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暴露人群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灰尘中阻燃剂的赋存特征及暴露风险评估
1
作者 杨娟娟 廖其龙 +5 位作者 张释义 黄璐璐 蔡凤珊 秦瑞欣 谢春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2-1309,共18页
家庭作坊式的电子垃圾拆解方式使工人同时面临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中阻燃剂(flame retardants,FRs)的双重暴露风险,然而,对于此类拆解工人长期暴露于FRs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招募了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活动超过2年的志愿者,... 家庭作坊式的电子垃圾拆解方式使工人同时面临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中阻燃剂(flame retardants,FRs)的双重暴露风险,然而,对于此类拆解工人长期暴露于FRs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仍鲜有报道.本研究招募了从事电子垃圾拆解活动超过2年的志愿者,在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每隔3个月采集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灰尘,分析了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新型磷系阻燃剂(emerging PFRs,ePFRs)和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的污染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考虑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这2种暴露途径,评价了灰尘中FRs对成人和幼儿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Σ_(10)OPFRs、Σ_(3)ePFRs和Σ_(8)PBDEs在居住环境灰尘中的总浓度分别为64.3—20800 ng·g^(-1)(中值3210 ng·g^(-1))、330—230000 ng·g^(-1)(中值14000 ng·g^(-1))和ND—14700 ng·g^(-1)(中值761 ng·g^(-1)),在工作场所灰尘中的总浓度分别为2414—159000 ng·g^(-1)(中值7210 ng·g^(-1))、47.2—187000 ng·g^(-1)(中值27900 ng·g^(-1))和ND—84100 ng·g^(-1)(中值2410 ng·g^(-1)).TPHP、BDP和BDE209均是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灰尘中含量最高的FRs.居住环境灰尘中Σ21FRs的总浓度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期间总体波动较为稳定,工作场所灰尘中Σ21FRs的总浓度则呈现1—3月(初春)较高,9—12月(秋季-初冬)、6—8月(盛夏)和4—6月(暮春初夏)期间较低的季节变化.成人和幼儿通过居住环境的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的FRs总日均暴露量分别为188 ng·kg^(-1)·d^(-1)、1560 ng·kg^(-1)·d^(-1),成人通过工作场所的灰尘摄入和皮肤接触的FRs总日均暴露量为210 ng·kg^(-1)·d^(-1),FRs对幼儿和成人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凸显了电子垃圾拆解对FRs的潜在健康风险的影响,并强调在这种环境中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工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居住环境灰尘 工作场所灰尘 季节变化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中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人体暴露及潜在生殖健康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必桂 于云江 +4 位作者 陈希超 李良忠 乔静 马瑞雪 向明灯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4,共11页
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Hal-POPs),如多溴联苯醚(PBDEs)、多氯联苯(PCBs)、滴滴涕(DDT)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它们又是内分泌干扰物,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人们每天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Hal-POPs),如多溴联苯醚(PBDEs)、多氯联苯(PCBs)、滴滴涕(DDT)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它们又是内分泌干扰物,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人们每天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且室内环境是Hal-POPs人体暴露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室内环境中Hal-POPs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及其机理等问题亟待研究,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有限。本文通过综述Hal-POPs在室内环境中的赋存水平和在人体体内的负荷水平及其半衰期,探讨了其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尤其是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情况及其可能的机理,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前景,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积尘 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多溴联苯醚 生殖健康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小型河流中微塑料的环境分布规律及来源解析
3
作者 黄振魁 李博闻 +6 位作者 卢琦园 刘瑞涓 陈思帆 付宏煜 厉钟文 王俊丽 郑晶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4,共15页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城市是微塑料污染产生的核心区域,而城市小型河流是微塑料主要的汇与源。为探究城市小型河流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和环境暴露评...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城市是微塑料污染产生的核心区域,而城市小型河流是微塑料主要的汇与源。为探究城市小型河流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应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和环境暴露评估等技术手段,揭示微塑料在城市小型河流枯水季的赋存特征及环境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水微塑料总体丰度为1.40~14.27 n·L^(-1),平均丰度为(4.93±3.53)n·L^(-1)。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为0.07~3.12 n·g^(-1)(以干质量计),平均丰度为(0.69±0.86)n·g^(-1)(以干质量计)。微塑料在城市小型河流中的分布广泛且不均匀,来源主要有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养殖业,尤其以工业区和养殖业密集区域的浓度最高。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检测到的微塑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小粒径(0.1~<1 mm)、白色的碎片和纤维是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主要特征。通过结合微塑料的丰度和聚合物类型,综合评估城市小型河流微塑料的环境暴露风险,污染负荷指数(PLI)和聚合物指数(H)在表层水中分别为8.37~26.71和3~1238.22,在沉积物中分别为7.30~21.10和3.52~1316.48。大多数采样点位的风险等级为Ⅱ级或Ⅲ级,少数采样点位的风险等级达到Ⅳ级。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城市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特征,可为微塑料环境暴露风险管理和科学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 污染特征 城市小型河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鱼类水产品中全氟化合物及其替代品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敏 蔡丹 +5 位作者 陈小霞 孙雅楠 潘俊 丁平 李廷真 胡国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4-2235,共12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辽宁省鱼类水产品中16种全氟化合物(PFASs)及其替代品进行测定,探究其赋存特征及可能的来源,并运用健康风险商值法评估PFASs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PFASs在辽宁鱼类水产品中普遍检出,特别是替代...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辽宁省鱼类水产品中16种全氟化合物(PFASs)及其替代品进行测定,探究其赋存特征及可能的来源,并运用健康风险商值法评估PFASs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PFASs在辽宁鱼类水产品中普遍检出,特别是替代品—短链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PFCAs,C4—C7)和氯代多氟醚磺酸(Cl-PFESAs),其检出率范围为83.56%—100%.∑16PFASs含量范围为1.630—3.671 ng·g^(-1);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较,辽宁省鱼类水产品中∑16PFASs污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全氟丁酸(PFBA)是鱼类水产品肌肉中主要污染物,其次是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基磺酸(PFOS).不同鱼类中PFASs的含量和组成模式有所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发现,辽宁省鱼类水产品中的PFASs主要来源于金属电镀厂、皮革厂、FP化学制造等行业的工业排放和消费品.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中高暴露情景下,辽宁省鱼类水产品中的PFASs含量不会对成人和儿童健康存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6:2 Cl-PFESA对人类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PFASs) 替代品 鱼类水产品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合金厂周边室内积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陶永刚 马鹏程 +6 位作者 陈棉彪 黄楚珊 张丽娟 于云江 柳晓琳 许群 胡国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9-838,共10页
为了解冶炼厂周边地区室内积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掌握室内积尘中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对辽宁锦州铁合金厂周边6个村庄(A村、B村、C村、D村、E村、F村)及对照区2个村庄(G村、H村)室内积尘中7种重金属(Zn、Cd、As、Cr、Cu、Ni、Pb)的... 为了解冶炼厂周边地区室内积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掌握室内积尘中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对辽宁锦州铁合金厂周边6个村庄(A村、B村、C村、D村、E村、F村)及对照区2个村庄(G村、H村)室内积尘中7种重金属(Zn、Cd、As、Cr、Cu、Ni、Pb)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室内积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成人和儿童通过室内积尘暴露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污染区6个村庄室内积尘中Zn、Cd、As、Cr、Cu、Ni、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80.23、7.98、17.48、164.65、118.87、39.82、154.06 mg·kg^-1,显著高于对照区2个村庄室内积尘重金属平均含量;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区室内积尘中Cd的污染程度较强;主成分分析表明辽宁锦州污染区和对照区室内积尘中的重金属来源于铁合金厂冶炼活动、大气沉降、燃煤等;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锦州铁合金厂周边居民通过室内积尘暴露Cd、Cr、Ni和As的致癌风险均超出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表明,锦州铁合金厂周边区域室内积尘中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积尘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陡水水库水环境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楚珊 张倩 +4 位作者 唐夫凯 张丽娟 于云江 周可新 胡国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19-2930,共12页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江西陡水水库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Cu、Zn、As、Hg、Pb和Cd的含量水平,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方法对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江西陡水水库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Cu、Zn、As、Hg、Pb和Cd的含量水平,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方法对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陡水水库表层水体中Cu、Zn、As、Hg、Pb和Cd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0—9.24、nd—96.48、0.06—16.8、nd—0.64、nd—8.46、0.004—0.37μg·L^(−1).陡水水库沉积物中Cu、Zn、As、Hg、Pb和Cd的含量水平分别为(190.59±45.95)、(426.70±144.65)、(201.43±175.79)、(26.49±23.23)、(103.75±30.88)、(6.38±5.42)mg·kg^(−1),其中Cu、Zn、As和Pb的最高浓度分别达到了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背景值的11.82、9.13、53.87、2.94倍.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陡水水库表层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其中DS5为重度污染,DS3和DS4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质为Hg;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表明,陡水水库沉积物中As污染较重,其次为Cu和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DS3和DS5重金属具有很强生态危害,As为主要贡献因子;生物毒性不利影响评价表明,DS3和DS5重金属发生生物毒性影响的可能性为75%—81%.因此,在陡水水库重金属治理中要加强对Hg和As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水水库 水环境 重金属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园区水环境中优控化学品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强 陈晓雯 +5 位作者 刘嘉烈 卓丽 蔡凤珊 严骁 胡立新 石运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5,共8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化工园区生产运行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的实际质量浓度,客观评价化学品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的影响,文章综合了水环境相关的污染物毒性数据和化工园区背景资料,确定了优先控制化学品清单,通... 为了更好地掌握化工园区生产运行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的实际质量浓度,客观评价化学品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的影响,文章综合了水环境相关的污染物毒性数据和化工园区背景资料,确定了优先控制化学品清单,通过选取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内及周边上下游8个采样点位进行监测分析,对该段长江水体中优先控制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化工园区内污水处理厂中的三氯甲烷、Zn、四氯化碳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而周边长江江段水样中也发现Cr和Zn具有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对园区污染物制定日常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控制化学品 化工园区 水环境 生态风险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矿区家庭灰尘中重金属的暴露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良忠 张丽娟 +8 位作者 胡国成 于云江 朱晓辉 向明灯 司国爱 钟格梅 曹兆进 林必桂 于晓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5-242,共8页
家庭灰尘是人群居住场所的重要环境介质,人群可通过吸入、摄食及皮肤接触等途径摄入灰尘中的污染物,对健康造成一定的损伤。为探索我国西南某矿区周边村庄室内重金属的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采用2014年3月对我国西南某矿区周边村庄... 家庭灰尘是人群居住场所的重要环境介质,人群可通过吸入、摄食及皮肤接触等途径摄入灰尘中的污染物,对健康造成一定的损伤。为探索我国西南某矿区周边村庄室内重金属的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采用2014年3月对我国西南某矿区周边村庄室内灰尘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的数据,结合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群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暴露剂量均表现为儿童>成人男性>成人女性,呈现手-口摄食途径>皮肤接触途径>吸入途径,其中儿童、成人男性和成人女性手-口摄食暴露途径占总暴露剂量的98.16%、55.61%和51.5%;儿童以Pb、Cr的暴露为主,成人以Cr的暴露为主;家庭灰尘中单种重金属元素和多途径叠加的非致癌风险在8.81E-03~1.24E-02之间,均小于1,其中儿童以Pb的非致癌风险为主,经手-口摄食暴露占总风险的40%;致癌风险在4.19E-05~3.35E-04之间;A、B、C村儿童的致癌风险均高于US EPA所推荐的可接受水平10-4,其暴露剂量和健康风险均为成人男性和成人女性的5~6倍,且以Cr通过手-口摄食暴露产生的风险最大,占总风险的9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灰尘 重金属 暴露 健康风险 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重庆段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7
9
作者 杜国勇 蒋小萍 +6 位作者 卓丽 石运刚 任明忠 蔡凤珊 郑晶 庄僖 罗伟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66-2272,共7页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富集性、潜在毒性以及长距离迁移性等特性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长江流域重庆段是三峡库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其水质...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富集性、潜在毒性以及长距离迁移性等特性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长江流域重庆段是三峡库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其水质情况直接影响着周边及其下游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水平。为了解长江流域重庆段内全氟化合物的污染分布特征与风险水平,采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境内长江干流及其主要2条支流(嘉陵江和乌江)地表水中16种PFCs的质量浓度,并运用风险商法以及健康风险值计算模型对该研究区域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重庆段普遍检出PFCs,地表水中PFCs总质量浓度范围为1.54-61.94 ng·L^-1。PFCs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沿水流方向降低的趋势,并且干流的检出质量浓度高于支流,在干流入境断面和乌江入境断面分别出现最高值和最低值。来源分析显示,研究区域PFCs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排放。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流域地表水中PFCs尚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风险的水平。该研究通过对长江重庆段地表水中PFCs的研究,为该地区PFCs污染现状提供基础资料,也能够为该地区水质改善、水环境保护及制定相关管控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长江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星子河水生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鹏程 陈棉彪 +6 位作者 黄楚珊 胡国成 李良忠 王钰钰 彭晓武 柳晓琳 张丽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1-250,共10页
本文分析了粤北星子河12种水生生物样品中Cd、Cr、Cu、Pb、Ni和Zn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 本文分析了粤北星子河12种水生生物样品中Cd、Cr、Cu、Pb、Ni和Zn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Cd<Ni<Pb<Cr<Cu<Zn;鱼类富集重金属明显低于贝类。在贝类样品中,Cr、Pb和Zn的含量均出现超标现象。鱼类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低于1,属于微污染;而田螺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属于轻度污染水平。不同鱼类中重金属的复合健康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且每周评估摄入量(EDI)均远低于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居民通过鱼类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田螺中重金属对人的复合健康危害系数大于1,长期食用田螺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风险较高的重金属元素为Cr、Pb和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生生物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微塑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卢琦园 马艳 +3 位作者 陈思帆 郑晶 任明忠 于云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6-2180,共15页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或颗粒,能够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迁移和富集,通过食物链累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为了更好地评估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本文详细综述了微塑料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现状,包括显微镜分析、扫描电...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或颗粒,能够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迁移和富集,通过食物链累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为了更好地评估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本文详细综述了微塑料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现状,包括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光谱分析、热分析和质谱分析等微塑料常用检测方法并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近年来微塑料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讨论微塑料检测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对建立统一和标准化的微塑料分析方法进行展望,为系统地和进一步地开展微塑料的污染评价及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检测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家庭室内外灰尘中液晶单体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丽丽 唐斌 +6 位作者 蔡凤珊 杨娟娟 黄璐璐 姚丽君 厉钟文 王俊丽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7-581,共15页
液晶单体(LCMs)是一类具有潜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然而,目前关于LCMs的环境污染特征仍缺乏深入认识.本研究以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家庭为研究对象,采集室内(n=24)和庭院(n=7)灰尘... 液晶单体(LCMs)是一类具有潜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然而,目前关于LCMs的环境污染特征仍缺乏深入认识.本研究以清远市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家庭为研究对象,采集室内(n=24)和庭院(n=7)灰尘,分析了57种CMs的污染特征(包括9种联苯及其类似物(BAs)、8种氰基联苯及其类似物(CBAs)和40种氟化联苯及其类似物(FBAs)).结果显示,大多数LCMs在室内和庭院灰尘均有广泛检出,其浓度范围分别为ND—1750 ng·g^(-1)和388—3310 ng·g^(-1);室内和庭院灰尘中LCMs组成无明显差别,说明室内外灰尘中LCMs具有相似的来源.所有灰尘样品中,BAs和FBAs的含量均远高于CBAs,应重视BAs和FBAs的潜在健康风险.在室内和庭院中,成人和儿童通过灰尘暴露的LCMs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8.22、65.1、3.75、10.2 ng·kg^(-1)·d^(−1),儿童暴露量远高于成人.10种LCMs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经灰尘暴露LCMs的非癌症风险熵(HQ)<1,表明通过灰尘暴露的LCMs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单体 电子垃圾拆解 家庭灰尘 人体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璐璐 唐斌 +5 位作者 廖其龙 张释义 杨娟娟 秦瑞欣 王俊丽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5-1253,共19页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众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持续暴露于多种有机污染物可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头发作为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具有采样过程无创伤、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反映人体长期暴露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污染物人体暴露信息等优点....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众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持续暴露于多种有机污染物可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头发作为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具有采样过程无创伤、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反映人体长期暴露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污染物人体暴露信息等优点.然而,目前针对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估、解析头发中有机污染物来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广州普通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30份人群头发样品,分析64种有机污染物的暴露特征,包括10种有机磷阻燃剂(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PFRs)、13种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BPs)、18种全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14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和9种替代型塑化剂(alternative plasticizers,APs),初步探讨各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并解析普通人群头发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及贡献率.结果显示,普通人群头发中各污染物均广泛检出,表明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可能对人群造成暴露风险.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进行源解析,两者相互印证,结果显示建筑材料、塑料制品及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对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贡献相对较高,提示应重视日常生活中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风险.此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头发中污染物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呈现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可能与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化合物的疏水亲脂性、吸附能力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头发 暴露特征 暴露评估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汇流式PRB污染物迁移阻控性能研究
14
作者 郑凯旋 李义豪 +11 位作者 李富丽 陈平 区杰泳 雷蕾 陈岩贽 王炜 丁洁 彭香琴 刘娜 温勇 刘晓文 王洪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840,共12页
减压汇流式渗透性反应墙(PC-PRB)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本研究基于地下水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创新性地提出网格自适应细化算法,并开发了基于此算法的污染物对流-弥散数值模拟软件PRB-Trans;利用PRB-Trans解析了... 减压汇流式渗透性反应墙(PC-PRB)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本研究基于地下水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创新性地提出网格自适应细化算法,并开发了基于此算法的污染物对流-弥散数值模拟软件PRB-Trans;利用PRB-Trans解析了减压汇流过程对PC-PRB污染物捕集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给定模拟污染源条件下,与连续式PRB(C-PRB)相比,PC-PRB所需的PRB长度L_(PRB)和PRB高度H_(PRB)分别减少40.0%和70.0%;PC-PRB平面和剖面污染物处理效率分别增加102.9%和348.3%.影响因素探究结果表明,随着导水管长度L_(p)的增加,PC-PRB所需的L_(PRB)和H_(PRB)减少,但减少幅度逐渐降低,同时,PRB厚度H_(PRB)显著增加,导致PRB填料体积增大.为避免此情况出现,建议L_(p)/L_(PRB)比值小于2.此外,由于减压汇流井的混合调配功能和缓冲层的均匀布水功能,PC-PRB可有效解决C-PRB填料利用率低和局部击穿等问题,显示出其在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反应墙 减压汇流 污染物迁移阻控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及其结合污染物鉴别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昇昇 李良忠 +3 位作者 李敏 朱晓辉 李宗睿 杨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0-974,共15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难以被彻底降解、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易结合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特性,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微塑料在海水、淡水、沉积物、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不断被报道,且数量不断增加,甚...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难以被彻底降解、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易结合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特性,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微塑料在海水、淡水、沉积物、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不断被报道,且数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均有微塑料的检出.微塑料尺寸较小极易被生物误食,微塑料及其结合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开展微塑料及其结合污染物鉴别分析技术是研究微塑料环境行为、生态毒理效应及风险防控的基础.本文梳理了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总结和比较分析了不同介质(水体、土壤/沉积物、生物体、大气)中微塑料的采样、分离提取、定性(物理形态表征和化学组分鉴定)、定量(数量丰度和质量浓度)以及结合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技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分离提取 定性定量分析 结合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慧 韩雅静 +5 位作者 朱晓辉 党垚 董辰寅 蔡立梅 向明灯 于云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3-793,共11页
为科学评估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复合暴露对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以华南某生态观光园类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土壤中As、Cd、Cr、Cu、Pb、Ni、Zn、Hg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程度,并引入二... 为科学评估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复合暴露对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以华南某生态观光园类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土壤中As、Cd、Cr、Cu、Pb、Ni、Zn、Hg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程度,并引入二元证据权重(binary weight of evidence,BINWOE)法和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对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表层土壤中As、Cd、Cr、Cu、Pb、Ni、Zn、Hg的含量分别为1.72~19.40、0.07~19.00、4.00~52.00、4.00~42.00、36.60~1.07×10^(4)、8.00~23.00、62.00~1.52×10^(3)、0.01~0.49 mg/kg,8种重金属的传统非致癌健康风险值的范围为0.65~78.80,其中部分点位As、Cd、Cr及Pb的儿童非致癌风险处于不可接受水平(HQ>1).②4种重金属(As、Cd、Cr、Pb)引入BINWOE法修正的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值是传统方法的0.67~3.31倍.③基于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值(0.70~75.00)是基于重金属总量的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值(1.72~116.10)的0.38~0.92倍.研究显示,对存在多种重金属污染的农用地开展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时,需考虑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可给性,以避免直接套用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低估(高估)污染土壤对儿童的实际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重金属 土壤 非致癌健康风险 生物可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长江流域水体中8种典型环境雌激素污染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卓丽 许榕发 +5 位作者 石运刚 严骁 庄僖 胡凤琦 刘强 黄道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7,共9页
选择重庆市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调查平水期和蓄水期水体中8种典型环境雌激素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己烯雌酚(DES)、炔雌醇(EE2)、4-壬基酚(4-NP)、4-辛基酚(4-t-OP)和双酚A(BPA)的浓度、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其雌激素活性... 选择重庆市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调查平水期和蓄水期水体中8种典型环境雌激素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己烯雌酚(DES)、炔雌醇(EE2)、4-壬基酚(4-NP)、4-辛基酚(4-t-OP)和双酚A(BPA)的浓度、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其雌激素活性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长江流域水体中除E2外,其余7种环境雌激素均有检出,总浓度范围为46.16~10985.79 ng·L^-1,主要污染物为4-NP和BPA。平水期4-t-OP、BPA浓度显著高于蓄水期,而4-NP则相反。空间分布上,各采样位点的环境雌激素污染状况相差较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流向变化趋势或干支流差异。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平水期52%的位点及蓄水期22%的位点雌激素总活性高于1 ng·L^-1,提示具有高雌激素活性风险,其中,E1为平水期主要雌激素活性贡献物质,而4-NP为蓄水期主要雌激素活性贡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长江流域 污染特征 雌激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垃圾拆解区农田土壤和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永立 朱明 +4 位作者 郑彤 姚倩 李红艳 李慧 于云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46-2960,共15页
电子垃圾的不当拆解导致大量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本研究选取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周边区域农田土壤和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USEP... 电子垃圾的不当拆解导致大量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本研究选取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周边区域农田土壤和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Pb、Zn、Cu、Cr、Ni、As和Cd的浓度水平、污染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农田土壤中所有元素均超过广东省背景值,其中Cu、Cd、Zn和Pb大于农用地筛选值,变异系数超过95%;②农田土壤重金属总体上属于较强生态风险(RI),其中Cd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贡献率高达78.50%,Pb和Cu具有中等生态风险,Zn、Cr、As和Ni具有轻微生态风险;③贵屿儿童总致癌风险TCR为1.92×10^(−4),风险显著,成人总致癌风险TCR为6.31×10^(−5),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癌风险;Cd和As是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成人和儿童非致癌风险可接受;④地表水重金属含量符合一类水标准和饮用水标准;RI均值为801.01,处于强烈生态风险,Cd的贡献率高达99.05%;⑤不同人群不同暴露途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处于可接受范围,致癌风险按降序排列:儿童饮水(6.87×10^(−3))>成人饮水(5.17×10^(−3))>成人接触(3.61×10^(−5))>儿童接触(1.50×10^(−5)),饮水途径是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As元素是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土壤 地表水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水平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雅楠 叶丽斯 +7 位作者 罗豪杰 丁平 李歆 张嘉怡 葛卿 李昕桐 党垚 胡国成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5-1642,共18页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类增塑剂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作为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PAE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研究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类增塑剂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作为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PAE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研究证实.此类物质可以通过饮食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从环境介质中进入人体,与体内的激素受体结合,干预内源性激素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扰乱内分泌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开展了多项关于PAEs的人群暴露及健康效应研究,研究对象涵盖儿童、青少年、成人和孕妇等多个不同群体.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普遍暴露于PAEs,并且这种暴露已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PAEs的环境污染现状、人群内暴露水平以及PAEs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旨在为预测PAEs的暴露趋势和量化其健康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文章进一步对PAEs的复合暴露研究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展望,以期为EDCs的规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内分泌干扰物 暴露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特征及对受纳流域水体的生态风险
20
作者 付宏煜 李博闻 +7 位作者 卢琦园 罗伟铿 刘瑞涓 陈思帆 林煜峰 马璐 郑晶 任明忠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5-1577,共13页
微塑料是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或纤维,近年来在环境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污水处理厂作为它的重要汇集点和排放源,是水环境微塑料来源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选取重庆市长江流域周围工业污水处理厂(n=6)、生活污水处理厂(n=6)和垃圾填埋场(... 微塑料是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或纤维,近年来在环境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污水处理厂作为它的重要汇集点和排放源,是水环境微塑料来源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选取重庆市长江流域周围工业污水处理厂(n=6)、生活污水处理厂(n=6)和垃圾填埋场(n=6)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微塑料特征和对周边受纳水体产生的生态风险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5.26±2.69)n·L^(−1)和(17.11±19.39)n·L^(−1),垃圾填埋场为(17.13±20.39)n·L^(−1);出水平均丰度分别为(1.43±0.62)n·L^(−1)、(1.14±0.66)n·L^(−1)和(2.12±1.72)n·L^(−1).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清除率最高(76.47%—98.93%,P<0.05).各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微塑料特征主要以纤维和碎片状的聚对苯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乙烯(PS)和人造丝为主.受纳水体中的微塑料平均丰度为(3.31±1.85)n·L^(−1),显著高于对照水体(P<0.05).受纳水体检出微塑料种类与特征与污水处理厂相似,并且检出数量与污水处理厂排水中微塑料丰度显著相关(P<0.05).生态风险评估显示,大多数受纳水体的采样点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污水处理厂在微塑料清除率、排放特征上的差异和对周边水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微塑料污染管控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污水处理厂 排放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