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
1
作者
陆凯
李丹丹
+3 位作者
闫莹
周浩
吴来明
蔡兰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降低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基本要求。受地域气候差异影响,执行统一的温湿度标准可能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通...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降低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基本要求。受地域气候差异影响,执行统一的温湿度标准可能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反应性监测实验获得的不同温湿度下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起特定温湿度区域内较高精度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将腐蚀速率作为环境温湿度风险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四等级制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评估建议标准。考虑气压对湿度的影响,加入了相对湿度转换系数以扩大适用范围,并设计了便于实际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工具。根据该方法划分出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建议评估标准,使得管理者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温湿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物
机器学习
风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据驱动的文物环境风险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琨
梁茹
+4 位作者
侍洪波
谭帅
蔡兰坤
吴来明
徐方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对环境风险监测和风险变量的及时定位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个文物展馆的差异性,很难将某一展馆的环境风险划分标准应用于其他展馆,甚至无法应用到同一展馆的不同类型文物。除此之外,当风险出现时,博物馆无法及时...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对环境风险监测和风险变量的及时定位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个文物展馆的差异性,很难将某一展馆的环境风险划分标准应用于其他展馆,甚至无法应用到同一展馆的不同类型文物。除此之外,当风险出现时,博物馆无法及时锁定影响因素,延长了风险排除所需的时间。因此,结合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艺术临展的连续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针对纸质文物的环境风险状态评估二级监测框架,并按需求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风险监测。首先,使用“优”数据集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并构建控制限用以挑选“优”数据,“差”数据集通过已有的PCA模型得到判断“差”等级的控制限;然后,使用“非优非差”数据集建立ReliefF-PCA模型并得到“良”“中”等级划分的控制限;最后,对应PCA模型和ReliefF-PCA模型分别使用贡献图和基于ReliefF算法计算权值的加权贡献图,以此量化风险,初步定位对环境指标存在影响的风险变量。通过两个评价模型构建的监测框架,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评估和后续馆藏环境调控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整个文物保护系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风险评估
文物保护
PCA算法
贡献图
变量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来源及其污染特性试验
被引量:
4
3
作者
兰剑
闫莹
乔利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62,共10页
为了解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来源及其污染特性,以上海城区为例,通过2014年在线连续监测黑碳气溶胶、PM2.5、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相关参数以评估上海市城区BC污染特征、来源分布及对大气...
为了解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来源及其污染特性,以上海城区为例,通过2014年在线连续监测黑碳气溶胶、PM2.5、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相关参数以评估上海市城区BC污染特征、来源分布及对大气消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碳质量浓度年均值达(3.11±2.40)μg/m^3,有典型的双峰型日变化;黑碳质量浓度冬季高((3.82±3.32)μg/m^3),夏季低((2.56±1.37)μg/m^3),与PM2.5有较好的相关性,最高的BC与PM2.5比7.37%出现在功能秋季.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吸收系数为(44.8±31.8)Mm^-1,在消光作用中的比例为14.9%.低风速、低降雨量和低温都不利于黑碳气溶胶的扩散传输和沉降.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传输对黑碳质量浓度影响较大,不同方向的各类气团轨迹对应的黑碳质量浓度有季节性差异,表明黑碳气溶胶污染为局地排放源和外来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吸收系数
气象因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
1
作者
陆凯
李丹丹
闫莹
周浩
吴来明
蔡兰坤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国家
环境
保护
化工
过程
环境
风险
评价与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博物馆
馆藏文物保存
环境
国家
文物局
重点
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20YFC1522502)。
文摘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降低环境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基本要求。受地域气候差异影响,执行统一的温湿度标准可能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反应性监测实验获得的不同温湿度下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起特定温湿度区域内较高精度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将腐蚀速率作为环境温湿度风险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四等级制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评估建议标准。考虑气压对湿度的影响,加入了相对湿度转换系数以扩大适用范围,并设计了便于实际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工具。根据该方法划分出的青铜文物馆藏温湿度风险建议评估标准,使得管理者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温湿度控制。
关键词
青铜文物
机器学习
风险标准
Keywords
Bronze relics
Machine Learning
Risk standard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驱动的文物环境风险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琨
梁茹
侍洪波
谭帅
蔡兰坤
吴来明
徐方圆
机构
能源
化工
过程
智能制造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华东理工大学
)
国家
环境
保护
化工
过程
环境
风险
评价与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
华东理工大学
)
馆藏文物保存
环境
国家
文物局
重点
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2502,2020YFC1522505)资助。
文摘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对环境风险监测和风险变量的及时定位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个文物展馆的差异性,很难将某一展馆的环境风险划分标准应用于其他展馆,甚至无法应用到同一展馆的不同类型文物。除此之外,当风险出现时,博物馆无法及时锁定影响因素,延长了风险排除所需的时间。因此,结合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艺术临展的连续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针对纸质文物的环境风险状态评估二级监测框架,并按需求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风险监测。首先,使用“优”数据集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并构建控制限用以挑选“优”数据,“差”数据集通过已有的PCA模型得到判断“差”等级的控制限;然后,使用“非优非差”数据集建立ReliefF-PCA模型并得到“良”“中”等级划分的控制限;最后,对应PCA模型和ReliefF-PCA模型分别使用贡献图和基于ReliefF算法计算权值的加权贡献图,以此量化风险,初步定位对环境指标存在影响的风险变量。通过两个评价模型构建的监测框架,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评估和后续馆藏环境调控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整个文物保护系统的效率。
关键词
环境监测
风险评估
文物保护
PCA算法
贡献图
变量定位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isk assessment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PCA algorithm
Contribution plot
Variable location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来源及其污染特性试验
被引量:
4
3
作者
兰剑
闫莹
乔利平
机构
国家
环境
保护
化工
过程
环境
风险
评价与
控制
重点
实验室
(
华东理工大学
)
国家
环境
保护
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
重点
实验室
(上海市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62,共10页
文摘
为了解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来源及其污染特性,以上海城区为例,通过2014年在线连续监测黑碳气溶胶、PM2.5、主要污染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相关参数以评估上海市城区BC污染特征、来源分布及对大气消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碳质量浓度年均值达(3.11±2.40)μg/m^3,有典型的双峰型日变化;黑碳质量浓度冬季高((3.82±3.32)μg/m^3),夏季低((2.56±1.37)μg/m^3),与PM2.5有较好的相关性,最高的BC与PM2.5比7.37%出现在功能秋季.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吸收系数为(44.8±31.8)Mm^-1,在消光作用中的比例为14.9%.低风速、低降雨量和低温都不利于黑碳气溶胶的扩散传输和沉降.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传输对黑碳质量浓度影响较大,不同方向的各类气团轨迹对应的黑碳质量浓度有季节性差异,表明黑碳气溶胶污染为局地排放源和外来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吸收系数
气象因子
聚类分析
Keywords
black carb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meteorological factor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
陆凯
李丹丹
闫莹
周浩
吴来明
蔡兰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数据驱动的文物环境风险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王琨
梁茹
侍洪波
谭帅
蔡兰坤
吴来明
徐方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城市城区黑碳气溶胶来源及其污染特性试验
兰剑
闫莹
乔利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