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珠宝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蔓曲 田晶 韩晓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检测实验室 能力验证 实验室国家认可 珠宝 内部质量控制 技术能力 管理部门 实验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TC实验室发现未揭示的CVD合成钻石鉴定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中华 兰延 +4 位作者 沈美冬 陆太进 柯捷 刘建辉 张玉冰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2012年以来,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先后在送检的裸石和镶嵌钻石饰品中遇到未经揭示的CVD合成钻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新出现的CVD合成钻石的特征,NGTC实验室对接受送检中发现的所有未经揭示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 2012年以来,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先后在送检的裸石和镶嵌钻石饰品中遇到未经揭示的CVD合成钻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新出现的CVD合成钻石的特征,NGTC实验室对接受送检中发现的所有未经揭示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合成钻石均呈近无色的Ⅱa型,光致发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中可见737nm发光线,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下可见蓝绿色荧光、蓝色磷光以及CVD合成钻石典型的层状生长纹理特征。因此,仅用常规的鉴定方法很难将CVD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区分,但结合光致发光光谱特征和钻石观测仪荧光图像特征,可以准确地鉴定这类CVD合成钻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合成钻石 光致发光光谱 DiamondViewTM 蓝绿色荧光 蓝色磷光 层状生长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小颗粒无色高压高温合成钻石的鉴定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兰延 梁榕 +4 位作者 陆太进 张天阳 宋中华 马泓 马瑛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2-17,共6页
2015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深圳实验室先后在送检的镶嵌饰品中检测出多批次混杂在配镶副石中的无色小颗粒高压高温(HPHT)合成钻石,本文对这些饰品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颗粒高压高温合成钻石样品... 2015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深圳实验室先后在送检的镶嵌饰品中检测出多批次混杂在配镶副石中的无色小颗粒高压高温(HPHT)合成钻石,本文对这些饰品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颗粒高压高温合成钻石样品中可见Fe、Ni等金属包裹体,并大多具有磁性;红外光谱可检测到弱的2 802cm^(-1)跟B相关的吸收峰;钻石观察仪下可见蓝色-蓝绿色荧光的几何状生长分区以及强蓝色磷光;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可检测到与Ni相关吸收线(685,880nm);小颗粒钻石自动排查仪(AMS)测试结果均为"referⅡ型"或"refer"。虽然前人对无色高压高温合成钻石已有少量研究,但在实验室送检样品的配石中属首次发现,这应引起重视和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钻石 高压高温 鉴定 磁性 钻石观察仪 红外吸收光谱 小颗粒钻石自动排查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晶程度SiO_2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建军 刘晓伟 +4 位作者 王岳 范澄兴 叶宏 程佑法 刘殿正 《红外》 CAS 2010年第12期31-35,共5页
SiO_2系列常见宝石品种包括水晶、石英岩、玉髓、欧泊和熔炼石英玻璃。通过对各个品种宝石的镜面反射红外光谱和直接透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得出随着宝石结晶程度的变化,Si-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及合频谱带具有一定的递变规律,而且在巨晶水... SiO_2系列常见宝石品种包括水晶、石英岩、玉髓、欧泊和熔炼石英玻璃。通过对各个品种宝石的镜面反射红外光谱和直接透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得出随着宝石结晶程度的变化,Si-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及合频谱带具有一定的递变规律,而且在巨晶水晶的红外光谱中,Si-O键表现出了明确的方向性。此外,OH键在该类宝石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伸缩振动谱带(3600cm^(-1)~3200cm^(-1))也与宝石的结晶程度呈现出递变规律。与Si-O键相关的谱带递变规律对于确定相关宝石的晶体形态进而准确定名具有重要意义,而Si-O键的方向性也为区分天然与合成水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红外光谱 结晶度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铱黄金饰品的特征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蓝延 赵曼曲 陈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采用显微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掺Ir黄金饰品的外观特征、掺入物的化学成分、存在形式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入物主要为Ir,Ru,Os等,它们以独立物相赋存于黄金饰品中。掺入比例ω(Ir+Os):ω(Ru)变化于65%~70%:3... 采用显微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掺Ir黄金饰品的外观特征、掺入物的化学成分、存在形式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入物主要为Ir,Ru,Os等,它们以独立物相赋存于黄金饰品中。掺入比例ω(Ir+Os):ω(Ru)变化于65%~70%:30%~35%之间。掺入物的密度与足金的相近。在黄金饰品中掺入Ir等物质明显是掺杂行为,导致黄金成色不足。对掺Ir黄金饰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饰品 IR 掺杂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蔓曲 蓝延 +1 位作者 于娜 张天阳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折射仪、紫外荧光灯、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对一种近来出现在市场上的玉石新品种、来自俄罗斯的绿泥石玉———“天使之玉(seraphinite)”———的宝石学特征、微观结构及其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绿泥石... 采用折射仪、紫外荧光灯、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对一种近来出现在市场上的玉石新品种、来自俄罗斯的绿泥石玉———“天使之玉(seraphinite)”———的宝石学特征、微观结构及其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绿泥石玉呈深绿色、微透明—不透明集合体,具鳞片变晶结构,裂隙少,质地均匀,在紫外荧光灯下不发荧光,摩氏硬度为2.5,折射率为1.58,密度为2.60g/cm3。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绿泥石玉的物相为绿泥石。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结果表明,绿泥石晶体发育良好,可见不同排列方向上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呈交叉分布。能谱结果表明,该绿泥石晶体的化学组成w(MgO)为35.4%,w(Al2O3)为14.8%,w(Si O2)为32.6%,w(FeO)为4.2%,w(H2O)为13.0%。该绿泥石玉基本由斜绿泥石组成,斜绿泥石的晶体化学式为:Mg6(Fe0.7Mg3.8Al1.5)(Si6.2Al1.8)O20(OH)16;晶体呈定向排列,颗粒较大的片状晶体产生波状弯曲现象。这些结构特征是造成该绿泥石玉具有丝绢光泽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绿泥石玉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滇北玄武岩晶洞中葡萄石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被引量:5
7
作者 阮青锋 邱志惠 +3 位作者 宋林 刘俊伯 童静芳 李夏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现代测试仪器设备,对川南普格和滇北昭通玄武岩晶洞中的葡萄石及其晶体聚集体的矿物学特征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了葡萄石的颜色成因。普格葡萄石有微...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现代测试仪器设备,对川南普格和滇北昭通玄武岩晶洞中的葡萄石及其晶体聚集体的矿物学特征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了葡萄石的颜色成因。普格葡萄石有微蓝的黄绿色和浅黄绿色两种不同的颜色,单晶体主要为板状,平行双面c{001}和斜方柱m{110}较发育,平行双面a{100}基本不发育,聚集体呈扇贝状、葡萄状,成分中除了Al_2O_3、SiO_2、CaO、FeO、Fe_2O_3外,还有少量的Cr_2O_3。昭通葡萄石表现为浅蓝绿色、浅黄绿色,甚至鲜黄绿色,单晶体以板柱状为主,常见单形为斜方柱m{110}、平行双面a{100}及c{001},平行双面c{001}最发育,其次是平行双面a{100},斜方柱{110}出露的面积较小,聚集体主要为灯笼状,成分中不含Cr_2O_3。葡萄石的颜色主要是Fe^(3+)、Fe^(3+)、Cr^(3+)等致色离子的晶体场分裂所引起,硅氧骨干外异价阳离子之间的类质同像替代所形成的空穴对葡萄石的颜色也有一定的影响。葡萄石颜色随铁(或铁和铬)含量的增加而加深,铬含量的增大有降低葡萄石晶体透明度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石 晶体形貌 致色离子 空穴致色 四川普格 云南昭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红色长石”的围岩和表面残留物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兰延 陈春 +1 位作者 陆太进 王薇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西藏红色长石"的真伪及是否经过扩散处理是国内外珠宝界最激烈争议的话题之一,对该长石材料的研究意义重要。采用传统的岩石学研究和现代岩矿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能谱仪等测试手段对"西... "西藏红色长石"的真伪及是否经过扩散处理是国内外珠宝界最激烈争议的话题之一,对该长石材料的研究意义重要。采用传统的岩石学研究和现代岩矿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能谱仪等测试手段对"西藏红色长石"的围岩和表面残留物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红色长石"原生围岩是中基性侵入岩,围岩中含有玻璃和气孔,围岩和长石表面的残留物中含有大量的Cu,Fe元素;围岩和残留物经过了后期人为的高温烧结作用,部分暗色矿物和外来物质在烧结过程形成为玻璃,并产生大量的气泡;绝大部分"西藏红色长石"样品都经过了Cu扩散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石” 围岩 岩矿测试 扩散处理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测试技术的钠长石玉矿物组成研究
9
作者 马瑛 兰延 +2 位作者 张继贺 王民民 李梅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6-42,共7页
虽然目前普遍认为钠长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等,但仍有待验证。参照行业中对翡翠种的划分,将市场上常见的钠长石玉进行分类,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测试方法对钠长石... 虽然目前普遍认为钠长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等,但仍有待验证。参照行业中对翡翠种的划分,将市场上常见的钠长石玉进行分类,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测试方法对钠长石玉的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出钠长石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次要矿物及副矿物。对一些学术著作中关于钠长石玉的矿物组成钠长石玉中"飘蓝花"品种的致色矿物是绿泥石和绿帘石提出质疑,结果表明,钠长石玉中"飘蓝花"矿物为绿辉石和角闪石。X射线粉末衍射试验的分析表明钠长石的有序度为1或非常接近1,为完全有序或非常接近完全有序的钠长石,说明钠长石玉的形成温度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石玉 矿物组成 有序度 形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石激光刻字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10
作者 石斌 袁心强 +1 位作者 陈春 杨函源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钻石激光刻字技术是钻石标记的主流技术。作者研制的钻石激光刻字系统主要由脉冲激光器、激光输出光学与控制系统、电动平移台和驱动系统、CCD摄像头、专用控制程序、IC数码卡和计算机等组成,具有刻字标记速度快、字迹清晰美观、安全无... 钻石激光刻字技术是钻石标记的主流技术。作者研制的钻石激光刻字系统主要由脉冲激光器、激光输出光学与控制系统、电动平移台和驱动系统、CCD摄像头、专用控制程序、IC数码卡和计算机等组成,具有刻字标记速度快、字迹清晰美观、安全无损耗、不影响钻石品质等优点,可应用于钻石鉴定、销售等领域。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与主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石 激光 刻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合成钻石的层状生长结构和紫外荧光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晓敏 张玉冰 +6 位作者 兰延 丁汀 宋中华 张健 陆太进 沈美冬 柯捷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35,共6页
最近NGTC实验室检测出多批次CVD合成钻石,这些CVD合成钻石均具有明显的鉴定特征,使用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观察可见蓝色、橙红色荧光和蓝色磷光以及细密层状生长纹理,光致发光光谱中可见737nm处的特征发光线。这些特征均与其生长... 最近NGTC实验室检测出多批次CVD合成钻石,这些CVD合成钻石均具有明显的鉴定特征,使用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观察可见蓝色、橙红色荧光和蓝色磷光以及细密层状生长纹理,光致发光光谱中可见737nm处的特征发光线。这些特征均与其生长结构及生长过程中进入钻石晶体中的杂质有关。笔者以最近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一颗CVD合成钻石为例,使用高倍率显微技术对其层状结构的微细特征及其在钻石观测仪下的荧光特征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观察和对比。结果显示,此样品与之前检测到的CVD合成钻石略有差异。此次检测到的样品在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下观察具有较宽的层状生长分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线十分明显且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可见到细微的生长特征。通过对样品特征的分析,了解了晶体生长过程中多阶段生长条件的变化,更直观的展现了CVD合成钻石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合成钻石 光致发光光谱 DiamondViewTM 层状生长纹理 紫外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化“水草花”软玉的宝石学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慕雨 兰延 +3 位作者 陈志强 马瑛 梁榕 黎辉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41-48,共8页
含丰富"水草花"形态包裹体的软玉是广西大化软玉的一个独特品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以及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仪器测试,对广西大化"水草花"软玉的矿物组成及其内部进... 含丰富"水草花"形态包裹体的软玉是广西大化软玉的一个独特品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以及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仪器测试,对广西大化"水草花"软玉的矿物组成及其内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透闪石根据晶体形态及大小分为两种:一类为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颗粒粒度小且均一,质量分数大于95%;一类为片状-毛毡状变晶交织结构,颗粒粒度大,多呈团块,质量分数小于5%。广西大化软玉的"水草花"为不透明锰质氧化物,呈无定形态、粉末状和片状,由后期锰质氧化物充填进入透闪石微裂隙和颗粒间隙中形成的形态各异"水草花"状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 透闪石 “水草花” 锰质氧化物 广西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和FTIR在琥珀和柯巴树脂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瑾珺 兰延 +1 位作者 胡楚雁 李勋贵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9-19,共11页
目前国内对于琥珀和柯巴树脂的鉴别多使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手段,虽然琥珀和柯巴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有一定差异,但也有一定相似性,其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区分琥珀和柯巴树脂。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使用GC-MS(Gas Chromat... 目前国内对于琥珀和柯巴树脂的鉴别多使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手段,虽然琥珀和柯巴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有一定差异,但也有一定相似性,其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区分琥珀和柯巴树脂。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使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气质联用仪对琥珀和柯巴树脂中的有机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琥珀和柯巴树脂的结构和成分差异,并利用FTIR对琥珀和柯巴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琥珀和柯巴树脂的二萜类结构基本相似,但是由于柯巴树脂成熟度低,含有的二萜化合物单体组分的质量分数高,使得其部分成分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将红外吸收光谱和GC-MS的TIC谱结合起来可以作为判定琥珀和柯巴树脂的依据,并且可以以此推断出琥珀和柯巴树脂的产地,为琥珀和柯巴树脂的鉴别和产地区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拍 柯巴树脂 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高温处理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的鉴定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文芳 丁汀 +1 位作者 黎辉煌 祝晓霞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大多数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为高压高温合成类型,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在国内至今鲜有相关报道。近期,NGTC深圳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首次发现了1颗经高压高温处理的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样品。该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样品的鉴定分析有助于高... 大多数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为高压高温合成类型,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在国内至今鲜有相关报道。近期,NGTC深圳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首次发现了1颗经高压高温处理的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样品。该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样品的鉴定分析有助于高效检测疑难样本,对检测行业和规范珠宝市场有重要意义。通过测试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样品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荧光图像和光致发光光谱等特征来总结其鉴定方法。结果显示,由[Si-V]缺陷导致的737、766 nm和946 nm处的发光峰,以及荧光图像上显示明显的条纹生长结构,是该类CVD合成钻石的重要判定特征;同时,未发现596 nm和597 nm双线发光峰、显示较弱的3123 cm-1吸收峰以及明显的3107 cm-1吸收峰、H3(503.2 nm)发光峰、N3(415.2 nm)发光峰可判定该CVD合成Ⅰb型黄色钻石样品后期经过高压高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钻石 化学气相沉积法 高压高温处理 光致发光 N3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高温合成黄色钻石与天然纯Ⅰb型黄色钻石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中华 唐诗 +3 位作者 朱文芳 高博 李育洁 陆太进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1年第6期51-57,共7页
天然纯Ⅰb型钻石非常少见,合成黄色钻石主要是Ⅰb型,对于小颗粒黄色钻石,如何将天然与合成纯Ⅰb型钻石区分开来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天然纯Ⅰb型钻石以及国内不同公司合成黄色钻石进行了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致发光光谱以... 天然纯Ⅰb型钻石非常少见,合成黄色钻石主要是Ⅰb型,对于小颗粒黄色钻石,如何将天然与合成纯Ⅰb型钻石区分开来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天然纯Ⅰb型钻石以及国内不同公司合成黄色钻石进行了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致发光光谱以及超短波紫外荧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测试中,天然钻石样品的氮含量整体偏低,合成钻石样品的氮含量多数偏高,天然钻石具有1358、4065、4110、4165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而合成钻石则通常无;在光致发光光谱测试中,合成黄色钻石样品含有与镍有关的缺陷,位于484、489、494、496.5、883/884 nm处等,天然钻石样品则可能有415.2 nm和829/830 nm等处的缺陷;超短波荧光图像是区分天然与合成黄色钻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当钻石很小时,无法观察其生长结构特征,就需要结合红外光谱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特征来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纯Ⅰb黄色钻石 高压高温 合成黄色钻石 分区特征 琥珀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颗辐照处理绿色Ⅱa型钻石的鉴定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文芳 祝晓霞 +1 位作者 赵鑫宇 叶宏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3期19-22,29,共5页
平均每一万颗钻石中才有一颗彩色钻石,而在彩色钻石中绿色钻石非常稀少,颜色能够达到艳彩级别的更是十分罕见。绿色钻石的成因主要有四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辐照,并且该种成因致色的钻石的红外类型包括Ia型和Ⅱa型,但在实际检测中,天然... 平均每一万颗钻石中才有一颗彩色钻石,而在彩色钻石中绿色钻石非常稀少,颜色能够达到艳彩级别的更是十分罕见。绿色钻石的成因主要有四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辐照,并且该种成因致色的钻石的红外类型包括Ia型和Ⅱa型,但在实际检测中,天然辐照Ⅱa型钻石极为罕见。在NGTC深圳实验室发现Ⅱa型绿色钻石样品,这引起了检测人员的注意,经过检测,判定其为辐照处理钻石。通过测试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特征,发现样品在741nm处呈现出较强的吸收,并且伴随着红区的一段宽吸收;在近红外光谱上可见9280cm-1的强吸收峰;在光致发光光谱上可见3H发光峰(503.4nm),并伴随着540.7nm发光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钻石 辐照处理 GR1中心 3H中心 540.7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TC赴西藏野外考察“红色长石”纪实
17
作者 王薇薇 兰延 +5 位作者 陆太进 江万 陈春 李奇 陈中明 谢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长石调查组在2009年对大量的"西藏红色长石"原料进行了宝石学性质、原石外围物质组成等实验室研究基础上,于2010年5月对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与江孜县交界的门措村、扎林村(E29°04′0...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长石调查组在2009年对大量的"西藏红色长石"原料进行了宝石学性质、原石外围物质组成等实验室研究基础上,于2010年5月对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与江孜县交界的门措村、扎林村(E29°04′01.5″,N89°20′54.8″)进行了地质学、矿床学、地层学(包括地层剖面,洪积物、坡积物分析)及地貌学等一系列的实地考察,与村民访谈,观看收样过程及"红色长石"样品。考察及研究表明,所调查地点的"红色长石"是人工撒在地表及埋在浮土层中的,该观点支持了2009年实验室内研究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石” 地质考察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髓和玛瑙中斜硅石含量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佳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21期59-62,共4页
斜硅石是二氧化硅同质多象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玉髓和玛瑙中。文章在综述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目前用于分析玉髓/玛瑙中斜硅石含量的方法,包括X-射线粉晶衍射法、拉曼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是根据斜硅石峰的... 斜硅石是二氧化硅同质多象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玉髓和玛瑙中。文章在综述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目前用于分析玉髓/玛瑙中斜硅石含量的方法,包括X-射线粉晶衍射法、拉曼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是根据斜硅石峰的面积除以总峰面积得到斜硅石的含量。拉曼光谱中斜硅石502 cm^(-1)和α-石英465 cm^(-1)的峰值积分比率可以用来估算斜硅石的含量。利用红外光谱中576 cm^(-1)峰面积和半高宽与斜硅石含量的函数关系也可以估算斜硅石的含量。斜硅石的含量对指示成岩环境和条件、玉髓/玛瑙的年龄及结晶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硅石 含量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常见天然及染色火欧泊的颜色特征及鉴定特征
19
作者 赵博 胡志鲲 +3 位作者 韩冬 潘怡雯 朱美东 陈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期39-47,共9页
火欧泊作为名贵的欧泊品种在市场上一直广受喜爱。火欧泊的颜色成因及鉴定一直是检测中的难题。随着市场对于染色火欧泊辨别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天然及染色火欧泊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 火欧泊作为名贵的欧泊品种在市场上一直广受喜爱。火欧泊的颜色成因及鉴定一直是检测中的难题。随着市场对于染色火欧泊辨别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天然及染色火欧泊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iamondView^(TM)、光致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测试仪器分析了市场上常见的火欧泊品种、各产地火欧泊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方法,以期探索通过实验室常规技术手段区分火欧泊体色天然成因及染色的方法。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天然火欧泊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颜色分区及色脉,染色样品无此现象;在DiamondView^(TM)下,天然和染色火欧泊样品的荧光图像具有显著差异;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可以辅助区分产地,非洲染色欧泊样品的拉曼光谱可见1200~1600 cm^(-1)范围内的染剂吸收峰;染色与天然火欧泊的PL光谱也显示峰型及峰位差异。染色火欧泊样品与天然火欧泊样品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并无明显区别。外观特征、谱学特征及发光特征的综合分析,可应用于实际检测区分染色火欧泊与天然火欧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欧泊 染色火欧泊 颜色成因 鉴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