略和合理的储能容量设置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电力市场日趋完善,用户侧安装储能装置的效益会日趋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装置 二层规划 容量配置 运行策略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型风电场并网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性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宾 陆元园 +1 位作者 袁冰 李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共7页
兆瓦级双馈风电场受机组类型、装机容量、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等综合因素影响,风电场故障后不同序分量的等值阻抗变化特性不同,且通过对故障支路的影响作用于系统侧,使得无论是依托于主后备距离保护的单端阻抗法测距,还是依托于主保护差... 兆瓦级双馈风电场受机组类型、装机容量、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等综合因素影响,风电场故障后不同序分量的等值阻抗变化特性不同,且通过对故障支路的影响作用于系统侧,使得无论是依托于主后备距离保护的单端阻抗法测距,还是依托于主保护差动保护的双端阻抗法故障测距均存在较大的测距误差。针对以上问题,建模分析兆瓦级双馈风电场并网故障出力特性;基于分布参数模型,针对利用故障点电流相位拟合的单端阻抗测距算法,量化分析影响故障测距精度的关键因素,分别从系统侧和风电场侧提出基于相位误差补偿的改进单端故障测距算法,显著提高了测距精度。该文成果同时也可应用于风电场并网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和整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型风电场 故障测距 零序电流 单相接地故障 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埋地电缆温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茅大钧 肖礼 刘国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142,共7页
针对YJLW02 66/110 k V 1*1000型电力电缆运行时,电缆载流量与电缆间距如何影响电缆发热的问题,研究IEC标准中关于电缆损耗的有关计算方法,以电缆导体损耗、绝缘介质损耗与金属护套损耗作为电缆内部发热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 针对YJLW02 66/110 k V 1*1000型电力电缆运行时,电缆载流量与电缆间距如何影响电缆发热的问题,研究IEC标准中关于电缆损耗的有关计算方法,以电缆导体损耗、绝缘介质损耗与金属护套损耗作为电缆内部发热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单回路埋地电缆土壤直埋、排管2种敷设方式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缆载流量的升高,电缆导体温度会加速升高;随着电缆间距的增大,电缆导体温度逐渐降低,且当电缆间距大于0.2 m时,温度变化会趋于某个稳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电缆温升 电缆载流量 电缆间距 电缆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预测的飞轮-火电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响应性能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乐 苏少忻 +2 位作者 房方 李军 洪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9,共8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增加,电网频率的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作用愈发突出,然而部分火电机组的调节速率和精度难以满足电网负荷变动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飞轮-火电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响应性能...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增加,电网频率的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作用愈发突出,然而部分火电机组的调节速率和精度难以满足电网负荷变动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飞轮-火电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响应性能优化策略。首先对负荷进行预测,采用基于树的管道优化工具TPOT库自动机器学习搭配并训练负荷回归预测模型,在训练数据中引入自动发电控制日前计划值以减少预测误差;然后根据负荷预测值以及飞轮系统的当前荷电状态,以火电机组调节速率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在负荷分配中优先动作飞轮储能系统,并调整飞轮荷电状态;最后基于湖北某火电厂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火电机组的调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火电机组 自动发电控制 自动机器学习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驱动下基于双链架构的混合审计模式探索 被引量:43
15
作者 房巧玲 高思凡 曹丽霞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9,共8页
方兴未艾的区块链技术给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审计模式的重构势在必行。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与审计关系、审计行为的要求存在内在耦合性: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透明性的特征能够促进审计关系的规范化;区块链不可篡改性、交易... 方兴未艾的区块链技术给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审计模式的重构势在必行。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与审计关系、审计行为的要求存在内在耦合性: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透明性的特征能够促进审计关系的规范化;区块链不可篡改性、交易可追溯性以及可编程性等特征能够提高审计行为的有效性,据此可以构建基于双链架构的混合审计模式,即审计方以审计客体区块链和审计主体区块链的双链架构为基础,通过链上智能审计程序和链下人工审计程序的协调配合,对被审计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透明化、自动化、实时化审计的一种审计组织方式。基于双链架构的混合审计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审计期望差距,但仍需关注其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双链架构 混合审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输电线路造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琰 耿庆申 +2 位作者 王宁宁 刘巍 尹彦涛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8期42-49,共8页
以某地区2005~2014年内竣工投产的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为挖掘造价变化的潜在因素、解决指标间的共线性,本文利用数值间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得到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再对互相独立的影响因子进行回归... 以某地区2005~2014年内竣工投产的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为挖掘造价变化的潜在因素、解决指标间的共线性,本文利用数值间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得到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再对互相独立的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即为各影响因子对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影响因子对单位长度造价与单位容量长度造价影响系数的差异,科学、合理地揭示出输电线路造价水平变化的潜在因素和趋势。通过分析得出工程量是单位长度造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建场费呈快速上升趋势、大截面导线的广泛应用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造价水平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时间积分的球颗粒DDA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强 焦玉勇 +3 位作者 张秀丽 谢壁婷 王龙 黄刚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15-4522,共8页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是一种平行于有限元法的新型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把每个离散块体的变形、运动和块体之间的接触统一到平衡方程中进行隐式求解。然而,传统DDA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需组装整体刚度矩阵并联立求解方程...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是一种平行于有限元法的新型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把每个离散块体的变形、运动和块体之间的接触统一到平衡方程中进行隐式求解。然而,传统DDA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需组装整体刚度矩阵并联立求解方程组,在用于大型岩土工程问题的三维数值模拟时占用内存较大、耗时较长、计算效率极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显式时间积分的三维球颗粒DDA方法。该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需要组装整体刚度矩阵,在求解加速度时,由于质量矩阵为对角矩阵,可存储为一维向量占用内存较少,且可分块逐自由度求解,效率较高,在接触判断上采用最大位移准则简化了接触算法,采用较小的时步,保证了计算的精确性;通过几个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变形分析 显式时间积分 质量矩阵 最大位移准则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直接供电方式下牵引回流分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晓斌 王满想 +1 位作者 朱传林 何玉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4,共8页
通过某重载铁路站场牵引回流的现场试验,测量绝缘节2侧4条钢轨、上行侧吸上线及上下行侧横向连接线的回流情况;基于该站场基本参数,采用EMTP软件,建立不考虑各导线相互间耦合影响、仅考虑线路阻抗影响的牵引回流系统基础仿真模型,以及... 通过某重载铁路站场牵引回流的现场试验,测量绝缘节2侧4条钢轨、上行侧吸上线及上下行侧横向连接线的回流情况;基于该站场基本参数,采用EMTP软件,建立不考虑各导线相互间耦合影响、仅考虑线路阻抗影响的牵引回流系统基础仿真模型,以及考虑钢轨、回流线、接触线和供电线相互影响的耦合仿真模型,并以实测数据验证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直接供电方式下横向连接线、接触线长度和上下行钢轨间距等因素对牵引回流分配的影响,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耦合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牵引回流的分配比例主要受接触线、钢轨、回流线及供电线相互之间的耦合影响,且各导线的耦合作用对站场上行侧回流线回流影响最为显著,回流分配系数为0.298;各导线间耦合作用是造成钢轨不平衡电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直接供电 牵引回流 耦合作用 回流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灵活运行性能评价及成本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游 吴斌 +2 位作者 秦瑞钧 李军 翁明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8,共9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煤电正逐步转变为灵活调节性电源。而燃煤发电机组在灵活运行过程中将导致能效损失,同时产生额外的污染物排放,这对于发电成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煤电灵活性资源的进一...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煤电正逐步转变为灵活调节性电源。而燃煤发电机组在灵活运行过程中将导致能效损失,同时产生额外的污染物排放,这对于发电成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煤电灵活性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为此,构建了一种燃煤机组灵活运行性能分级方法,通过计算性能指标评估燃煤机组在特定工况下的灵活性能,研究机组发电煤耗率和部分影响发电成本的大气污染物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估算了燃煤电厂秒级的度电成本。以某330 MW机组为例,采集秒级运行数据来评估燃煤机组灵活运行对于发电成本的影响,并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实现机组不同灵活性等级下度电成本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工况中的预测精度较于全工况度电成本预测误差能够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灵活性发电 发电煤耗率 度电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性能退化规律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骆燕燕 刘昙 +1 位作者 张兆攀 武雄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7,共9页
以电连接器接触件为对象进行高频微动磨损试验及可靠性研究。采用电容层析技术监测接触件间微动磨损产生的磨屑的演变过程;分析接触件磨损程度的变化规律和电接触性能退化规律。试验证明:微动磨损程度与微动次数、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 以电连接器接触件为对象进行高频微动磨损试验及可靠性研究。采用电容层析技术监测接触件间微动磨损产生的磨屑的演变过程;分析接触件磨损程度的变化规律和电接触性能退化规律。试验证明:微动磨损程度与微动次数、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为正相关;磨屑堆积量约比其他振动方向增加12%,微动磨损在轴向状态最严重。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微动磨损中磨屑特征值总量和接触电阻值在高频高振动加速度下呈现极高的相关性。提出以Wiener过程构建电连接器微动磨损性能退化模型,由磨屑特征值总量确定预测模型参数,进行电连接器微动磨损寿命的预测,最后验证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可靠性 电容层析 磨屑特征值 WIENER模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