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虫啉的环境行为研究(一)──吸附性、移动性、挥发性及土壤降解、水解、光降解 被引量:29
1
作者 单正军 朱忠林 蔡道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农药的环境安全评价是农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及其对非靶生物的影响,本文对吡虫啉的主要环境行为特性进行研究,为评价该农药的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吡虫啉 环境行为 吸附性 移动性 挥发性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的环境行为研究(二)──吸附性、移动性、挥发性及土壤降解、水解、光降解 被引量:21
2
作者 单正军 朱忠林 蔡道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9年第1期17-18,35,共3页
4吡虫啉在环境中降解性研究—土壤降解、水解及光解评价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性能,是评价农药对整个环境危害影响十分重要的指标,农药在环境中的持留愈长,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各种环境生物,甚至对人类的危害也愈大。农药在环境中的降... 4吡虫啉在环境中降解性研究—土壤降解、水解及光解评价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性能,是评价农药对整个环境危害影响十分重要的指标,农药在环境中的持留愈长,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各种环境生物,甚至对人类的危害也愈大。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包括微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和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环境影响 吸附性 挥发性 土壤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杀菌剂对环境生物的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龚瑞忠 陈锐 戴珍科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2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采用多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DT杀菌剂对鱼、蜂和蚕三种非靶生物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常规用药情况下,DT杀菌剂对蜂和蚕的影响是安全的;但它对鱼类的毒性很大,因此在使用该药剂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防止其对水生生物的... 本文采用多种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DT杀菌剂对鱼、蜂和蚕三种非靶生物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常规用药情况下,DT杀菌剂对蜂和蚕的影响是安全的;但它对鱼类的毒性很大,因此在使用该药剂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防止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 非靶生物 安全评价研究 环境生物 安全性影响 水生生物 常规用药 甲基对硫磷 杀虫丹 药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砷的环境基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夏家淇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3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论述了砷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存在形态,探讨了土壤砷环境基准值的确定依据。考虑到土壤性质等的影响,应用国内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土壤砷的环境基准值。
关键词 土壤 环境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分配系数及其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忠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5-10,共6页
简述了农药分配系数的直接摇瓶测定法和其它间接估算方法,讨论了分配系数与农药其它理化性质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分配系数是估测农药水溶性、生物富集性及底泥沉积物吸附系数等参数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农药 分配系数 环境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评价筛选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立伟 汪霄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3期39-43,共5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提出了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的综合评价系统。并对南京地区的电镀废水治理技术进行了评价,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关键词 最佳实用技术 环境保护 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研究
7
作者 徐海根 吴焕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5,共4页
研究了全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选择了13个指标:(1)枯水年径流深,(2)降水量,(3)大气污染系数,(4)森林覆盖率,(5)人均耕地面积,(6)县级环境管理机构人数,(7)人口密度,(8)人均国民收入,(9)乡镇... 研究了全国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选择了13个指标:(1)枯水年径流深,(2)降水量,(3)大气污染系数,(4)森林覆盖率,(5)人均耕地面积,(6)县级环境管理机构人数,(7)人口密度,(8)人均国民收入,(9)乡镇企业经济密度,(10)乡镇企业行业结构的环境效应,(11)污径比,(12)原煤消耗密度,(13)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以模糊聚类数学方法作数量区划,把全国分为4个区、7个亚区。所作区划结果能基本满足国家级分区环境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环境管理区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形势下的我国环境保护科研计划管理
8
作者 赵克强 钱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通过国内外环境科研管理的分析,划分了环境管理与科研的层次,指出科研计划管理是联系管理与科研的纽带。提出在深入改革的形势下,科研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并就环境管理、准决策研究、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联系与运行以及科研分... 通过国内外环境科研管理的分析,划分了环境管理与科研的层次,指出科研计划管理是联系管理与科研的纽带。提出在深入改革的形势下,科研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并就环境管理、准决策研究、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联系与运行以及科研分领域系统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的多元化与项目设置的计划滚动效应和建立技术支持的专家系统等提出了看法。以求实现科学比管理,切实发挥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达到科研为管理服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计划 科研管理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薛达元 蒋明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6-251,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类型 分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海门县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丁维 李正方 +2 位作者 王长永 盛锦石 严冠忠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有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 江苏省海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69
11
作者 薛达元 郑允文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较快但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制定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在保护区管理条件、管理措施、科研基础和管理成效等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提出13项评... 本文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较快但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制定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在保护区管理条件、管理措施、科研基础和管理成效等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提出13项评价指标,进而作了详细的评分等级划分,提出一套评价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指标体系,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一套简便适用、易于操作的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评价指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涕灭威农药的残留、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忠林 蔡道基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3年第2期50-53,共4页
本文描述了涕灭威农药在土壤、水体和生物中的残留、降解和归趋以及对生物的毒性。涕灭威是一种剧毒农药、在环境中虽能很快降解成亚砜,并能进一步降解成毒性更低的化合物,但它仍有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对生物与人体的潜在危害。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毒性 生态环境 涕灭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整治对策 被引量:21
13
作者 曹学章 张更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5年第4期45-48,共4页
通过对我国东南部红壤丘陵区生态状况的历史回顾,分析了该区脆弱生态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其整治应采取的生态、经济、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脆弱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 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薛达元 蒋明康 王献溥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3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背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提出保护区级别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如以定性方法为主,与现行行政体制相一致等。根据这些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背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现状,提出保护区级别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如以定性方法为主,与现行行政体制相一致等。根据这些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并对其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定义。此外,本文还对保护区级别划分的依据和确定保护区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此标准的研究对于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古泉农村生态工程设计和建设的研究 Ⅲ.纯施肥塘的水质与鱼产品产量和质量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秋华 邰崇妹 +1 位作者 闵嘉钰 张更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89年第1期5-10,共6页
本文对纯施沼肥养鱼与纯施鸡粪养鱼池塘的水质、肥料品质及鱼产品质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有机粪肥经沼池厌氧发酵后施入鱼塘比直接施入鱼塘的效果好得多,不仅水质好,鱼产量高(亩产808kg),鱼肉质好,而且肥料系数低,有明... 本文对纯施沼肥养鱼与纯施鸡粪养鱼池塘的水质、肥料品质及鱼产品质量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有机粪肥经沼池厌氧发酵后施入鱼塘比直接施入鱼塘的效果好得多,不仅水质好,鱼产量高(亩产808kg),鱼肉质好,而且肥料系数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表明农业有机废弃物经厌氧发酵是实现饵料化的一条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农村生态工程 工程设计 生态建设 池塘养鱼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加强对克百威的环境管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道基 朱忠林 单正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7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克百威 环境管理 农药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百威对我国东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危害可能性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允文 蔡道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6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高效广谱杀虫剂克百威的使用风险及其农业应用价值,分析了它对我国东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较大可能受到克百威的危害,并分析讨论了拟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克百威 鸟类 风险 对策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其他痕量气体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生态的影响 Ⅱ.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兴基 钱谊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0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文探讨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改变可能会对全球生态、农业、渔业、水资源、南北极冰盖的溶化、人口居住和疾病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抗御温室效应危害的对策。就局部地区而言,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从... 本文探讨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改变可能会对全球生态、农业、渔业、水资源、南北极冰盖的溶化、人口居住和疾病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抗御温室效应危害的对策。就局部地区而言,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从全球角度看,温室效应弊大于利。人类目前只有有效地采取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制止森林植被的破坏,保护现有的森林系统等措施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候 环境生态 温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古泉农村生态工程设计和建设的研究 Ⅵ.纯施沼肥养鱼效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嘉钰 李正方 +2 位作者 王秋华 邰崇妹 周建林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89年第2期12-17,共6页
本文对纯沼液和纯鸡粪养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纯沼液养鱼每亩的净产量达808kg,纯鸡粪养鱼的净产量每亩只有227.5kg。前者的经济效益要比后者高2.5倍。作者从能量、氮和磷的投入产出、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含量以及溶解氧的变化情况... 本文对纯沼液和纯鸡粪养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纯沼液养鱼每亩的净产量达808kg,纯鸡粪养鱼的净产量每亩只有227.5kg。前者的经济效益要比后者高2.5倍。作者从能量、氮和磷的投入产出、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含量以及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增产的原因。通过试验,作者指出,沼液养鱼是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和推动沼气的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古泉 农村生态工程 工程设计 生态建设 沼液 养鱼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其他痕量气体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Ⅰ、温室效应气体浓度变化机制和趋势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兴基 钱谊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0年第1期39-42,共4页
化石燃料燃烧和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和其土壤的排放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是一个长期的影响。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其他几种痕量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氟利昂如果在大气中积累,那么将来也将导致全球升温... 化石燃料燃烧和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和其土壤的排放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是一个长期的影响。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其他几种痕量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氟利昂如果在大气中积累,那么将来也将导致全球升温。尽管这几种气体各自的温室效应较小,但它们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会相当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几种痕量气体量必将增加,由此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会显著影响全球气候。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全面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痕量气体 气候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