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颗粒在心肌组织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俞泓 沈梦尘 +2 位作者 王芳 荆丽敏 张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0,共3页
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1-2]。尽管传统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和心脏移植,在控制病情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仍受限于药物耐受性问题、手术风险以及供体器官的短缺... 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1-2]。尽管传统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和心脏移植,在控制病情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仍受限于药物耐受性问题、手术风险以及供体器官的短缺[3-4]。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这些挑战往往更为严峻,因为老年患者可能伴随有更多的并发症和较低的手术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心肌 组织工程 药物释放 分子显像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机制及其诊断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亚楠 任凌 +1 位作者 韩伟 孙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2-640,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的主要病因,临床常表现为记忆丧失,思考、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AD发病率也不断增高,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AD的主要病理解释为β...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的主要病因,临床常表现为记忆丧失,思考、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AD发病率也不断增高,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AD的主要病理解释为β淀粉样蛋白斑块过度累积、神经纤维缠结形成和神经元缺失,但其真正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AD的遗传学、病理生理机制及影像学与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影像学诊断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神经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楚楚 陈楠 贺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1,197,共5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客观反映SCI-NP患者脑脊髓环路的变化,对揭示NP患者...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客观反映SCI-NP患者脑脊髓环路的变化,对揭示NP患者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并将为临床SCI-NP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和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SCI-NP脑脊髓环路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了解SCI-NP神经影像学表现的研究现状,从而为以后SCI-NP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性疼痛 脑-脊髓环路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综合心脏康复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任月 田婷 +7 位作者 韦光胜 张明 俞泓 李杰 董婷婷 冯银妹 崔洪超 张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7,共6页
目的 探究Ⅰ期综合心脏康复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国家电网公... 目的 探究Ⅰ期综合心脏康复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健康宣教,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Ⅰ期综合心脏康复,包括初期评估(心血管综合评估)、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日常活动指导与健康教育、出院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和Barthel指数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BI)得分、出院时6分钟步行试验测试距离(6MWD)、住院期间及出院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6MWD和BI得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期间及出院1个月内MACE发生率,康复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Ⅰ期综合心脏康复训练应用于STEMI并行急诊PCI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发病早期MACE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回归家庭与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心脏康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BARTHEL指数 6 min步行试验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拉尼《急性单侧前庭病/前庭神经炎诊断标准》编译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占国 王恩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急性单侧前庭病(acute unilateral vestibulopathy,AUVP)也称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为一种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该病虽为较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但一直以来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易被误... 急性单侧前庭病(acute unilateral vestibulopathy,AUVP)也称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为一种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该病虽为较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但一直以来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易被误诊误治。2022年10月巴拉尼协会发布了AUVP/VN的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就该标准进行编译,以加深相关专业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诊断标准 专业医师 误诊误治 外周性眩晕 前庭病 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罕见颈椎Kümmell′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陈渲宇 郑超 +8 位作者 陈述 刘俊朋 甘璐 吴迪 马炜 张黎明 耿源坤 杜俊杰 伍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Kümmell′s病是低能量脊柱损伤后的椎体缺血性坏死[1],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微脊柱损伤患者经一段时间无症状期后,在相同部位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活动受限或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较少发生于无外伤患者。该病由德国医生Kümmell于1... Kümmell′s病是低能量脊柱损伤后的椎体缺血性坏死[1],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微脊柱损伤患者经一段时间无症状期后,在相同部位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活动受限或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较少发生于无外伤患者。该病由德国医生Kümmell于1891年首次提出,主要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当患者出现顽固性疼痛、神经损伤或进行性后凸畸形时多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对神经的减压、椎体高度的恢复,从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顽固性疼痛 神经功能障碍 椎体高度 神经损伤 外伤患者 活动受限 德国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廖娟 李静 +6 位作者 蔡晓青 罗萍 池春丽 曹栋 刘春凤 吴煜 赵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02-2709,共8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肝郁气滞型抑郁,将综合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评分大于7分且小于15分的70例肿瘤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用揿针联合中医...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肝郁气滞型抑郁,将综合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评分大于7分且小于15分的70例肿瘤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用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照组单纯聆听中医五行音乐,为期4周,观察治疗前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S)情绪测定表评分变化。结果各组组内比较,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组组内不同疗程HADA中的抑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对HADA中的焦虑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能够很好的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为中医各型抑郁非药物干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抑郁 肝郁气滞型 揿针 中医五行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廿烷醇对老年内皮功能异常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媛媛 叶平 +2 位作者 吴红梅 汪冬君 张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研究多廿烷醇对老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3月北京市苹果园社区老年内皮功能异常患者95例,随机分为多廿烷醇组48例和安慰剂组47例,分别每晚睡前服用多廿烷醇20 mg和安慰剂20... 目的研究多廿烷醇对老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3月北京市苹果园社区老年内皮功能异常患者95例,随机分为多廿烷醇组48例和安慰剂组47例,分别每晚睡前服用多廿烷醇20 mg和安慰剂20 mg,共服药9个月。采用EndPAT2000测定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比较2组血脂水平。结果多廿烷醇组服药后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服药前[(4.63±0.16)mmol/L vs(4.90±0.11)mmol/L,(2.81±0.08)mmol/L vs(3.05±0.10)mmol/L,P<0.05]。多廿烷醇组服药后RHI水平较服药前明显升高,ADMA水平较服药前明显降低[1.78±0.03 vs 1.37±0.05,(0.63±0.02)μmol/L vs(0.80±0.03)μmol/L,P<0.05]。多廿烷醇组服药后RHI水平明显高于安慰剂组,ADMA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78±0.03 vs 1.50±0.02,(0.63±0.02)μmol/L vs(0.76±0.02)μmol/L,P<0.05]。结论老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人群中,多廿烷醇除可调节老年人的血脂水平外,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血脂异常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降血脂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锋 岳静 +3 位作者 金瑞 陶丽新 郭秀花 闫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预防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06—2015年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队列数据,根据基线血清ALT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Q_1~Q_4组),Q_1组作为参照。采用门...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早期预防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06—2015年北京电力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队列数据,根据基线血清ALT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Q_1~Q_4组),Q_1组作为参照。采用门诊随访方式,记录随访期间糖尿病发病率。采用二次推断函数方法分析血清ALT水平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共入选研究对象11 601人,其中男性7 796人。随访期间共有553人发生糖尿病,发病率为4.8%。男性和女性的ALT水平不同[(30.32±22.77)U/L比(20.23±58.20)U/L,t=13.36,P<0.0001],因此分别进行分析。多变量二次推断函数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相关混杂因素后,男性ALT_Q_4的RR值为2.908(95%CI:2.236~3.783),女性ALT_Q_4的RR值为1.797(95%CI:1.121~2.882),因此血清ALT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和女性的血清ALT水平均与糖尿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二次推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颗粒介导阿托伐他汀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朱琳 李屹 +3 位作者 张蛟 俞泓 张晓静 刘惠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3-1240,共8页
目的探究“金纳米颗粒-阿托伐他汀”(“AuNPs-Ator”)药物复合载体的构建方法及表征,并在体外对其抗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DLS验证“AuNPs-Ator”的构建;UV-Vis评估“AuNPs-... 目的探究“金纳米颗粒-阿托伐他汀”(“AuNPs-Ator”)药物复合载体的构建方法及表征,并在体外对其抗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DLS验证“AuNPs-Ator”的构建;UV-Vis评估“AuNPs-Ator”中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r)的搭载量及释放速率;CCK-8检测“AuNPs-Ator”的生物相容性;DHE染色、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uNPs-Ator”药物复合载体的抗ROS水平、调节miR-199a-5p/GSK-3β通路相关基因/蛋白及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AuNPs的粒径及电势分别为5~10 nm、-11 mV,Ator加载后的粒径及电势则分别为20~55 nm、-7 mV。药物复合载体中Ator的搭载量为60%,室温静置条件下,10 h达到药物的稳定释放状态,48 h内累计药物释放率为88.36%。“AuNPs-Ator”药物复合载体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优于单一材料的处理组。结论“AuNPs-Ator”药物复合载体具有较高的Ator搭载量及药物缓释作用。适宜的浓度作用下,AuNPs与Ator具有协同抗MIRI作用,该研究为金纳米颗粒用于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基因转运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他汀 再灌注损伤 心肌凋亡 氧化性损伤 miR-199a-5p/GSK-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匹配和Bloom filter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宗华 屈英 +1 位作者 叶志佳 牛新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1-535,共5页
针对EB(extreme binning)算法重复数据删除率低,磁盘I/O开销大的缺陷,提出基于多特征匹配和Bloom filter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DBMB(deduplication based on multi-feature matching and Bloom filter).将小文件聚合为局部性文件单元,作为... 针对EB(extreme binning)算法重复数据删除率低,磁盘I/O开销大的缺陷,提出基于多特征匹配和Bloom filter的重复数据删除算法DBMB(deduplication based on multi-feature matching and Bloom filter).将小文件聚合为局部性文件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去重处理,采用最大、最小以及中间数据块ID的多重相似性特征进行匹配,并基于Bloom filter优化磁盘数据块的查找和匹配过程.结果表明,DBMB算法能有效提升重复数据删除率,降低算法执行时间,同时减少处理小文件的内存开销,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技术 重复数据删除 多特征匹配 布隆过滤器 EB算法 磁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监测数据压缩的自适应SDT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宗华 叶志佳 牛新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降低IT运维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量、提高数据存储效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旋转门算法(adaptive swinging door trending,ASDT)。针对传统SDT算法存在抗噪性弱、参数选取困难等缺陷,ASDT首先通过最小二乘平滑处理,减小噪声数据对SDT趋势... 为降低IT运维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量、提高数据存储效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旋转门算法(adaptive swinging door trending,ASDT)。针对传统SDT算法存在抗噪性弱、参数选取困难等缺陷,ASDT首先通过最小二乘平滑处理,减小噪声数据对SDT趋势判断的影响;然后通过改进死区限值过滤算法,对经平滑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压缩;最后基于相邻压缩区间标准差变化,自适应调整压缩精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数据保真度的前提下,ASDT的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上的压缩比分别提高60%和2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压缩 旋转门算法 平滑处理 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支架膨胀不良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蛟 段媛媛 +5 位作者 俞泓 荆丽敏 李屹 贾小伟 金德奎 刘惠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来评价支架影像增强显影(SBS)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时对支架膨胀不良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6月~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心内科行药物洗脱支...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来评价支架影像增强显影(SBS)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时对支架膨胀不良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6月~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心内科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老年STEMI患者126例,按照是否采用SBS指导PCI分为SBS组63例和CAG组63例,以OCT为金标准,评价规范SBS技术对STEMI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膨胀不良的影响。结果 SBS和OCT共纳入194个病变图像,SBS判断支架膨胀不良47个(24.2%),OCT判断支架膨胀不良50个(25.8%),两者Kappa=0.789(P<0.01)。SBS判断支架膨胀不良的敏感性80%,特异性96%,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93%。SBS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vs 14.8%,P<0.05)。结论与血管内超声和OCT比较,SBS是一种快速的支架成像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地量化支架的扩张程度,既省时又经济,从而帮助更多的临床医师优化PCI策略,以期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支架 冠状血管造影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阎雨 刘康 +2 位作者 连雯雯 张臻 赫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7期829-834,共6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位居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在人类肠道聚集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群落,连同它们的基因组一起被称为肠道菌群。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和释放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和短链脂肪...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位居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在人类肠道聚集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群落,连同它们的基因组一起被称为肠道菌群。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和释放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等重要代谢物,影响宿主的各种代谢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脂异常等多种CVD中发挥重要作用。膳食干预、粪便移植、小分子微生物酶抑制疗法等基于肠道菌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为CV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肠道菌群 个体化治疗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螺旋CT面神经管重建成像在贝尔面瘫和亨特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琨 李健东 +3 位作者 付志强 赵亮 于春刚 庞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0-517,共8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在亨特综合征、贝尔面瘫中显示面神经管的价值,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105例亨特综合征(n=42)和贝尔面瘫(n=63)患者... 目的探讨高分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在亨特综合征、贝尔面瘫中显示面神经管的价值,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105例亨特综合征(n=42)和贝尔面瘫(n=63)患者的临床及颞骨CT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进行重建,并于相应图像行面神经各段的测量,分析两种面瘫患者面神经各段的差异及两种面瘫各项指标与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两种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管患-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两种面瘫的相互比较中,亨特综合征面瘫组膝节直径、膝节面积及迷路段直径较贝尔面瘫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研究范围内,贝尔面瘫患者Sunnybrook评分和乳突段直径测量值都与发病时间显著相关,亨特综合征患者膝节横径、膝节垂直经、膝节横截面积均与发病时间显著相关。结论面神经管高分辨螺旋CT图像的多平面和曲面重建为两种周围性面瘫疾病发展的研究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麻痹 亨特综合征 多平面重建 曲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及粪便隐血试验对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新发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明 王芳 +1 位作者 崔炜 张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及粪便隐血试验在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新发消化道出血(GIB)的预防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电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3744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PPI分为PPI组976例和非PP...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及粪便隐血试验在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新发消化道出血(GIB)的预防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电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3744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PPI分为PPI组976例和非PPI组2768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判断粪便隐血试验对新发GIB的预测价值。结果 PPI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率明显高于非PPI组(P<0.01)。在调整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因素后,PPI与GIB及死亡无关(P>0.05)。在调整年龄、血红蛋白及阿司匹林等后,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与GIB发生率增加相关(P<0.01)。入院时粪便隐血试验预测发生GI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是发生GIB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645,95%CI:11.374~63.395,P<0.01),而PPI对GIB的发生没有影响(OR=0.786,95%CI:0.118~0.923,P=0.624)。结论 PPI可能不会降低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新发GIB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另外粪便隐血试验似乎对排除GIB的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潜血 胃肠出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及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雪 张玉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 分析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此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6月—2022年3月康复科收治的亚急性期卒中患者,采用自身健患侧进行对比,进行双侧上... 目的 分析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此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6月—2022年3月康复科收治的亚急性期卒中患者,采用自身健患侧进行对比,进行双侧上肢SEP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析患侧SEPP15、N20、P25、N13及N9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参数、运动神经传导参数与上肢运动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卒中后亚急性期偏瘫患者102例,平均(68.76±11.33)岁,男性78例。患者偏瘫侧上肢SEPP15[(16.90±1.67)ms vs.(16.27±1.50)ms,P<0.001]、N20[(20.13±1.49)ms vs.(19.42±1.60)ms,P<0.001]、P25[(24.39±1.75)ms vs.(23.70±1.50)ms,P<0.001]、N13[(14.05±1.25)ms vs.(13.42±1.26)ms,P<0.001]及N9[(9.25±0.96)ms vs.(8.80±1.40)ms,P<0.001]的潜伏期均大于健侧;偏瘫侧上肢正中神经(指1-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 conductionvelocity,SCV)[(48.93±6.82)m/s vs.(51.26±6.40)m/s,P<0.001]、波幅[(22.54±9.91)μv vs.(32.71±17.68)μv,P<0.001]小于健侧;正中神经(指3-腕)SCV[(49.26±7.31)m/s vs.(52.98±5.99)m/s,P<0.001]、波幅[(24.71±11.39)μv vs.(38.57±20.21)μv,P<0.001]小于健侧;尺神经(指5-腕)SCV[(48.72±7.46)m/s vs.(52.01±6.82)m/s,P<0.001]、波幅[(19.51±11.35)μv vs.(25.74±13.44)μv,P<0.001]小于健侧;尺神经(腕-肘上)SCV[(54.53±6.06)m/s vs.(56.99±4.84)m/s,P<0.001]、波幅[(11.37±6.04)μv vs.(14.53±7.89)μv,P<0.001]小于健侧。偏瘫侧上肢正中神经(肘-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54.79±4.89)m/s vs.(57.10±5.07)m/s,P<0.001]、波幅[(8.42±3.85)μv vs.(10.00±3.72)μv,P<0.001]小于健侧;尺神经(腕-肘上)MCV[(53.12±6.81)m/s vs.(55.01±6.35)m/s,P<0.001]、波幅[(6.89±2.56)μv vs.(8.78±2.26)μv,P<0.001]小于健侧。P15(r=-0.358,P<0.001)、N20(r=-0.674,P<0.001)、P25(r=-0.465,P<0.001)潜伏期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upperextremityscale,FMA-UE)评分均呈负相关;正中神经电极位置为指3-腕的波幅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r=0.231,P=0.026),尺神经电极位置为指5-腕(r=0.292,P=0.006),腕-肘上(r=0.391,P<0.001)的SCV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电极位置为指5-腕的波幅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r=0.263,P=0.012),正中神经电极位置为肘-腕的MCV(r=0.220,P=0.037)、波幅(r=0.223,P=0.034)与FMA-UE评分均呈正相关,尺神经电极位置为腕-肘上的MCV(r=0.231,P=0.027)与FMA-U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卒中偏瘫患者常伴有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及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的改变,且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 体感诱发电位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良性脑电图变异型脑电-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太欣 James X.Tao 王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9-554,共6页
头皮脑电图因操作便捷、无创、可重复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癫痫及其他脑病的诊断与治疗。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有诸多脑电图异常放电模式与临床癫痫发作无明确关联性,可能属于良性变异型,亦可能是颅内异常放电,至今尚无明确定论。本文拟对颞... 头皮脑电图因操作便捷、无创、可重复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癫痫及其他脑病的诊断与治疗。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有诸多脑电图异常放电模式与临床癫痫发作无明确关联性,可能属于良性变异型,亦可能是颅内异常放电,至今尚无明确定论。本文拟对颞叶常见的良性变异型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理清长期以来的争议点,为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脑电描记术 良性变异型(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聋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于春刚 李健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33例,均经过全身用药治疗两周以上无效,其中,<60岁者21例,≥60岁者12例;病程<4周...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33例,均经过全身用药治疗两周以上无效,其中,<60岁者21例,≥60岁者12例;病程<4周者20例,≥4周者13例。均给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患耳治疗前后0.25~4.0kHz平均听阈。结果 33例中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5.5%(15/33)。其中年龄<60岁组有效率为42.9%,≥60岁组有效率为5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4周组有效率为60%,≥4周组有效率为23.1%,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患耳无耳鸣、耳闷加重,无鼓膜穿孔、感染。结论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突聋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突聋患者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鼓室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杰 赵亮 +4 位作者 李杨 张雅悠 于慧杰 李健东 石润杰(审核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检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方面的价值。建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的评估标准、阐明面部微循环状态与面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和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检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方面的价值。建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灌注的评估标准、阐明面部微循环状态与面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和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7例,行面部激光散斑血流检测,选定四个检查区域,分别为眼周、面颊中0部、嘴角及鼻唇沟,测出监测区域血流灌注值(BP,Blood Perfusion),并通过公式计算(R=(BP患-BP健)/BP健)得出相应部位血流变化率。结果 1.通过对正常人面部血流差异性分析,发现眼周、脸颊以及鼻唇沟部位都可以作为面部血流灌注差异性分析的代表性监测部位。2.选定眼周部位与脸颊部位,亨特综合征组、贝尔面瘫组相比正常组血流变化率存在显著减少,但亨特综合征组和贝尔面瘫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相比正常组,重度面瘫患者在整个发病时间内眼周部位的血流灌注变化率均存在显著减少,且发病时间超过2个月的面瘫患者较发病时间在1至2个月的患者眼周部位血流灌注变化率存在显著减少。4.发病时间在1个月至2个月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较正常组脸颊部位的血流灌注变化率减少。5.在鼻唇沟部位,重度面瘫患者在发病1月内较正常组血流灌注变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发病时间超过2个月后,鼻唇沟部位的血流灌注变化率较发病1个月之内升高。6.在眼周部位,中度面瘫组、重度面瘫组较正常组血流变化率均减少,重度面瘫组较中度面瘫组血流变化率减少。且周围性面瘫患者SunnyBrook评分越低,眼周血流变化率越小。结论眼周部位在周围性面瘫面部血流检测方面更加敏感、显著、稳定。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的确存在血流灌注的减少,且面神经损伤程度越重,患侧血流灌注越少,贝尔面瘫与亨特综合征这两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面部血流改变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 面部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