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显示品质的直下式LED背光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丽 沈健 徐立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通过理论分析,在窄色域液晶屏的背光中选择合适谱线的RGB三基色LED背光,可以将显示器的色域从40%提升至70%。试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但是三基色直下式背光的混光比为1.3∶1,比全白灯背光的1∶1大。在三基色LED背光中加入LED白灯,能够降... 通过理论分析,在窄色域液晶屏的背光中选择合适谱线的RGB三基色LED背光,可以将显示器的色域从40%提升至70%。试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但是三基色直下式背光的混光比为1.3∶1,比全白灯背光的1∶1大。在三基色LED背光中加入LED白灯,能够降低混光比。白光灯的亮度逐步增加时,色域会降低。当色域从70.2%下降到63.7%时,白灯发出的亮度占总亮度的30%,混光比也降低为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 显示品质 混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固型曲面液晶显示器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潘立豹 +4 位作者 卢业能 焦垚 赵玉冬 陈召全 吴科东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依据曲面显示测试标准IECTS62715-5-2[1],对曲面液晶显示器各显示区域白场亮度、对比度、色度(红、绿、蓝、白场)值进行测量,研究视角对曲面液晶显示器各显示区域白场亮度、对比度、色度(红、绿、蓝、白场)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商用曲面... 依据曲面显示测试标准IECTS62715-5-2[1],对曲面液晶显示器各显示区域白场亮度、对比度、色度(红、绿、蓝、白场)值进行测量,研究视角对曲面液晶显示器各显示区域白场亮度、对比度、色度(红、绿、蓝、白场)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商用曲面液晶显示器白场亮度、对比度随视角变化差异明显,暂时无法满足军用使用要求;白、红、绿、蓝场色度随视角变化不大,满足军用使用要求;商用曲面液晶显示器需要大幅度降低亮度、对比度随视角变化量才能应用于军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液晶显示器 视角 亮度 对比度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显示器夜视兼容测试方法研究
3
作者 潘立豹 杨宗阳 +4 位作者 李正荣 王保成 张恒 李静 袁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在液晶显示器夜视兼容测试方法上,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着0.3,1,3 mm 3个不同的测试镜头孔径角。由于孔径角选择大小不一,对于同一个液晶显示器,不同公司辐亮度和色坐标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为对测试标准进行统一,选择一个通过LED彩... 在液晶显示器夜视兼容测试方法上,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着0.3,1,3 mm 3个不同的测试镜头孔径角。由于孔径角选择大小不一,对于同一个液晶显示器,不同公司辐亮度和色坐标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为对测试标准进行统一,选择一个通过LED彩灯实现夜视兼容的液晶显示器进行研究,通过配置软件将该液晶显示器夜模式色坐标配置成(0.170,0.495)、(0.190,0.490)、(0.190,0.520)3种不同的色坐标,在这3种色坐标下,通过OL750-NVG系统对其夜视兼容进行测试,测试时,分别选取0.3,1,3 mm不同的孔径角,测试区域分别选择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通过对比测试发现:夜视兼容测试时,孔径角不能选择0.3 mm;孔径角选择1 mm或者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孔径角 夜视兼容 辐亮度 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场景的全景显示方法研究
4
作者 章盛 李培华 +3 位作者 吉涛 刘玉莉 季常刚 周萌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5-40,共6页
为了解决足不出户即可浏览户外真实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真实场景的全景显示方法,首先采集真实场景图像并使用优化ORB算法进行配准,然后对真实场景图像融合,最后拼接图像的全景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优化ORB算法与传统ORB算法比较,提... 为了解决足不出户即可浏览户外真实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真实场景的全景显示方法,首先采集真实场景图像并使用优化ORB算法进行配准,然后对真实场景图像融合,最后拼接图像的全景显示。实验结果表明,优化ORB算法与传统ORB算法比较,提高了图像配准准确度,与传统SIFT算法、传统SURF算法比较,降低了图像配准时间;同时以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园区与安徽工程大学校园为对象进行全景显示,验证了全景显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T算法 SURF算法 ORB算法 图像配准 图像拼接 全景显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配准算法研究
5
作者 章盛 李培华 +3 位作者 张骏 钱名思 鲁兴平 叶程广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针对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配准算法。首先,使用FAST算法提取图像角点,然后,使用SIFT算法生成角点描述子并使用压缩感知原理降维,最后,使用双向匹配算法进行匹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基于压缩感知... 针对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配准算法。首先,使用FAST算法提取图像角点,然后,使用SIFT算法生成角点描述子并使用压缩感知原理降维,最后,使用双向匹配算法进行匹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配准算法在图像配准准确度方面与传统SIFT算法、传统SURF算法、文献[16]算法、文献[17]算法、文献[18]算法相当,但在图像配准耗时方面分别缩短了71.21%、44.45%、54.57%、54.96%、13.40%,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 加速鲁棒性特征算法 图像配准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Boosting模型的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骏 李培华 +1 位作者 章盛 吉涛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分析了Boosting提升模型,提出一种以去雾后图像均方误差与信息熵比值为选择标准,对多类不同的去雾算法进行排序,并根据设定的阈值,从多类的去雾算法中,选择合适的去雾算法作为"极优增强器",再通过对优化学习率的方法。更新&qu... 分析了Boosting提升模型,提出一种以去雾后图像均方误差与信息熵比值为选择标准,对多类不同的去雾算法进行排序,并根据设定的阈值,从多类的去雾算法中,选择合适的去雾算法作为"极优增强器",再通过对优化学习率的方法。更新"极优增强器"的权重,采取线性组合,构建了最优去雾算法。经实验表明,该算法实现了去雾后图像对比度和图像的信息损失之间的平衡。提升了图像对比度,凸显了图像细节,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图像信息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ing模型 图像增强 极优增强器 学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LED背光源调频调光与混色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宗阳 刘波 +1 位作者 章小兵 祁凌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2-876,共5页
介绍了一种使用橙、绿、蓝三基色LED灯作为背光灯的平板显示模块背光源。本背光源亮度的调节通过变频调光技术实现。最终的标准白色光利用这种三色灯的调光脉冲高电平时间混色的方法得到,并按照光传感器输出的数据来微调三色灯调光脉冲... 介绍了一种使用橙、绿、蓝三基色LED灯作为背光灯的平板显示模块背光源。本背光源亮度的调节通过变频调光技术实现。最终的标准白色光利用这种三色灯的调光脉冲高电平时间混色的方法得到,并按照光传感器输出的数据来微调三色灯调光脉冲高电平时间。这种调光与混色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背光源亮度、色温变化与色坐标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 混色 调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环境下亮度与色度稳定的LE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晋兴强 陈召全 +1 位作者 敬敏 邱婷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0-195,共6页
针对目前高、低温环境下LED灯的亮度衰减问题,以液晶显示器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在宽温环境下,使显示器亮度、色度均保持稳定的LED背光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同时驱动LED白、彩灯,显示器的亮度与色度均可自由调整,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温... 针对目前高、低温环境下LED灯的亮度衰减问题,以液晶显示器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在宽温环境下,使显示器亮度、色度均保持稳定的LED背光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同时驱动LED白、彩灯,显示器的亮度与色度均可自由调整,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对驱动电路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显示器亮度与色度的稳定性。最终通过实物验证测试,显示器连续工作2 h(亮度大于800 cd/m^2),亮度衰减小于50 cd/m^2。宽温环境下显示器色坐标偏差范围不超过±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发光二极管背光 宽温 亮度 色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Net-SSD的红外人脸检测算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骏 朱标 吉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针对“可见光”+“热红外”融合的双光人脸检测算法对硬件依赖性高的劣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obileNet-SSD的红外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可以直接检测出红外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对硬件的依赖性较低。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精度和实时... 针对“可见光”+“热红外”融合的双光人脸检测算法对硬件依赖性高的劣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obileNet-SSD的红外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可以直接检测出红外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对硬件的依赖性较低。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均有所提高,可以直接运用到“疫情”期间的智能体温监控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红外图像 人脸检测 MobileNet S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曲率尺度空间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章盛 李培华 +1 位作者 钱名思 刘玉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9-387,共9页
为了满足图像配准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提出融入曲率尺度空间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使用曲率尺度空间算法提取图像角点特征,然后使用改进的加速稳健特征算法生成64维角点特征描述子向量并将描述子向量降维到24维,最后使用改进的相似性... 为了满足图像配准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提出融入曲率尺度空间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使用曲率尺度空间算法提取图像角点特征,然后使用改进的加速稳健特征算法生成64维角点特征描述子向量并将描述子向量降维到24维,最后使用改进的相似性距离算法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进行匹配。仿真实验一表明:在图像配准准确度方面与传统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传统加速稳健特征算法及其他改进的图像配准方法相当,但在图像配准实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仿真实验二通过立体匹配库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普遍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稳健特征算法 曲率尺度空间算法 图像配准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 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滤波的多分支注意力残差红外图像去噪网络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骏 朱标 +1 位作者 沈玉真 张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1-161,共11页
目前红外图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受限于探测单元的非均匀性,使得红外图像具有低信噪比、视觉效果模糊的缺点,严重影响其在高端领域中的应用。常用的去噪算法无法兼顾降噪平滑和边缘细节的保持,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 目前红外图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受限于探测单元的非均匀性,使得红外图像具有低信噪比、视觉效果模糊的缺点,严重影响其在高端领域中的应用。常用的去噪算法无法兼顾降噪平滑和边缘细节的保持,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的多分支注意力残差去噪网络。根据引导滤波原理设计一种引导卷积模块,同时为了兼顾提取浅层和深层特征设计了多分支注意力残差模组。通过实验证明加入新模块后的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红外图像降噪,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图像中的边缘细节信息,提升视觉效果,同时在PSRN和SSIM指标上也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滤波器 视觉注意力机制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KAZE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培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8-253,共6页
为了解决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配准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新型配准方法。首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优化KAZE算法生成图像特征描述符序列,使用KNN算法与FLANN算法相结合的优化匹配方法进行匹配。仿真实验数... 为了解决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配准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新型配准方法。首先对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优化KAZE算法生成图像特征描述符序列,使用KNN算法与FLANN算法相结合的优化匹配方法进行匹配。仿真实验数据表明:新型图像配准方法图像配准准确率达到91.62%,但计算复杂度稍高,为配准准确率要求高但不追求实时性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新型的解决方法,为后续计算异源图像重合区域和融合处理提供了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ZE算法 KNN算法 FLANN算法 异源图像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网络的消防红外图像的人体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骏 范彬 杨新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3-1489,共7页
针对消防红外图像分辨率差、对比度低、信噪比低、视觉效果模糊、人体姿态复杂,多障碍物遮蔽、人体姿态不完整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消防红外图像的人体检测算法,通过该算法解决了消防场景中人体姿态复杂,多障碍物遮蔽... 针对消防红外图像分辨率差、对比度低、信噪比低、视觉效果模糊、人体姿态复杂,多障碍物遮蔽、人体姿态不完整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消防红外图像的人体检测算法,通过该算法解决了消防场景中人体姿态复杂,多障碍物遮蔽,人体形态不完整的困难。同时对比于传统目标检测算法以及YOLO v3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消防红外图像的人体检测上无论是检测的精度还是运算的实时性上都有大幅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U-Net 人体检测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SS-SIFT复合图像配准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培华 章盛 +1 位作者 刘玉莉 钱名思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6,共11页
针对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CSS-SIFT复合图像配准算法。CSS-SIFT算法首先使用CSS算法检测图像特征,然后,使用优化的SIFT算法生成并降维图像特征描述子,最后,使用基于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的优化双向匹配算法对图像特... 针对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CSS-SIFT复合图像配准算法。CSS-SIFT算法首先使用CSS算法检测图像特征,然后,使用优化的SIFT算法生成并降维图像特征描述子,最后,使用基于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的优化双向匹配算法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仿真实验条件是通过计算机中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统计图像特征数目、匹配数目、正确匹配数目、配准准确率、配准时间与配准时间下降率共6个指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CSS-SIFT算法在图像配准准确度方面与传统SIFT算法、传统SURF算法、Forstern-SIFT算法、Harris-SIFT算法、Trajkovic-SIFT算法相当,但在图像配准耗时方面分别降低了58.45%、10.68%、14.84%、16.21%与4.63%,为图像配准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 加速稳健特征算法 曲率尺度空间算法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HED网络的热红外图像显著性人体检测深度网络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骏 张鹏 +1 位作者 张政 白云飞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9-657,共9页
热红外图像中的人体目标易于观察显著性强,应用广泛,但受限于热红外设备的硬件,往往图像中的人体目标边缘模糊,检测效果较差,同时因为热红外的特殊成像原理,人体目标检测时极易受到发热物和遮挡物的干扰,检测的精度也无法得到保证。针... 热红外图像中的人体目标易于观察显著性强,应用广泛,但受限于热红外设备的硬件,往往图像中的人体目标边缘模糊,检测效果较差,同时因为热红外的特殊成像原理,人体目标检测时极易受到发热物和遮挡物的干扰,检测的精度也无法得到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类HED(holistically nested edge detection)的热红外显著性人体检测网络。网络采用类HED网络形式,通过将不同比例的空洞卷积编解码模块进行残差相加形式,完成人体目标的检测任务。实验证明该网络可以有效地检测人体目标,准确地预测边缘结构,同时在发热物及遮挡物等环境下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 VGG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薄膜方块电阻值在低温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勇 彭继 +3 位作者 赵松 丁慧林 赵玉冬 陈召全 《光电子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186-190,199,共6页
探讨低温下的ITO薄膜方块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军用特种显示器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加热功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量ITO薄膜加热器电极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量,研究温度(低温)对ITO薄膜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TO薄膜的导... 探讨低温下的ITO薄膜方块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军用特种显示器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加热功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量ITO薄膜加热器电极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量,研究温度(低温)对ITO薄膜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TO薄膜的导电性能在低温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低温下的ITO薄膜方块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变化;ITO薄膜的膜层越厚,低温下其方块电阻值降低越明显,导电性越高;当环境温度由常温(25℃)降至-50℃时,几种不同膜厚的ITO薄膜方块电阻值分别平均降低5.55%、5.01%和2.77%,对应的功耗平均增加5.88%、5.28%和2.85%。该试验结果为军用特种显示器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加热功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薄膜 温度 方块电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gO:PPLN晶体的紧凑高效型光学参量振荡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桂诗信 朱标 +1 位作者 李正荣 胡秋瑞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19,共4页
理论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gO:PPLN晶体的紧凑高效型光学参量振荡器。实验中利用808nm的激光二极管(LD)作为泵浦源,抽运Nd:YVO_4晶体产生波长为1064nm的激光,通过MgO:PPLN晶体的温度调谐,获得了3.14μm至3.43μm连续中红外激光输... 理论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gO:PPLN晶体的紧凑高效型光学参量振荡器。实验中利用808nm的激光二极管(LD)作为泵浦源,抽运Nd:YVO_4晶体产生波长为1064nm的激光,通过MgO:PPLN晶体的温度调谐,获得了3.14μm至3.43μm连续中红外激光输出。当MgO:PPLN晶体温度控制在80℃,泵浦功率为4.5W时,获得了最大功率为295m W的中红外激光输出,相应的空闲光转换效率为6.6%。控制中红外激光输出功率在295m W时,测得2h内的输出功率波动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学参量振荡器 铌酸锂晶体 中红外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Kalman滤波曲线拟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靖 章小兵 《信息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因为其灵敏度高、支持多点触控、耐用性高等优点,在消费市场上逐渐成为主流,然而电容触摸屏容易受到环境电磁干扰、手指颤抖等方面的影响,会出现触摸偏离期望位置、轨迹延迟和不平滑等问题。而传统的卡尔曼(Kalman)滤...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因为其灵敏度高、支持多点触控、耐用性高等优点,在消费市场上逐渐成为主流,然而电容触摸屏容易受到环境电磁干扰、手指颤抖等方面的影响,会出现触摸偏离期望位置、轨迹延迟和不平滑等问题。而传统的卡尔曼(Kalman)滤波算法因为触控轨迹往往是非线性运动、系统模型不能精确匹配触控过程和噪声难以统计,从而造成滤波结果不准确。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Kalman滤波的曲线拟合优化算法,分析触摸轨迹的运动趋势,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触控轨迹进行分段拟合,并与测量值加权得到新的触摸轨迹,降低噪声带来的影响,再进行Kalman滤波。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的Kalman滤波在轨迹平滑度上提高17%。文章的触摸轨迹平滑滤波算法相较于传统的Kalman滤波算法有着更好的轨迹平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触摸屏 KALMAN滤波 曲线拟合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触摸屏驱动电路的设计
19
作者 王飒 陈文明 +1 位作者 陈召全 章小兵 《信息化研究》 2020年第4期73-78,共6页
电容触摸屏是目前被普遍使用的人机交互设备,文章介绍了一种电容触摸屏驱动电路的设计。电路中包括一块触摸控制芯片FPGA、9个八选一多路选择器、9个运算放大器与开关组成的电荷转移法检测电路和9个十位ADC(模拟数字转换器),可以实现71... 电容触摸屏是目前被普遍使用的人机交互设备,文章介绍了一种电容触摸屏驱动电路的设计。电路中包括一块触摸控制芯片FPGA、9个八选一多路选择器、9个运算放大器与开关组成的电荷转移法检测电路和9个十位ADC(模拟数字转换器),可以实现71个通道的信号并行收发传输。其中一个八选一多路选择器、一个运算放大器与开关组成的电荷转移法检测电路和一个ADC组成一路信号接收的基本单元。9路基本单元并行,将触摸屏上传输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FPGA可识别的数字量进行处理,结合算法最终确定触摸坐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触摸屏 人机交互 触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