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沿海城市水环境氮输入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爽 杨雪娜 +5 位作者 鱼京善 郑越馨 韩飞飞 姚晓磊 王纤阳 李占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65-2675,共11页
人类活动导致氮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大量聚集,进而加剧近岸海域的氮污染,氮污染治理面临挑战。选取作为国家发展重要引擎与对外交流窗口的山东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物质流分析构建山东沿海城市水环境氮负荷模型,量化沿海城市水环境氮输... 人类活动导致氮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大量聚集,进而加剧近岸海域的氮污染,氮污染治理面临挑战。选取作为国家发展重要引擎与对外交流窗口的山东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物质流分析构建山东沿海城市水环境氮负荷模型,量化沿海城市水环境氮输入特征及贡献率。利用氮代谢效率指标揭示各城市氮减排潜力和差异,进而识别各城市水环境氮输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2-2021年山东沿海各城市中威海、青岛、潍坊以及滨州的水环境氮输入强度(NEI)较高,超过山东沿海各城市平均水平(35 kg/hm^(2))。各城市的NEI相对于各自年均值的偏离程度变化趋势呈现出显著差异,展现出氮污染控制的不稳定性。②从排放结构来看,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业为主要排放源,且居民消费与废物处理子系统亦贡献显著。工业制造水环境氮输入得到控制,大气氮沉降趋势加剧。③畜禽养殖子系统氮环境损失率较高,具有显著的减排潜力。各城市水环境氮输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差异化影响,但各城市的NEI均与单位农田面积施氮量呈正相关。研究显示,山东沿海城市水环境氮输入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我国的相关管理措施对其氮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城市应针对关键子系统制定有效策略,实现氮素的有效减排,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海城市 水环境氮负荷 时空分布 氮代谢效率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政策困境与完善路径研究
2
作者 徐毅 宋杰 +2 位作者 崔文慧 金翠萍 王丙晖 《绿色中国》 2025年第9期157-159,共3页
减污降碳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当前,在政策理念、政策工具及政策主体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效果。为突破政策困境,应从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着手,合理落实相应措施,加强生... 减污降碳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当前,在政策理念、政策工具及政策主体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效果。为突破政策困境,应从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着手,合理落实相应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及政策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政策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水沙尺度传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爽 张秋芬 +3 位作者 郑越馨 鱼京善 姚晓磊 韩飞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坡面水沙运动过程中的尺度效应,阐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沙运动尺度效应影响机制,进而为水沙传递机理研究及黄河流域水沙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黄河子洲径流试验站4个径流场径流泥沙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次降雨事件... [目的]探究坡面水沙运动过程中的尺度效应,阐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沙运动尺度效应影响机制,进而为水沙传递机理研究及黄河流域水沙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黄河子洲径流试验站4个径流场径流泥沙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次降雨事件下不同坡长产流产沙过程,揭示了坡面产流产沙的尺度传递效应。提出尺度传递效率概念,用来表征上下层级间水沙传递关系,进而探究了径流泥沙传递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降雨类型特征因素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不同,降雨历时主要影响坡面产流产沙能力,平均雨强主要影响坡面产流产沙起始时间;(2)次降雨事件下,不同坡长的径流传递是较为理想的平衡传递机制,且随坡长增加,径流的传递能力呈减小趋势。而在40~60 m坡长条件下,泥沙的传递表现为非平衡传递过程,随坡长增加,泥沙的传递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3)不同尺度坡面水沙传递效率的影响因素不同,径流深、平均雨强及雨后表层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水沙尺度效率传递的主要因素。[结论]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产流产沙能力受降雨特性及坡长的影响,水沙沿程传递存在明显的折损或增益的尺度效应,水沙传递效率受雨强、径流及土壤湿度等多重因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尺度效应 尺度传递效率 产流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山东省区域臭氧污染事件中气象条件和排放贡献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龚安保 解欢 +7 位作者 于阳春 沈楠驰 杜雨飞 张坤 陈姝芮 吴彤 管旭 李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3-501,共9页
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的工业大省,近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臭氧(O_(3))污染;在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下,发生过多次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O_(3)污染事件.因此,如何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剥离气象条件及排放的影响,成为O_(3)污... 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的工业大省,近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臭氧(O_(3))污染;在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下,发生过多次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O_(3)污染事件.因此,如何基于地面观测数据剥离气象条件及排放的影响,成为O_(3)污染防控政策评估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2020−2022年山东省地面国控监测站点O_(3)浓度逐时观测数据及对应气象数据,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对气象条件和排放的贡献进行了剥离;基于沙普利加和模型,定量分析了各气象因子对O_(3)污染的影响;此外,研究中定义了区域O_(3)污染事件,并对事件期间气象条件及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山东省3个亚区域O_(3)前体物排放影响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变化速率分别为3.3%(鲁西)、7.8%(鲁中)和4.4%(鲁东),2020年和2021年气象条件有利于高浓度O_(3)的消减,导致O_(3)年均浓度下降2.27~8.26μg/m^(3),属于“天帮忙”;而2022年气象条件相对不利,气象条件贡献了O_(3)年均浓度的5.16~10.69μg/m^(3).排放对O_(3)浓度的相对贡献在24个O_(3)区域污染期间与非污染期间较为一致,不利的气象条件是O_(3)污染形成的主要诱因.在各气象因子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O_(3)浓度最主要的气象因素,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对O_(3)小时浓度的贡献为33.36~89.61μg/m^(3).研究显示,2020−2022年山东省O_(3)前体物排放贡献的年际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利气象条件则是造成O_(3)污染的重要因素,后续应更加重视在高温低湿条件下的O_(3)污染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沙普利加和 山东省 臭氧 排放贡献 气象条件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台县老万福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翠平 康蒙 +2 位作者 孟凡伟 王倩 韩子叻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基于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鱼台县老万福河流域2022年农业种植、规模以下畜禽养殖与淡水水产养殖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为830.78、213.45 t/a... 基于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鱼台县老万福河流域2022年农业种植、规模以下畜禽养殖与淡水水产养殖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为830.78、213.45 t/a和14.61 t/a,COD排放量较大。从排放源看,农业种植是TN的主要来源,占比51.80%;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是COD、TP的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52.22%、39.29%;淡水水产养殖COD、TN和TP排放占比均较高,分别为47.78%、37.69%和43.66%。分析发现,氮肥施用量大和水稻种植退水是造成种植业TN排放量大的原因,生猪养殖是造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COD排放量高的主要原因,鱼台县作为水产养殖大县,要优化水产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可见,研究结果为鱼台县老万福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评价提供了参考,对下一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 老万福河流域 排污系数法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