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晓芳 谭全银 +3 位作者 刘丽丽 许开华 李金惠 王志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4-851,共8页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电子行业、环境保护、新能源行业等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必需的重要原料。开发绿色、高效的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分级结晶和分...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电子行业、环境保护、新能源行业等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必需的重要原料。开发绿色、高效的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分级结晶和分步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萃取色层法以及溶剂萃取法等技术分离与提纯稀土元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和萃取色层法在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几种方法的发展方向。针对电子废物逐年增加的趋势,概述了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在含稀土电子废物(如废荧光粉、废旧氢-镍电池电极材料和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制备单一高纯稀土元素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稀土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分离 提纯 萃取 电子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宁材料吸附贵金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易庆平 许开华 +3 位作者 郭苗苗 樊睿怡 张青林 罗正荣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8,共9页
生物吸附材料植物单宁因其来源丰富、成本低、富含酚羟基、容易改性,对金属离子尤其是贵金属的吸附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从植物单宁的结构、吸附剂制备方法、吸附影响因素、吸附机理和应用等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植物单宁... 生物吸附材料植物单宁因其来源丰富、成本低、富含酚羟基、容易改性,对金属离子尤其是贵金属的吸附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从植物单宁的结构、吸附剂制备方法、吸附影响因素、吸附机理和应用等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植物单宁材料吸附贵金属研究工作的进展。提出植物单宁吸附材料用于电子废物中稀贵金属的绿色循环回收,将为单宁吸附材料的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发展多用途的植物单宁相关产品,是今后植物单宁吸附材料的研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植物单宁 贵金属 吸附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碳纳米管协同增强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胜都 孙鑫 +4 位作者 李毅 薛白 谢兰 许开华 郑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153,163,共8页
采用低温碱/尿素水溶液制备纤维素溶液,通过混合石墨烯纳米片(GNP)/多壁碳纳米管(MWCNT),制备一种具有水平方向(In-plane)高热导率的复合薄膜热界面材料。GNP/MWCNT纳米填料在纤维素基体中能稳定分散,并且多维形貌结构的导热填料之间形... 采用低温碱/尿素水溶液制备纤维素溶液,通过混合石墨烯纳米片(GNP)/多壁碳纳米管(MWCNT),制备一种具有水平方向(In-plane)高热导率的复合薄膜热界面材料。GNP/MWCNT纳米填料在纤维素基体中能稳定分散,并且多维形貌结构的导热填料之间形成协同效应,降低了填料-基体之间的界面热阻。结果表明,GNP与MWCNT质量比为5∶5时,填料质量分数为10%的再生纤维素(RC)复合膜显示出优异的导热性能,其中水平方向热导率为15.7 W/(m·K)和垂直方向(Through-plane)热导率为0.25 W/(m·K),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拉伸强度65.8 MPa。此外,MWCNT对RC复合膜导热性能的协同效率( f )在MWCNT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大值0.68。该项工作中在纤维素基体构筑有效协同导热路径,为增强型热界面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再生纤维素 热导率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诱导制备PLLA/HA/GO三元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霍康伟 孙鑫 +5 位作者 杨胜都 廖兴燕 薛白 谢兰 许开华 郑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47,80,共7页
首先通过将羟基磷灰石(HA)及氧化石墨烯(GO)两种纳米填料预混合,得到紧密结合的复合填料,再通过非良溶剂诱导左旋聚乳酸(PLLA)相分离方式,制备了PLLA/HA/GO多孔复合膜。均匀分布的纳米填料能作为异相成核剂诱导PLLA结晶,使复合膜的结晶... 首先通过将羟基磷灰石(HA)及氧化石墨烯(GO)两种纳米填料预混合,得到紧密结合的复合填料,再通过非良溶剂诱导左旋聚乳酸(PLLA)相分离方式,制备了PLLA/HA/GO多孔复合膜。均匀分布的纳米填料能作为异相成核剂诱导PLLA结晶,使复合膜的结晶度由PLLA膜的53.7%提高到61.1%,实现在成型过程中由液-液相分离向固-液相分离的转变,从而影响膜表面的微观结构,并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LLA复合材料的起始热降解温度由315 ℃提高到355 ℃,拉伸强度由35.6 MPa提高到46.7 MPa。除此之外,纳米填料中含有大量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有效提高了膜的亲水性能,使表观接触角由122°降低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 左旋聚乳酸 羟基羟基磷灰石 氧化石墨烯 力学性能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辊磨机对菱镁矿磨矿及浮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闯 许鹏云 +3 位作者 孙传尧 印万忠 付亚峰 姚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立式辊磨机是一种集中碎、粉磨、快速烘干、高效选粉等工序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针对丹东宽甸某菱镁矿,分别进行立式辊磨机与球磨机磨矿—浮选试验,通过对比磨矿... 立式辊磨机是一种集中碎、粉磨、快速烘干、高效选粉等工序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针对丹东宽甸某菱镁矿,分别进行立式辊磨机与球磨机磨矿—浮选试验,通过对比磨矿能耗、磨耗、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矿浆中Fe^(3+)浓度等数据,并比较了药剂制度对闭路试验精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立式辊磨机磨矿的能耗仅为球磨机磨矿能耗的17%左右,立式辊磨机的磨耗约为球磨机磨耗的6%左右,同时立式辊磨机磨矿产品中有利于浮选的中间粒级(0.105~0.045mm粒级)含量要比球磨机磨矿高2.39个百分点、立式辊磨机磨矿矿浆中的Fe^(3+)浓度也仅为球磨机磨矿矿浆的17.86%;通过闭路试验精矿指标对比表明,使用立式辊磨机磨矿,可有效降低油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用量,并降低精矿中Ca O品位,提升精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辊磨机 球磨机 菱镁矿 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浸出法回收冶金污泥中的有价金属 被引量:7
6
作者 盛广宏 刘坤 +1 位作者 许开华 张云河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6-480,共5页
采用二次酸浸出的方法回收镍钴湿法冶金工业污泥中的有价金属。先采用水和硫酸作为浸出剂浸出Mg和Na,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的pH 7.5、浸出时间5 min、浸出剂体积与干污泥质量的比(ω)为10 mL/g。再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焦亚硫酸钠作为... 采用二次酸浸出的方法回收镍钴湿法冶金工业污泥中的有价金属。先采用水和硫酸作为浸出剂浸出Mg和Na,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的pH 7.5、浸出时间5 min、浸出剂体积与干污泥质量的比(ω)为10 mL/g。再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焦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进行二次酸浸,在硫酸与污泥质量比为1.3、焦亚硫酸钠与污泥质量比为0.3、ω为5 mL/g、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2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Ni、Cu、Mn和Zn的浸出率分别达92.45%、93.48%、89.52%、97.78%和94.79%。经XRD表征,浸出后污泥中未见原污泥中的矿物相,说明原污泥中的矿物几乎全部被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污泥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废动力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高温氢还原−湿法冶金联用回收有价金属 被引量:22
7
作者 郭苗苗 席晓丽 +5 位作者 张云河 余顺文 龙小林 蒋振康 聂祚仁 许开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5-1426,共12页
通过高温氢还原和湿法冶金联用的方法回收报废动力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中的镍、钴、锰以及锂金属,并对其回收机理及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报废三元正极材料经过高温氢气还原后,在层状镍钴锰酸锂结构中的锂迁移到表面,变成LiOH... 通过高温氢还原和湿法冶金联用的方法回收报废动力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中的镍、钴、锰以及锂金属,并对其回收机理及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报废三元正极材料经过高温氢气还原后,在层状镍钴锰酸锂结构中的锂迁移到表面,变成LiOH、LiOH∙H2O和少量的Li2CO3;镍钴锰由之前的Co^2+、Ni^3+和Mn^4+分别还原成了Co0、Ni0和MnO,其在还原水洗后物料的表面相分别为Ni(OH)2和Co(OH)2及MnO;还原后的LiOH、LiOH∙H2O和少量的Li2CO3经过水浸、酸洗、沉淀后,可得纯度为99.5%的Li2CO3,实现了锂与镍、钴、锰的分离;还原后的镍、钴和MnO经过硫酸酸浸后,镍、钴和锰浸出率分别为96.88%、97.23%和99.78%。浸出后溶液经氧化沉淀及萃取分离,锰沉淀分离率为98.46%,萃取分离后氯化钴和氯化镍溶液杂质含量低于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锰酸锂 三元正极材料 报废 氢气还原 回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红土镍矿粗细分级?重磁联合除铬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许鹏云 方浩 +4 位作者 陈洲 刘波 蒋振康 郭学益 许开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7-578,共12页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 为了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设备的磨蚀,对红土镍矿原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表征,提出“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对红土镍矿中的铬铁矿进行富集分离,降低红土镍矿原矿中铬铁矿的含量并获取部分品质合格的铬精矿。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中的铬主要富集在0.058~1.500 mm粒级中,赋存物相为铬铁矿和褐铁矿,分别占比54.51%和44.04%;Ni不存在独立矿物相,95.95%的镍赋存于褐铁矿中。“粗细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工艺能够将送入冶炼的红土镍矿Cr2O3品位由原矿的2.24%降低至1.27%,去除率达43.30%,能够有效降低铬铁矿对红土镍矿冶炼设备的磨蚀;同时,该工艺还能获得Cr2O3品位为36.19%,回收率32.07%,铬铁比为2.51的铬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粗细分级 重选 磁选 褐铁矿 铬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Ni_(0.65)Co_(0.1)Mn_(0.25)(OH)_(2)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坤 薛晓斐 +2 位作者 许开华 马琳 李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3-1570,共8页
以类球形的Ni_(0.65)Co_(0.1)Mn_(0.25)(OH)_(2)前驱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处理温度对该前驱体的比表面积、形貌、粒径、金属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检测手段揭示了高温处理过程中前驱... 以类球形的Ni_(0.65)Co_(0.1)Mn_(0.25)(OH)_(2)前驱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处理温度对该前驱体的比表面积、形貌、粒径、金属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检测手段揭示了高温处理过程中前驱体物相演变行为、热稳定性以及过渡金属元素的价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锰氢氧化物 共沉淀法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