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火联运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峰 黄鸣宇 乔颖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7,70,共9页
对风火联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机理研究。根据低电压穿越试验的实测波形总结DFIG风机的功率调制行为特征,并采用DFIG的受控功率源模型,在原型系统中研究风场在系统大扰动过程中的作用。风电出力整体水平低时,主导失稳模式为功角失稳,... 对风火联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机理研究。根据低电压穿越试验的实测波形总结DFIG风机的功率调制行为特征,并采用DFIG的受控功率源模型,在原型系统中研究风场在系统大扰动过程中的作用。风电出力整体水平低时,主导失稳模式为功角失稳,风电出力的瞬时调制能够改变同等功角摇摆程度下的火电电磁功率,进而影响相邻同步机的功角暂态稳定。风电比例足够高时,主导失稳模式转化为功角、电压的混合失稳。若故障期间风场未进入低穿模式,风机的功率源特性使得网络约束呈现非线性,并导致同步机在功角摇摆过程中可能触碰奇异面而发生系统的暂态电压崩溃。当风场进入低穿模式而进行功率调制时,其在故障期间主动降低输出有功,可改变相邻同步机的加、减速特性以及系统距离奇异的程度。风场的无功调制可以支撑系统电压而提高临界功角值。低穿后的有功恢复行为会显著影响系统回到稳定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电力系统暂态奇异 电压崩溃 低电压穿越 风电场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贴式永磁电机阶梯形永磁体设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星 李志义 封海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要求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密波形呈正弦分布,以此产生正弦形的空载反电动势,为此文章设计出一阶梯形永磁体结构以产生近似正弦分布的气隙磁密波形;对一矩形周期函数和阶梯形周期函数分别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出在特定... 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要求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密波形呈正弦分布,以此产生正弦形的空载反电动势,为此文章设计出一阶梯形永磁体结构以产生近似正弦分布的气隙磁密波形;对一矩形周期函数和阶梯形周期函数分别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出在特定条件下阶梯形周期函数的各次谐波幅值比矩形周期函数小,鉴于此提出阶梯形永磁体结构;在磁场分析软件Magnet中,分别搭建了阶梯形调速永磁同步电机及瓦片形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仿真,对仿真获取的气隙磁密做谐波分析,结果表明阶梯形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密的各次谐波幅值明显小于瓦片形永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阶梯形永磁体 气隙磁密波形 正弦分布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网保护的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鸣宇 祁升龙 +3 位作者 芦翔 周卓 蒋宏图 张新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4,共6页
馈线自动化技术(Feeder Automation,FA)作为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双电源配电网络三相短路故障,在集中式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即通... 馈线自动化技术(Feeder Automation,FA)作为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双电源配电网络三相短路故障,在集中式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即通过配电终端上下游间的交互通信快速定位并隔离故障,再经主站控制联络开关,下发控制命令,恢复非故障区供电.与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相比,所提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在保留主站检测,遥控功能的前提下具有更快的故障区域隔离和供电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分联合控制 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络 配电终端 电网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去伪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黄鸣宇 祁升龙 +3 位作者 芦翔 韩涛 蒋宏图 黄玉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0,共6页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故障隔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单端行波法在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去伪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先采用单端行波法记录故障点反射波和干扰反射波进而获得真、伪故障点,再根据...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故障隔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单端行波法在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去伪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先采用单端行波法记录故障点反射波和干扰反射波进而获得真、伪故障点,再根据线路两端的电压差和上游端电流构建的电压差-电流(Δv-i)椭圆轨迹图得到估计故障位置,进一步比较估计位置与真、伪故障点的距离,将与估计故障距离最近的故障点作为准确的故障位置。所提方法是对单端行波法的改进,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测设备,仅利用输电线路两端原有的计量或保护装置即可监测线路两端电压和电流。在输电线路三相接地、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等不同故障类型条件下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输电线路发生不同故障时均能准确定位故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行波法 输电线路 轨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