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指南推荐疗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和其他β冠状病毒相关呼吸道疾病的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03—2020年6月公开发...目的评估指南推荐疗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和其他β冠状病毒相关呼吸道疾病的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2003—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β-冠状病毒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试验和队列研究。双人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 14.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9项研究,共计9598例。其中49项研究关于SARS-CoV-2,包括27项RCT,19项队列和3项类试验,9项研究关于SARS-CoV,1项队列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所有研究中显著性结果如下:在SARS-CoV-2患者中,两项关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队列和一项关于大剂量羟氯喹或氯喹的RCT比标准治疗有更多的整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RR=2.68,95%CI(1.48,4.85),I^(2)=34.3%,采用建议分级评估、开发和评价准则(GRADE)评级为:低;RR=3.43,95%CI(1.55,7.58),GRADE评级:中]。而在一项RCT和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中,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相比标准治疗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更低[RR=0.46,95%CI(0.25,0.86),GRADE评级:低;RR=0.65,95%CI(0.44,0.98),GRADE评级:极低]。两项应用瑞德昔韦治疗10 d的RCT[RR=0.94,95%CI(0.80,1.11),I^(2)=28.8%,GRADE评级:中]和11项应用中药治疗的RCT[RR=0.77,95%CI(0.53,1.10),I^(2)=0.0%,GRADE评级:低]的安全性与标准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ARS-CoV患者中,6项应用中药治疗的RCT相比标准治疗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38,95%CI(0.21,0.71),I^(2)=0.0%,GRADE评级:低]。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大剂量羟基氯喹或氯喹治疗SARS-CoV-2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而瑞德西韦和中药相对安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Fried衰弱表型(FFP)、肝脏衰弱指数(LFI)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对肝硬化患者2年全因死亡率及失代偿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77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FFP、LFI和S...目的探讨Fried衰弱表型(FFP)、肝脏衰弱指数(LFI)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对肝硬化患者2年全因死亡率及失代偿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77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FFP、LFI和SPPB评估患者衰弱状态,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比较3种工具的一致性及其对预后的独立预测效能。主要终点事件为2年全因死亡率和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失代偿),采用Cox回归、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分析3种工具的预测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不同衰弱工具间一致性比较采用Cohen’s Kappa检验。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FFP、LFI和SPPB评估的衰弱患病率分别为37.2%、22.4%和20.2%,FFP与LFI、SPPB一致性中等(κ=0.57,95%CI:0.47~0.67;κ=0.51,95%CI:0.41~0.62),而LFI与SPPB一致性较高(κ=0.87,95%CI:0.80~0.94)。衰弱组全因死亡率及复合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值均<0.001)。多因素校正后,FFP、LFI、SPPB预测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比(HR)分别为2.42(95%CI:1.51~5.11)、2.21(95%CI:1.11~4.42)和2.21(95%CI:1.14~4.30),预测复合终点的HR分别为2.51(95%CI:1.61~3.91)、2.40(95%CI:1.51~3.80)和2.20(95%CI:1.39~3.47)。FFP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0.79 vs 0.69,P=0.032)及复合终点的预测AUC(0.75 vs 0.68,P=0.044)均显著高于Child-Pugh评分。联合衰弱评估工具与Child-Pugh评分的结合可显著提升预测效能(全因死亡AUC为0.81~0.82,复合终点AUC为0.77~0.78,P值均<0.05)。NRI和IDI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联合模型在分类上的改进(P值均<0.001)。结论FFP、LFI和SPPB均可独立预测肝硬化患者的不良结局,其中FFP的预测效能最佳,且与Child-Pugh评分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Fried衰弱表型(FFP)、肝脏衰弱指数(LFI)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对肝硬化患者2年全因死亡率及失代偿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77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FFP、LFI和SPPB评估患者衰弱状态,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比较3种工具的一致性及其对预后的独立预测效能。主要终点事件为2年全因死亡率和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失代偿),采用Cox回归、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分析3种工具的预测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不同衰弱工具间一致性比较采用Cohen’s Kappa检验。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FFP、LFI和SPPB评估的衰弱患病率分别为37.2%、22.4%和20.2%,FFP与LFI、SPPB一致性中等(κ=0.57,95%CI:0.47~0.67;κ=0.51,95%CI:0.41~0.62),而LFI与SPPB一致性较高(κ=0.87,95%CI:0.80~0.94)。衰弱组全因死亡率及复合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值均<0.001)。多因素校正后,FFP、LFI、SPPB预测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比(HR)分别为2.42(95%CI:1.51~5.11)、2.21(95%CI:1.11~4.42)和2.21(95%CI:1.14~4.30),预测复合终点的HR分别为2.51(95%CI:1.61~3.91)、2.40(95%CI:1.51~3.80)和2.20(95%CI:1.39~3.47)。FFP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0.79 vs 0.69,P=0.032)及复合终点的预测AUC(0.75 vs 0.68,P=0.044)均显著高于Child-Pugh评分。联合衰弱评估工具与Child-Pugh评分的结合可显著提升预测效能(全因死亡AUC为0.81~0.82,复合终点AUC为0.77~0.78,P值均<0.05)。NRI和IDI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联合模型在分类上的改进(P值均<0.001)。结论FFP、LFI和SPPB均可独立预测肝硬化患者的不良结局,其中FFP的预测效能最佳,且与Child-Pugh评分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