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建设与企业信贷配置研究——来自上市公司贷款公告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华强 张承鹫 才国伟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9,共17页
通过手工整理2008—2021年近15万条A股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公告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如何影响企业信贷配置。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高铁站数增多,会提升企业从周边银行获取贷款的比重,且该影响机制在非省会城市企业样本中作用力度更大... 通过手工整理2008—2021年近15万条A股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公告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如何影响企业信贷配置。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高铁站数增多,会提升企业从周边银行获取贷款的比重,且该影响机制在非省会城市企业样本中作用力度更大。高铁建设能够强化企业对周边信贷资源的依赖性,支持“信贷监管理论”。机制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主要吸引银行机构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聚集,有利于提高银行竞争及其对信贷的影响力度,进而提升企业从附近银行机构获取信贷的比重。研究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是促进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一种作用机制,为中国实现交通强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信贷配置 银行竞争 因果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轨InSAR数据的高山峡谷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伟 陈宏 +8 位作者 纪成亮 杨庆义 席文勇 孙旭 张勇 于天文 倪冰冰 徐智慧 李德营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3,共10页
近年来,反映地表变形因子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被逐渐引入到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SAR影像差异,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InSAR升、降轨成像效果差别大,对地表变形的反... 近年来,反映地表变形因子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被逐渐引入到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SAR影像差异,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InSAR升、降轨成像效果差别大,对地表变形的反映存在较大误差。为了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更加准确地使用InSAR数据,选择象鼻岭水电站库区作为研究区,经过指标因子相关性分析后,选择了和高山峡谷区滑坡发生相关的11个孕灾因子与升、降轨InSAR变形数据组合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比较是否使用变形数据和使用不同变形数据之间的结果发现,在易发性评价中补充采样点较稀疏的升轨数据反而会降低易发性评价精度,补充采样点较多的降轨数据能一定程度上提高2.7%的易发性精度(AUC=0.9248)。研究表明,InSAR变形数据作为因子引入滑坡易发性评价中会影响评价结果,在高山峡谷区选用合适的InSAR变形数据可提高易发性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INSAR 升降轨数据 高山峡谷区 象鼻岭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能源集团统一运行监测与安全预警平台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静 高昆仑 +1 位作者 卞超轶 梁潇 《电信科学》 2018年第5期155-162,共8页
能源集团信息化资产近年来急速增长,为有效应对信息安全风险,通过大数据和多源告警数据交叉确认机制等技术,设计了集团型企业中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系统进行集中运行监测并实现安全预警和日志审计的平台。提出了通过对全网海量多源异构... 能源集团信息化资产近年来急速增长,为有效应对信息安全风险,通过大数据和多源告警数据交叉确认机制等技术,设计了集团型企业中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系统进行集中运行监测并实现安全预警和日志审计的平台。提出了通过对全网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全局分析,实现信息网络安全风险与态势的实时感知。该平台对于提升信息系统运行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时预警信息风险向电力系统传播扩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多源告警数据交叉确认机制 多源异构数据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跨省电力交易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慧敏 李晏 +1 位作者 冯天天 杨益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6-61,共6页
在“碳中和”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省间电力交易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电量平衡,构建了跨省电力交易空间结构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了2016—2019年省间电力交易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并通过二次指派程序(QAP)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 在“碳中和”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省间电力交易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电量平衡,构建了跨省电力交易空间结构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了2016—2019年省间电力交易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并通过二次指派程序(QAP)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省间电力交易具有一定区域特征,西北部地区在网络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省间电力交易网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特高压输电建设情况和供需差的变化。因此,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应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建立跨区域交易中心,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省间电力交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电力交易 空间结构演化 影响因素 复杂网络模型 QA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去噪自编码器的智能内部审计预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平 陈锐 +1 位作者 付元承 徐婧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4,共11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ChatGPT,依托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大型语言模型,为企业智能内部审计预警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文章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企业内部审计契合性的基础上,结合ChatGPT的关键技术架构,构建了一种以添加...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ChatGPT,依托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大型语言模型,为企业智能内部审计预警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文章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企业内部审计契合性的基础上,结合ChatGPT的关键技术架构,构建了一种以添加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期记忆(Attention-Bi-LSTM)作为神经网络的深度去噪自编码器(DDAE)智能内部审计预警模型,并从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分析了该模型在应用实施中的关注点。期望本文可以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内部审计预警提供新的方法,也为注册会计师从事社会审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内部审计预警 深度去噪自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高山峡谷区滑坡隐患早期识别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宏 江峻毅 +7 位作者 纪成亮 张伟 杨庆义 孙旭 席文勇 张勇 刘玉洁 李德营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6,共11页
近年来,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滑坡隐患早期识别是高山峡谷区滑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牛栏江中下游河段的象鼻岭水库区域为研究区,基于SBAS-InSAR技术,在分析地形可视性的基础上,通过Se... 近年来,高山峡谷区滑坡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滑坡隐患早期识别是高山峡谷区滑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牛栏江中下游河段的象鼻岭水库区域为研究区,基于SBAS-InSAR技术,在分析地形可视性的基础上,通过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结合互补的方式,对该区域的滑坡隐患进行早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升、降轨数据结合有效减小了阴影叠掩区的干扰,能够较全面地识别出高山峡谷区的滑坡隐患点;研究区内雷达视线方向的年平均形变速率为-186~166 mm/a,基于形变结果识别出47个滑坡隐患点;高程在1400~<1600 m、坡度在30°~<40°、坡向在东北和正南方向为滑坡发育的有利地形,大部分滑坡分布在石炭系下统岩关组地层中。研究成果证明了基于SBAS-InSAR技术采用升、降轨数据结合互补方式在高山峡谷区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中的优势及有效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隐患早期识别 高山峡谷区 SARS-InSAR技术 地形可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随机搜索优化的核反应堆数字孪生参数反演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龙家雨 宋美琪 +2 位作者 柴翔 刘晓晶 妥艳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为了实现对核反应堆内置传感器的大量数据的高效存储、传输和分析,本文结合聚类算法与随机搜索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对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的数字孪生系统搭建了一个参数反演模型,实现在热管失效工况下的堆芯温度数据的反演。使用20%热管失... 为了实现对核反应堆内置传感器的大量数据的高效存储、传输和分析,本文结合聚类算法与随机搜索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对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的数字孪生系统搭建了一个参数反演模型,实现在热管失效工况下的堆芯温度数据的反演。使用20%热管失效工况下空间热离子反应堆堆芯4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通过K-means聚类与轮廓系数指标提取各区域的特征温度参数,通过随机配置优化的全连接人工神经网络(ANN)完成特征参数到其他参数的反演,并对反演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对燃料、发射极、接收极、冷却剂4个区域进行参数反演,温度反演值的相对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55%、0.41%、0.19%、0.18%,其中用于反演的特征参数占总参数比例均不超过8%。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参数反演模型能够获取特征参数的物理含义,并对空间热离子反应堆堆芯温度参数进行较高精度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空间热离子反应堆 K-MEANS聚类 人工神经网络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铁石 李新生 +1 位作者 吴鹏 蒋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煤的可磨性指数表征的是破碎煤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制粉系统能耗。通过一组干燥试验,研究了干燥强度对大同烟煤和元宝山褐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影响规律,归集出干燥强度对哈氏可磨性指数影响趋势线。干燥对可磨性指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水... 煤的可磨性指数表征的是破碎煤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制粉系统能耗。通过一组干燥试验,研究了干燥强度对大同烟煤和元宝山褐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影响规律,归集出干燥强度对哈氏可磨性指数影响趋势线。干燥对可磨性指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水分的变化,干燥过程中会使煤的结构变化,也影响着可磨性指数。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火电厂磨煤机运行中,各干燥介质风量组成及一次风温度等参数的调整。通过煤的干燥强度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制粉系统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强度 可磨性指数 水分 干燥出力 磨煤机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韧性量化与多目标优化
9
作者 黄敬智 肖宁 +9 位作者 黄夏楠 林长锥 胡臻达 刘林 吴念远 字政宇 林健 谢珊 景锐 赵英汝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60,共14页
近年来,为提升能源系统韧性,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提出了一种高时间分辨率(小时级)的能源系统韧性量化评价方法,并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规划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方案,旨在应对能源系统三难困境... 近年来,为提升能源系统韧性,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提出了一种高时间分辨率(小时级)的能源系统韧性量化评价方法,并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规划电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方案,旨在应对能源系统三难困境(经济-环境-韧性),评估电氢耦合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效益。以中国东南沿海某工业园区为案例,将文中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应用于该园区的能源系统,根据极端事件对能源系统的干扰规律,在4种碳排放限制情景下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确定各情景下的最优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目前电氢耦合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只有在对能源系统环境性和韧性均有要求下,电氢耦合技术应用才具有较大的价值。随着碳排放约束加强,经济性目标函数的净现值成本从全局情景的4.48×10^(10)元上升至强碳排放限制情景的4.74×10^(10)元,增长了5.80%。韧性指标则从5061.62 MWh下降至4184.01 MWh,减少了21%,电氢耦合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环境性与韧性。最优化方案表明,氢储能不仅是跨季节长期储能的有效解决方案,其在短期储能中的独特优势同样值得关注。最后,将提出的韧性量化评价新方法与前人方法进行对比,可使优化方案净现值提高0.9%,系统最低供能水平提高5.19%,系统恢复能力提高1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耦合 综合能源系统 极端天气 韧性量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电压无功两阶段多目标鲁棒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符杨 武洁 +4 位作者 苏向敬 田书欣 米阳 李海瑜 耿福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高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线路排布不对称、负荷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加剧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同时,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显著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系统电压越限频繁以及网络能量损耗增加。引入电压不平衡度二阶锥约束,以降低主动配电网的... 高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线路排布不对称、负荷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加剧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同时,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显著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系统电压越限频繁以及网络能量损耗增加。引入电压不平衡度二阶锥约束,以降低主动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程度;采用鲁棒优化方法对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多目标电压无功控制模型,以最小化系统电压偏差和网络能量损耗;结合二阶锥松弛与线性化技术将非凸模型转化为可求解形式,利用法线边界相交算法处理多目标问题,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将可求解模型分为主问题与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从而得到鲁棒帕累托最优解。基于澳大利亚某真实配电网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 不确定性 鲁棒优化 两阶段 多目标 电压无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电场探针的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轶波 吕佳佳 +1 位作者 彭翰川 冯亮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不影响行波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电场探针的行波检测方法以降低检测成本。该方法根据输电线路周围的空间电场情况,利用镜像法理论对输电线路附近的电场分布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检测位置安装探针以检测空间电位。探针不与输... 在不影响行波检测精度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电场探针的行波检测方法以降低检测成本。该方法根据输电线路周围的空间电场情况,利用镜像法理论对输电线路附近的电场分布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检测位置安装探针以检测空间电位。探针不与输电线路直接接触,可在不停止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与检修,通过接地线得到该电位产生的感应电流,再利用固有时间尺度分解方法分析感应电流信号以提取故障行波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探针感应电流表征输电线路上的电压信号的方法是可行的。此外,该方法定位误差较小,精度高,能够实现跨度较长输电线路的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行波 空间电场 探针 固有时间尺度分解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r12NiMo1W1V钢螺栓表面裂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小伍 陈晓宇 黄亮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18,308,共3页
2Cr12NiMo1W1V钢螺栓在调制后发现其表面存在多条轴向裂纹。通过对裂纹进行宏观观察、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查以及金相分析等,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最终确定了螺栓的开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Cr12NiMo1W1V钢螺栓开... 2Cr12NiMo1W1V钢螺栓在调制后发现其表面存在多条轴向裂纹。通过对裂纹进行宏观观察、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查以及金相分析等,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最终确定了螺栓的开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Cr12NiMo1W1V钢螺栓开裂主要是因为其表面存在锻造折叠缺陷,缺陷处形成裂纹源区,淬火时在淬火应力的作用下,由折叠缺陷进一步扩展形成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r12NiMo1W1V钢 螺栓 轴向裂纹 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发输电多阶段扩展规划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相阳 李文博 +2 位作者 丛淼 王男 刘玉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129,共7页
针对发输电中长期联合扩展规划,提出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多目标、多阶段优化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应用于系统规划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并给出多设备非同步投运时的处理策略;考虑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负荷差异化增长的影响,采用模... 针对发输电中长期联合扩展规划,提出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多目标、多阶段优化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应用于系统规划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并给出多设备非同步投运时的处理策略;考虑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负荷差异化增长的影响,采用模糊聚类算法对具有时空特性的负荷、风电数据进行削减,得到扩展规划所需运行场景;以全寿命周期成本和连锁故障风险分别作为经济性和可靠性目标,以研究年限内每个水平年作为规划分阶段,建立多目标、多阶段发输电联合扩展规划模型,并利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得到帕累托解集及推荐的阶段式扩展规划序列;与单一阶段规划相比,多阶段规划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可大幅降低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发输电扩展规划 全寿命周期成本 多目标 多阶段规划 场景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坝分层浇筑施工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荣清 刘伟佳 +4 位作者 牛旭婧 谭尧升 刘春风 李庆斌 胡昱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79,共4页
坝区高温低湿、大风等极端天气会使分层浇筑混凝土层间结合性能发生劣化。通过测定极端天气环境(如:高温低湿、大风)下混凝土的层面状态(含水量、贯入阻力)和层间劈裂抗拉强度,对3种施工措施(如表面不处理、覆盖保温被和界面凹槽)进行... 坝区高温低湿、大风等极端天气会使分层浇筑混凝土层间结合性能发生劣化。通过测定极端天气环境(如:高温低湿、大风)下混凝土的层面状态(含水量、贯入阻力)和层间劈裂抗拉强度,对3种施工措施(如表面不处理、覆盖保温被和界面凹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坝在极端环境下浇筑存在施工风险。在高温低湿条件下覆盖保温被并不能有效避免层间结合质量的下降,界面凹槽可以小幅度地提高坯层间结合强度;在大风条件下坯层表面覆盖保温被及采用界面凹槽处理是比较可行的措施,可以保证坯层间结合质量满足要求。在大风条件下覆盖保温被,一方面防止了水分的散失,另一方面延缓了混凝土的凝结速率,使得层间劈拉强度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水泥 碾压混凝土 分层浇筑 表层含水量 贯入阻力 劈裂抗拉强度 施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仓清理机器人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峥 商守海 +19 位作者 高利强 孙磊 卢建宁 薛道荣 张国峰 鲁杰为 黄智 何正勇 刘建平 袁广忠 张海福 丁红 朱宴南 陈闯 齐连军 褚立庆 赵强 于永昌 董陆军 张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5-221,共7页
储煤筒仓在我国应用广泛、现存量巨大,储煤筒仓的粘壁、蓬煤、堵塞现象,长期以来一直给煤矿、电厂等企业带来困扰。储煤筒仓内部呈圆柱体,底部有多个方锥形落料口,落料口通常为一米见方远小于煤仓内径,原煤自上而下靠自重下落,这种结构... 储煤筒仓在我国应用广泛、现存量巨大,储煤筒仓的粘壁、蓬煤、堵塞现象,长期以来一直给煤矿、电厂等企业带来困扰。储煤筒仓内部呈圆柱体,底部有多个方锥形落料口,落料口通常为一米见方远小于煤仓内径,原煤自上而下靠自重下落,这种结构形式决定了锥形落料口附近原煤流速变缓、受挤压、易粘壁蓬堵,再遇上煤料颗粒细、含水量高、存煤时间长等情况,粘壁更易发生,粘壁使煤料流动通道更为狭窄、流速更慢,进而逐渐发展为堵塞,这种情况很难完全避免;在冬季气温很低的地区,含水量较高的煤料还会形成冻粘壁,进而逐渐发展为冻堵,更加难以疏通。目前煤矿解决粘壁蓬堵是靠人工巡检发现蓬堵、定期人工清理粘壁、人工疏通堵塞,人员须钻入煤仓中手动清理,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效果差,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每年都有因人工煤仓清堵而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而且对于放小炮也无效的冻堵只能等待来年回暖,使煤仓使用率降低,给煤矿及电厂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运用特种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算法,针对储煤筒仓研发了一套煤仓全方位智能清理机器人系统,在不改变储煤筒仓现有结构的情况下,在每个落煤口内部安装一套以液压为动力、可往复移动、捶打破煤的机器人执行单元,由机器人集群控制软件操控,根据每个落煤口布置的堵煤监测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的信号,实现自动监测判断蓬堵情况,自动选择最优的清理措施、操控相关机器人协调动作,使落煤口迅速恢复畅通。整个系统全自动无人值守运行,可迅速有效解决储煤筒仓中的蓬煤、粘壁、冻煤等落煤不畅和阻塞的情况,以成体系的技术化手段安全有效地替代人工高危工作,避免了因人工清堵而导致伤亡的可能,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矿、电厂的痛点,提高储煤系统运行安全性。详细说明了煤仓清理机器人的运行机理、安装布局、样机试验测试、煤矿企业应用效果等情况,证明了煤仓清理机器人是解决煤仓粘壁、蓬煤、冻煤等落煤不畅和煤仓阻塞情况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仓 清理机器人 堵煤 冻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脆弱区光伏阵列生境异质性对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立哲 罗久富 +3 位作者 吴赛男 隋欣 刘军 刘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259,共8页
为探索石漠化区光伏场区植被恢复策略,开展遮荫程度逐渐增加的阵列行间对照区和前檐、后檐、组件下方遮荫区植物8个叶功能性状差异和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阵列行间相比,檐下(前、后檐)植物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叶体积和叶... 为探索石漠化区光伏场区植被恢复策略,开展遮荫程度逐渐增加的阵列行间对照区和前檐、后檐、组件下方遮荫区植物8个叶功能性状差异和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阵列行间相比,檐下(前、后檐)植物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叶体积和叶组织密度升高,比叶面积降低;组件下方植物叶含水率、叶鲜质量、比叶面积升高,叶组织密度、叶干质量降低;檐下和组件下方植物叶性状种间变异总体上分别呈降低和增加趋势,但叶厚种间变异随遮荫程度增加而增大,叶含水率种间变异最小。据此,阵列行间、组件下方、檐下植物分别采取保守、积极、积极与保守协同的生态策略,研究成果可为植被恢复物种筛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植物 植被恢复 石漠化 叶功能性状 生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市场机制设计 被引量:17
17
作者 林华 杨明辉 +2 位作者 盖超 林晓凡 冯冬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8,共7页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在同步推进。为协调常规电力交易品种与消纳责任权重交易品种之间的关系,实现消纳权重制度顺利执行,设计了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市场机制。分析了现货市场背景下消纳权重制...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在同步推进。为协调常规电力交易品种与消纳责任权重交易品种之间的关系,实现消纳权重制度顺利执行,设计了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市场机制。分析了现货市场背景下消纳权重制度实施的难点,从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交易方式与周期、交易流程4个方面设计相关市场机制,创新性提出包含电网主体的超额消纳量市场设计,并通过算例分析论证包含电网主体的超额消纳量市场对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 现货市场 机制设计 新能源 超额消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燃煤机组尿素制氨系统选择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雪松 刘高军 +1 位作者 李金晶 蒋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某电厂二期拟建2×1000 MW燃煤机组,锅炉尾部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CR)。为了确定尿素制氨系统类型,分别调研了电加热尿素热解系统、气气换热尿素制氨系统、尿素普通水解系统、尿素催化水解系统。技术上,尿素水解制氨系统在... 某电厂二期拟建2×1000 MW燃煤机组,锅炉尾部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CR)。为了确定尿素制氨系统类型,分别调研了电加热尿素热解系统、气气换热尿素制氨系统、尿素普通水解系统、尿素催化水解系统。技术上,尿素水解制氨系统在机组高(低)负荷运行、施工、检修、故障、腐蚀、堵塞、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经济上,尿素热解制氨系统固定投资与尿素水解的相当,两者差别一般在10%以内,且多数情况尿素水解系统固定投资花费较低;4种尿素制氨系统运行费用分别为2259万元/a、1994万元/a、2012万元/a、1885万元/a,尿素催化水解系统年运行费用最低且较尿素普通水解系统的低127万元。因为尿素催化水解制氨系统中蒸汽、电、除盐水等费用占运行费用的比例仅为10.07%、1.07%、0.11%,同时其尿素分解率≥99%。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2个层面因素,宜推荐尿素催化水解制氨系统。本分析方法对同类系统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尿素热解 尿素水解 催化水解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湿法脱硫喷淋塔导流板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景岩 陈阵 丁艳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1-145,共5页
针对湿法脱硫塔烟气偏流问题,采用加入导流板的方式组织烟气流动,提高液气比分布均匀性。本文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描述塔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采用双膜理论对SO2吸收过程进行简化分析,建立传质模型;建立导流板式喷淋塔内多相流动与传... 针对湿法脱硫塔烟气偏流问题,采用加入导流板的方式组织烟气流动,提高液气比分布均匀性。本文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描述塔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采用双膜理论对SO2吸收过程进行简化分析,建立传质模型;建立导流板式喷淋塔内多相流动与传质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并以某660 MW燃煤机组湿法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4种不同结构的导流板。结果表明,与原喷淋塔相比,加入4块导流板时脱硫性能提升较为明显,脱硫效率由82.2%提升至87.1%,且系统阻力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喷淋塔 导流板 多相流动 气液传质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混凝土承台式海上风电塔强振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伟 金波 +2 位作者 郑涛 和庆冬 何先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241,共9页
对某个风电场的23座高桩-混凝土承台式海上风电塔进行了1年的强振监测,统计了其在台风、偏航冲击等作用力下的强振特性。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机舱对风向偏航时会引起塔筒强烈振动,且此类型强振现象持续时间达几十秒,有时振动加速度可超过1... 对某个风电场的23座高桩-混凝土承台式海上风电塔进行了1年的强振监测,统计了其在台风、偏航冲击等作用力下的强振特性。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机舱对风向偏航时会引起塔筒强烈振动,且此类型强振现象持续时间达几十秒,有时振动加速度可超过10 m/s^2,每个月多达几百次;在某次台风作用下,塔筒的振动加速度接近10 m/s^2;施工船靠船时的碰撞引起塔筒的强振幅值接近15 m/s^2;通过分析风电塔1年运营期间的塔筒固有频率值,发现前3阶固有频率值、阻尼比未发现变化。监测结果表明:高桩-混凝土承台式风电塔在台风、机舱偏航,施工船碰撞时都会产生强烈振动。因此,机舱偏航和施工船碰撞引起风电塔的强振现象过于频繁发生,是风电塔疲劳损伤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此类型风电塔设计、运营安全监测及损伤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振 海上高桩-混凝土承台式风电塔 台风 偏航、施工船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