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死蜱农药环境行为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石利利 林玉锁 +1 位作者 徐亦钢 陈良燕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1期73-74,共2页
研究了毒死蜱农药在环境中的水解、土壤吸附和土壤消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水体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 25.6 d;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持毒死蜱农药的能力;该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也较慢。
关键词 环境行为 毒死蜱 水解 土壤吸附 土壤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谢志仁 刘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论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介绍了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 ,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江苏省生态环境区域分异规律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区域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江苏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庄 沈永明 曹学章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151,157,共4页
文章在分析互花米草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互花米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互花米草对江苏沿海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可以适当引种互花米草,但必须控制其向航道和养殖场等的蔓延。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态环境影响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RS与GIS方法的海南生态环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荣华 毛端谦 +1 位作者 胡孟春 黄杏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70-373,共4页
以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图,1988年海南省土壤侵蚀图和1987年与1998年的TM遥感 资料为信息源,综合应用ERDAS和ARC/INFO软件分析了海南建省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 况,并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以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图,1988年海南省土壤侵蚀图和1987年与1998年的TM遥感 资料为信息源,综合应用ERDAS和ARC/INFO软件分析了海南建省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 况,并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作为本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标志的季雨林、雨 林面积变化不大,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由中部山区向外依次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 影响明显,人工植被大幅度增加,但天然植被面积呈现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方法 海南 生态环境 中部 增加 质量标志 趋势 土壤侵蚀 人工植被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志芬 孔德洋 +2 位作者 殷克东 王连生 董丽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6-301,共6页
测定了羟基乙腈与系列醛类化合物和对苯二甲醛与系列腈类化合物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phos phoreum)的联合毒性,探讨了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机制,并尝试提出了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 测定了羟基乙腈与系列醛类化合物和对苯二甲醛与系列腈类化合物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phos phoreum)的联合毒性,探讨了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机制,并尝试提出了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不同,联合毒性的大小与腈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之间化学相互作用的程度紧密相关,采用QSAR模型TU=0.842-0.831σp(n=8,r2=0.803,SE=0.222,F=24.415,P=0.003)和TU=-0.348-8.450C(n=8,r2=0.874,SE=0.219,F=41.730,P=0.001)分别定量描述羟基乙腈与系列醛类化合物和对苯二甲醛与系列腈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醛混合化合物 发光菌 联合毒性 QSAR模型 稳定性 预测能力 生物毒性 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29
6
作者 华小梅 江希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从农药的急性危害和长期、潜在效应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主要特点 ,分析造成农药环境危害的因素 ,指出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和加强农药环境管理是当前有效控制我国农药环境危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农药 环境危害 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荣华 黄杏元 +1 位作者 胡孟春 谢顺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以 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1988年海南省土壤侵蚀图和 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 ,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 ,以GIS为工具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按...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以 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1988年海南省土壤侵蚀图和 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 ,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 ,以GIS为工具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按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比 .并以海南西部部分地区为例 ,进行了海南西部土地沙化 /土地退化研究 .结果表明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由中部向外依次降低 ,森林生态环境好 ,部分园林和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土地沙化 /土地退化在向着恢复逆转的方向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评价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有机废弃场地土壤化学分析与生态毒性诊断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金鑫 林玉锁 +6 位作者 徐建 张胜田 田猛 张孝飞 俞飞 徐亦钢 刘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16-2221,共6页
本研究采集了某有机废弃场地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与半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并对场地土壤进行了生态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无重金属污染,检出的半挥发性有机物有5类33种,其中有多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 本研究采集了某有机废弃场地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与半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并对场地土壤进行了生态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无重金属污染,检出的半挥发性有机物有5类33种,其中有多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各样品中,J-2点污染最为严重,J-3点、J-5点次之,其他点各有一种目标污染物检出。场地土壤对植物和蚯蚓均显示出较强的毒性效应,对玉米和小白菜种子发芽根伸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4.71%~70%和57.03%~100%,小白菜对场地污染较为敏感。J-2点、J-3点、J-5点的蚯蚓7d死亡率达到了100%;J-1点、J-4点和对照在28d试验期内无死亡,J-1点、J-4点28d体重增长抑制率为45.58%和50.54%,明显高于对照的13.93%。研究表明,对于目标污染物不明确的污染场地,将化学分析与生态毒性指标相结合是诊断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场地 污染土壤 生态毒性 蚯蚓 玉米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庄 沈渭寿 吴焕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1,共5页
该文从水情、水生生物、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利设施的调节作用,大部分湖泊平均水位提高,水位变化趋于平缓,但部分河道型湖泊情况正好相反,水位下降且变化幅度较以前增大。同时,... 该文从水情、水生生物、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利设施的调节作用,大部分湖泊平均水位提高,水位变化趋于平缓,但部分河道型湖泊情况正好相反,水位下降且变化幅度较以前增大。同时,闸坝的存在阻碍了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降低了河道水流流速,导致水生生物数量和种类发生较大变化,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之闸坝的不合理调度,常常诱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水利设施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供热及烘缸干燥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阎尔平 张晓弟 +3 位作者 罗正芳 张春林 隋建设 董龙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9-41,共3页
通过典型的纸机运行实例研究,证明采用自行研制的可调节式热泵供热系统用于造纸机干燥部,可明显提高纸机烘缸有效面积干燥强度、纸机车速和产量。
关键词 可调节式热泵 烘缸脱水强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网八缸纸机干燥部热泵供热系统的研究和运行 被引量:5
11
作者 阎尔平 张晓弟 +4 位作者 高武 蔡宁 于少平 吕义国 徐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针对长网八缸造纸机的特点和目前长网八缸造纸机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能耗高、烘缸积水及烘缸温升曲线不合理等问题 ,研究成功采用热泵供热系统替代传统的常规通汽系统。
关键词 长网纸机 干燥部 热泵系统 节能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叶亚平 刘鲁君 张益民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分析了农业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内容,并针对农业开发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减缓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农业开发项目 农业开发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预测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文华 王瑞明 +1 位作者 武进龙 刘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针对江苏沿海地区转B t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量加大、发生期提前和绿盲蝽比例明显上升等新情况,研究制定出了"两个改进、两个加强和一个建立"的B t棉田棉盲蝽预测预报新方法,即改进调查方法、改进短期预报方法,加强对成虫... 针对江苏沿海地区转B t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量加大、发生期提前和绿盲蝽比例明显上升等新情况,研究制定出了"两个改进、两个加强和一个建立"的B t棉田棉盲蝽预测预报新方法,即改进调查方法、改进短期预报方法,加强对成虫的预测、加强对重点发生阶段的预测,建立棉盲蝽预测预报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 棉盲蝽 预测预报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海根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它特性的数据,它是为数据的管理、查询和使用服务的.目前我国还缺乏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流、共享的机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提供元数据(metadata) 的信息查询渠道,使用户知道从哪儿...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它特性的数据,它是为数据的管理、查询和使用服务的.目前我国还缺乏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流、共享的机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提供元数据(metadata) 的信息查询渠道,使用户知道从哪儿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如何使用数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库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本文进行了该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以FoxPro forWindows 开发平台进行程序设计.生物多样性元数据库具有较强的信息查询功能,可按机构目录、主题信息类型、名称和作者这4 种功能查询.系统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拥有133 个机构、160 个数据集、266 个数据库、757 本专著和61 幅图件的信息,提供1 300 多份信息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元数据 数据库 中国 数据管理 渣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文华 李红阳 +2 位作者 王瑞明 左文惠 刘标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254-260,共7页
2005-2006年,采用田间接虫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江苏沿海棉区棉盲蝽优势种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Bt棉的为害与产量损失。结果表明,Bt棉田的被害株率和产量损失均随着接虫量的加大而增加,其对数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直线相关也达显著至极显... 2005-2006年,采用田间接虫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江苏沿海棉区棉盲蝽优势种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Bt棉的为害与产量损失。结果表明,Bt棉田的被害株率和产量损失均随着接虫量的加大而增加,其对数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直线相关也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Bt棉田棉盲蝽的防治可以若虫数量与被害株率两项指标来把握,2种盲蝽混合种群第2、3、4代虫量推广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有2、3龄若虫5头、10头和20头上下;或被害株率依次为3%、8%和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盲蝽 转BT基因抗虫棉 为害损失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农区棉盲蝽监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文华 王瑞明 +2 位作者 刘标 臧慧 杨爱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2-67,69,共7页
通过对当地棉花重大的致灾害虫棉盲蝽进行了历时17年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11个专题:(1)明确了盐城农区棉盲蝽40多年的演变过程,(2)明确了棉盲蝽新近的暴发机制,(3)明确了多种因子对棉盲蝽种群形成与发展的干扰作用,(4)明确了盐... 通过对当地棉花重大的致灾害虫棉盲蝽进行了历时17年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11个专题:(1)明确了盐城农区棉盲蝽40多年的演变过程,(2)明确了棉盲蝽新近的暴发机制,(3)明确了多种因子对棉盲蝽种群形成与发展的干扰作用,(4)明确了盐城农区棉盲蝽的生物生态学特性,(5)明确了近年两种棉盲蝽优势种群比例变化的原因,(6)明确了棉盲蝽对不同长势B t棉幼铃的危害特点,(7)明确了棉田天敌种群的消长与保护利用措施,(8)研制了B t棉田棉盲蝽防治指标,优化了棉盲蝽防治对策,(9)明确了两种棉盲蝽的转移规律与虫源性质,(10)改进并提高了棉盲蝽测报预警的准确率,(11)在两种棉盲蝽的多食性特点研究方面:一是明确了棉盲蝽在当地的寄主范围、生态区划及发育和产卵趋性,二是明确了两种棉盲蝽寄主适合度及其表达的影响因素,三是明确了两种棉盲蝽的区域性生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盲蝽 生态分布 可持续控制 新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某镇稻田污染事故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胜田 江希流 叶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54-256,共3页
在调查江苏某镇稻田污染事故的过程中,限于在污染事故发生时没有及时取样进行检测分析,只能通过排它法确认稻田污染事故的原因。根据受害秧田的分布特征及秧苗受害程度不同,认为灌溉水严重超标是造成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沿河企... 在调查江苏某镇稻田污染事故的过程中,限于在污染事故发生时没有及时取样进行检测分析,只能通过排它法确认稻田污染事故的原因。根据受害秧田的分布特征及秧苗受害程度不同,认为灌溉水严重超标是造成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沿河企业废水排放情况及水质特征,认为主要污染因子是pH值和盐度;分析低pH值和高盐度对秧苗的危害机理及秧苗受害特征,受害秧苗的根部、叶部症状特征和灌溉水的低pH值和高盐度之间存在事实因果关系,进一步确认了主要污染原因和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污染事故 灌溉水 PH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幼苗幼树光合与叶氮、叶磷及比叶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45
18
作者 刘福德 王中生 +5 位作者 张明 王文进 安树青 郑建伟 杨文杰 张世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51-4661,共11页
以海南岛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101个物种的幼苗幼树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叶片氮、磷含量及比叶面积;检验其相关关系,并按乔木,乔灌木(小乔木至大灌木)和灌木3个生活型组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Aarea)和单位叶重量的光... 以海南岛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101个物种的幼苗幼树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叶片氮、磷含量及比叶面积;检验其相关关系,并按乔木,乔灌木(小乔木至大灌木)和灌木3个生活型组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Aarea)和单位叶重量的光合速率(Amass)均表现出灌木>乔木>乔灌木,方差分析表明,灌木和乔灌木之间Aarea差异显著;灌木和乔木以及灌木和乔灌木之间Amass差异显著(p<0.05)。Aarea与叶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生态型组和所有物种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与叶磷之间的相关关系在灌木(p=0.0038),乔灌木(p=0.0002)以及所有物种(p<0.0001)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在乔木中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SLA之间在灌木(p=0.0006)、乔木(p<0.0001)和所有物种(p<0.0001)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在乔灌木中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Amass与叶片氮含量、SLA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生活型组和所有物种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与叶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灌木(p=0.0004),乔灌木(p=0.0018)及所有物种(p<0.0001)中极显著,在乔木生活型组中也达显著水平(p=0.0377)。逐步回归表明,与Aarea相比,Amass估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测值。由此可见,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下幼苗幼树的光合和叶氮、磷含量及SLA之间相关关系与基于成树的研究非常相似,并且A比A更能稳定体现这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 热带山地雨林 幼苗幼树 叶片氮 比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景天科植物一新种——伴矿景天 被引量:64
19
作者 吴龙华 周守标 +5 位作者 毕德 郭新弧 秦卫华 王辉 王春景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2-633,共2页
本文描述了景天属(景天科)一新种,即伴矿景天(SedumplumbizincicolaX.H.GuoetS.B.Zhousp.nov.)。
关键词 景天科 景天属 伴矿景天 新种 浙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设补偿的定量标准--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一期生态建设工程为例 被引量:73
20
作者 蔡邦成 陆根法 +1 位作者 宋莉娟 刘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13-2416,共4页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一期生态建设工程的补偿为例,探讨生态建设的补偿标准。从工程投资和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生态建设的总成本为1.46亿元/年,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并结合...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一期生态建设工程的补偿为例,探讨生态建设的补偿标准。从工程投资和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生态建设的总成本为1.46亿元/年,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并结合专家咨询赋权,计算出生态建设工程成功实施后,建设区域所增加的生态服务效益为0.83亿元/年,外部区域所增加的生态服务效益为2.13亿元/年;综合生态建设成本和生态效益,提出了根据生态服务效益分担生态建设成本的补偿标准分析思路,并由此计算得到外部区域对建设区域的补偿标准为1.11亿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补偿标准 建设成本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