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测量局部放电的自积分罗氏线圈研究
1
作者 谈海星 张文斌 朱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226,255,共9页
针对纳秒级时间尺度、微弱幅度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测量需求,设计研发了一种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宽频带(300 Hz~100 MHz)、高灵敏度(29.8 V/A)的自积分罗氏线圈。基于局部放电产生机理和自积分罗氏线圈工作原理,对比分析确定了磁芯材料的选取... 针对纳秒级时间尺度、微弱幅度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测量需求,设计研发了一种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宽频带(300 Hz~100 MHz)、高灵敏度(29.8 V/A)的自积分罗氏线圈。基于局部放电产生机理和自积分罗氏线圈工作原理,对比分析确定了磁芯材料的选取,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了线圈端子处终端电阻的寄生参数、线圈匝数和对地电容对线圈高频特性及灵敏度的影响,以此确定所设计线圈的相关参数;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对所设计的线圈进行了灵敏度和带宽的标定,同时搭建了局放信号测试平台对3种常见局放信号进行测量,验证了所设计的自积分罗氏线圈性能可以满足高频微弱局放信号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自积分 局部放电 幅频响应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能源电网大直径电缆破损故障无人机勘探研究
2
作者 吴智泉 陈克锐 +2 位作者 杜成康 刘艳 施金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电网电缆线路普遍较长,破损后局部放电信号在电缆内衰减较快,使故障位置的精确定位更加困难,导致故障检测难度较大,从而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提出清洁能源电网大直径电缆破损故障无人机勘探方法。应用无人机采集电力线点云数据,利用子... 电网电缆线路普遍较长,破损后局部放电信号在电缆内衰减较快,使故障位置的精确定位更加困难,导致故障检测难度较大,从而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提出清洁能源电网大直径电缆破损故障无人机勘探方法。应用无人机采集电力线点云数据,利用子空间特征差异算法优化点云数据的高程阈值,采用高程密度分割算法完成塔杆与高程剩余物的区分识别;构建水平投影来拟合电缆外部绝缘层直线模型和抛物线模型,识别电力线形态。将电缆形态数据输入至基于决策规则集所建立的粗径向基融合模型中,完成大直径电缆破损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准提取电网的点云数据,电网大直径电缆破损故障检测准确度高于90%,检测时间低于10 min,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故障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整体检测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电网 点云数据 电力线建模 故障检测 子空间特征差异算法 高程密度分割算法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
3
作者 王振刚 陈克锐 +2 位作者 何明进 刘军 赵一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98,共7页
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 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区域,并输入到所设计的空间关注分类模型中,确定每个集群的最小超球体半径;根据状态判别方程,去除干扰,完成多目标干扰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保持在0.85以上,测试时间为600 s时的帧率(frame per second,FPS)为48.6 f/s;在间隔棒倾斜的状态下,所提方法缺陷识别的平均正确率为95.18%,平均召回率为86.37%,平均F1分数为0.90,表明所提方法不存在错检、漏检,且计算效率高、缺陷识别精度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输电网络 线路缺陷识别 图像校正 电网线路检测 间隔棒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研究
4
作者 丁君 秦浩庭 +3 位作者 苏鹏 曾雪松 李竞轩 郝巍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838,共10页
文章针对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的调度策略。该策略旨在提高包含光伏、风力发电、燃料电池以及热电联产单元的虚拟电厂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并引入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分别作为灵活储备和旋转备... 文章针对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的调度策略。该策略旨在提高包含光伏、风力发电、燃料电池以及热电联产单元的虚拟电厂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并引入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分别作为灵活储备和旋转备用,建立虚拟电厂灵活性聚合模型,通过改进的Harris Hawk优化算法调度方案。最后进行全面的日前调度和短期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实现对联络线功率的响应跟随。研究结果为虚拟电厂的协调优化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 灵活性聚合 日前和短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Stacking融合的基坑测斜时序预测
5
作者 胡比澜 王洋洋 张永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6,共11页
为了准确预测基坑倾斜变形,提出基于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长短期记忆(LSTM)和线性回归(LR)的堆叠多变量预测模型.利用XGBoost集成学习的优越性和双层LSTM算法预测传统基坑变形的准确度,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数据预处理阶... 为了准确预测基坑倾斜变形,提出基于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长短期记忆(LSTM)和线性回归(LR)的堆叠多变量预测模型.利用XGBoost集成学习的优越性和双层LSTM算法预测传统基坑变形的准确度,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引入K最近邻(KNN)插补算法增加可有效利用的数据总量,使用深度学习模型Informer的时间信息处理方式,改善传统算法中有监督学习忽略时间序列数据不同时间间隔的问题.以杭州某在建基坑为工程案例,插补616条缺失数据,将时间信息转为3列时间点特征信息,使用所提模型进行基坑变形预测分析.已有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所提模型在预测基坑最大测斜位移及该位移点处深度时的训练精度和泛化能力相比双层LSTM模型及XGBoost模型均有较大提升,使用时间点特征的XGBoost模型比LSTM模型更适合预测对时间因素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基坑测斜 双层LSTM 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 堆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碳”目标的脆弱区域生态光伏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隋欣 魏毅 +1 位作者 罗小林 吴赛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63,共8页
光伏作为大力发展的零碳能源之一,是“双碳”目标达成的主力军,有必要对生态光伏模式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光伏阵列对气象、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光伏电站区域的固碳增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本约束下的生态-... 光伏作为大力发展的零碳能源之一,是“双碳”目标达成的主力军,有必要对生态光伏模式进行研究。在总结分析光伏阵列对气象、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光伏电站区域的固碳增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本约束下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固碳效益最优化角度,提出了生态光伏的概念和内涵;基于脆弱区域特征,融合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InVEST效益核算模型,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脆弱区域生态光伏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光伏发电与脆弱区域生态修复双重效益核算,开发路径识别,行业标准出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优化 生态修复 经济效益 生态光伏 脆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径向振动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职保平 秦净净 +1 位作者 李正星 于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13,共7页
为分析伞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径向振动特性,探讨频域内径向不平衡力在多路径中的梯度排序。基于振动基本理论和一般概率摄动法,应用Kronecker代数、矩阵微分理论等方法,在考虑质量、阻尼、刚度等参数不确定性时,引入考虑扰动量和参... 为分析伞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径向振动特性,探讨频域内径向不平衡力在多路径中的梯度排序。基于振动基本理论和一般概率摄动法,应用Kronecker代数、矩阵微分理论等方法,在考虑质量、阻尼、刚度等参数不确定性时,引入考虑扰动量和参数间相关性的混合型扰动因素,采用混合型加性等价形式的随机参数结构分析方法对径向振动传递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通过算例分析,在频域内给出径向振动路径传递率和传递率方差及其范围,明确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分析机组传递路径及控制水电站振动问题提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径向振动 导轴承 Kronecker代数 随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