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李咏红
李岱青
+2 位作者
陈雅琳
雪梅
王丽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236-241,I0003,共7页
[目的]为了明辨四川省成都市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指导区域生态保护和开发。[方法]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四种省成都市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生境和酸雨3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
[目的]为了明辨四川省成都市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指导区域生态保护和开发。[方法]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四种省成都市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生境和酸雨3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1)成都市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为主,西部盆周山区是土壤侵蚀最为敏感的区域;(2)成都市生境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为主,西部和东部生境敏感性较高,极敏感区域分布于西北部茶坪山、邛崃山一带;(3)成都市酸雨以轻度敏感为主,其次是中度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该市西部海拔1 650~3 200m的针阔叶混交林及高山原始针叶林地区;(4)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以不敏感为主,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西部盆周山区的北部和南部,分布有龙溪—虹口、白水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论]研究区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盆周山区,是区域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
土壤侵蚀
生境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4
2
作者
徐翠
张林波
+5 位作者
杜加强
郭杨
吴志丰
徐延达
李芬
王风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88-2399,共12页
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可为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的科学评估与合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以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源区内不同土壤类型高寒草甸生物量特征、土壤水...
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可为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的科学评估与合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以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源区内不同土壤类型高寒草甸生物量特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土壤水源涵养量。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在重度退化阶段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土壤水源涵养量显著低于未退化和中度退化阶段(P<0.05)。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容重逐渐增大,且非毛管孔隙度规律不显著。未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水源涵养量范围分别为1884.32—1897.44t/hm2、1360.04—1707.79t/hm2、1082.38—1550.10t/hm2。中度退化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比未退化草甸低9.37%—10.35%,重度退化草甸低18.31%—27.82%。草甸退化进程中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的降低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而草甸退化进程中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减少则是间接原因。度量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时应着重考虑毛管孔隙度的蓄水作用。研究表明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源涵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该结果能够推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向空间化、精细化发展,为探索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甸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持水量
土壤水源涵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干扰类型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
14
3
作者
高军靖
吕世海
+2 位作者
刘及东
郑志荣
叶生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5-771,共7页
采用样方法,对比研究了2009—2011年刈割和围封干扰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1年,围封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5.67%、17.73%、17.60%;而刈割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6...
采用样方法,对比研究了2009—2011年刈割和围封干扰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1年,围封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5.67%、17.73%、17.60%;而刈割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6.86%、14.84%、12.36%,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围封干扰可促进建群种种群生长,而刈割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种干扰类型导致的植物群落生态类型变化趋势差异尚不显著.2009—2011年,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05、4.58、4.2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3、2.89、2.79,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0.91、0.90;围封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46、6.03、5.3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3.18、2.98,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7、0.87、0.85.可见,在相同年份,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围封干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围封干扰.说明围封干扰有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而适度的刈割干扰则有利于植物群落的均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围封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市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咏红
陈雅琳
+1 位作者
付泽强
香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3-190,共8页
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对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限制城市格局无序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景观指数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和区域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辨...
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对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限制城市格局无序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景观指数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和区域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辨识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以"田园城市"理念为指导,应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探索现代田园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城市化建设中,有大量的耕地被转化成了建设用地;区域生态功能强度空间差异性显著;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龙门山、邛崃山、长丘山和龙泉山一带;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四环六射"的道路生态廊道、河流廊道以及圈层农业廊道;形成了交汇点、湿地和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节点。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及解决中国大都市发展中的"大城市病"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现代田园城市
景观格局优化
景观指数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三种植物群落土壤凝结水比较
被引量:
3
5
作者
佳依山
多立安
+3 位作者
郑志荣
叶生星
刁兆岩
吕世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植物群落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为当地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测定3种植物群落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羊草(Leymus chine...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植物群落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为当地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测定3种植物群落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土壤凝结水形成的时间、数量和月动态变化,比较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对土壤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群落内土壤凝结水的形成趋势基本一致,即每天18:00以后逐渐形成,至次日6:00结束。土壤凝结水夜间动态呈双峰型,其中第1个峰值出现在20:00左右,第2个峰值出现在4:00左右。(2)3种植物群落日均凝结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茵陈蒿样地、糙隐子草和羊草样地的日均凝结量分别为7月0.28,0.22,0.32mm,8月0.50,0.35,0.69mm,9月0.28,0.23,0.37mm。(3)土壤凝结水在土壤不同深度的凝结量大小依次为0—5cm>20—25cm>5—10cm>10—15cm>15—20cm,其中0—5cm的凝结量羊草样地的最多为0.147mm,其次为茵陈蒿样地0.125mm,最后是糙隐子草样地0.094mm。[结论]土壤凝结水来源主要有2个,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这两种来源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不同,其中羊草植物群落能够形成更多的土壤凝结水,在草原植被恢复中能够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植物群落
土壤凝结水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李咏红
李岱青
陈雅琳
雪梅
王丽霞
机构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236-241,I0003,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南山区旅游型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J21B08)
环境保护部项目"成渝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环科字2010第(4)号〕
文摘
[目的]为了明辨四川省成都市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指导区域生态保护和开发。[方法]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四种省成都市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生境和酸雨3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1)成都市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为主,西部盆周山区是土壤侵蚀最为敏感的区域;(2)成都市生境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为主,西部和东部生境敏感性较高,极敏感区域分布于西北部茶坪山、邛崃山一带;(3)成都市酸雨以轻度敏感为主,其次是中度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该市西部海拔1 650~3 200m的针阔叶混交林及高山原始针叶林地区;(4)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以不敏感为主,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西部盆周山区的北部和南部,分布有龙溪—虹口、白水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论]研究区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盆周山区,是区域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
土壤侵蚀
生境
酸雨
Keywords
eco-environment sensitivity
soil erosion
biodiversity and habitat
acid rai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4
2
作者
徐翠
张林波
杜加强
郭杨
吴志丰
徐延达
李芬
王风玉
机构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国家
环境
保护
区域
生态
过程与
功能
评估
重点
实验室
/
环境
基准与
风险
评估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88-239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5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YSKY-13)
中国环境保护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9109)资助
文摘
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可为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的科学评估与合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以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源区内不同土壤类型高寒草甸生物量特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土壤水源涵养量。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在重度退化阶段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土壤水源涵养量显著低于未退化和中度退化阶段(P<0.05)。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容重逐渐增大,且非毛管孔隙度规律不显著。未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水源涵养量范围分别为1884.32—1897.44t/hm2、1360.04—1707.79t/hm2、1082.38—1550.10t/hm2。中度退化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比未退化草甸低9.37%—10.35%,重度退化草甸低18.31%—27.82%。草甸退化进程中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的降低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而草甸退化进程中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减少则是间接原因。度量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时应着重考虑毛管孔隙度的蓄水作用。研究表明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源涵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该结果能够推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向空间化、精细化发展,为探索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甸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持水量
土壤水源涵养量
Keywords
Sanjiangyuan
alpine meadow
soil bulk density
porosity
water holding capacity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干扰类型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
14
3
作者
高军靖
吕世海
刘及东
郑志荣
叶生星
机构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5-771,共7页
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2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1B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改革启动专项(2012-YSGQ-06)
文摘
采用样方法,对比研究了2009—2011年刈割和围封干扰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1年,围封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5.67%、17.73%、17.60%;而刈割干扰下建群种种群相对重要值分别为16.86%、14.84%、12.36%,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围封干扰可促进建群种种群生长,而刈割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种干扰类型导致的植物群落生态类型变化趋势差异尚不显著.2009—2011年,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05、4.58、4.2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3、2.89、2.79,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0.91、0.90;围封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46、6.03、5.3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3.18、2.98,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7、0.87、0.85.可见,在相同年份,刈割干扰下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围封干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围封干扰.说明围封干扰有利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而适度的刈割干扰则有利于植物群落的均一化.
关键词
刈割
围封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Keywords
mowing
enclosure
community structure
speciesdiversity
Hulunbuir meadow steppe
分类号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市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咏红
陈雅琳
付泽强
香宝
机构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国家
环境
保护
区域
生态
过程与
功能
评估
重点
实验室
、
环境
基准与
风险
评估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3-190,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1B08)
环境保护部项目
文摘
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对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限制城市格局无序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景观指数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和区域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辨识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以"田园城市"理念为指导,应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探索现代田园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城市化建设中,有大量的耕地被转化成了建设用地;区域生态功能强度空间差异性显著;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龙门山、邛崃山、长丘山和龙泉山一带;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四环六射"的道路生态廊道、河流廊道以及圈层农业廊道;形成了交汇点、湿地和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节点。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及解决中国大都市发展中的"大城市病"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成都
现代田园城市
景观格局优化
景观指数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Keywords
Chengdu
modem garden city
landscape pattern optimization
landscape indices
least-cost distance model
分类号
X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三种植物群落土壤凝结水比较
被引量:
3
5
作者
佳依山
多立安
郑志荣
叶生星
刁兆岩
吕世海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草地
生态
与资源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改革启动专项(2013-YSGQ-06)
文摘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植物群落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为当地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中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测定3种植物群落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土壤凝结水形成的时间、数量和月动态变化,比较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对土壤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群落内土壤凝结水的形成趋势基本一致,即每天18:00以后逐渐形成,至次日6:00结束。土壤凝结水夜间动态呈双峰型,其中第1个峰值出现在20:00左右,第2个峰值出现在4:00左右。(2)3种植物群落日均凝结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茵陈蒿样地、糙隐子草和羊草样地的日均凝结量分别为7月0.28,0.22,0.32mm,8月0.50,0.35,0.69mm,9月0.28,0.23,0.37mm。(3)土壤凝结水在土壤不同深度的凝结量大小依次为0—5cm>20—25cm>5—10cm>10—15cm>15—20cm,其中0—5cm的凝结量羊草样地的最多为0.147mm,其次为茵陈蒿样地0.125mm,最后是糙隐子草样地0.094mm。[结论]土壤凝结水来源主要有2个,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这两种来源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不同,其中羊草植物群落能够形成更多的土壤凝结水,在草原植被恢复中能够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植物群落
土壤凝结水
环境因子
Keywords
Hulunbeier grassland
plant communities
soil condensation wa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李咏红
李岱青
陈雅琳
雪梅
王丽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徐翠
张林波
杜加强
郭杨
吴志丰
徐延达
李芬
王风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干扰类型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的比较
高军靖
吕世海
刘及东
郑志荣
叶生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市景观格局优化
李咏红
陈雅琳
付泽强
香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三种植物群落土壤凝结水比较
佳依山
多立安
郑志荣
叶生星
刁兆岩
吕世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