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模型的电连接器剩余寿命预测
1
作者 骆燕燕 祁侨绅 +2 位作者 王永鹏 刘昙 安劲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为预测电连接器的剩余寿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Wiener模型与离散灰色模型(discrete grey model,DGM(1,1))组合的电连接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根据Arrhenius模型选取温度循环试验的应力大小,确定试验周期、暴露时间及温升率等参数,选择接... 为预测电连接器的剩余寿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Wiener模型与离散灰色模型(discrete grey model,DGM(1,1))组合的电连接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根据Arrhenius模型选取温度循环试验的应力大小,确定试验周期、暴露时间及温升率等参数,选择接触电阻为退化特征量,进行温度循环试验;其次,分别采用自适应Wiener模型与DGM(1,1)模型对温度循环下的电连接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对比不同温度应力下两种模型伪寿命预测结果,提出了自适应Wiener与DGM(1,1)的组合模型;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Arrhenius模型中参数,外推正常温度下电连接器寿命。结果表明:DGM(1,1)模型在较低的温度应力下预测结果更准确,而自适应Wiener模型在较高的温度应力下预测结果更准确;在综合考虑不同温度应力模型适用性的情况下,构建的自适应Wiener和DGM(1,1)组合模型能更精准地预测电连接器的剩余寿命。研究结果可为电连接器的维修决策提供参考,为电气设备可靠性的提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自适应Wiener模型 DGM(1 1)模型 温度循环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卫明 黄智达 +2 位作者 孟祥红 陈家文 曾祥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3,共9页
针对配电网结构复杂、线路分支多、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分析故障行波零线模分量传输波速的差异,据此提出一种基于行波模量时间差的分布式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选取部分配变终端安装行波采集装置,在配网不同位置设置模拟故障点,模... 针对配电网结构复杂、线路分支多、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分析故障行波零线模分量传输波速的差异,据此提出一种基于行波模量时间差的分布式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选取部分配变终端安装行波采集装置,在配网不同位置设置模拟故障点,模拟故障点产生的故障行波传输到各采集装置的时刻构建基准线模行波时差矩阵;当实际发生故障时,按相同规则形成故障行波时差数组与基准矩阵的比较得出故障点所在区间,再利用故障点零线模行波分量到达测量端时差不同的特性,通过迭代算法准确得到故障点在区间中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故障发生在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区段中的具体位置,定位误差小于1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配电网 行波 行波波速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电网黑启动的多断面动态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波 蓝海波 +2 位作者 杜延菱 李群炬 王非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2,共7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也在增加,黑启动方案对于应对大面积停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成功实施黑启动方案,需要保证黑启动全过程中区域电网多断面的较高动态可靠性水平,避免出现局部时段的脆弱性而导致黑启动失败。...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也在增加,黑启动方案对于应对大面积停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成功实施黑启动方案,需要保证黑启动全过程中区域电网多断面的较高动态可靠性水平,避免出现局部时段的脆弱性而导致黑启动失败。但是目前缺乏对区域电网多断面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和基于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传统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电网动态过程中多断面的状态耦合关系及对可靠性参数的映射,建立区域电网多断面的动态可靠性评估模型,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冀北唐山电网3个黑启动方案作为算例,分别对其黑启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分析指标结果,给出最佳黑启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网 黑启动 多断面 动态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变流器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雷为民 苗友忠 +2 位作者 罗玮 徐燕生 艾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2-616,共5页
针对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二倍频谐波分量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消除二倍频谐波分量为控制目标的正负序双闭环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不平衡条件下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 针对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二倍频谐波分量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消除二倍频谐波分量为控制目标的正负序双闭环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不平衡条件下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二倍频谐波分量产生的机理,采用四分之一周期延时方法对正负序分量进行分离,且正负序电流单独参与运算控制来抵消功率二倍频分量.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建立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 电压不平衡 二倍频 网侧变流器 数学模型 正负序分离 电流双闭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子站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集成调试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夏立萌 郭飞 +2 位作者 顾颖 王翀 樊淑丽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6期42-48,共7页
新建变电站接入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前需开展调度主站调试工作,确保站内运行信息准确转发给调度主站,保证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拟子站的调度主站系统集成调试方法,利用模拟子站模拟变电站各种类型... 新建变电站接入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前需开展调度主站调试工作,确保站内运行信息准确转发给调度主站,保证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拟子站的调度主站系统集成调试方法,利用模拟子站模拟变电站各种类型设备的实时数据及运行信息,并与调度主站通信,实现变电站与调度主站信息交互的闭环控制,对调度主站系统数据库配置、模型建立、图形画面关联是否正确进行集成调试。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确保调度主站调试的正确性,提高调试工作的效率,实现了对传统调试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子站 智能电网 调度控制系统 调试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 NSGA-Ⅱ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生海 尹航 +2 位作者 顾颖 王翀 柏峰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6期28-35,共8页
快速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可以使每次进化过程中得到的个体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本文分析了当前遗传算法(GA)的缺陷,将NSGA-Ⅱ应用到配电网的故障恢复重构中,并提出通过一种Pareto寻优路径(POP)控制... 快速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可以使每次进化过程中得到的个体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本文分析了当前遗传算法(GA)的缺陷,将NSGA-Ⅱ应用到配电网的故障恢复重构中,并提出通过一种Pareto寻优路径(POP)控制选择操作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扩大搜索面积、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停止进化、减少多余的计算。另外,本文根据模糊集理论确定故障恢复重构的最终解决方案,使NSGA-Ⅱ算法适用于恢复重构问题。算例结果表明,POPNSGA-Ⅱ算法与GA、NSGA-Ⅱ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是一种解决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问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 Pareto寻优路径 模糊集理论 POP NSGA-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特性的工业城市分区供电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标 张炎 +4 位作者 孙超 李群炬 王晨光 王非 姬志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4,共7页
分区供电是解决工业城市电磁环网供电导致短路电流偏高的有效方案。考虑工业城市负荷特性对片区可靠性的影响,基于电网典型结构模型,提出分区供电可靠性的快速评估方法和可靠性提升的优化方法。并以唐山电网例,给出分区供电方案设计与... 分区供电是解决工业城市电磁环网供电导致短路电流偏高的有效方案。考虑工业城市负荷特性对片区可靠性的影响,基于电网典型结构模型,提出分区供电可靠性的快速评估方法和可靠性提升的优化方法。并以唐山电网例,给出分区供电方案设计与优化方法,计算和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城市 分区供电 短路电流 负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负荷的标准化定义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康重庆 苗键强 +2 位作者 韦仲康 蓝海波 王毅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0,共8页
不同的用户在用电规律性方面所表现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设计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的精度。根据短期负荷在负荷曲线形状、负荷波动特性、负荷敏感因素方面的差异,分别对应地采用稳定度、平均负荷... 不同的用户在用电规律性方面所表现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设计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的精度。根据短期负荷在负荷曲线形状、负荷波动特性、负荷敏感因素方面的差异,分别对应地采用稳定度、平均负荷率、负荷率标准差3个指标评价来刻画短期负荷的特性;针对所提取的短期负荷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密度中心快速辨识和K-Means的两阶段短期负荷聚类算法;根据所得到的聚类结果,对于每一类负荷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每一类负荷具有的特性,搭建短期负荷的标准化定义模型。该模型可适用于系统负荷、母线负荷、大用户负荷等不同形式的负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 标准化定义模型 特征提取 两阶段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井注采系统封隔失效检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姜民政 徐书凡 +2 位作者 董康兴 刘耀 魏永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86,共7页
针对同井注采系统井下封隔锚定失效检测困难且时效性差,造成生产及能源浪费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井下油管封隔锚定松脱预警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同井注采系统封隔失效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井口套管应变以及受力状况,推导油管受力情况,从而分... 针对同井注采系统井下封隔锚定失效检测困难且时效性差,造成生产及能源浪费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井下油管封隔锚定松脱预警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同井注采系统封隔失效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井口套管应变以及受力状况,推导油管受力情况,从而分析判断井下封隔锚定装置的工作状态。基于WIN CE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了便携式油管封隔锚定失效预警检测仪器,以12 V蓄电池作为能源,在井口套管贴应变片组成惠斯通电桥,以此测量井口套管应变,利用油管封隔锚定失效预警检测仪器采集并记录井口套管应变数据,通过对比井口套管应变历史数据,即可判定井下油管锚定工作状况。在对30口同井注采井的长期监测中,发现4口井的坐封载荷远低于坐封时加载的载荷,判定这4口井属于封隔锚定失效井,这与实际情况相符。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及时预警井下封隔锚定装置松脱故障,有效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注采系统 套管应变 封隔器 锚定装置 失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连接器插拔磨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骆燕燕 潘晓松 +1 位作者 马旋 武雄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5-624,共10页
接触件是电连接器的核心元件,因插拔产生的磨损会导致其电接触性能退化甚至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连接器插拔磨损检测方法。基于设计的检测装置开展电连接器插拔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对电连接器接触件进行定时红外热成像检测;... 接触件是电连接器的核心元件,因插拔产生的磨损会导致其电接触性能退化甚至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连接器插拔磨损检测方法。基于设计的检测装置开展电连接器插拔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对电连接器接触件进行定时红外热成像检测;同时,分析插拔过程中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磨屑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通过表面形貌分析和能谱分析来验证红外热成像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电连接器插孔簧片的主要磨损区域为端部,其根部有少量磨屑且聚集区域相对分散;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电连接器接触件间的磨屑逐渐增多,磨损区域面积逐渐增大,且磨屑聚集的位置也随着插拔运动发生变化,随机地分布在接触件间;因存在加工误差,电连接器的插孔簧片非对称分布,使得不同插孔簧片的磨损程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可有效观察电连接器接触件插拔磨损的变化过程,可作为电连接器磨损程度在线监测及剩余寿命预测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可为电连接器性能退化机理和失效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插拔试验 磨屑 红外热成像检测 表面形貌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输电导线电晕特性及其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澜 王黎明 卞星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34-2742,共9页
线路运行过程中导线受到老化和积污影响,表面状态发生改变,产生电晕会对线路电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型电晕笼内,对广东省南部地区线龄24年的交流LGJ-400/50型及同型号新导线进行电晕实验;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白光干涉形貌仪对... 线路运行过程中导线受到老化和积污影响,表面状态发生改变,产生电晕会对线路电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小型电晕笼内,对广东省南部地区线龄24年的交流LGJ-400/50型及同型号新导线进行电晕实验;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白光干涉形貌仪对导线样品表面形貌以及表层成分进行了理化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了运行多年导线和同型号新导线的电晕起始电压、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水平;由电晕起始电压计算得到了对应粗糙系数m,并与Peek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粤南地区长期运行后导线表面污秽成分中除原有的铝和氧元素外增加了大量的碳、硫、硅、铁、钙、钠、钾等元素;老化导线粗糙程度(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和轮廓算数均方根偏差)较新导线增大近20倍;长期运行后导线的电磁环境有明显恶化,电晕起始电压下降13.3%,粗糙度(Peek公式计算值)由原0.85下降至0.73;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水平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 电晕放电 电晕起始电压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粗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黑启动的负荷特性分析与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桑天松 李群炬 +4 位作者 王非 刘海涛 蓝海波 李付强 梁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负荷特性的分析与分类可以掌握负荷的变化规律,筛选出重要的负荷用于黑启动方案的优化。为了保障尽可能多的重要负荷在停电事故中尽快恢复供电,分析黑启动负荷的恢复模型,将模糊聚类方法应用于负荷特性分析和分类,提出应用于黑启动方案... 负荷特性的分析与分类可以掌握负荷的变化规律,筛选出重要的负荷用于黑启动方案的优化。为了保障尽可能多的重要负荷在停电事故中尽快恢复供电,分析黑启动负荷的恢复模型,将模糊聚类方法应用于负荷特性分析和分类,提出应用于黑启动方案的负荷特性分析和分类方法,求出变电站中各类负荷的重要度。最后,基于实际区域电网进行负荷特性分析与分类,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 负荷恢复 负荷特性分类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线路无覆冰导线舞动的参数共振机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亮 郝震 +3 位作者 崔赟 邢誉峰 蔡巍 邓春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8-313,共6页
为了解释架空线路导线舞动现象的成因,通过将风载荷等效为轴向周期位移激励的方法,对架空线路单导线舞动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覆冰单导线的舞动就是参数共振。引起导线舞动的主要因素是线路系统自身参数的周期性变化,当轴向位移激励频率和... 为了解释架空线路导线舞动现象的成因,通过将风载荷等效为轴向周期位移激励的方法,对架空线路单导线舞动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覆冰单导线的舞动就是参数共振。引起导线舞动的主要因素是线路系统自身参数的周期性变化,当轴向位移激励频率和导线系统频率满足一定关系时,导线系统将发生大幅度横向参数共振即舞动。模拟运行线路舞动试验验证了用参数共振理论能够解释无覆冰架空单导线系统的起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振动 单导线 舞动 参数共振 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线路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舞动特性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亮 姚一鸣 +5 位作者 蒋鑫 崔赟 邢誉峰 卢毅 张旭 邓春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6-821,907,908,共8页
将风激励作用转换为导线长度的周期变化,对单档距架空线路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无覆冰时的舞动特性展开了实验研究。与实验研究对应,用两端简支柔索结构参数共振模型对横向风载激发的导线舞动现象进行模拟。对具有相同截面尺寸的碳纤维复合... 将风激励作用转换为导线长度的周期变化,对单档距架空线路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无覆冰时的舞动特性展开了实验研究。与实验研究对应,用两端简支柔索结构参数共振模型对横向风载激发的导线舞动现象进行模拟。对具有相同截面尺寸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的舞动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参数共振动力不稳定区域的角度解释了实验观测到的不同激振频率下两种导线系统的舞动模态。结果表明,在相同静态张力加载下,相同截面尺寸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相比于传统钢芯铝绞线更不易发生舞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舞动 无覆冰实验 参数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掺杂对MgB_2的微观结构及其超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矫春健 赵倩 王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38-11140,11146,共4页
随着人们对掺杂MgB_2超导体的不断研究,掺杂元素对MgB_2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于石墨烯的掺杂研究很多,在此基础上,实验选用石墨烯作为掺杂对象,采用传统烧结法,利用高精度差热分析仪对石墨烯/Mg/B的... 随着人们对掺杂MgB_2超导体的不断研究,掺杂元素对MgB_2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于石墨烯的掺杂研究很多,在此基础上,实验选用石墨烯作为掺杂对象,采用传统烧结法,利用高精度差热分析仪对石墨烯/Mg/B的混合粉末进行同步监控。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石墨烯掺杂MgB_2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探究了掺杂石墨烯对MgB_2超导体临界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石墨烯的MgB_2样品在高磁场下Jc值有很大提高。与其它种类碳掺杂相比,其在高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有很大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磁通钉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超导体 石墨烯 掺杂 临界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重合闸方案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振动 蔡勇 +5 位作者 郭飞 柏峰 王龙宇 赵哲源 周生海 韩琨 《电气工程学报》 2015年第12期58-62,共5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重合闸运行模式,探讨了传统站、智能站重合闸配置方案的动作过程和闭重方式,指出变化趋势及原因。根据已投产500k V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经验,结合基建过程中的验收试验,深入分析重合闸的启动逻辑、动作行为、闭重条件以及母... 针对智能变电站重合闸运行模式,探讨了传统站、智能站重合闸配置方案的动作过程和闭重方式,指出变化趋势及原因。根据已投产500k V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经验,结合基建过程中的验收试验,深入分析重合闸的启动逻辑、动作行为、闭重条件以及母差保护、线路保护、智能终端之间的配合问题。通过具体实例,剖析双套重合闸在其他保护开入、永跳等情况下的互闭重逻辑及实现方式,并结合现场实际总结不同重合装置在智能站中的配合方式,给出合理的运行建议和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重合闸 闭重 智能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万500kV超高压线路串联补偿装置的保护和控制改造
17
作者 李振动 宋巍 +5 位作者 王翀 顾颖 汤煜东 黄晓乐 金海望 陈习文 《电气工程学报》 2015年第8期74-79,共6页
针对500k V丰万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串联补偿改造工程,对串联补偿原理和各串补元件功能进行简要介绍,指出改造的目的和成果。为验证国产化装置动作逻辑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对电容器组、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火花间隙GAP、阻尼回路、... 针对500k V丰万双回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串联补偿改造工程,对串联补偿原理和各串补元件功能进行简要介绍,指出改造的目的和成果。为验证国产化装置动作逻辑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对电容器组、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火花间隙GAP、阻尼回路、旁路开关以及刀开关等串补装置在简述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参数建模,并根据串联补偿实际运行方式,搭建与现场系统联络方式一致的等值系统,对串联补偿控制保护系统进行RTDS动态仿真,验证线路区内外金属性故障、经过渡电阻、发展性故障、能量保护和电容器不平衡等保护的动作行为。结合典型的3/2接线方式,着重探讨串补与常规保护之间的二次配合和逻辑关系,指出失灵联跳的原理和方式,并根据现场实践和仿真分析给出合理的运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 控制保护 MOV 火花间隙 失灵联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防雷系统中分支导体在雷电流作用下的温升计算
18
作者 王杰 盛财旺 +3 位作者 童达 杨雷 王俊杰 杨文宝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7期1-7,15,共8页
为对建筑物防雷系统中分支导体在雷电流作用下的温升进行估算,提出了两种计算导体温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用于估算在假设电流密度均匀分布在导体横截面内以及考虑到暂态趋肤效应下电流密度非均匀分布两种情况下圆柱导体的温升。根据以... 为对建筑物防雷系统中分支导体在雷电流作用下的温升进行估算,提出了两种计算导体温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用于估算在假设电流密度均匀分布在导体横截面内以及考虑到暂态趋肤效应下电流密度非均匀分布两种情况下圆柱导体的温升。根据以上两种数学模型,分别估算出了分支导体3在不同雷电流幅值作用下的温升:幅值为100k A时,其温升分别为2.25℃和2.75℃;当幅值为150k A时,其温升分别为5.1℃和6.18℃;当幅值为200k A时,其温升分别为9.19℃和11℃。本文还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文献中给出的测量数据与该模型计算得出的数据基本一致;防雷系统中各分支导体的温升确实会受到暂态趋肤效应的影响;该部分引起的导体额外温度上升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系统 雷电流 分支导体 温升 电流密度 暂态趋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