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饲喂方式下翘嘴鳜肠道代谢的差异
1
作者 方婷 赵秀侠 +7 位作者 高娜 卢文轩 梁阳阳 汪翔 蒋阳阳 孙雯 严香兰 崔凯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配合饲料和饵料鱼两种饲喂方式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肠内容物代谢谱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与数据库比对,筛选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为鳜鱼养殖及其生理代谢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配合饲料和饵料鱼两种饲喂方式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肠内容物代谢谱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与数据库比对,筛选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为鳜鱼养殖及其生理代谢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两组间肠道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73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3种代谢物在饲料鳜组显著上调,7种代谢物在饲料鳜组显著下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ABC转运、组氨酸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胆汁分泌、嘧啶代谢、核苷酸代谢等通路中。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配合饲料显著改变了鳜的肠道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非靶向代谢组学 饲喂方式 差异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草龟幼龟培育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正荣 崔凯 +1 位作者 项旭东 朱小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3期53-54,共2页
中华草龟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养殖品种,市场前景广阔,适宜池塘、稻田养殖,也可用于观赏。该文从养殖设施、稚龟放养、养殖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中华草龟幼龟培育技术。
关键词 中华草龟 幼龟 培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特色鱼类疫病分析——以2017年安徽省监测情况为例
3
作者 魏泽能 崔凯 +6 位作者 赖年悦 宋光同 陆剑锋 李海洋 周洵 蔡修兵 刘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结合对安徽省鳜鱼、鲈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黄鳝、乌鳢、光唇鱼、瓣结鱼8个养殖特色鱼类品种疫病的监测情况,分析疫病发生的趋势和原因,并提出特色鱼类养殖病防工作建议。
关键词 疫病监测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杂交黄颡鱼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泽能 崔凯 +4 位作者 梁阳阳 杨坤 蔡修兵 汪小三 刘冕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6期202-203,共2页
以黄颡鱼为母本、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ca-chelli(♂)],在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表现。2条试验养殖槽分别放养不同规格的杂交黄颡鱼7.5万、10万尾,放养密度分别... 以黄颡鱼为母本、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ca-chelli(♂)],在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表现。2条试验养殖槽分别放养不同规格的杂交黄颡鱼7.5万、10万尾,放养密度分别为341、455尾/m^3,产量分别为8 906.3、9 048.0 kg,折合产量分别为40.5、41.1 kg/m^3,净利润分别为3.79万、4.69万元,产出投入比分别为1.22、1.35,收益率分别为21.99%、34.51%。IPA养殖杂交黄颡鱼,每个养殖槽放养量7.5万~10.0万尾,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净增重量可超过7 800 kg。在市场接受黄颡鱼规格的范围内,选择投放较小规格的鱼种,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增重倍数和较好的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黄颡鱼 池塘循环流水(IPA) 产出投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泉流水养殖鱼类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衍峰 魏泽能 +3 位作者 汪翔 李正荣 刘冕 崔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介绍了山泉流水养殖鱼类健康管理关键技术,即在流水养鱼生产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优化改进流水鱼池和水质净化方法,维持充足的水体溶氧和良好的流动水质环境,稳定和提高养殖产品品质;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密度,减轻应激反应,降低... 介绍了山泉流水养殖鱼类健康管理关键技术,即在流水养鱼生产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优化改进流水鱼池和水质净化方法,维持充足的水体溶氧和良好的流动水质环境,稳定和提高养殖产品品质;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密度,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投喂优质、新鲜的专用饲料,适当补充天然饵料;消除或抑制引发病害的因素,保障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养鱼 健康管理 生态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池塘循环流水养殖(IPA)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试验
6
作者 蔡修兵 魏泽能 +5 位作者 李静 方婷 梁阳阳 赵慧敏 徐国成 崔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7期77-78,81,共3页
2016和2017年分别在3 400 m2池塘内投放60万尾大口黑鲈卵黄苗,进行苗种培育试验。2016年培育出鱼种10.98万尾,成活率18.3%; 2017年培育出鱼种15.71万尾,成活率26.2%。培育过程中进行3次模拟流水冲击和拉网密集驯化,结合食性转化训练,大... 2016和2017年分别在3 400 m2池塘内投放60万尾大口黑鲈卵黄苗,进行苗种培育试验。2016年培育出鱼种10.98万尾,成活率18.3%; 2017年培育出鱼种15.71万尾,成活率26.2%。培育过程中进行3次模拟流水冲击和拉网密集驯化,结合食性转化训练,大口黑鲈鱼种投放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环境适应性增强,生理应激反应小,2016和2017年成活率分别达到98.69%和9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IPA) 大口黑鲈 苗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