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环境DNA的流域两栖动物多样性分布调查研究
1
作者
欧阳凌雯
杨海菊
+6 位作者
陈蓓
刘向林
黄湘云
王志浩
伊剑锋
杨江华
张效伟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程度最为严重的类群之一,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正不断破坏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监测与评估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是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前提。环境DNA(eDNA)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我国两...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程度最为严重的类群之一,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正不断破坏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监测与评估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是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前提。环境DNA(eDNA)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我国两栖动物的研究中尚在起步阶段。该研究在形态学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联合DNA条形码鉴定和eDNA宏条形码技术,针对漓江流域的两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及分布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DNA条形码方法结合形态学方法,能够完成对两栖动物更为精准的鉴定,且在两栖动物调查中eDNA方法可以作为形态学方法的有力补充。②基于eDNA方法发现,在科分类阶元上,蛙科(Ranidae)、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是漓江流域两栖动物的优势类群;在种分类阶元上,华南湍蛙(Amolops ricketti)和黄岗臭蛙(Odorrana huanggangensis)是漓江流域两栖动物的优势类群。③影响漓江流域两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农田覆盖率,发现随着农田覆盖率的增大,两栖动物丰富度指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
两栖动物
漓江流域
物种多样性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环境DNA的流域两栖动物多样性分布调查研究
1
作者
欧阳凌雯
杨海菊
陈蓓
刘向林
黄湘云
王志浩
伊剑锋
杨江华
张效伟
机构
国家
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水
生态
健康重点实验室
广西
壮族自治区
生态
环境
监测
中心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桂林漓江站
生态
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云南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202101,2021YFC3201003)。
文摘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程度最为严重的类群之一,人类活动及环境变化正不断破坏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监测与评估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是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前提。环境DNA(eDNA)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我国两栖动物的研究中尚在起步阶段。该研究在形态学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联合DNA条形码鉴定和eDNA宏条形码技术,针对漓江流域的两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及分布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DNA条形码方法结合形态学方法,能够完成对两栖动物更为精准的鉴定,且在两栖动物调查中eDNA方法可以作为形态学方法的有力补充。②基于eDNA方法发现,在科分类阶元上,蛙科(Ranidae)、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是漓江流域两栖动物的优势类群;在种分类阶元上,华南湍蛙(Amolops ricketti)和黄岗臭蛙(Odorrana huanggangensis)是漓江流域两栖动物的优势类群。③影响漓江流域两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农田覆盖率,发现随着农田覆盖率的增大,两栖动物丰富度指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模式。
关键词
EDNA
两栖动物
漓江流域
物种多样性
人类活动
Keywords
eDNA
amphibians
the Lijiang River Basin
biodiversity
human activities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环境DNA的流域两栖动物多样性分布调查研究
欧阳凌雯
杨海菊
陈蓓
刘向林
黄湘云
王志浩
伊剑锋
杨江华
张效伟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