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站烟气中CO_2减排新技术双重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昀 李振中 +5 位作者 李成之 张经武 Jim Zhou 李欣 张志明 陈冠雄 《现代电力》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温室气体 ,特别是 CO2 的排放和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分析并借鉴化肥生产工艺 ,用氨水喷淋火电站锅炉排烟烟气来吸收 CO2 ,不仅可以达到 CO2 减排的目的 ,还可以获得优质化肥。由于在高于 60℃的环境温度下碳酸氢铵... 温室气体 ,特别是 CO2 的排放和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分析并借鉴化肥生产工艺 ,用氨水喷淋火电站锅炉排烟烟气来吸收 CO2 ,不仅可以达到 CO2 减排的目的 ,还可以获得优质化肥。由于在高于 60℃的环境温度下碳酸氢铵会分解为 NH+4和 HCO- 3 ,研究 HCO- 3 中重新返回大气的二氧化碳量是非常必要的 ,进而可以评估这种减排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烟气 新技术 双重效益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双级垂直浓淡燃烧降低NO_x排放及稳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振中 冯兆兴 +2 位作者 王阳 李成之 黄其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4-188,共5页
煤粉燃烧生成的NO_x主要是燃料NO_x,与焦碳N(不挥发性N)相比,挥发性N是转化成燃料NO_x的主要部分。基础于这一观点,该文论述了煤粉的双级垂直浓淡燃烧能够降低NO_x排放的原理。文中介绍了适用于风扇磨直吹燃烧系统的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 煤粉燃烧生成的NO_x主要是燃料NO_x,与焦碳N(不挥发性N)相比,挥发性N是转化成燃料NO_x的主要部分。基础于这一观点,该文论述了煤粉的双级垂直浓淡燃烧能够降低NO_x排放的原理。文中介绍了适用于风扇磨直吹燃烧系统的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及其能实现煤粉浓淡分配的原理和技术,从而降低NO_x排放并实现稳燃过程。最后介绍了的该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氮氧化合物 挥发性氮 稳燃技术 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兆兴 安连锁 +4 位作者 李永华 董建勋 王松岭 李振中 黄其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8-92,共5页
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分级燃烧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量.该文在燃烧试验台上,针对某电站锅炉实际燃用煤种及运行参数,进行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试验研究,着重考察煤粉的燃尽及结渣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分级燃烧可... 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分级燃烧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量.该文在燃烧试验台上,针对某电站锅炉实际燃用煤种及运行参数,进行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试验研究,着重考察煤粉的燃尽及结渣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分级燃烧可降低NOx排放50%以上,结渣没有显著加强,燃烧效率有所降低.该文的工作为电站锅炉低NOx燃烧改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分级燃烧 结渣 效率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MW锅炉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昌 吕剑虹 +1 位作者 曾庆广 郑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01-204,共4页
绥中电厂引进的800MW锅炉机组燃烧稳定性是通过调整中心风量和二次风叶片角度得到的。文中介绍用热线风速仪对该燃烧器模型在各工况下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测试的结果,确定合理的中心风量应为二次风量的5%~6%、二次风叶片调整角度应为30&... 绥中电厂引进的800MW锅炉机组燃烧稳定性是通过调整中心风量和二次风叶片角度得到的。文中介绍用热线风速仪对该燃烧器模型在各工况下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测试的结果,确定合理的中心风量应为二次风量的5%~6%、二次风叶片调整角度应为30°~40°。通过试验研究中心风、二次风调整对流场影响的规律,并对单台燃烧器所形成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数值仿真,经比较,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可为国内高参数大容量锅炉燃烧器的设计、运行、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800MW机组 旋流燃烧器 空气动力场 试验 数值仿真 绥中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兆兴 安连锁 +4 位作者 李永华 董建勋 王松岭 李振中 黄其励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由煤燃烧产生的NOx、SOx引起的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燃烧研究的重要课题。选择了某电厂常用的4种褐煤和3种烟煤,研究了单煤及其混煤的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氧浓度增加时,或煤粉较细时,NOx的排放增加;而水分... 由煤燃烧产生的NOx、SOx引起的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燃烧研究的重要课题。选择了某电厂常用的4种褐煤和3种烟煤,研究了单煤及其混煤的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氧浓度增加时,或煤粉较细时,NOx的排放增加;而水分能降低NOx的排放;SOx的排放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混煤 NOx SOX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及烟煤混煤综合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3 位作者 刘吉臻 冯兆兴 李振中 黄其励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95-2499,共5页
对某电厂常用的 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 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 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图 4表 1 1参
关键词 混煤 燃烧特性 结渣 NOX排放 褐煤 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煤综合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3 位作者 刘吉臻 冯兆兴 李振中 黄其励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3-537,共5页
许多电站锅炉有燃用混煤的倾向。由于混煤的燃烧特性与其组分煤种不同,因此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 许多电站锅炉有燃用混煤的倾向。由于混煤的燃烧特性与其组分煤种不同,因此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为混煤的清洁燃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煤 燃烧特性 试验 结渣 排放 氮氧化合物 褐煤 电站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SCR脱硝反应器均流与混合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董建勋 于遂影 +4 位作者 祁宁 王智 冯兆兴 王志强 李辰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0-72,73,共4页
以某电厂即将实施烟气脱硝改造的100 MW燃煤发电机组为应用对象,建立了脱硝反应器流动冷态试验装置,对反应器均流结构和还原剂混合装置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反应器均流结构和还原剂混合装置可保证反应器内气体速度标准... 以某电厂即将实施烟气脱硝改造的100 MW燃煤发电机组为应用对象,建立了脱硝反应器流动冷态试验装置,对反应器均流结构和还原剂混合装置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反应器均流结构和还原剂混合装置可保证反应器内气体速度标准偏差小于15%,还原剂浓度标准偏差接近10%,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烟气脱硝 SCR 反应器 均流结构 气体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及其混煤燃烧NO_x生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永华 李松庚 +3 位作者 冯兆兴 李振中 张经武 黄其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4-36,共3页
大气中氮氧化物 (NOx)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我国 ,大型电厂锅炉多燃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煤 ,因此研究混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容量为 6 40MJ/h的煤粉燃烧试基金项目 :国家“... 大气中氮氧化物 (NOx)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我国 ,大型电厂锅炉多燃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煤 ,因此研究混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容量为 6 40MJ/h的煤粉燃烧试基金项目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96 A19 0 1 0 5 )。KeyProjectoftheNationalNinth fiveYearResearchProgramofChina(96 A19 0 1 0 5 ) .验台上 ,对某电厂燃用的几种褐煤及其混煤的NOx 动态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氧浓度、煤粉细度、水分、煤粉含氮量以及一二次风比例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过剩氧量对NOx 浓度水平影响很大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 ,NOx 排放浓度随炉膛出口过剩氧量增大而上升 ;煤中水分含量的不同 ,对NOx 排放浓度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煤粉越细 ,NOx 排放浓度越高 ;随着煤粉含氮量的增加 ,NOx 的排放浓度也在增加 ;一次风率越大 ,氮氧化物排放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锅炉 褐煤 混煤 燃烧 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级燃烧低NO_x排放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华 王丽丽 +1 位作者 庞开宇 冯兆兴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由煤燃烧产生的NO_x引起的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研究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燃烧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某电站锅炉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_x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和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级燃烧可有效降低N... 由煤燃烧产生的NO_x引起的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研究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燃烧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某电站锅炉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_x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和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级燃烧可有效降低NO_x排放,为电站锅炉清洁燃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NOx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电厂800MW锅炉旋流燃烧器燃烧稳定性的实验与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昌 吕剑虹 曾庆广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9,共5页
介绍绥中电厂 80 0MW锅炉燃烧系统中燃烧器布置特点和单台燃烧器的结构特点 ;用热线风速仪对该燃烧器模型所形成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测试 ,确定中心风和二次风分配比例、二次风叶片角度 ,确保燃烧过程安全、稳定 ;研究了各层风的调整对流... 介绍绥中电厂 80 0MW锅炉燃烧系统中燃烧器布置特点和单台燃烧器的结构特点 ;用热线风速仪对该燃烧器模型所形成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测试 ,确定中心风和二次风分配比例、二次风叶片角度 ,确保燃烧过程安全、稳定 ;研究了各层风的调整对流场影响的规律 ;并对单台燃烧器所形成的空气动力场进行数值仿真。测试和仿真结果可为国内高参数大容量锅炉燃烧器的设计、运行、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器 热线风速仪 实验研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电站锅炉效率的技术
12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2 位作者 庞开宇 苏振东 李振中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1,16,共3页
介绍了一种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装置。工业试验表明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有较大下降 。
关键词 锅炉 效率 分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燃料分级燃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庆广 王阳 +7 位作者 董建勋 伊磊 朱天旭 陈坚 阮国荣 徐剑风 冯余龙 丁杰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针对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国内还没有工业应用的成果和经验这一状况,进行了常规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燃料分级燃烧试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试验了解和掌握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并为电厂锅炉应用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积累经验。... 针对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国内还没有工业应用的成果和经验这一状况,进行了常规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的燃料分级燃烧试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试验了解和掌握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并为电厂锅炉应用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积累经验。华能长兴电厂用常规煤粉(R90=20%)作为再燃燃料进行的燃料分级燃烧试验是以锅炉3层燃烧器下面的2层燃烧器作为主燃区的燃料喷口,通过控制给粉机转速使主燃区的给粉量约80%,最上层燃烧器作为再燃区燃料喷口,再燃区的给粉量约20%,原三次风喷口则作为燃尽风喷口;调整和关闭不同位置的二次风门开度,使锅炉炉膛燃烧形成下面为主燃区(空气过剩系数为1.0)、中间是再燃烧区(空气过剩系数为0.88)和上面为燃尽区(空气过剩系数为1.2)的3个燃烧区段,实现燃料分级燃烧。通过工业试验得到电厂锅炉在现有条件下采用常规煤粉作为再燃燃料可使烟气中NOx排放值降低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煤粉 再燃燃料 燃料分级燃烧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夹带流气化/燃烧模拟器下超细煤粉燃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旭东 冯兆兴 +5 位作者 董建勋 王阳 庞开宇 朱天旭 马淑芬 赵宗林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0-42,45,共4页
利用常压夹带流气化/燃烧模拟器,对元宝山褐煤进行了超细煤粉燃尽试验研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粒径超细煤粉的燃尽特性,得出超细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应在600 ms以上,最佳平均颗径50μm左右,这样既利于煤粉燃尽,又可兼顾煤粉... 利用常压夹带流气化/燃烧模拟器,对元宝山褐煤进行了超细煤粉燃尽试验研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粒径超细煤粉的燃尽特性,得出超细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应在600 ms以上,最佳平均颗径50μm左右,这样既利于煤粉燃尽,又可兼顾煤粉的磨制经济性。此结果对超细煤粉再燃降低NOx排放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超细煤粉 再燃 NOX排放 燃尽 常压夹带流气化/燃烧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MW锅炉混煤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3 位作者 刘吉臻 冯兆兴 张经武 黄其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采用常用的k-e双方程模型等数学模型,对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00 MW锅炉改烧混煤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煤燃烧温度要低于组分煤种中煤质好的单煤,说明混煤燃烧特性介于组分煤种之间。在运行中注意调整运行方式,改烧混煤... 采用常用的k-e双方程模型等数学模型,对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00 MW锅炉改烧混煤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煤燃烧温度要低于组分煤种中煤质好的单煤,说明混煤燃烧特性介于组分煤种之间。在运行中注意调整运行方式,改烧混煤是可行的,能够安全运行。同时,k-e双方程模型可以应用于电厂锅炉的旋流燃烧器模拟,其计算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MW锅炉 混煤 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晓利 吴少华 +5 位作者 李振中 庞克亮 王阳 陈雷 何翔 王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11,共6页
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combinedcycle,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计算研究了200MW级IGCC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详细讨论了燃气轮机负荷、大气环境条件和整体空分系数对系统性能... 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combinedcycle,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计算研究了200MW级IGCC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详细讨论了燃气轮机负荷、大气环境条件和整体空分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轮机采用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角度调节–等燃气透平初温的调节方式降负荷时,燃气透平排气温度先增加后降低,而系统效率先缓慢降低后快速降低。随大气温度增加,燃气轮机功率、汽轮机功率和系统净功率均下降。在大气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大气压力对燃气轮机效率和系统净效率基本没有影响。增加整体空分系数可提高系统净效率,却使系统净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变工况特性 燃气轮机负荷 整体空分系数 大气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燃烧排放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3 位作者 刘吉臻 冯兆兴 李振中 黄其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研究燃烧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文利用数学模型,采用后处理方法,在燃烧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NOx在电厂锅炉炉内的分布情况。对SOx生成采用了常用的反应模型, 并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SOx生成模... 研究燃烧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该文利用数学模型,采用后处理方法,在燃烧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NOx在电厂锅炉炉内的分布情况。对SOx生成采用了常用的反应模型, 并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SOx生成模型。在国内首次对800 MW锅炉进行了计算和现场测试。其计算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说明所提出的模型是合理的。该研究对锅炉的设计和清洁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 排放特性 数值模拟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中废热锅炉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颖 邱朋华 +5 位作者 吴少华 李振中 王阳 庞克亮 陈雷 陈晓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8,共5页
废热锅炉包括辐射废热锅炉(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和对流废热锅炉(convective syngas cooler,CSC),它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中的高温冷却单元,可回收气化炉出口粗合成气热能,以... 废热锅炉包括辐射废热锅炉(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和对流废热锅炉(convective syngas cooler,CSC),它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中的高温冷却单元,可回收气化炉出口粗合成气热能,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所以研究IGCC系统中废热锅炉的特性是很有意义的。该文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效率角度出发,首先研究对流废热锅炉出口合成气温度对IGCC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研究废热锅炉产生不同蒸汽参数对IGCC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对流废热锅炉出口合成气温度的提高,系统的发电功率和效率下降;废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的系统效率优于产生饱和蒸汽的系统效率,废热锅炉产生高压蒸汽的系统效率优于产生中压蒸汽的系统效率;综合考虑造价及其系统效率的影响,推荐最佳的蒸汽参数方案为辐射废热锅炉和对流废热锅炉均产生高压饱和蒸汽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废热锅炉 特性 系统效率 蒸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非催化脱硝还原中NH_3漏失因素的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可夫 陶玲 +3 位作者 吴少华 李振中 王阳 秦裕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6,共6页
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过程中试试验中,研究不同因素对氨漏失含量的影响。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过程试验研究是在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的,在尾部烟道抽取烟气采用化学滴定法测量烟气中的NH3漏失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漏失氨含量越低;随氨... 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过程中试试验中,研究不同因素对氨漏失含量的影响。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过程试验研究是在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的,在尾部烟道抽取烟气采用化学滴定法测量烟气中的NH3漏失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漏失氨含量越低;随氨氮物质的量比的增加,NH3漏失含量不断增加;还原剂质量浓度越低,NH3漏失含量越低;NO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对漏失氨浓度也有影响,NO初始浓度越高NH3漏失浓度越高,停留时间越长漏失氨浓度越低;不同还原剂NH3漏失浓度不同,尿素、碳酸氨、氨水3种还原剂中,尿素的NH3漏失浓度最高,氨水的NH3漏失浓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氨漏失 化学滴定法 还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气化岛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颖 邱朋华 +5 位作者 吴少华 李振中 王阳 庞克亮 陈雷 陈晓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
气化岛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中较为复杂的关键单元,对整个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角度出发,对直接激冷式、除尘系统前带有气/气热... 气化岛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中较为复杂的关键单元,对整个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角度出发,对直接激冷式、除尘系统前带有气/气热交换器和取消气/气热交换器的3种IGC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取消气/气热交换器的IGCC系统同样具有较高的效率,且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对此系统中空分单元的氮气回注系数、气化炉单元的氧煤质量比,以及对流废锅出口粗合成气温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空分系数为30%时,系统最佳氮气回注系数为70%;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所研究煤种的最佳的氧煤质量比约为0.91;系统效率随着对流废锅(convective syngas cooler,CSC)合成气出口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当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粗合成气出口温度为700℃,对流废锅出口合成气温度取350℃,系统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气化岛 氮气回注系数 氧煤质量比 对流废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