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广忠 徐长友 +4 位作者 平彦军 褚立庆 何谦 王博 孙立超 《中国煤炭》 2021年第S01期45-49,共5页
介绍了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历程,立足我国能源行业转型发展要求,积极引导各矿智慧化转型,着力组织开展煤矿智能化项目落地工作,在公司煤炭板块进行了智能化建设初步探索。公司两地五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生产运营... 介绍了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历程,立足我国能源行业转型发展要求,积极引导各矿智慧化转型,着力组织开展煤矿智能化项目落地工作,在公司煤炭板块进行了智能化建设初步探索。公司两地五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生产运营特点,加大智能化技术引进力度,煤矿智能化建设效果成效良好。以南露天煤矿为试点开展智能化矿山规划研究,将现代新兴ICT技术与设备智能化改造相结合,打通作业、流程和数据壁垒,形成绿色、零碳、智慧、无人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同时,围绕矿山智慧化转型,面向矿山设计、矿山工程、安全环保、运维检修、经营管理、产业生态等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智慧矿山综合管控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致力打造矿山“智慧大脑”,实现了跨设备、跨工艺、跨业务、跨专业的全资源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智能化 设备智能化 全生命周期管理 智慧大脑 5G基础网络 国家电投内蒙古能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清洁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振群 常鸿 +6 位作者 欧国标 张振涛 李晓琼 徐鹏 杨俊玲 张化福 戚富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41,共6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只有立足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才能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结构转型道路。首先总结了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指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动摇,开展煤炭资源的高...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只有立足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才能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结构转型道路。首先总结了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指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动摇,开展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低碳利用成为必由之路;进而概述了我国传统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煤炭加工技术、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煤炭燃后处理技术和煤炭转化技术;随后,对新型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的原理、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展望了我国未来煤炭产业发展道路,当前主要洁净煤前沿技术,以及煤炭超临界水气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都将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煤炭资源 洁净煤技术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化学镀锡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赵晓霞 陈立强 田宏波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以电镀有铜栅线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为基底,采用化学镀锡的方法在铜栅线表面沉积金属锡层,研究了去铜时间以及化锡时间等化学镀锡工艺参数对铜栅线表面形貌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刻蚀时间的加长,铜栅线表面形貌... 以电镀有铜栅线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为基底,采用化学镀锡的方法在铜栅线表面沉积金属锡层,研究了去铜时间以及化锡时间等化学镀锡工艺参数对铜栅线表面形貌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刻蚀时间的加长,铜栅线表面形貌平整程度呈增强趋势,当时间达到240 s时会产生过刻蚀现象。当化锡时间从1min增加至12 min时,锡镀层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化学侧蚀程度加重,当化锡时间超过6min时,锡层与铜栅线的结合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铜栅线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氢用阴离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邢学奇 宋鹏翔 +3 位作者 申爱景 鲁仰辉 陈俊 刘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56-3870,共15页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融合了碱性电解水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点,具有电解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制氢技术之一。阴离子交换膜(AEM)是提供OH-离子传导和阻隔气体交叉的关键...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融合了碱性电解水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点,具有电解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制氢技术之一。阴离子交换膜(AEM)是提供OH-离子传导和阻隔气体交叉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影响了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然而,目前的AEM隔膜面临着离子电导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AEM在电解槽中的作用,高性能AEM应满足的性能要求和评价参数,并重点讨论了OH-在AEM中的传输机制与影响因素。接着,本文进一步概述了AEM的结构组成,以及常见的阳离子基团和聚合物主链类型;阐述了不同阳离子基团的降解机理和聚合物主链的特点,重点阐释了阳离子官能团稳定性设计的策略,聚合物主链改性制备的方法,以及AEM性能表现。最后,展望了AEM隔膜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研究方向,指出应在设计耐碱稳定性AEM的基础上,通过交联、嵌段共聚、侧链接枝和复合膜技术等策略构建和制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性能AEM隔膜,为AEM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制氢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 离子传导机理 离子电导率 耐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林 康靖悦 +2 位作者 辛迪熙 武亦文 姜晓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对调峰调频的响应,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运行层将弃风弃光量和网损计入经济惩罚中,以系统的年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及调峰、调频收益...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对调峰调频的响应,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运行层将弃风弃光量和网损计入经济惩罚中,以系统的年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及调峰、调频收益;规划层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以系统的年综合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进行建模。利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多场景比较说明调峰调频经济性和最优场景下的储能选址。最后,采用IEEE-33节点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选取不确定性因素指标对总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经济成本更需关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调峰 调频 储能规划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背结异质结太阳电池硼掺杂非晶硅发射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宿世超 赵晓霞 +2 位作者 田宏波 王伟 宗军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晶硅/非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由于具有高开压、高转换效率和低温度系数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硼掺杂p型非晶硅(p-a-Si∶H)发射极是高转换效率电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改变其硼掺杂浓度,可以调节p-layer薄膜的电学特性,从而直接影... 晶硅/非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由于具有高开压、高转换效率和低温度系数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硼掺杂p型非晶硅(p-a-Si∶H)发射极是高转换效率电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改变其硼掺杂浓度,可以调节p-layer薄膜的电学特性,从而直接影响电池转换效率。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制备HJT太阳电池,通过改变B_(2)H_(6)的掺杂浓度,对电池中p-a-Si∶H层进行优化,使HJT电池获得0.75%的相对效率提升。进一步地,将发射极设置为梯度掺杂的双层结构,经过优化,少子寿命(@Δn=5×10^(15)cm^(-3))和隐开路电压(@1-Sun)分别提升400μs和3 mV,最终具有梯度掺杂发射极的电池其平均效率相对提升2.03%,主要表现为FF和Voc的明显增加,实现了高效HJT电池p型发射极的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T太阳电池 硼掺杂非晶硅发射极 暗电导率 掺杂浓度 梯度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INE软件中气泡和液滴模型及参数的不确定性量化研究
7
作者 程以炫 孟召灿 +4 位作者 张昊 黄挺 赵萌 周帆帆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6-1034,共9页
为提高COSINE多相场代码用于最佳估算大破口失水事故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本文基于热工分离实验和水力台架试验,采用该代码进行了建模和数值计算。并通过两种灵敏度量化分析方法,给出并分析了温度、水装量等数据的计算误差。此外,对影响参... 为提高COSINE多相场代码用于最佳估算大破口失水事故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本文基于热工分离实验和水力台架试验,采用该代码进行了建模和数值计算。并通过两种灵敏度量化分析方法,给出并分析了温度、水装量等数据的计算误差。此外,对影响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下降段水装量结果的计算带很宽,再淹没结果的计算带范围很窄;液滴直径限制对下降段水装量影响起主要作用,气相和液滴摩擦系数对再淹没阶段包壳最高温度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参数模型的交互作用广泛存在,液滴和气泡直径限制对数值计算的影响明显;液滴相间摩擦对其与壁面间换热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破口失水事故 COSINE多相场子通道代码 气泡 液滴 不确定性传热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下核电厂气溶胶再夹带行为初步研究
8
作者 江斌 黄挺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安全壳程序GASFLOW中开发了严重事故条件下的气溶胶再夹带模型。在空气-蒸汽和纯蒸汽两种安全壳大气环境下分析了安全壳卸压导致的气溶胶再夹带现象,并将所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Ishii模型计算结果及REVENT试... 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安全壳程序GASFLOW中开发了严重事故条件下的气溶胶再夹带模型。在空气-蒸汽和纯蒸汽两种安全壳大气环境下分析了安全壳卸压导致的气溶胶再夹带现象,并将所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Ishii模型计算结果及REVENT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开发的气溶胶再夹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气溶胶的再夹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蒸原理 严重事故 GASFLOW程序 气溶胶再夹带 REV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树娟 郑南南 +3 位作者 潘昊坤 马猛 陈俊 黄秀兵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为了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保护的挑战,探索和开发高效催化剂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策略。单原子催化剂(Single-atom catalysts,SACs)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催化剂类型,其独特的性质吸引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金属以单原子的形式负载... 为了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保护的挑战,探索和开发高效催化剂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策略。单原子催化剂(Single-atom catalysts,SACs)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催化剂类型,其独特的性质吸引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金属以单原子的形式负载在载体表面,实现了电子、几何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原子利用率的最大化。在能源催化、环境催化、有机催化等多个领域,SACs都表现出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为相关催化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更重要的是,SACs在贵金属利用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精确调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贵金属的催化效率,进而降低催化剂制造成本。因此,SACs的制备方法和作用机理成为国际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SACs的合成策略,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量子点交联/自组装,具体介绍了共沉淀法、浸渍法、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法、高温原子热迁移法和高温热解法等制备SACs的研究进展,并对SACs制备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自上而下策略 自下而上策略 合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站氢气泄漏试验研究
10
作者 江斌 梁功有 韩昆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515,共5页
为探索加氢站运行时氢气泄漏和扩散的现象和规律,在真实加氢站的基础上建立试验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全尺寸高压氢气泄漏试验。利用车载高压储氢罐作为高压氢气气源,通过管道中不同阀门的组合和仪表控制系统来控制试验系统,为试验段提供氢... 为探索加氢站运行时氢气泄漏和扩散的现象和规律,在真实加氢站的基础上建立试验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全尺寸高压氢气泄漏试验。利用车载高压储氢罐作为高压氢气气源,通过管道中不同阀门的组合和仪表控制系统来控制试验系统,为试验段提供氢气。通过设定不同的泄漏压强,可测量得到氢气泄漏后的浓度分布。根据试验结果,振动传感器在监测氢气泄漏时较有效,具有可行性。利用浓度传感器测量易受到风向等环境的影响,可考虑使用声音或加速度传感器。泄漏压强低于35 MPa时未探测到氢气泄漏自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泄漏 试验装置 加氢站 全尺寸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露天煤矿碳能监管平台应用研究
11
作者 董陆军 陈纲 +3 位作者 李子涵 李硕 肖一尧 姜春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双碳”背景下,露天煤矿产煤比例逐年提高,露天煤矿碳能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以露天煤矿为典型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露天煤矿碳能监管方法,将露天煤矿碳能数据映射到虚拟空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确模拟、预测露天煤矿能源消... “双碳”背景下,露天煤矿产煤比例逐年提高,露天煤矿碳能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以露天煤矿为典型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露天煤矿碳能监管方法,将露天煤矿碳能数据映射到虚拟空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确模拟、预测露天煤矿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国家电投集团南露天煤矿构建了监管平台,研究发现,该平台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企业碳能综合分析、碳能可视化和系统综合管理,能有效提升露天煤矿企业精细化碳能管理及清洁低碳发展水平,解决了数据完整度不足、数据多源异构及智能化监管难题,可为煤矿智能化碳管理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露天煤矿 碳能监管平台 数字孪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粒径对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何宝华 张翠苗 +5 位作者 于文涛 况武 董天都 张淳淳 邢学奇 王元凯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5,共6页
氧化锆作为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物理性能对料液黏度与复合膜的各项指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氧化锆物理性能的改变对成膜过程的影响,讨论了使用5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锆配制的料液黏度变化及相应的碱性电解水制... 氧化锆作为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物理性能对料液黏度与复合膜的各项指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氧化锆物理性能的改变对成膜过程的影响,讨论了使用5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锆配制的料液黏度变化及相应的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膜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氧化锆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结晶度增大,表面羟基含量减少,氧化锆的加入改变了涂布料液的流变特性,表现为由牛顿流体变成非牛顿流体。且随着粒径的增加,隔膜孔隙率、平均孔径和通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料液黏度、泡点和面电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当氧化锆的粒径范围为15~50nm时,制备出的复合膜的泡点均在0.2MPa以上,且复合膜的泡点随着粒径的增大没有明显的下降,然而通量却有显著的上升;而当粒径增大至80nm,复合膜的泡点已经跌至0.13MPa,显然大粒径的氧化锆不能成为合格的碱性电解水复合膜的原料。综上所述,当氧化锆的粒径在15~50nm时,制备出的复合膜更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粒径 料液黏度 复合隔膜 结构形式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流动调整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瑞欣 郭亚军 +3 位作者 屈鑫鑫 桂淼 毕勤成 高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08-2714,共7页
管内流态畸变对压差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流量计的上游安装流动调整器,可以达到改善甚至消除流态畸变、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为了研究流动调整器的整流效果及性能,选取竖直双弯头(90°布置)和半开阀门(50%开度)两种涡... 管内流态畸变对压差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流量计的上游安装流动调整器,可以达到改善甚至消除流态畸变、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为了研究流动调整器的整流效果及性能,选取竖直双弯头(90°布置)和半开阀门(50%开度)两种涡发生器来产生流态畸变,采用PIV测速技术,对管束式流动调整器、AMCA调整器和Zanker流动调整器三种流动调整器的整流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流动调整器情况,三种流动调整器均能明显起到改善流态畸变的作用。其中管束式流动调整器和AMCA调整器可以有效地消除径向速度波动和漩涡流动,而Zanker流动调整器消除速度不对称分布的能力最强,同时带来的压力损失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流态畸变 流动调整器 PIV 流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多级齿轮系统的故障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鑫 向玲 +2 位作者 张兴宇 朱浩伟 安朝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613,共8页
综合考虑太阳轮支撑、时变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建立了含太阳轮齿根裂纹故障的风电多级齿轮系统平移-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太阳轮齿根裂纹故障及其演化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轮裂纹会影响轮齿的啮合刚... 综合考虑太阳轮支撑、时变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建立了含太阳轮齿根裂纹故障的风电多级齿轮系统平移-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太阳轮齿根裂纹故障及其演化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轮裂纹会影响轮齿的啮合刚度,从而影响系统的动力学响应;齿轮裂纹使得系统时域波形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冲击,系统在分岔图中的运动从单周期发展为多周期;裂纹系统响应频谱中出现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在啮合频率附近有大量边频成分;随着裂纹程度的加深,时域特性更加复杂,同时频谱图中故障特征频率的可识别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系统 平移-扭转模型 时变啮合刚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创新方向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吴智泉 贾纯超 +1 位作者 陈磊 张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44-451,共8页
自"3060目标"提出后,中国低碳能源事业进入新阶段,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正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该文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出发,归纳分析储能在其中的重... 自"3060目标"提出后,中国低碳能源事业进入新阶段,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正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该文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出发,归纳分析储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储能的发展现状,研究并探讨储能技术创新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提出政策、技术、标准、市场、投资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 商业模式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管路结构对超声波流量计适应性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冠伟 冀守虎 +4 位作者 闫双杰 李睿 杨沐村 许未晴 蔡茂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5-1514,共10页
氢气是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能源载体。氢气输送是阻碍氢能大规模应用的薄弱环节。而掺氢天然气管路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输送的高效途径。但氢气掺入天然气会导致流速,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影响超声波流量计的性能。... 氢气是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能源载体。氢气输送是阻碍氢能大规模应用的薄弱环节。而掺氢天然气管路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输送的高效途径。但氢气掺入天然气会导致流速,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影响超声波流量计的性能。因此,研究氢气和天然气的掺混过程及超声波流量计的适应性是很有必要的。构建T型管、单螺旋管、单螺旋+前收缩管掺混管路的三维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分析管路结构和掺氢比对流场氢气浓度和混合气体速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5%掺氢体积比时C型掺混管路为最佳模型,掺混均匀时的氢气摩尔分数约为4.92%。通过分析超声波流量计的适应性,进而推荐具体安装位置。研究成果为超声波流量计在掺氢天然气精确计量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体积比 天然气管路结构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超声波流量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噪声环境下电厂设备声音融合特征生成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强 武明路 +4 位作者 韩文学 包伟伟 张楠 李明轩 翟永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47,共9页
基于声音信号的电厂设备状态监测是一种新型的设备状态故障诊断技术,电厂的高噪声环境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针对高噪声环境下电厂设备声音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Gammatone频率倒谱系数(GFCC)... 基于声音信号的电厂设备状态监测是一种新型的设备状态故障诊断技术,电厂的高噪声环境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针对高噪声环境下电厂设备声音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Gammatone频率倒谱系数(GFCC)的电厂设备声音融合特征生成方法,以实现对不同设备运行声音的准确识别。首先,使用96通道声像仪在电厂高噪声环境中采集处于运行状态的6种设备声音信号,并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多帧样本信号;然后,利用MFCC和GFCC对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原始高维特征;为消除噪声影响并降低特征维度,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PCA)、降噪自动编码器(DAE)和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算法对原始高维特征进行降维处理,计算对应类别可分性准则函数值,将同种降维方法下的降维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最后,向数据集中加入高斯白噪声,基于融合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设备声音识别,验证融合特征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特征既具有MFCC特征的准确性也具有GFCC特征的鲁棒性,相较于降维前的MFCC和GFCC特征提取方法,识别成功率明显提高,可为电厂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声音识别 融合特征 去噪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工况下微网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智超 张鹏 +2 位作者 徐超 杨开通 张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66,共6页
为了抑制极端工况下的电压跌落,从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相互配合的角度出发,通过精确控制超级电容电压的方式,在不增加电容值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功率裕度,从而降低在极端工况下电压跌落。在PSCAD/EMTDC建立了基于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储能的微电... 为了抑制极端工况下的电压跌落,从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相互配合的角度出发,通过精确控制超级电容电压的方式,在不增加电容值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功率裕度,从而降低在极端工况下电压跌落。在PSCAD/EMTDC建立了基于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缓解微电网在重负载下的电压跌落,电压落幅度减小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压跌落 超级电容器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覆冰涂料及其抗结冰性能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如东 刘德军 +4 位作者 李鹏 陆文明 李文凯 移易 黄磊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共5页
介绍了防覆冰材料表面的防覆冰机理,并对国内外亲水型、疏水型和弹性3大类防覆冰涂料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涂层表面疏水性和防覆冰性的表征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最后,指出弹性疏水涂料将是未来防覆冰涂料领域的研究... 介绍了防覆冰材料表面的防覆冰机理,并对国内外亲水型、疏水型和弹性3大类防覆冰涂料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涂层表面疏水性和防覆冰性的表征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最后,指出弹性疏水涂料将是未来防覆冰涂料领域的研究重点,另外在防覆冰涂料产品的推广应用、系统评价以及通用标准的建立方面,国内仍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覆冰涂料 防覆冰机理 弹性疏水涂料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结构对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的应用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翠苗 于文涛 +6 位作者 何宝华 董天都 徐猛 李锁定 刘洵 莫恒亮 张淳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5-180,共6页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两种结构形式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有机/无机复合隔膜,即断面海绵状孔结构和指状孔结构。研究了两种孔结构对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的应用影响,通过评价两种孔结构隔膜的综合性能,包括阻气性、面电阻、机械性能和耐... 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两种结构形式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有机/无机复合隔膜,即断面海绵状孔结构和指状孔结构。研究了两种孔结构对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的应用影响,通过评价两种孔结构隔膜的综合性能,包括阻气性、面电阻、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此两种结构形式的隔膜泡点(约0.335MPa)和抗拉强度(约28.52N/mm^(2))接近,但海绵状孔结构的隔膜具有更低的面电阻0.21Ω/cm^(2)和更优异的机械性能,经过耐磨和耐压后泡点降低幅度小,阻气性更高,而断面指状孔结构的隔膜面电阻0.25Ω/cm^(2),经过耐磨和耐压后泡点降低幅度较大,可以推断出两种结构形式的隔膜阻气方式有所不同,海绵状孔结构隔膜整体结构具有阻气效果,而指状孔结构隔膜主要靠致密皮层阻气,皮层损坏则失去阻气效果。另外,两种结构的复合隔膜耐碱腐蚀性相差较大,断面指状孔结构的隔膜经过长期高温碱液浸表面致密层消失,无阻气性。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结构隔膜的性能,海绵状孔结构的隔膜综合性能更加优异,更适合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水电解制氢 复合隔膜 结构形式 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