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鲁强 卢晓强 +1 位作者 洑香香 刘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85-7891,共7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监管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并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来看,现有的保护成效评估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地、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监管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并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来看,现有的保护成效评估主要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对象的状态和变化两个层面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的侧重点逐渐由管理成效向保护成效转变,评估方法基本涵盖了全球、地区、国家和单个自然保护地等多种空间尺度。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区域间的评估结果难以比较,因此多尺度集成评估也难以开展。近年来,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多种新技术(如遥感、环境基因组学等)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使得宏观生态系统和微观基因水平的多层次连续监测成为可能。基于此,建议未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应在认真总结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建设,发展适合中国区域特点的跨学科的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也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保护成效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监测网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海口市为例分析热带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威 徐徐 +6 位作者 万雅琼 卢晓强 刘立 李佳琦 王雪霁 王翊肖 刘燕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快速的城市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境的剧烈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具有负面效应。为探究热带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鸟类群落对不同生境的利用差异,在2022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南省海口市137个位点开展鸟类多... 快速的城市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境的剧烈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具有负面效应。为探究热带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鸟类群落对不同生境的利用差异,在2022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南省海口市137个位点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并将栖息地划分为林地、湿地、城镇和农田4种生境类型。结果表明:①海口市存在198种鸟类和3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林地、湿地等自然生境中α-多样性水平高于受人类活动干扰剧烈的农田和城镇生境,维持了71.92%的物种数和88.28%的个体数,是海口市鸟类群落依赖的主要生境类型。②不同生境间鸟类群落的变化主要由物种周转过程驱动,总体β-多样性为0.82。自然生境与受人类活动干扰剧烈的生境间鸟类组成差异显著,湿地和城镇、农田、林地间的周转率均较高,空间周转组分(β_(SIM))值均为0.7。③湿地生境中鸟类群落功能多样性水平最高,反映了高水平的生态位分化和生态空间利用程度。农田和城镇等受人类活动干扰剧烈的生境对鸟类群落具有生境过滤效应,有效筛选了体型较大或杂食性等高度适宜城市生态系统的鸟类。研究揭示了海口市鸟类资源现状和生境利用特征,表明多生境的城市景观格局有助于维系不同类群的鸟类,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管理对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热带地区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晓平 马月 +2 位作者 张振华 刘燕 于赐刚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8期5-8,共4页
本研究从生物多样性视角分析了《唐诗三百首》中的310首唐诗,发现绝大部分诗篇有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其中涉及淡水、海洋、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涉及动物界的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植物界的被子植物... 本研究从生物多样性视角分析了《唐诗三百首》中的310首唐诗,发现绝大部分诗篇有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其中涉及淡水、海洋、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涉及动物界的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植物界的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苔藓植物门,以及真菌界。分析发现,不同体裁、句长的唐诗中生物多样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字数是导致该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将“唐诗”与“生物学”联系起来,可推动中小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增强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
作者 葛晓敏 周旭 +3 位作者 陈水飞 胡亚萍 郑笑 丁晖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通过凋落物归还的养分对维持林地肥力及提高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选择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通过凋落物归还的养分对维持林地肥力及提高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选择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收集网法和便携式气象站自动监测法,对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养分归还及气象因子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年均凋落物总量约为3257.5 kg·hm^(-2),其中凋落叶是凋落物中的绝对优势组分,占凋落物总量的62%左右;整体上,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月动态呈双峰型,在4—5月份和11月份分别出现凋落高峰;氮(N)和磷(P)质量分数的年加权平均值在不同凋落物组分中的顺序均表现为其他组分凋落物>凋落叶>凋落枝, N和P年归还量则表现为凋落叶>其他组分凋落物>凋落枝。凋落总量和凋落叶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他组分凋落物量及其N、P质量分数与空气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和养分质量分数的主要气象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进行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对推动中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长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量 组分 养分归还 气候因子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甫管鼻蝠湖南和福建新分布及适生区预测
5
作者 詹夏沁 苏浩晖 +6 位作者 何敏怡 蔡斌 雍凡 崔鹏 吴毅 余文华 王晓云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7,共9页
为探究并明确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状况,本课题组于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湖南省怀化市、邵阳市及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展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调查,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9只(5只雄性,4只雌性)小型蝙蝠。其主要特征为:前臂长28.70~32.80 mm,... 为探究并明确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状况,本课题组于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湖南省怀化市、邵阳市及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展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调查,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9只(5只雄性,4只雌性)小型蝙蝠。其主要特征为:前臂长28.70~32.80 mm,鼻孔向两侧延长呈“Y”形短管状;背毛从基部至毛尖呈暗灰、浅黄、黑色三色带状;腹毛呈橘黄色,咽部毛基部灰白,毛尖浅黄色到橘黄色;头骨较小,颅全长15.15~16.39 mm,前额吻突显著,矢状嵴和人字嵴均不明显,与水甫管鼻蝠(Murina shuipuensis)的外形及头骨特征相符;同时其Cyt b序列与水甫管鼻蝠的地模标本序列聚为一支。上述形态和分子特征均支持将其鉴定为水甫管鼻蝠,为该种在湖南和福建两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同时,本研究基于适生区集合物种分布模型(Ensemble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ESDM)对水甫管鼻蝠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发现该物种的分布与降水因子相关,倾向于远离人类干扰区域,其高适生区主要集中于华南、华东、华中的山脉地段,包括南岭、武夷山系及罗霄山系等,该预测可为后续野外调查提供针对性信息参考。上述标本保存于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蝠) 水甫管鼻蝠 新分布 集合物种分布模型 潜在适生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DNA在两栖动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肖泽华 董姗姗 +2 位作者 张振华 章嫡妮 宋志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861-7873,共13页
两栖动物是我国受威胁程度最高的动物类群,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多样性监测,是开展两栖动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传统的两栖动物监测主要以形态学和声学为基础,耗时费力,且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稀有物种。基... 两栖动物是我国受威胁程度最高的动物类群,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多样性监测,是开展两栖动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传统的两栖动物监测主要以形态学和声学为基础,耗时费力,且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稀有物种。基于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的调查方法以其快速、灵敏、高效、无创等独特优势,为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提供了新的工具。综述了eDNA在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外来入侵和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物种丰度或生物量估测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两栖动物eDNA产生、扩散、迁移和降解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探讨了eDNA应用于两栖动物监测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充分挖掘eDNA在两栖动物监测中的应用潜力,为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环境DNA 生物监测 生物多样性 宏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伏翼在中国的再发现——湖南和福建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1
7
作者 莫韵铮 陈坤豪 +6 位作者 黄泽锋 蔡斌 雍凡 崔鹏 吴毅 王晓云 余文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3,共8页
2022年7月和2023年7月,于湖南省常德市和福建省南平市使用竖琴网采集到4只蝙蝠(2♂、2♀)。该批标本体型较小,前臂长35.28~36.37 mm;耳廓宽短顶端圆钝,耳屏短、肾型;毛发柔软茂密,相对较长,背毛及腹毛基部至毛尖均为深棕色至栗色;有萼... 2022年7月和2023年7月,于湖南省常德市和福建省南平市使用竖琴网采集到4只蝙蝠(2♂、2♀)。该批标本体型较小,前臂长35.28~36.37 mm;耳廓宽短顶端圆钝,耳屏短、肾型;毛发柔软茂密,相对较长,背毛及腹毛基部至毛尖均为深棕色至栗色;有萼片状距缘膜。颅骨较小,脑颅饱满圆润,人字嵴和矢状嵴明显;上颚较短,颧弓发达。上犬齿尖长,第一上前臼齿极小且位于齿列内侧;第一下前臼齿大小约为第二下前臼齿的一半;下臼齿为鼠耳蝠型臼齿。上述外形及头骨特征与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相符;同时,基于COⅠ、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亦支持该鉴定结果。此次为卡氏伏翼在中国分布的再发现,也是湖南省和福建省翼手目Chiroptera分布的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蝠) 卡氏伏翼 湖南省 福建省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两种管鼻蝠新纪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泽锋 廖雅晴 +6 位作者 王晓云 张惠光 蔡斌 雍凡 崔鹏 余文华 吴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2-478,共7页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丁晖等,2015)。其中,武夷山国家公园更具有“世界模式标本产地”的美誉,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肖敬禹等,2021)。管鼻蝠属(Muri-na)类群为一...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丁晖等,2015)。其中,武夷山国家公园更具有“世界模式标本产地”的美誉,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肖敬禹等,2021)。管鼻蝠属(Muri-na)类群为一类鼻孔呈管状的树栖型蝙蝠,常栖息于人类活动较少且植被较好的森林内,捕捉相对困难,生物学基础资料匮乏(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9;Yu et al.,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蝠) 菲氏管鼻蝠 艾氏管鼻蝠 福建省 武夷山国家公园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
9
作者 张莉 朱雪霞 +1 位作者 沈文静 刘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7-1124,共8页
为评估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DBN9936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饲用安全性,本研究将DBN9936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DBN9858以22%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斑马鱼56d,检测转基因玉米饲料对斑马鱼体长、体质量和繁殖的影响,并使用Westernblo... 为评估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DBN9936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饲用安全性,本研究将DBN9936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DBN9858以22%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斑马鱼56d,检测转基因玉米饲料对斑马鱼体长、体质量和繁殖的影响,并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外源Cry1Ab和EPSPS蛋白在斑马鱼肌肉、肝脏、肠道组织中的残留情况。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饲喂斑马鱼56 d后,转基因玉米组斑马鱼的体长、体质量和繁殖指标与非转基因玉米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斑马鱼不同组织样品中也没有检测到外源Cry1Ab和EPSPS蛋白。56 d饲喂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DBN9936与DBN9858非转基因亲本玉米对斑马鱼具有同样的饲用安全性,本研究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斑马鱼 生长 繁殖 外源蛋白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