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UKF算法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涵 马雁 +2 位作者 王非 周永年 辛业春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4,共5页
准确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有助于电池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寿命并确保电池安全。由于协方差矩阵的伪正定性和噪声统计误差的累积,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锂离子电池的SOC进行估计通常不准确。为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的锂离子... 准确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有助于电池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寿命并确保电池安全。由于协方差矩阵的伪正定性和噪声统计误差的累积,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锂离子电池的SOC进行估计通常不准确。为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该方法由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和自适应算法组成。与UKF比较,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老化程度下SOC估计的准确性。所提方法显示出高SOC估计精度,误差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 荷电状态(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惯性城市热网参与火电机组调峰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钱军 王刚 +5 位作者 张明 李萌 宋守勉 刘向民 李思琦 范诚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2-1981,共10页
研究了城市热网储能特性对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利用电网峰谷特性,开展了被动性的热网储热和放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网在用电高峰期储存热量,并在用电低谷期释放热量,可以减少对供热抽汽量的需求,从而降低机组的主汽质量流量... 研究了城市热网储能特性对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利用电网峰谷特性,开展了被动性的热网储热和放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网在用电高峰期储存热量,并在用电低谷期释放热量,可以减少对供热抽汽量的需求,从而降低机组的主汽质量流量,使电负荷降低,通过移峰填谷的方式进一步实现热电解耦;所提出的利用城市热网大惯性特点进行大规模储热,进而调节火电机组灵活性的方法在国内是创新性的应用实践,为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网 调峰 热电联产 热电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回用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毛进 张志国 +3 位作者 连坤宙 刘亚鹏 袁国全 黄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4,64,共5页
为解决现阶段脱硫废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投资成本、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根据脱硫废水水质特点,提出超滤-纳滤-反渗透-电解制氯的脱硫废水资源化回用工艺,并通过中试对工艺中的核心系统超滤、纳滤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滤-纳滤系... 为解决现阶段脱硫废水回用及零排放工艺投资成本、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根据脱硫废水水质特点,提出超滤-纳滤-反渗透-电解制氯的脱硫废水资源化回用工艺,并通过中试对工艺中的核心系统超滤、纳滤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滤-纳滤系统可有效将脱硫废水中1价离子、2价离子进行分离,1价离子进入纳滤产水,2价离子截留在纳滤浓水中,超滤出水浊度、SDI分别<0.5 NTU、<3,纳滤1价离子透过率在20%~30%,2价离子SO_4^(2-)、Mg^(2+)、Ca^(2+)透过率分别<0.2%、<2.5%、<9%。纳滤产水浓缩后电解制氯,纳滤浓水直接回至脱硫塔,实现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以及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电解制氯 资源化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神经网络结构的电站锅炉智能燃烧控制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恒运 高林 +4 位作者 田建勇 周俊波 高海东 王林 王明坤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0,17,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电站锅炉燃烧建模存在煤质与负荷波动频繁、测点精度有限、设备运行组合多变等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电站锅炉燃烧的非对称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将锅炉模型的输入按照实际物理规律的关联关系设计网络结构组合,去掉关联性较弱的联... 针对目前国内电站锅炉燃烧建模存在煤质与负荷波动频繁、测点精度有限、设备运行组合多变等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电站锅炉燃烧的非对称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将锅炉模型的输入按照实际物理规律的关联关系设计网络结构组合,去掉关联性较弱的联系,从而使模型天然体现一定的锅炉燃烧规律,实现了不同燃烧器出力分配下的单一网络建模,提高了学习训练效率,并大幅降低了模型所需样本数量。将经典对称神经网络模型和非对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训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非对称神经网络建模方法检验正确率高。将其应用于某超临界660 MW机组的燃烧优化控制,锅炉效率平均可提高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 非对称神经网络 对称神经网络 智能控制 数学建模 样本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方案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志国 胡大龙 +2 位作者 王璟 余耀宏 许臻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132,共6页
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开展燃气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燃气电厂的取水、排水、耗水量及全厂水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燃气电厂没有可消耗高盐废水的脱硫、输煤和除渣末端用水系统的特点,提... 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开展燃气电厂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燃气电厂的取水、排水、耗水量及全厂水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燃气电厂没有可消耗高盐废水的脱硫、输煤和除渣末端用水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其深度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方案。首先通过改善循环水补充水水质,提高循环水浓水倍率,大幅减少电厂取排水水量;其次将循环水排污水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水,通过逐级浓缩,减少高盐废水量;最终将少量末端高盐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厂 深度节水 零排放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数据治理的电厂运行绩效指标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睿 庞武华 +2 位作者 王毅 丁民 何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113,共8页
为满足电厂运行绩效指标体系业务需求,开发了基于数据治理框架的数据中台,并探讨了数据治理的内容、框架设计及应用特点。基于实时数据治理平台给出电厂运行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并以某电厂磨煤机运行绩效管理为例,阐述构建磨煤机绩... 为满足电厂运行绩效指标体系业务需求,开发了基于数据治理框架的数据中台,并探讨了数据治理的内容、框架设计及应用特点。基于实时数据治理平台给出电厂运行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并以某电厂磨煤机运行绩效管理为例,阐述构建磨煤机绩效指标得分的拆解组合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绩效指标得分能够客观反映运行人员节能降耗水平,其计算逻辑也能作为运行指导准则提升运行水平。绩效指标投运后,磨煤机单耗月均值显著下降;同类工况的磨煤机耗电率下降约0.1百分点,磨煤机单耗下降2~3 kW·h/t;值际人员绩效得分趋势也反映了各值磨煤机能耗调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运行绩效 绩效指标 实时数据 磨煤机 耗电率 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EMD与排列熵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威 刘长良 +1 位作者 王梓齐 李海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9-444,共6页
针对EMD方法存在模态混叠和IMF分量过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EEMD与排列熵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EEMD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各IMF分量,避免模态混叠。然后,计算各IMF分量的排列熵值,将熵值相近的分量合并,有效降... 针对EMD方法存在模态混叠和IMF分量过多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EEMD与排列熵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EEMD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得到各IMF分量,避免模态混叠。然后,计算各IMF分量的排列熵值,将熵值相近的分量合并,有效降低计算量。最后,用模糊树方法分别建立各分量预测子模型,通过叠加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基于某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且运算速度较快,适用于风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MEEMD 排列熵 模糊树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过热器用12Cr2MoWVTiB钢管使用温度上限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句光宇 王体 +4 位作者 宋利 袁红玉 刘文生 谢照增 王志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变孔洞,组织老化级别为3级,室温力学性能比未服役的略有下降,仍满足标准要求;该钢管在运行约14万h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其持久强度仅比标准指标低12.1 MPa;结合该电厂过热器受热面管的运行情况认为,12Cr2MoWVTiB钢受热面管可以在585℃下安全运行,这与DL/T 715-2015规定的575℃使用温度上限有所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联轴器受力状态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淑营 刘亚琼 +5 位作者 张景辉 刘正强 冯坤 陈长利 王配 杨建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8-202,207,共6页
为了测试联轴器受力状态(包括剪力和弯矩),提出基于应变的联轴器受力测试方法,即在联轴器两侧各布置1组应变片,采用全桥方式测试低速旋转状态下2个截面上的弯曲应变。建立联轴器受力分析模型,根据应变测量值求解联轴器剪力和弯矩。利用... 为了测试联轴器受力状态(包括剪力和弯矩),提出基于应变的联轴器受力测试方法,即在联轴器两侧各布置1组应变片,采用全桥方式测试低速旋转状态下2个截面上的弯曲应变。建立联轴器受力分析模型,根据应变测量值求解联轴器剪力和弯矩。利用该方法对转子-轴承试验台、某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和6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连接状态下联轴器剪力和弯矩进行了测试,并据此分析了轴系对中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现场是可行的,可以帮助分析机组振动故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联轴器 剪力 弯矩 应变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核电机组供热方案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正道 华志刚 +3 位作者 包伟伟 张晓辉 李继宏 赵金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97,共6页
核电机组燃料成本低,无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核能机组供热能更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AP1000三代百万核电机组为例,对高压缸排汽抽汽、再热热段抽汽等2个供热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介绍了各抽汽方案对机组经济性、... 核电机组燃料成本低,无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核能机组供热能更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AP1000三代百万核电机组为例,对高压缸排汽抽汽、再热热段抽汽等2个供热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介绍了各抽汽方案对机组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压缸排汽抽汽方案的经济性最优,具有更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核电汽轮机 核电机组 供热 抽汽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湿式通风冷却塔向大气排放氯离子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跃进 董宝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3,共7页
冷却塔风吹损失的液滴携带较高浓度氯离子,排放至大气后会生成氯盐细颗粒物。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补水率、排污损失率、总溶解固形物浓缩倍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风吹损失率是经验取值的2.6倍,冷却塔氯离子排放质量浓度折合烟气... 冷却塔风吹损失的液滴携带较高浓度氯离子,排放至大气后会生成氯盐细颗粒物。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补水率、排污损失率、总溶解固形物浓缩倍率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风吹损失率是经验取值的2.6倍,冷却塔氯离子排放质量浓度折合烟气排放质量浓度为39.5 mg/m^3,氯离子排放因子为138.5 mg/(kW·h),折合472.7 g/t标煤,推算出2018年全国火电厂冷却塔排放的氯离子量为46万t。火电厂普遍通过湿式通风冷却塔排放水溶性离子是大气污染物监管的一个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通风冷却塔 风吹损失率 氯离子 排放源清单 氯离子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50MW塔式太阳能汽轮发电机组超高压转子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研究
12
作者 郑宏伟 李国新 +1 位作者 初世明 盛显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6,76,共3页
以某50MW塔式太阳能汽轮发电机组超高压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转子在不同启停机过程中温度场和结构场分布情况,并结合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理论评估该超高压转子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寿命损耗情况,为设计及机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以某50MW塔式太阳能汽轮发电机组超高压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转子在不同启停机过程中温度场和结构场分布情况,并结合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理论评估该超高压转子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寿命损耗情况,为设计及机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太阳能 转子 启-停机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飞轮阵列在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国 王刚 +3 位作者 杨晶 王书平 刘东 饶武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69-3578,共10页
针对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技术的迫切需求,本工作研究了MW级飞轮阵列在此场景下的创新应用,设计了飞轮储能阵列系统集成接入方案,提出了飞轮储能阵列参与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并在新能源场站主变低压侧(35 kV)独立接入了一套5 MW/1... 针对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技术的迫切需求,本工作研究了MW级飞轮阵列在此场景下的创新应用,设计了飞轮储能阵列系统集成接入方案,提出了飞轮储能阵列参与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并在新能源场站主变低压侧(35 kV)独立接入了一套5 MW/175 kWh的飞轮阵列系统。为了全面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性能优势,本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的试验测试,涵盖单机充放电快速切换、频率阶跃扰动响应、防扰动性能校验以及一次调频死区测试等多个维度的工况试验。此外,结合现场长期运行的实时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表明,采用MW级飞轮阵列显著增强了新能源场站的一次调频能力,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一次调频 飞轮储能 飞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1000MW对冲燃烧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汽温偏差分析及设计运行对策 被引量:19
14
作者 聂鑫 杨冬 +5 位作者 吕宏彪 张世宏 黄宏伟 员盼锋 杨培军 周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4-753,953,共11页
针对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现的较大汽温偏差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水动力计算。在锅炉结构和燃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顶山发电分公司锅炉的流动网络系统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根据计算模型划分的流动回路在现场布置了相关试验测点。通... 针对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现的较大汽温偏差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水动力计算。在锅炉结构和燃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顶山发电分公司锅炉的流动网络系统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根据计算模型划分的流动回路在现场布置了相关试验测点。通过现场启炉试验、变磨煤机投运方式试验和中间混合集箱混合效果试验,结合水动力计算结果,探索各因素影响汽温偏差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升负荷速率和局部热负荷过大会造成较大汽温偏差,启炉过程中应控制升负荷速率不大于25MW/min;在4台磨投运试验工况中推荐BCEF组合方式,5台磨投运试验工况中推荐ABCEF组合方式;中间过渡段混合集箱50%BMCR负荷至100%BMCR负荷混合效果良好。在锅炉整体结构设计方面,需通过增大进入上炉膛前墙的流动截面积以改变前墙水动力适应性,降低其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 超超临界 锅炉水冷壁 汽温偏差 水动力 吸热偏差试验 磨煤机投运 质量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建机组锅炉泄漏分析与二次吹管实践
15
作者 王林 李延伟 +2 位作者 杨博 高景辉 王红雨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为分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再热器爆管原因,对泄漏管段进行了现场取样,并开展了外观检查、硬度检测、室温拉伸检测以及金相分析等多项检测。结果表明:高温再热器管材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爆管原因为通流不畅引发的材料局... 为分析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高温再热器爆管原因,对泄漏管段进行了现场取样,并开展了外观检查、硬度检测、室温拉伸检测以及金相分析等多项检测。结果表明:高温再热器管材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爆管原因为通流不畅引发的材料局部过热。为彻底清除受热面系统内可能残留的其他异物,排除再次爆管隐患,针对已连接完善的机炉蒸汽管道系统,依靠汽轮机高低压旁路系统,提出并应用了“二次吹管”技术方案,在凝泵滤网处顺利捕获大量杂质,二次吹管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相关经验可为同类机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 缓建 1000 MW 爆管 二次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计算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世宏 刘正强 +2 位作者 聂鑫 杨冬 员盼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49,共6页
针对平顶山电厂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的问题,本文根据锅炉结构特点和对冲燃烧特性,建立了1 000 MW机组对冲燃烧锅炉水动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反推锅炉热负荷分布,分析了造成锅炉水冷壁壁温... 针对平顶山电厂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的问题,本文根据锅炉结构特点和对冲燃烧特性,建立了1 000 MW机组对冲燃烧锅炉水动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反推锅炉热负荷分布,分析了造成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机组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过大主要是由炉膛内热负荷不均和流量分配不均引起,同时锅炉结构也对壁温偏差的敏感度有一定的影响;在高电负荷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能够较好地吻合,但中低电负荷时,水冷壁吸热偏差较大,通过反推,修正了热负荷分布,发现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接近。建议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调整同层旋流燃烧器的风粉均匀分配,在变负荷或扰动工况时控制好煤水比,在锅炉设计方面可以调整进入上炉膛前墙和后墙的流动截面比,使流量均匀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水冷壁 吸热偏差 出口汽温 水动力计算 煤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壁风量与配风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倪澍晨 孙金武 +4 位作者 陶东亮 李明玉 谭鹏 荆树友 朱天宇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1期45-53,共9页
为有效解决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提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300 MW切圆燃烧锅炉开展贴壁风量与贴壁风配风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研究。首先考察不同贴壁风运行方式下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状况,对炉膛内距离后墙0... 为有效解决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提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300 MW切圆燃烧锅炉开展贴壁风量与贴壁风配风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研究。首先考察不同贴壁风运行方式下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状况,对炉膛内距离后墙0.1 m处的截面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受炉膛内流场特征影响,较高含量的CO主要集中在主燃区右下侧附近;继而对贴壁风率在8.4%时,试验并分析出主燃烧区近壁面平均CO含量最低,且水冷壁附近高煤粉颗粒含量区域的面积最小,煤粉颗粒冲刷水冷壁的强度相对较弱,能明显减弱高温腐蚀;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工况实验数据可知,提高向火侧贴壁风量,可以降低高温腐蚀风险;最后进行实际贴壁风改造后并根据模拟方案进行优化运行,运行结果表明:上层燃烧器层水冷壁近壁面CO含量较改造前大幅度下降,且壁面结渣和腐蚀情况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锅炉 高温腐蚀 贴壁风 数值模拟 风量 配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机组SCR脱硝系统运行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文松 王刚 +2 位作者 危日光 武旭阳 高建强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1期28-32,共5页
随着燃煤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也持续增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此,首先对某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进行了分析;再以分散控制系统(d... 随着燃煤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也持续增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此,首先对某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进行了分析;再以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监测的脱硝系统数据为基础,结合脱硝反应机理分析了负荷、喷氨量等参数变化时其他相关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脱硝效率随负荷、氨氮摩尔比、氧量等因素的静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可为电厂SCR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SCR脱硝技术 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3
19
作者 高晓帆 田书 常永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了解决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复杂的问题,采用等效简化的方法引入一种基于单台逆变器的辅助系统,得到该辅助系统与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将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转化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 为了解决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复杂的问题,采用等效简化的方法引入一种基于单台逆变器的辅助系统,得到该辅助系统与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将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转化为单逆变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由n台规格型号相同的逆变器并联后,通过电网阻抗Zg接入理想电网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其稳定的判定条件为同时满足逆变器自身闭环稳定和辅助系统稳定。对于所有逆变器规格型号统一的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无论所有逆变器电流环输入参考电流是否完全相同,该方法均适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伏并网系统 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 电网阻抗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差分的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海军 夏静 +2 位作者 史恒惠 刘长良 王梓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建立精确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差分(time difference,TD)的动态建模方法。常规动态建模方法一般是在模型输入端增加历史输入和输出信息,会增加模型的维数并影响... 为建立精确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系统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差分(time difference,TD)的动态建模方法。常规动态建模方法一般是在模型输入端增加历史输入和输出信息,会增加模型的维数并影响其训练速度和泛化能力。TD方法通过求解输入、输出的一阶差分并建立变化量间的数据驱动模型,能在不增加维数的前提下实现动态建模。使用某燃煤电站的变负荷运行数据,针对正常运行以及测量仪表反吹两种工作状态,基于TD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SCR脱硝系统的动态模型并与静态及常规动态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TD方法的动态模型维数低、训练速度快、建模精度高,且在测量仪表反吹时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差分 SCR脱硝系统 动态建模 数据驱动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