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灰燃料锅炉省煤器出口烟道飞灰流动特性与脱硝灰斗设计
1
作者
朱江东
龚德鸿
+5 位作者
王康
邓传记
王健超
魏琦
汪倩
罗庆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31-7639,共9页
长期使用劣质煤作发电燃料的电厂,因烟气中飞灰浓度较大导致脱硝系统效率下降,增加机组超低排放难度。以贵州茶园电厂的W型火焰锅炉省煤器出口至上升烟道入口烟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烟气流动情况及飞灰颗粒运动轨迹进行研究...
长期使用劣质煤作发电燃料的电厂,因烟气中飞灰浓度较大导致脱硝系统效率下降,增加机组超低排放难度。以贵州茶园电厂的W型火焰锅炉省煤器出口至上升烟道入口烟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烟气流动情况及飞灰颗粒运动轨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煤器灰斗对烟气中飞灰颗粒的收集效果并不明显,只能收集到少量烟气中的飞灰,飞灰收集率仅9.99%;在对选择性催化反应脱硝装置(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的上升烟道入口处飞灰沉积特性模拟时发现,弯道处壁面飞灰沉积量为1.12 kg/s,占进入烟道飞灰总量的11.33%;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上升烟道下方布置脱硝灰斗的设计方案,发现两种方案均能有效提高飞灰收集效率;当斜面与水平壁面的夹角为45°时效果最佳,飞灰收集率可以提升了约8.38%,且压降仅上升了2.25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沉积
飞灰收集
省煤器灰斗
脱硝灰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催化剂结构对SCR脱硝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浪
龚德鸿
+5 位作者
王康
邓传记
方兴蕊
叶宗权
徐圆圆
黄正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3-1739,共7页
为评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下,煤电机组频繁调峰引起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action,SCR)脱硝装置氨逃逸率的变化问题,通过MATLAB编程方法构建SCR脱硝三维数值模型,就催化剂结构参数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评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下,煤电机组频繁调峰引起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action,SCR)脱硝装置氨逃逸率的变化问题,通过MATLAB编程方法构建SCR脱硝三维数值模型,就催化剂结构参数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孔节距对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影响显著,反应温度为629.15K时,催化剂孔节距从6 mm增加到12 mm,SCR脱硝效率由72.63%降到51.04%,氨逃逸率由9.76%上升到25.1%;SCR脱硝性能随催化剂长度增加而增强,反应温度为639.15 K时,催化剂长度从300 mm增加到1000 mm,脱硝效率由36.23%上升至69.05%;氨逃逸率由51.15%降低至8.90%。电厂负荷下降有利氨逃逸率降低,负荷从550 MW降低至330 MW脱硝效率由67.71%上升至73.28%,氨逃逸率由1.1%降低至0.14%。煤质劣化使氨逃逸率上升,煤质热值由16747.2 J下降至15491.16 J脱硝效率由71.14%上升至71.73%,氨逃逸率由1.47%上升至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
结构参数
脱硝效率
氨逃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刘玮
齐全友
+5 位作者
胡兴
徐利平
潘珺
张龙明
黄茜
蒋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6-1034,共9页
近几年,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新增装机的主力机组,随着超超临界机组材料等级的提高,热力设备对水汽品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必须依靠在线化学仪表对其进行连续准确监测。为掌握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依据国家及行...
近几年,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新增装机的主力机组,随着超超临界机组材料等级的提高,热力设备对水汽品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必须依靠在线化学仪表对其进行连续准确监测。为掌握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通过对某电力公司下属8家发电企业16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进行普查,从维护方式及人员资质、校验标准规范及校验标准器具、维护制度规范3方面掌握了维护管理现状;从仪表配备率、投入率、准确率3方面掌握了测量准确性现状。针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讨论,提出在线化学仪表运行建议,为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维护及化学监督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在线化学仪表
运行现状
维护管理
化学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灰燃料锅炉省煤器出口烟道飞灰流动特性与脱硝灰斗设计
1
作者
朱江东
龚德鸿
王康
邓传记
王健超
魏琦
汪倩
罗庆玲
机构
贵州
大学
电
气工程学院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31-7639,共9页
基金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38006JX0120220018)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018)
贵州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贵大基合字[2022]72号)。
文摘
长期使用劣质煤作发电燃料的电厂,因烟气中飞灰浓度较大导致脱硝系统效率下降,增加机组超低排放难度。以贵州茶园电厂的W型火焰锅炉省煤器出口至上升烟道入口烟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烟气流动情况及飞灰颗粒运动轨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煤器灰斗对烟气中飞灰颗粒的收集效果并不明显,只能收集到少量烟气中的飞灰,飞灰收集率仅9.99%;在对选择性催化反应脱硝装置(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的上升烟道入口处飞灰沉积特性模拟时发现,弯道处壁面飞灰沉积量为1.12 kg/s,占进入烟道飞灰总量的11.33%;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上升烟道下方布置脱硝灰斗的设计方案,发现两种方案均能有效提高飞灰收集效率;当斜面与水平壁面的夹角为45°时效果最佳,飞灰收集率可以提升了约8.38%,且压降仅上升了2.25 Pa。
关键词
飞灰沉积
飞灰收集
省煤器灰斗
脱硝灰斗
数值模拟
Keywords
fly ash deposition
fly ash collection
economizer ash hopper
denitration hoppe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7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催化剂结构对SCR脱硝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浪
龚德鸿
王康
邓传记
方兴蕊
叶宗权
徐圆圆
黄正光
机构
贵州
大学
电
气工程学院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3-1739,共7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018)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38006JX0120220018)
贵州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贵大基合字[2022]72号)。
文摘
为评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下,煤电机组频繁调峰引起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action,SCR)脱硝装置氨逃逸率的变化问题,通过MATLAB编程方法构建SCR脱硝三维数值模型,就催化剂结构参数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孔节距对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影响显著,反应温度为629.15K时,催化剂孔节距从6 mm增加到12 mm,SCR脱硝效率由72.63%降到51.04%,氨逃逸率由9.76%上升到25.1%;SCR脱硝性能随催化剂长度增加而增强,反应温度为639.15 K时,催化剂长度从300 mm增加到1000 mm,脱硝效率由36.23%上升至69.05%;氨逃逸率由51.15%降低至8.90%。电厂负荷下降有利氨逃逸率降低,负荷从550 MW降低至330 MW脱硝效率由67.71%上升至73.28%,氨逃逸率由1.1%降低至0.14%。煤质劣化使氨逃逸率上升,煤质热值由16747.2 J下降至15491.16 J脱硝效率由71.14%上升至71.73%,氨逃逸率由1.47%上升至1.72%。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
结构参数
脱硝效率
氨逃逸率
Keywords
selective catalytic reaction(SCR)denitrification
structure parameters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ammonia escape rate
分类号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刘玮
齐全友
胡兴
徐利平
潘珺
张龙明
黄茜
蒋华
机构
西安热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
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
发电
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公司
山西中
电
神头第二
发电
有限
责任
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6-1034,共9页
基金
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2019CGHJ-17)。
文摘
近几年,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新增装机的主力机组,随着超超临界机组材料等级的提高,热力设备对水汽品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必须依靠在线化学仪表对其进行连续准确监测。为掌握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通过对某电力公司下属8家发电企业16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进行普查,从维护方式及人员资质、校验标准规范及校验标准器具、维护制度规范3方面掌握了维护管理现状;从仪表配备率、投入率、准确率3方面掌握了测量准确性现状。针对普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讨论,提出在线化学仪表运行建议,为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维护及化学监督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在线化学仪表
运行现状
维护管理
化学监督
Keywords
ultra supercritical units
online chemical instruments
operation situ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hemical supervision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3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灰燃料锅炉省煤器出口烟道飞灰流动特性与脱硝灰斗设计
朱江东
龚德鸿
王康
邓传记
王健超
魏琦
汪倩
罗庆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催化剂结构对SCR脱硝性能影响分析
杨浪
龚德鸿
王康
邓传记
方兴蕊
叶宗权
徐圆圆
黄正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6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线化学仪表运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刘玮
齐全友
胡兴
徐利平
潘珺
张龙明
黄茜
蒋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