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业务客观分析系统——第一部分:系统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跃山 季振刚 孙燕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7-47,共11页
前 言 自1989年1月起,主要依据Cressman方法的一个客观分析系统,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投入了业务运行。分析区域包括了整个北半球,极射投影。分析网格包括51×51个格点,格距381公里。提取观测资料时网格要向外扩充四圈半。分析时... 前 言 自1989年1月起,主要依据Cressman方法的一个客观分析系统,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投入了业务运行。分析区域包括了整个北半球,极射投影。分析网格包括51×51个格点,格距381公里。提取观测资料时网格要向外扩充四圈半。分析时使用的观测资料有:地面观测、船舶站报告、海洋天气船报告、飞机报告、卫星测风、探空记录和气球测风。(尽管有些资料,如飞机报和卫星测风至今尚未收到)分析层次包括地面层和六个标准等压面层:850hPa、700hPa、500hPa、300hPa、200hPa和100hPa。 该系统能提供的分析产品表示在表1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海洋 环境预报中心 业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业务客观分析系统——第三部分 系统的运行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强 王跃山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8-67,共10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MEFC)的客观分析系统,自1989年1月投入业务运行,已连续两年,成功地为大气、海浪、海温、海冰及风暴潮等大气海洋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初始气象场,由于客观分析产品已成为各专项预报模式的基础。因此,保证客观...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MEFC)的客观分析系统,自1989年1月投入业务运行,已连续两年,成功地为大气、海浪、海温、海冰及风暴潮等大气海洋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初始气象场,由于客观分析产品已成为各专项预报模式的基础。因此,保证客观分析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完备性、结果的精确性以及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就成为特别需要强调与重视的问题。本文准备对该系统产品的精确性做一些基本的统计检验,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统计分析,为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文是基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连续12个月的客观分析结果进行的。另外,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500hPa高度场的客观分析结果,我们对两套分析方案的分析误差做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海洋 环境预报中心 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将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业务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兴伟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1-6,共6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未来几年中将从预报业务系统能力建设、预报业务支撑系统能力建设、强化区域...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未来几年中将从预报业务系统能力建设、预报业务支撑系统能力建设、强化区域海洋预报系统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和研究,将预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业务中心,并力争在10年内挤身世界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 海洋防灾减灾 系统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业务客观分析系统——第二部分:旬平均海表面温度客观分析系统
4
作者 张秋庆 王曼丽 王跃山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9-74,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Cressman逐步订正原理的旬平均海表面温度客观分析方法。此分析系统于1989年5月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投入业务使用。文中还评价了其分析质量。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预测中心 业务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预报进展、挑战及展望
5
作者 陈静 朱跃建 +11 位作者 段晚锁 智协飞 闵锦忠 李晓莉 邓国 袁慧玲 冯杰 杜钧 李巧萍 龚建东 沈学顺 穆穆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0-502,共23页
系统概述了集合预报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主要的集合预报方法,重点回顾了中国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集合预报系统业务技术、初值扰动技术、模式扰动技术和集合预报应用的进步,以及与当前国际主要数值预报中心集合预报水平的对... 系统概述了集合预报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主要的集合预报方法,重点回顾了中国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集合预报系统业务技术、初值扰动技术、模式扰动技术和集合预报应用的进步,以及与当前国际主要数值预报中心集合预报水平的对比。针对集合预报系统逐步走向对流尺度、人工智能模型的趋势,从业务、科研、人工智能与集合预报、天气与气候一体化以及用户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集合预报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方法 中国集合预报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域多模式海面风速预报评估
6
作者 张弛 王久珂 +4 位作者 魏立新 郭安博宇 黄焕卿 刘晓燕 陈剑桥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报系统模式(IFS)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模式(GFS)作为对比,预报时效包括24 h、48 h、72 h、96 h和120 h,采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实况数据作为对比基准。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预报精度在多个预报时效下均优于GFS,在部分预报时效内优于IFS模式;对于高风速区间,WRF模式在24 h和48 h的预报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海面风 风速预报 浮标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平台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郭凯旋 于寒 +3 位作者 杨逸秋 张守文 张苗茵 王梦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2,共9页
针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和辅助决策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基于B/S架构建立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平台,集成海上搜救事件应急漂移预测运算、结果输出、人工订正与显示、搜救应急专报制作等功能,实现了搜救应急预... 针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和辅助决策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基于B/S架构建立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平台,集成海上搜救事件应急漂移预测运算、结果输出、人工订正与显示、搜救应急专报制作等功能,实现了搜救应急预报全流程的同平台操作,极大提升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报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 漂移预测 溯源分析 平台设计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MO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模式在超算集群的计算性能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延强 张宇 +2 位作者 林波 王豹 仉天宇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7,共7页
通过业务流程设计、数据获取、计算环境搭建,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上成功建立了基于NEMO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模式。详细测试了CPU、内存和网络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EMO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模式... 通过业务流程设计、数据获取、计算环境搭建,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上成功建立了基于NEMO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模式。详细测试了CPU、内存和网络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EMO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模式在"天河二号"上取得了优越的计算性能,合理地利用了计算资源,并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能够达到业务化运行的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MO 海洋预报 海洋模式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洞头中心渔港精细化浪潮耦合数值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秋兴 李明杰 +4 位作者 吴玮 付翔 李涛 刘仕潮 吴少华 《海洋预报》 2015年第6期10-18,共9页
浙江温州沿海是我国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重灾区之一。本文基于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浪潮耦合模型(ADCIRC+SWAN),在洞头中心渔港附近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天文潮、风暴潮和近岸浪耦合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了天文潮、风暴潮和海浪的实时... 浙江温州沿海是我国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重灾区之一。本文基于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浪潮耦合模型(ADCIRC+SWAN),在洞头中心渔港附近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天文潮、风暴潮和近岸浪耦合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了天文潮、风暴潮和海浪的实时相互作用,系统对温州及洞头渔港区域的水平分辨率在100 m左右。通过近年来对温州洞头地区影响严重的台风风暴潮(含近岸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可以看到,该系统均能够较好的模拟天文潮的演进,准确的反映台风过程期间风暴潮、海浪的传播过程,精细化浪潮耦合预报系统采用了Matlab+GUI方式实现了计算结果的人机交互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天文潮 近岸浪 洞头渔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浴场环境监测预报工作进展概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连翔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161-166,共6页
本文针对全国12个主要海水浴场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工作,发布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得到了广大游客和游泳者普遍的关注和赞赏。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新浪网、中国海洋报等媒体发布24h或未来4d的环境预报。
关键词 海水浴场 环境监测 环境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资料、产品的处理传输系统
11
作者 程斌 张占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根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特点,建立了资料、产品的处理系统以及远程数据传输通信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了几种数据传输方案,该系统建立在现有的成熟软件操作基础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的特点。近几年投入海冰数值预... 本文根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特点,建立了资料、产品的处理系统以及远程数据传输通信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了几种数据传输方案,该系统建立在现有的成熟软件操作基础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的特点。近几年投入海冰数值预报业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数值预报 预报产品 海冰 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海洋环境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立兵 王安喜 +7 位作者 汪纯阳 陈悦 陈昱文 周峥 陈幸荣 邢建勇 刘克威 黄小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预报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WRF预报场的风场、温度、气压进行预报订正。采用ERA5作为真值,与原始WRF预报相比,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可以将预报结果整体均方根误差降低44%以上,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预报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WRF预报场的风场、温度、气压进行预报订正。采用ERA5作为真值,与原始WRF预报相比,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可以将预报结果整体均方根误差降低44%以上,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将预报结果整体均方根误差降低34%以上。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实验得到不同输入特征对预报要素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关键的预报订正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随机森林 深度神经网络 预报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Ⅲ模拟和统计方法在最大波高预报方面的评测分析
13
作者 王娟娟 侯放 +1 位作者 吴淑萍 王久珂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WavewatchⅢ(WWⅢ)海浪模型对最大波高的模拟能力及其与传统统计关系方法的差异,通过对两次台风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和半年的业务化预报,分析了WWⅢ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及其与统计关系方法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WⅢ数值模拟的最... 为了研究WavewatchⅢ(WWⅢ)海浪模型对最大波高的模拟能力及其与传统统计关系方法的差异,通过对两次台风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和半年的业务化预报,分析了WWⅢ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及其与统计关系方法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WⅢ数值模拟的最大波高(Hmax)的精度略低于有效波高(Hs),但也达到了24 h预报相对误差(H_(max)≥1 m)低于18%、相关系数高于0.94的水平,模拟精度可靠,可以用于业务化预报;与两种统计关系方法(H_(max)和H_(s)分别为1.42和1.52)计算的最大波高相比,数值模拟的精度总体与其相当,但在H_(max)和H_(s)比值大于1.65这种易出现危险的海况下,数值模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适合应用于海浪预警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波高 WavewatchⅢ模型 数值模拟 统计关系 预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预报电视节目制作与回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英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183-188,共6页
作为海洋环境预报公益服务的窗口自开播至今,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海洋电视节目的内容从单一性的项目到海浪、海温、海冰、风暴潮、海水浴场综合性预报,电视视频信号从复合、分量信号到数字信号,通过光缆采用基带的方式传送视频信号到... 作为海洋环境预报公益服务的窗口自开播至今,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海洋电视节目的内容从单一性的项目到海浪、海温、海冰、风暴潮、海水浴场综合性预报,电视视频信号从复合、分量信号到数字信号,通过光缆采用基带的方式传送视频信号到中央电视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 电视节目 声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预报计算机网络系统
15
作者 何金声 丁家福 +1 位作者 余劼 张瑞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30,共9页
在海洋环境预报中,如何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计算机联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介绍海洋环境预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网络软件的特点;阐述了网络中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对CDC提供的CDCNET软件、国际标准组织... 在海洋环境预报中,如何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计算机联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介绍海洋环境预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网络软件的特点;阐述了网络中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对CDC提供的CDCNET软件、国际标准组织/开放系统互连的参考模式和TCR/IP协议进行比较说明,并且分析和评估了局域网中两种微机子网络的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 计算机 网络 风暴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大桥邻近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16
作者 王泽 乔璐璐 +4 位作者 高飞 李莉 刘洋 张思晨 张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2-1267,共16页
【目的】东海大桥是杭州湾和长江口水沙交换的重要通道,其对邻近海域悬沙分布和输运有重要影响。【方法】基于2011—2020年共26天每天8张连续潮时的高质量GOCI影像,反演获得东海大桥及邻近水域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并结合理想数值模型和表... 【目的】东海大桥是杭州湾和长江口水沙交换的重要通道,其对邻近海域悬沙分布和输运有重要影响。【方法】基于2011—2020年共26天每天8张连续潮时的高质量GOCI影像,反演获得东海大桥及邻近水域表层悬浮泥沙浓度,并结合理想数值模型和表层沉积物观测资料,研究了东海大桥对邻近海域沉积动力环境不同时间尺度的影响。【结果】在潮周期时间尺度上,东海大桥两侧悬浮泥沙浓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并随涨落潮表现为背流面悬沙浓度高于迎流面,这与背流面水位降低促进垂直运动和桥墩后方涡流加强扰动有关,其中在涨落潮中间时刻,大桥两侧悬浮泥沙浓度差异最大,涨憩时刻两侧差异最小。各季节涨落潮过程中大桥东西两侧悬沙浓度的差异变化不大,但浓度差值有所不同。从多年变化来看,东海大桥建成后两侧悬沙浓度差异的年际变化不大,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有变细趋势,可能与大桥阻流导致流速减弱有关。【结论】潮周期内悬沙浓度在大桥背流面高于迎流面的差异分布,不随季节和年际变化,该研究对完善不同时间尺度跨海大桥对海洋沉积动力环境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大桥 悬浮泥沙 GOCI 潮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中国近海海面风场预报检验评估
17
作者 张可睿 李响 +2 位作者 张蕴斐 龙上敏 陈幸荣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利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数据检验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发的西北太平洋区域耦合数值预报系统的海面风场预报结果。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中国近海海域10 m风场的预报性能较好,预报风速与浮标观测风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4 h风速预报... 利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数据检验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发的西北太平洋区域耦合数值预报系统的海面风场预报结果。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中国近海海域10 m风场的预报性能较好,预报风速与浮标观测风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4 h风速预报绝对误差小于1.5 m/s,系统的预报性能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降低;系统的预报性能在不同海域存在差异,东海区域的预报风速与观测风速最为接近,南海区域两者的相关性最好,但是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预报偏差的离散程度变大,预报性能降低;24 h风场的预报性能在不同风级下存在差异,4~6级风速区间的预报性能较好,风速较大时风向的预报性能较好;耦合系统在不同月份的预报性能也存在差异,其中冬季相对较好,夏季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耦合预报系统 海面风场 检验评估 中国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质心泰森多边形网格海浪预报的向量化检验方法
18
作者 谢明炎 魏立新 +1 位作者 高元勇 高志一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提出一种适于并行计算设备的向量化检验方法。采用特征半径近似判别法选取搜索域内观测点平均值作为实测值,基于广播、索引等向量化方法及海浪平稳性条件实现模式和观测资料时间和空间的匹配,并将待检区域等分为若干块分别计算以免内存... 提出一种适于并行计算设备的向量化检验方法。采用特征半径近似判别法选取搜索域内观测点平均值作为实测值,基于广播、索引等向量化方法及海浪平稳性条件实现模式和观测资料时间和空间的匹配,并将待检区域等分为若干块分别计算以免内存溢出。本算法可在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上运行,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模式网格。为评估算法实际效果,以有限体积海浪模式产生的球面质心泰森多边形网格预报产品和卫星沿轨道遥感产品分别作为待检和参考数据,结果表明CPU和GPU的计算结果一致;GPU的计算效率较CPU提高30倍;区块大小对效率提升有一定影响,需根据实际算例调试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检验 GPU加速 向量化 高性能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环境影响风险分析的海上搜救风险评估研究及典型海域示范应用
19
作者 郭凯旋 杨逸秋 +1 位作者 于寒 张苗茵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针对我国海上遇险事故快速增长的严峻态势,筛选出风、浪、能见度、海流4个影响海上搜救行动安全的主要影响要素,基于层次分析理论建立了海上搜救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和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我国海上专业救助船舶、飞机的性能参... 针对我国海上遇险事故快速增长的严峻态势,筛选出风、浪、能见度、海流4个影响海上搜救行动安全的主要影响要素,基于层次分析理论建立了海上搜救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和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我国海上专业救助船舶、飞机的性能参数计算其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海上搜救行动时所能应对的最大风险阈值,选取我国4处典型海域,使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了海上搜救环境风险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气象 海上搜救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GEPS的延伸期预报能力评估
20
作者 齐倩倩 朱跃建 +3 位作者 陈静 李晓莉 田华 汪叶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72,共16页
基于CMA-GEPS系统开展1~35天的延伸期集合预报,并对该系统的延伸期尺度天气进行预报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关于500 hPa位势高度,以距平相关系数(ACC)为表征的集合预报有效天数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为9天和8.7天,且在北半球呈现季节循环特... 基于CMA-GEPS系统开展1~35天的延伸期集合预报,并对该系统的延伸期尺度天气进行预报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关于500 hPa位势高度,以距平相关系数(ACC)为表征的集合预报有效天数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为9天和8.7天,且在北半球呈现季节循环特征,即冬(夏)季值高(低),为大气内在性质的表现;定量分析离散度-均方根误差关系表明,集合预报系统比确定性预报在延伸期尺度上可预报性更高,且北半球及南半球的潜在可预报天数分别为18天和16天。关于2 m温度,CMA-GEPS在延伸期尺度上可较好地描述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其较大的系统偏差主要位于热力强迫显著的高原或沙漠地区。关于MJO,CMA-GEPS对MJO的有效预报技巧达到15天,优于一般的大气模式,说明CMA-GEPS有潜力进一步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进一步诊断分析表明:CMA-GEPS对MJO预报的强度偏弱,这与CMA-GEPS描述的热带对流系统偏弱有关;传播速度前8天略偏快,8天之后偏慢;CMA-GEPS可较好地预报出MJO东传及北传运动;比较发现,CMA-GEPS对环流信号传播特征的预报优于对流信号,且描述的MJO东传优于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GEPS 延伸期天气 集合预报 MJO 预报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