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抽水蓄能电站的可再生能源电网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41
1
作者 郭志忠 叶瑞丽 +1 位作者 刘瑞叶 刘建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5,共9页
由于可再生能源电网发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十分突出,以功率平衡为首要任务的电网调度控制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电网储纳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含抽水蓄能电站的日前调度及实时调度的数学模型。将电网备用分为波动性备用(即调峰备... 由于可再生能源电网发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十分突出,以功率平衡为首要任务的电网调度控制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电网储纳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含抽水蓄能电站的日前调度及实时调度的数学模型。将电网备用分为波动性备用(即调峰备用)和不确定性备用:平衡波动性功率的备用容量主要由常规电源承担,平衡预测误差的不确定性备用主要由抽水蓄能电站承担,2类电源分工互济实现电网功率平衡。提出一个风电上网功率稳定性评价指标,用于衡量不同调度策略补偿失衡功率的优劣。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调度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电网 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 抽水蓄能电站 失衡功率 优化调度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压器编组和受端电网结构对其直流偏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连光 闫旭东 +2 位作者 马成廉 魏恺 张燕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2-327,共6页
溪洛渡—浙西±800kV直流输电试运行期间,金华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发现了严重的直流偏磁问题。针对溪洛渡—浙西UHVDC的受端电网结构和金华换流站4组换流变,建立了考虑换流变编组和受端电网结构等影响因素的直流偏磁电流计算模型,运... 溪洛渡—浙西±800kV直流输电试运行期间,金华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发现了严重的直流偏磁问题。针对溪洛渡—浙西UHVDC的受端电网结构和金华换流站4组换流变,建立了考虑换流变编组和受端电网结构等影响因素的直流偏磁电流计算模型,运用比较分析法和节点电压法计算了换流变的直流偏磁电流,研究了换流变编组和受端电网结构对换流变直流偏磁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当1/2单极大地满负荷运行时换流变的直流偏磁最严重,换流站500kV母线馈线长度、回路数及所连变电站距接地极的距离是影响换流变直流偏磁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建议在UHVDC的受端电网构成和结构的规划与设计中考虑减小流入换流变直流电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编组 受端电网结构 直流偏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随机Petri网的电网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时间性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陆明明 苏喆 尚敬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引入离散随机Petri网理论,研究了随机Petri网内部等效化简技术,初步建立了我国典型电网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Petri网模型。根据联合反事故演习的相关统计数据设定了模型参数,得到了电力应急辅助决策时间的概率分布,并通过分析其随机数字... 引入离散随机Petri网理论,研究了随机Petri网内部等效化简技术,初步建立了我国典型电网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Petri网模型。根据联合反事故演习的相关统计数据设定了模型参数,得到了电力应急辅助决策时间的概率分布,并通过分析其随机数字特征对时间性能进行评价。文中所提的评价方法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时间约束和各种随机分布。该方法为分析电力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时间性能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应急反应 时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系统孤岛运行方式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亚男 马为民 +2 位作者 殷威扬 刘宝宏 樊纪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5-189,共5页
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在失去与四川主网全部500 kV联络线后,将进入孤岛运行。为此,讨论了向-上直流进入孤岛和孤岛运行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控制策略,提出了孤岛运行对某些的交换功率限制,以及孤岛运行时的通信系统配置和频... 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在失去与四川主网全部500 kV联络线后,将进入孤岛运行。为此,讨论了向-上直流进入孤岛和孤岛运行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控制策略,提出了孤岛运行对某些的交换功率限制,以及孤岛运行时的通信系统配置和频率控制器模型及参数。对进入孤岛及孤岛运行时的多种故障的仿真表明,在设计的频率控制器作用下,向-上直流可以保持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 孤岛运行 控制策略 交换功率 频率控制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可靠性 被引量:34
5
作者 周静 马为民 +1 位作者 蒋维勇 李亚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3-179,共7页
随着直流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增多、特高压直流工程电压等级和电流的增大,深入研究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可靠性,对提高直流输电工程的经济性水平和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得出特高压直流工程合理的可靠性指标,采用Markov原理,通过搭... 随着直流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增多、特高压直流工程电压等级和电流的增大,深入研究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可靠性,对提高直流输电工程的经济性水平和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得出特高压直流工程合理的可靠性指标,采用Markov原理,通过搭建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模型,对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进行细化分区,并计算了各种设备对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对二次系统,从控制保护系统分层、分区的结构研究了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通过相应的分析计算,得出了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可靠性指标。该可靠性指标对指导设备生产和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有重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可靠性 单极停运 双极停运 能量可用率 控制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间隔棒力学特性仿真分析及配置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黎明 单飞 +3 位作者 侯镭 孙保强 傅观君 汪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在缩小线路走廊占地和提高输送容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小,为保证其运行安全,需要在相间加装相间间隔棒。为研究1 000kV紧凑型线路用相间间隔棒的配置,利用清华大学... 与常规线路相比,紧凑型线路在缩小线路走廊占地和提高输送容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相间空气绝缘距离小,为保证其运行安全,需要在相间加装相间间隔棒。为研究1 000kV紧凑型线路用相间间隔棒的配置,利用清华大学编制的输电导线多档3自由度模型的计算软件,对1 000kV紧凑型线路在加装相间间隔棒前后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导线的静态张力和弧垂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1 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上加装一支结构高度14m,芯棒直径55mm的相间间隔棒能够有效抑制其在短路电动力和大风激励下的不同步摆动,并且加装相间间隔棒对导线张力、弧垂的影响都在允许范围内,线路仍然可以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kV紧凑型线路 相间间隔棒 静态力学性能 短路电动力 大风风偏 张力 弧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速下导线风偏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孙保强 侯镭 +2 位作者 孟晓波 关志成 王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08-2813,共6页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是线路在运行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沿海地区经常会遇到很强烈的大风,在如此强烈的大风下导线会发生严重的不同期摆动导致导线相间距离减小甚至发生相间击穿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为此,有必要对导线在强风...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是线路在运行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沿海地区经常会遇到很强烈的大风,在如此强烈的大风下导线会发生严重的不同期摆动导致导线相间距离减小甚至发生相间击穿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为此,有必要对导线在强风下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并找到抑制大风不同步摆动的有效方法。在对输电线路风偏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一个3自由度多档动态模型来对输电线路的不同风速的风偏动态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输电线路风偏动态特性,找出输电线路在不同风速的最小相间距离与风速的关系,得出了对于不同风速的防治方法,研究表明,在32 m/s风速、线路小档距时,输电线路的风偏不同期摆动的抑制重点为上下相,大档距线路的抑制重点转到了水平相间;而16 m/s风速时,输电线路风偏不同期摆动的抑制重点始终为水平相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导线 导线风偏 不同期摆动 动态响应 不同期摆动 多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6
8
作者 马为民 聂定珍 +1 位作者 曹燕明 杨一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使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系统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达到一个更优的组合,全面总结了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咨询研究结论,系统阐述了该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气主接线、直流谐波抑制及直流滤波器设计,过电压及绝缘配合、主设... 为使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系统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达到一个更优的组合,全面总结了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咨询研究结论,系统阐述了该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气主接线、直流谐波抑制及直流滤波器设计,过电压及绝缘配合、主设备要求以及融冰运行方式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深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行了全方面的优化。换流站系统优化设计对高压直流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研发及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 特高压直流 绝缘配合 优化设计 直流滤波器 融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绝缘配合 被引量:49
9
作者 聂定珍 马为民 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7,共6页
换流站绝缘配合是±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设备的选型和制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绝缘配合方案,给出了两种不同方案的比较,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案... 换流站绝缘配合是±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设备的选型和制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绝缘配合方案,给出了两种不同方案的比较,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案中避雷器配置、设备绝缘水平等参数,并针对锦屏换流站的高海拔给出了具体的海拔修正系数。研究表明两种绝缘配合方案都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所提出的数据能够为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配合 换流站 特高压 直流 海拔修正 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kV紧凑型线路相间间隔棒力学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黎明 孙保强 +4 位作者 张楚岩 侯镭 傅观君 孟晓波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51-2556,共6页
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在杆塔型式选择,绝缘子串及相间合成间隔棒设计上需要进行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了给我国第1条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合成间隔棒提供设计依据,对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 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在杆塔型式选择,绝缘子串及相间合成间隔棒设计上需要进行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了给我国第1条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合成间隔棒提供设计依据,对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相间间隔棒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引用大挠度理论介绍了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的相间合成间隔棒的稳定后屈曲特性,然后又采用一种相间间隔棒的精确受力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了相间合成间隔棒所承受的压力与轴向压缩量的关系,并且通过它的大屈曲试验验证了这种精确受力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比较34和40mm两种不同芯棒直径的相间间隔棒的试验与仿真数据,最后给出了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相间合成间隔棒的芯棒直径的推荐值为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合成间隔棒 紧凑型线路 计算机仿真 屈曲试验 力学特性 大挠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现场试验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方劼 马为民 +1 位作者 孙中明 张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为了提高特高压直流工程电气设备的试验测量精度,规范现场测量方法,结合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从特高压交流滤波器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性能要求入手进行研究;讨论了交流滤波器现场试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不同接线方... 为了提高特高压直流工程电气设备的试验测量精度,规范现场测量方法,结合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从特高压交流滤波器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性能要求入手进行研究;讨论了交流滤波器现场试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不同接线方式条件下的滤波器现场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测量回路中产生的电感和杂散电容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测量过程中的不规范接线会使测量结果产生很大偏差,提出了应将测量接线接于设备正下方以减小和抵消测量回路电感以及杂散电容的影响等合理化建议,该项工作为滤波器设备的设计、试验以及规范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直流输电 谐波 交流滤波器 现场试验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STATCOM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 被引量:55
12
作者 赵成勇 李丹 +3 位作者 刘羽超 郭春义 许韦华 阳岳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40-2448,共9页
为了减小含有STATCOM的HVDC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对STATCOM和HVDC系统原有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善。故障时,基于STATCOM的定交流电压控制,投入交流电压参考值调节功能;基于HVDC的定直流电流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投入附加直流电流和... 为了减小含有STATCOM的HVDC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对STATCOM和HVDC系统原有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善。故障时,基于STATCOM的定交流电压控制,投入交流电压参考值调节功能;基于HVDC的定直流电流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投入附加直流电流和附加关断角控制功能。在PSCAD/EMTDC中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当换流母线处分别发生故障水平为23.08%、84.24%的单相电感接地故障时,交流电压参考值调节功能可以有效抵御换相失败、防止连续换相失败;当故障更严重,故障水平上升为120.34%时,附加直流电流和附加关断角控制功能可以有效防止连续换相失败。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HVDC对换相失败的抵御能力,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STATCOM 换相失败 控制策略 故障水平 系统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共用接地极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29
13
作者 马为民 杨志栋 李亚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1-305,共5页
根据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双换流器串联的主回路结构特点,以及国内已投运的远距离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可用率统计数据,建立了向家坝-上海±800 kV直流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对每极双换流器串联的直流系... 根据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双换流器串联的主回路结构特点,以及国内已投运的远距离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可用率统计数据,建立了向家坝-上海±800 kV直流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对每极双换流器串联的直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计算,提出了±800 kV直流系统可靠性指标。利用该模型,对2个直流系统同时发生同极性单极故障的故障率进行了计算,评估了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共用接地极的可靠性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直流输电 可靠性 可用率 共用接地极 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吨位复合绝缘子在特高压直流V型串上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傅观君 王黎明 +3 位作者 侯镭 关志成 汪创 赵宇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8-665,共8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悬垂串上将广泛采用机械强度等级≥300kN的大吨位复合绝缘子,对其运行中机械载荷特性的研究是合理选型它的基础。为此建立了架空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和试验验证了的复合绝缘子V型串的机械特性模型;针对大吨位复合绝...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悬垂串上将广泛采用机械强度等级≥300kN的大吨位复合绝缘子,对其运行中机械载荷特性的研究是合理选型它的基础。为此建立了架空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和试验验证了的复合绝缘子V型串的机械特性模型;针对大吨位复合绝缘子FXBZ-800/550在特高压直流V型串上的应用,仿真研究了导线脱冰跳跃、风偏和舞动等动态运行过程中V型串复合绝缘子所承受的动态拉、压载荷,分析覆冰厚度、风速大小和舞动幅值对绝缘子受力大小的影响,得到了V型串复合绝缘子动态载荷相对于其对应静态载荷的放大倍数。研究结果可作为开展大吨位复合绝缘子动态载荷可靠性试验及V型串大吨位复合绝缘子安全系数选取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复合绝缘子 大吨位 脱冰跳跃 风偏 舞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皖南—浙北特高压交流线路静电感应电压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浩军 阎国增 +2 位作者 王少华 梅冰笑 马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87-3693,共7页
为合理选择特高压交流线路参数测试设备,确保测试人员和试验设备安全;同时为有效开展测试结果的干扰分析,有必要分析1 000 kV特高压交流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调查了1 000 kV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皖南—浙北段邻近±800 kV、... 为合理选择特高压交流线路参数测试设备,确保测试人员和试验设备安全;同时为有效开展测试结果的干扰分析,有必要分析1 000 kV特高压交流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调查了1 000 kV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皖南—浙北段邻近±800 kV、±500 kV直流线路分布情况,分析了±800 kV、±500 kV直流线路在特高压交流线路上产生静电耦合电压的影响因素,仿真计算得到了邻近直流线路在1 000 kV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结果表明:皖南—浙北段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于多条±800 kV、±500 kV直流线路。邻近直流线路单极运行时,特高压交流线路上的感应电压为8~70 kV,明显高于双极运行时的感应电压0.5~10 kV。邻近直流线路单极运行时,随着接近距离的增加,特高压交流线路上感应电压的减小速率很缓慢,明显小于双极运行情况;最近距离由50 m增加至200 m时,单极运行工况下的感应电压减小约10%,而双极运行工况下的感应电压几乎减小至0。由于不同相别导线的位置差异,各相导线上的感应电压值存在明显差异;邻近直流线路单极运行时,不同相别导线感应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相差4~7倍。研究结果为1 000 kV同塔双回线路参数现场测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电东送 特高压 同塔双回 静电感应电压 线路参数 1 000 k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谐振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丁扬 种芝艺 +1 位作者 黄杰 张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194,共6页
研究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工频和二次谐振特性,建立了系统阻抗频率扫描模型。提出了交流系统和交流滤波器通过换流变和换流器折算到直流侧的等效模型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交流系统强弱和交流滤波器组数对系统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结合可能导... 研究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工频和二次谐振特性,建立了系统阻抗频率扫描模型。提出了交流系统和交流滤波器通过换流变和换流器折算到直流侧的等效模型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交流系统强弱和交流滤波器组数对系统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结合可能导致直流系统谐振的故障工况,研究了扫描时谐波源的施加方法,分析了谐波源施加于不同位置对扫描结果的影响。针对同廊道交流线路的感应,提出扫描时谐波源应分别施加于线路端部和中间,并在扫描时考虑最严重的情况。以锦屏—苏南±800 kV工程为例,扫描了各种工况下系统的阻抗频率特性,结果表明在某些运行工况下系统谐振频率为48 Hz和100 Hz,可能存在一次、二次谐振。采用直流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了可能在直流系统产生一次、二次谐波的故障,结果表明在发生交流相间短路故障时,直流侧二次过电压很严重,进一步验证了阻抗扫描结果。最后,提出了抑制二次谐振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谐振 阻抗扫描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的研制 被引量:70
17
作者 张燕秉 郑劲 +1 位作者 汪德华 李文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5-264,共10页
结合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和试验要求,重点分析所需研究的交流和直流电场分布、绝缘结构与散热、阀侧引线及出线装置等关键问题。在运输限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换流变压器的阀侧试验耐受电压、直流偏磁耐受能力等要... 结合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和试验要求,重点分析所需研究的交流和直流电场分布、绝缘结构与散热、阀侧引线及出线装置等关键问题。在运输限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换流变压器的阀侧试验耐受电压、直流偏磁耐受能力等要求均有较大提高。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研制中应优化主、纵绝缘结构,合理控制场强分布,要充分考虑温度对直流电场分布的影响,提高绝缘强度,以保证换流变压器的绝缘可靠性;在运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阀侧引线应尽量放置在油箱内部,减小现场安装的难度和风险,同时,阀侧套管和阀侧出线装置仍是设备制造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换流变压器 绝缘设计 绝缘结构 阀侧引线 试验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500kV紧凑型线路故障计算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黎明 孙保强 +3 位作者 侯镭 傅观君 孟晓波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08-2113,共6页
2007-02-27/03-04期间,华北地区出现的罕见大风暴雪天气造成京津唐电网多条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为了提高500kV紧凑型线路输变电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必要对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恶劣天气时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 2007-02-27/03-04期间,华北地区出现的罕见大风暴雪天气造成京津唐电网多条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为了提高500kV紧凑型线路输变电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必要对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恶劣天气时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对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大风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了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特大风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根据仿真结果,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危险的工况采取最经济合理的应对措施:对于500kV倒V型导线排列的凑型输电线路,在32m/s的风速作用下,导线档距>800m时,建议在水平相档距中间加装一支芯棒直径为34mm的相间间隔棒,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导线档距为300~600m的较小档距时,最小相间距离发生在上下相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水平相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传输线动态特性 数值仿真 风载荷 紧凑型 相间间隔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R和MSVC的220kV变电站多电压等级无功电压综合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柏超 宋继明 +3 位作者 周攀 倪向萍 张亚迪 袁佳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0-237,共8页
目前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装置主要是针对110k V及以下两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且仅以低压侧电压和高压侧功率因数作为主控目标。对于220k V三电压等级变电站,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控电抗器(MCR)和磁控静止无功补偿装置(MSVC)的变... 目前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装置主要是针对110k V及以下两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且仅以低压侧电压和高压侧功率因数作为主控目标。对于220k V三电压等级变电站,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控电抗器(MCR)和磁控静止无功补偿装置(MSVC)的变电站多电压等级无功电压综合控制方法,在综合考虑主变压器各侧的相互影响以及两侧无功补偿装置的配合作用的基础上,以变电站三侧母线电压和高压侧功率因数为控制目标。同时本文建立了包含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且进行了仿真研究,主变中压侧配置MCR、低压侧配置MSVC,并将其与单独在低压侧接MSVC和单独在中压侧接MCR的仿真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低压侧配合协调控制的方法可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实现三侧电压合格以及总体无功平衡,有效地改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电抗器 无功补偿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配合补偿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工程交/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不平衡保护的判据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梅念 李银红 +3 位作者 陈东 段献忠 余江 傅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9-234,共6页
为检测电容器内部元件的损坏故障,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HVDC)工程中交直流滤波器的高压电容器通常采用H形接线或分支接线形式,进而配置电容器不平衡保护作为反映该类故障的主保护。然而一些HVDC工程中电容器不平... 为检测电容器内部元件的损坏故障,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HVDC)工程中交直流滤波器的高压电容器通常采用H形接线或分支接线形式,进而配置电容器不平衡保护作为反映该类故障的主保护。然而一些HVDC工程中电容器不平衡保护仍存在隐患。为此分别针对上述2种接线形式的电容器,定量推导了单个支路电容器的故障发展过程中及2个支路电容器均有电容元件击穿时的不平衡电流及相应过电压倍数。分别对2种接线的电容器不平衡保护提出了实用的判据,并探讨了相应的整定计算原则及动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滤波器 高压电容器 电容器不平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