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来源及其污染特性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兰剑 闫莹 乔利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62,共10页
为了解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来源及其污染特性,以上海城区为例,通过2014年在线连续监测黑碳气溶胶、PM2.5、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相关参数以评估上海市城区BC污染特征、来源分布及对大气... 为了解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来源及其污染特性,以上海城区为例,通过2014年在线连续监测黑碳气溶胶、PM2.5、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相关参数以评估上海市城区BC污染特征、来源分布及对大气消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碳质量浓度年均值达(3.11±2.40)μg/m^3,有典型的双峰型日变化;黑碳质量浓度冬季高((3.82±3.32)μg/m^3),夏季低((2.56±1.37)μg/m^3),与PM2.5有较好的相关性,最高的BC与PM2.5比7.37%出现在功能秋季.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吸收系数为(44.8±31.8)Mm^-1,在消光作用中的比例为14.9%.低风速、低降雨量和低温都不利于黑碳气溶胶的扩散传输和沉降.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传输对黑碳质量浓度影响较大,不同方向的各类气团轨迹对应的黑碳质量浓度有季节性差异,表明黑碳气溶胶污染为局地排放源和外来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吸收系数 气象因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