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电力市场价格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云姝 张琳 +2 位作者 周乃康 陈晓利 王菲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3-737,共5页
考虑电力市场多因素耦合对电力价格预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价格预测模型。设置历史新能源出力、外送电量、电力负荷等影响电力供需关系的边界因素作为LSTM学习参数,并进行数据预处理;优化LSTM神经网... 考虑电力市场多因素耦合对电力价格预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价格预测模型。设置历史新能源出力、外送电量、电力负荷等影响电力供需关系的边界因素作为LSTM学习参数,并进行数据预处理;优化LSTM神经网络的层数、迭代次数、学习率等模型参数,生成电价预测模型,得到交易日的电价预测曲线。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构建某现货省份电力交易的预测场景,引入电价预测准确率评估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日前出清电价预测研究提供参考,可为电力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有效的竞价策略,并获取可观的电力营销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LSTM神经网络 日前现货电价 电价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内因火灾早期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波 张旭然 薄春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72-1776,共5页
为了研究电力电缆内因火灾早期特征,对内因火灾以及电缆火灾发生的过程进行了探究,在试验室环境下,选取合适的电力电缆进行载流温度试验,通过改变电力电缆内电流的大小,得到了相同时间坐标下,电缆电流、线芯导体温度与电缆表皮温度的对... 为了研究电力电缆内因火灾早期特征,对内因火灾以及电缆火灾发生的过程进行了探究,在试验室环境下,选取合适的电力电缆进行载流温度试验,通过改变电力电缆内电流的大小,得到了相同时间坐标下,电缆电流、线芯导体温度与电缆表皮温度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通过电力电缆表皮温度对电力电缆内因火灾进行预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缆火灾 早期特征 火灾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服务市场下含电锅炉热电厂多运行组合模式优化决策 被引量:9
3
作者 国海龙 董玉亮 +3 位作者 黄实 张海林 李进 房方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为实现不同的全厂电、热负荷下供能设备运行组合模式的合理决策,提出一种含电锅炉的热电厂多运行组合模式优化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含电锅炉热电厂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电热特性,建立热电厂各机组运行特性的仿真模型,得到相应的电、热出力特... 为实现不同的全厂电、热负荷下供能设备运行组合模式的合理决策,提出一种含电锅炉的热电厂多运行组合模式优化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含电锅炉热电厂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电热特性,建立热电厂各机组运行特性的仿真模型,得到相应的电、热出力特性。然后分别以供能成本和供能煤耗为目标函数,建立多运行组合模式优化决策模型,在考虑辅助服务市场补贴后,两者得到的机组灵活运行组合模式一致。最后,得到不同全厂电、热负荷下热电厂最优运行组合模式,在考虑尽量减少运行操作情况下,根据仿真结果给出热电厂多运行组合模式的决策规则,这一结果可为含电锅炉热电厂运行组合模式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电锅炉 运行组合模式 辅助服务市场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追踪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齐郑 赵传宗 +2 位作者 纪鹏 张海 王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进一步解决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利用原子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分解单相接地电流暂态信号,自适应地提取衰减的直流电流分量.结合配电网拓扑结构和提取的衰减直流分量幅值,划分故障路径并进一步定位故障... 为了进一步解决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利用原子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分解单相接地电流暂态信号,自适应地提取衰减的直流电流分量.结合配电网拓扑结构和提取的衰减直流分量幅值,划分故障路径并进一步定位故障点.仿真结果表明,匹配追踪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衰减直流分量,准确地实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在线区段定位.相比于传统算法,原子稀疏分解理论克服了传统非自适应性算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暂态信号成分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原子稀疏分解 匹配追踪 自适应性 衰减直流分量 故障路径 在线区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关键承载部件主动阻尼降载优化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邵连友 廖礼 +2 位作者 郭洪涛 蒋靖 高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193-8201,共9页
为降低大型风电机组关键承载部件的载荷和疲劳损伤,通过施加主动阻尼控制来进行降载,从而延长机组关键承载部件寿命。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主动阻尼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其关键控制参数,并应用FAST与MATLAB的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对叶片、塔架、传... 为降低大型风电机组关键承载部件的载荷和疲劳损伤,通过施加主动阻尼控制来进行降载,从而延长机组关键承载部件寿命。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主动阻尼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其关键控制参数,并应用FAST与MATLAB的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对叶片、塔架、传动链施加主动阻尼控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5 MW风电机组关键承载部件主动阻尼控制的有效性。然后设计在现有变桨功率控制环上加入主动阻尼控制环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同时建立一种适用于载荷控制效果评估的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以风机关键承载部件疲劳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进行各主动阻尼控制器与独立变桨控制器参数的联合优化。最后对算例机组进行了独立变桨载荷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独立主动阻尼控制策略与参数优化方法在不影响功率控制的同时能够降低关键部位的疲劳载荷,并且能够取得最优化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电机组 主动阻尼控制 独立变桨 参数优化 降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MW火电机组热电解耦深度调峰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志强 陈晓利 +4 位作者 高继录 郑飞 付强 李博 王东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9-392,共4页
针对东北地区某350MW火电机组,通过研究抽汽改造、抽汽改造+电极式水蓄热系统、抽汽改造+固体蓄热系统等3种热电解耦技术方案,综合考虑调峰收益、投资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了不同调峰目标下的最优深度调峰改造方案,并对最优方案的... 针对东北地区某350MW火电机组,通过研究抽汽改造、抽汽改造+电极式水蓄热系统、抽汽改造+固体蓄热系统等3种热电解耦技术方案,综合考虑调峰收益、投资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了不同调峰目标下的最优深度调峰改造方案,并对最优方案的调峰收益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当调峰目标40%时,抽汽改造方案为最优灵活性改造方案;当调峰目标30%时,抽汽改造+电极式锅炉水蓄热系统为最优方案。与抽汽改造方案相比,抽汽改造+电极式锅炉水蓄热系统方案调峰收益显著,年调峰收益比抽汽改造方案增加了223%,有效地提升了机组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热电解耦 抽汽改造 电极式水蓄热系统 固体蓄热系统 调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调速在发电厂翻车机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笑楠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3期106-106,112,共2页
在火力发电厂中,翻车机卸车系统借助铁路运煤的方式实现卸煤的目标。但是,翻车机系统设备本身相对庞大,所以系统运行的环境也相对恶劣,尤其是原有的翻车机系统并没有安装调速装置,行走和旋转的过程控制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发... 在火力发电厂中,翻车机卸车系统借助铁路运煤的方式实现卸煤的目标。但是,翻车机系统设备本身相对庞大,所以系统运行的环境也相对恶劣,尤其是原有的翻车机系统并没有安装调速装置,行走和旋转的过程控制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发电厂翻车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将变频调速应用于其中,通过有效的改造获取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调速 发电厂 翻车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颗粒撞击液滴表面动力学行为特性研究
8
作者 谢俊 赵冰姿 +2 位作者 李晨曦 付峥 李润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颗粒撞击液滴表面的过程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且国内外对微米颗粒撞击液滴表面过程的研究较少,因此采用数值计算法对微米颗粒撞击液滴表面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颗粒撞击液滴表面的动力学模型,对颗粒的撞击过程进行研究,... 颗粒撞击液滴表面的过程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且国内外对微米颗粒撞击液滴表面过程的研究较少,因此采用数值计算法对微米颗粒撞击液滴表面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颗粒撞击液滴表面的动力学模型,对颗粒的撞击过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初始撞击速度下,撞击过程中颗粒受力、位移和三相接触角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颗粒在撞击液滴表面的过程中,表面张力和形状阻力是最主要的作用力.对于10μm颗粒,沉没和反弹之间的临界速度为9.080 m/s,反弹和振荡之间的临界速度为1.323 m/s,在沉没过程中,主导作用力由形状阻力变为表面张力.在反弹和振荡过程中,其运动分为下沉和回弹两部分.下沉过程中,主导作用力由形状阻力变为表面张力;回弹过程中,主导作用力先由表面张力变为形状阻力,然后又变回表面张力.初始撞击速度越大,颗粒在撞击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越强,速度、位移和三相接触角的变化速度越快,颗粒越容易沉没到液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撞击 液滴表面 表面张力 形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皮生物炭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高阳 李博 +3 位作者 蒲建业 李志刚 王鑫 孙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93-98,共6页
以玉米秸秆皮为原料,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炭。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炭化温度(500、550、600、650、700℃)及炭化时间(10、20、30 min)对生物炭产率与物理性质(孔隙结构、官能团和表观形貌)的影响,并... 以玉米秸秆皮为原料,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炭。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炭化温度(500、550、600、650、700℃)及炭化时间(10、20、30 min)对生物炭产率与物理性质(孔隙结构、官能团和表观形貌)的影响,并通过批量试验探讨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和炭化时间的延长,生物炭产率下降。当炭化温度为600℃、炭化时间为30 min时,秸秆皮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最大,分别为146.89 m^(2)/g和0.098 m3/g。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炭化温度为600℃、炭化时间为30 min时,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容量与吸附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2.57 mg/g和61.07%。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180 min内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吸附行为,根据拟合结果,最大吸附量可达37.888 mg/g。这表明直接热解玉米秸秆皮获得的生物炭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皮 生物炭 制备 热解特性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强化相变储能蓄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静梅 刘耀鸿 +1 位作者 张凤忠 张世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3,共6页
为改善立方体储能单元的相变储能蓄热效果,运用数值方法研究插入翅片后相变材料熔化效果,并对比增加翅片数量与改变翅片插入位置后对PCM熔化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插入翅片后PCM熔化速率显著提升,相比于三翅片结构,单翅片与双翅片... 为改善立方体储能单元的相变储能蓄热效果,运用数值方法研究插入翅片后相变材料熔化效果,并对比增加翅片数量与改变翅片插入位置后对PCM熔化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插入翅片后PCM熔化速率显著提升,相比于三翅片结构,单翅片与双翅片储能单元随LR,f的增加性能提升良好,双翅片0.75LR,f立方体储能单元性能较好,其PCM完全熔化时间相比于无翅片结构提升193%;翅片向下偏移有助于缩短PCM完全熔化时间,其中0.54HR,f结构对PCM熔化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 数值方法 相变材料 立方体式 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机组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技术 被引量:67
11
作者 陈建国 谢争先 +3 位作者 付怀仁 宁哲 雷海东 杨荣祖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为缓解热电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升机组灵活性,以国内某发电公司供热改造为例,对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在300 MW机组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运行后低压缸末级叶片安全性,并制定出完善低压缸运行监视测点、末级叶片金属喷涂、... 为缓解热电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升机组灵活性,以国内某发电公司供热改造为例,对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在300 MW机组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运行后低压缸末级叶片安全性,并制定出完善低压缸运行监视测点、末级叶片金属喷涂、设置低压通流冷却蒸汽系统以及维持低压缸高真空等技术措施;对改造后的供热与调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核算改造后的经济收益。结果表明,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低压缸零出力技术不但实现了热电解耦,还进一步减少了汽轮机冷源损失,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缸零出力 灵活性 热电解耦 小容积流量工况 调峰补偿 末级叶片 热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涡模拟燃烧模型对氨气旋流火焰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君建 张立业 +6 位作者 孙桂军 安振华 王金华 张猛 黄佐华 孙晨 杨沐村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推广无碳燃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氨气具有基础设施完善、安全性高等优势.数值模拟在燃机设计、开发中承担重要作用,燃烧模型对计算对象的适应性非常重要,影响计算精度和效率.本文针对氨气旋流火焰,基于OpenFOAM开展了... 推广无碳燃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氨气具有基础设施完善、安全性高等优势.数值模拟在燃机设计、开发中承担重要作用,燃烧模型对计算对象的适应性非常重要,影响计算精度和效率.本文针对氨气旋流火焰,基于OpenFOAM开展了氨气旋流火焰标准化实验及模拟工作,对比了FGM燃烧模型和DTF燃烧模型在氨气旋流火焰燃烧室流场、火焰结构及污染物预测等方面的性能.通过综合分析,给出了模型选用建议,为氨发动机燃烧室和氨燃烧器仿真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旋流火焰 大涡模拟 模型对比 FGM燃烧模型 DTF燃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双背压供热改造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立华 魏湘 +3 位作者 杨铁峰 孙桂军 佟庆文 赵一丹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2,共6页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损失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如果汽轮机排汽余热能够充分回收用于供热,将大幅提高电厂的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通过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600 MW直接空冷机...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损失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如果汽轮机排汽余热能够充分回收用于供热,将大幅提高电厂的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通过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600 MW直接空冷机组双背压供热节能改造技术的实践,论述了改造过程中汽轮机末级叶片、低压缸末级叶片、排汽管道系统、凝结水系统、抽真空系统、循环水系统、排汽装置热水井水位平衡系统、凝结水冷却系统、热网循环水二次加热等系统和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以及背压限制值、背压控制、空冷岛防冻、双背压运行的启动和退出、换热器泄露处理、凝结水降温系统设置、热网水出口温度等双背压供热系统相关的调控措施,最后从节能减排效果、运行安全性以及灵活性调峰等方面讨论了改造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机组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该双背压供热灵活性改造技术为火力发电厂灵活性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机组 双背压改造 节能 灵活性 换热器 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汽供热机组深度调峰灵活性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郑飞 陈晓利 +3 位作者 高继录 吕道新 付强 王东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针对东北地区某供热机组因容量小、供热面积大、投入低压旁路时降电负荷的措施无法实施,进而导致冬季供暖期热电耦合矛盾异常突出的技术难题,研究提出了低压旁路至抽汽供热系统的改造方案和改造后机组的运行方案,给出了供暖期两台机组... 针对东北地区某供热机组因容量小、供热面积大、投入低压旁路时降电负荷的措施无法实施,进而导致冬季供暖期热电耦合矛盾异常突出的技术难题,研究提出了低压旁路至抽汽供热系统的改造方案和改造后机组的运行方案,给出了供暖期两台机组协同调峰措施,并对改造后的投资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抽汽供热机组进行低压旁路至采暖抽汽系统改造,将原排至凝汽器的蒸汽热损失回收至热网进行利用,在提升供热能力及机组效率的同时,解决了供暖期抽汽供热机组深度调峰时的热电解耦问题。改造后发电负荷降低5.0MW,增加热网供热能力20GJ,有效地提升了机组供热能力。改造后供暖期日平均收益约1万元,15天回收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供热机组 供热能力 低压旁路 采暖抽汽系统 灵活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供热机组多模式深度调峰协同运行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浩 陈晓利 +2 位作者 高继录 傅腾 张敏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8-450,457,共4页
针对东北地区某热电厂2台300MW级供热机组,研究分析了多供热机组多种调峰模式对全厂供热能力、调峰能力和经济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2台机组分别采用高背压供热技术、低压缸切缸供热技术、抽汽供热技术、高低压旁路供热+抽汽供热技术、低... 针对东北地区某热电厂2台300MW级供热机组,研究分析了多供热机组多种调峰模式对全厂供热能力、调峰能力和经济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2台机组分别采用高背压供热技术、低压缸切缸供热技术、抽汽供热技术、高低压旁路供热+抽汽供热技术、低压缸切缸+热泵供热技术、抽汽+余热回收等多种调峰模式对全厂供热能力、调峰能力和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2台机组最佳的调峰模式协同运行技术路线。研究得出,综合考虑全厂供热能力、深度调峰能力、顶尖峰能力和经济性等因素,全厂最佳的多模式深度调峰协同运行技术路线有2台机组切缸、1台机组切缸+1台机组高背压、1台机组切缸+160MW电锅炉、2台机组切缸+160MW电锅炉。与其它多模式深度调峰协同运行方式相比,2台抽汽+电锅炉的协同运行方式下全厂经济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供热机组 多模式深度调峰 协同运行 调峰能力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脱硫塔除雾器出口烟气浆液滴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德民 王中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12-116,共5页
为准确测量燃煤脱硫系统除雾器出口的浆液滴含量,分析现有除雾器出口浆液滴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劣,对国标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实现等速采样的浆液滴取样方法和简化的浆液滴浓度测定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为准确测量燃煤脱硫系统除雾器出口的浆液滴含量,分析现有除雾器出口浆液滴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劣,对国标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实现等速采样的浆液滴取样方法和简化的浆液滴浓度测定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测量浆液滴浓度的取样方法,无需对捕集器进行干燥和称重即可计算得到浆液滴浓度,可简化操作步骤,减少测量误差;采用国标的浆液滴捕集法存在较大的逃逸率,1号机组国标浆液滴捕集法的浆液滴逃逸率为39. 84%,2号机组的浆液滴逃逸率为41. 41%,平均逃逸率40. 60%,本文提出的浆液滴取样分析方法可更精确地测量除雾器出口的净烟气携带的浆液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塔 除雾器 出口烟气 浆液滴 国标法 逃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机组多模式深度调峰协同运行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晓利 宋浩 +4 位作者 高继录 黄智 傅腾 张敏 闫百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针对东北地区某电厂2台350MW供热机组,结合电厂目前的供热和发电情况,在保持现有供热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分析了采用2台机组均抽汽、1台机组切缸和1台机组抽汽、2台机组均切缸、1台机组切缸和1台机组旁路等4种深度调峰协同运行方式对机... 针对东北地区某电厂2台350MW供热机组,结合电厂目前的供热和发电情况,在保持现有供热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分析了采用2台机组均抽汽、1台机组切缸和1台机组抽汽、2台机组均切缸、1台机组切缸和1台机组旁路等4种深度调峰协同运行方式对机组发电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最优的协同运行方式。研究得出:采用2台机组均切缸和采用1台机组切缸、1台机组抽汽的协同运行方式均可降低全厂总发电功率,提高机组调峰能力。与其它协同运行方式相比,采用2台机组均切缸的协同运行方式可使全厂总发电功率最低,平均值为225MW,比现有调峰能力提高了52MW。采用1号机组切缸、2号机组抽汽的协同运行方式,2台机组总发电功率平均值为241MW,可提高全厂调峰能力35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深度调峰 多模式 协同运行 发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