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口生态修复区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庆会 程浩 +4 位作者 刘思琪 徐雪梅 陈虹 韩建波 杜金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23-6131,共9页
为探究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大气界面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涡度相关法,利用2016~2021年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的CH_(4)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CH_(4)通量四季平均日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 为探究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大气界面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涡度相关法,利用2016~2021年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的CH_(4)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CH_(4)通量四季平均日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河口“退塘还湿”生态修复区域,不同季节CH_(4)通量值的平均日变化波动趋势和范围不同.夏、秋和冬季白天CH_(4)通量值在零左右波动,四季CH_(4)排放平均日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05:30、01:30、02:30和09:00,整体上表现为12:00之前为CH_(4)源,12:00之后为弱CH_(4)汇或CH_(4)源/汇功能不明显.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四季CH_(4)通量平均日变化振幅大小和日平均值均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修复区CH_(4)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空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风速(WS).其中,春季Ta与CH_(4)通量显著负相关,WS与CH_(4)通量显著正相关,两变量共解释43.8%的CH_(4)通量变动;夏季PAR与CH_(4)通量显著负相关;冬季,Ta与CH_(4)通量显著负相关,PAR与CH_(4)通量显著正相关.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多年不同季节生态系统−大气界面的CH_(4)通量范围为−60.9~155nmol/(m^(2)·s),CH_(4)通量平均值为14.05nmol/(m^(2)·s),多年CH_(4)平均净释放量为5.32gC/(m^(2)·a),即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表现为CH_(4)的源,单位面积百年增温潜势为198.46g CO_(2)-eq/m^(2).本研究对充分认识滨海盐沼湿地碳源/汇功能和合理评估湿地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CH_(4)通量 池塘养殖 退塘还湿 滨海蓝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7月长江特枯水情下长江口营养盐的分布特点
2
作者 力清影 姚爱林 +5 位作者 蒋昕桐 明玥 王梦宇 朱礼鑫 王宪业 高磊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0,共15页
长江入海径流量极大地控制着长江冲淡水在长江口的扩散范围,以及河口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2023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季干旱事件。为了研究洪季长江特枯水情下长江口营养盐的分布特点,于当月在长江口海域进行了32个... 长江入海径流量极大地控制着长江冲淡水在长江口的扩散范围,以及河口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2023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季干旱事件。为了研究洪季长江特枯水情下长江口营养盐的分布特点,于当月在长江口海域进行了32个典型站位的样品采集,并将其结果与2016年和2020年洪季长江洪水到达长江口前后的采样结果进行对比。在2023年7月流域干旱条件下,河口盐淡水混合区域收缩,N O_(3)~--N和SiO_(3)^(2-)-Si产生不保守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均受限,导致这两种营养盐与2016年和2020年洪季相比更加保守。同时,由于在长江特枯水情下河口表层低、中盐度(<25)的海水被局限在水深较浅的区域,使得底部通过沉积物再悬浮释放的PO_(4)^(3-)-P较易被输送至海水表层,从而促进了表层PO_(4)^(3-)-P浓度的升高以及“源”效应的产生。而随着盐度的继续升高,表层浮游植物吸收施加的“汇”效应的影响逐步显现;并且随着深度增加,沉积物再悬浮释放的PO_(4)^(3-)也越来越难以贯穿至海水表层,两者共同作用导致PO_(4)^(3-)-P浓度在高盐度(>25)海水表层迅速下降。由此,2023年7月表层PO_(4)^(3-)-P浓度随盐度的变化表现出了特殊的“上凸”趋势。在目前长江径流量年际间较大变幅的情景下,本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长江口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回答长江口等磷限制型河口中赤潮的触发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洪季 干旱 生物地球化学 不保守行为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有机物和营养盐年内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书铭 姚爱林 +2 位作者 明玥 王宪业 高磊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3-768,共16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黄河下游泺口站进行了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采样,测定了河水中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荧光溶解有机物(Fluorescent Dissol... 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黄河下游泺口站进行了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采样,测定了河水中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荧光溶解有机物(Fluoresc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FDOM)、营养盐,以及悬浮颗粒态(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占比(POC占SPM的质量百分比,POC%)、δ^(13)C和δ^(15)N等生源要素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已经成为控制黄河下游多种生源要素在一年之中变化格局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其全年变化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调水调沙的调水阶段,脉冲式激增的径流量通过稀释作用使得DOC浓度、CDOM浓度、FDOM中的类腐殖质组分含量,以及SPM中δ^(13)C和δ^(15)N达到全年的最低值,而CDOM光谱斜率(S_(275-295))达到最高值。在调水调沙的排沙阶段,上述指标则在相反方向上达到全年的极值。最近20年间,在调水调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黄河下游营养盐和DOC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POC%的上升迹象也初步显现。黄河下游生源要素浓度、组成、性质、输出通量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黄河口的海洋生态环境。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在人类活动背景下大河生源要素的响应特征和反馈机制及其对邻近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调水调沙 溶解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有色溶解有机物 荧光溶解有机物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上退役油气平台造礁的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4
作者 周鑫 孔令娜 +3 位作者 于跃 程嘉熠 韩建波 王晓萌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2,共8页
利用海上退役油气平台造礁是退役平台废弃处置方法之一。未来几年我国将迎来大量的海上油气平台退役,若全部拆除不仅面临技术难点与巨额资金的投入,同时对退役平台周围已建立的小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美国是最早开始尝试将退役平台改建... 利用海上退役油气平台造礁是退役平台废弃处置方法之一。未来几年我国将迎来大量的海上油气平台退役,若全部拆除不仅面临技术难点与巨额资金的投入,同时对退役平台周围已建立的小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美国是最早开始尝试将退役平台改建人工鱼礁的国家,现已建立了相关的政策制度及监管体系。结合我国海上退役油气平台的管理现状发现:海上油气平台的退役备案以及人工鱼礁的建立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申请退役油气平台建成人工鱼礁,需涉及较多法律法规及职能部门的审批。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海上退役油气平台造礁项目管理体系,结合国内监管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为退役平台再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造礁 审批程序 所有权和责任 礁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6月珠江流域洪水对下游溶解有机物浓度和组成的影响
5
作者 傅芳敏 姚爱林 +2 位作者 明玥 王宪业 高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气候变化对中国典型河流溶解有机物(DOM)的影响尚且未得到充分的认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每月于珠江下游广州段采集河水样品,并分析其中溶解有机碳(DOC)、发色溶解有机物(CDOM)...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气候变化对中国典型河流溶解有机物(DOM)的影响尚且未得到充分的认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每月于珠江下游广州段采集河水样品,并分析其中溶解有机碳(DOC)、发色溶解有机物(CDOM)和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浓度和组成。采样期间,2022年6月珠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结果显示,洪水大幅度降低了河水中的DOC和CDOM浓度,并提高了DOM的芳香化程度。尽管洪水对DOM浓度产生了明显的稀释效应,但通过分析FDOM组成,进一步发现FDOM中不同组分对洪水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FDOM短激发波长(230~235nm)处的类蛋白质组分峰值在洪水期间出现高值;与此同时,长激发波长(280~285nm)的类蛋白质组分和激发波长在345nm处的类腐殖质组分峰值在洪水期间出现最低值。此外,与长江下游相比,珠江下游水体中往往具有较高的DOC和CDOM浓度、DOM芳香化程度以及CDOM分子量。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珠江等世界大河DOM浓度和组成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机制,以及揭示极端洪水对大河DOM动态变化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洪水 溶解有机碳 发色溶解有机物 荧光溶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家文 房克照 +3 位作者 刘忠波 范浩煦 孙昭晨 王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共11页
Boussinesq型方程是研究水波传播与演化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就1967-2018年常用的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从理论推导和数值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以期推动该类方程在海岸(海洋)工程波浪水动力方向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此类方程推导主... Boussinesq型方程是研究水波传播与演化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就1967-2018年常用的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从理论推导和数值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以期推动该类方程在海岸(海洋)工程波浪水动力方向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此类方程推导主要从欧拉方程或Laplace方程出发。在一定的非线性和缓坡假设等条件下,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多个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并以Stokes波的相关理论为依据,考察了这些方程在相速度、群速度、线性变浅梯度、二阶非线性、三阶非线性、波幅离散、速度沿水深分布以及和(差)频等多方面性能的精度。将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分为水平二维和三维两大类,并对主要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的特性进行了评述。进而又对适合渗透地形和存在流体分层情况下的Boussinesq型水波方程进行了简述与评论。最后对这些方程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SSINESQ型方程 色散性 非线性 变浅性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Boussinesq方程的三维波浪数值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文峰 王平 +3 位作者 刘忠波 房克照 孙家文 张宁川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50,共10页
Liu等[1]给出的最高导数为2的双层Boussinesq水波方程具有较好的色散性和非线性,基于该方程建立了有限差分法的三维波浪数值模型。在矩形网格上对方程进行了空间离散,采用高阶导数近似方程中的时、空项,时间积分采用混合4阶Adams-Bashfo... Liu等[1]给出的最高导数为2的双层Boussinesq水波方程具有较好的色散性和非线性,基于该方程建立了有限差分法的三维波浪数值模型。在矩形网格上对方程进行了空间离散,采用高阶导数近似方程中的时、空项,时间积分采用混合4阶Adams-Bashforth-Moulton的预报—校正格式。模拟了深水条件下的规则波传播过程,计算波面与解析结果吻合较好,反映出数值模型能很好地刻画波面过程及波面处的速度变化;在kh=2π条件下可较为准确获得沿水深分布的水平和垂向速度,这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最后,利用数值模型计算了规则波在三维特征地形上的传播变形,数值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高阶非线性项会对波浪数值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波浪非线性增强,水深减少将产生更多的高次谐波。建立的双层Boussinesq模型对强非线性波浪的演化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三维数值模型 有限差分法 非线性 双层Boussinesq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疏浚物中丁基锡提取方法优化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孔令娜 项庆新 +5 位作者 王晓萌 陈虹 王新新 韩建波 姚远 张乃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6-895,共10页
为了解渤海海域疏浚物中丁基锡(BTs,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之和)污染状况,选取渤海周边四个疏浚工程,采用单一变量法对沉积物中提取BTs的条件优化后分析疏浚物中BTs的含量.结果表明,活化铜粉添加量4.50g、二氯甲... 为了解渤海海域疏浚物中丁基锡(BTs,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之和)污染状况,选取渤海周边四个疏浚工程,采用单一变量法对沉积物中提取BTs的条件优化后分析疏浚物中BTs的含量.结果表明,活化铜粉添加量4.50g、二氯甲烷/二氯乙烷(V:V=1:1)混合萃取剂和0.5%的环庚三烯酚酮溶液是疏浚物中BTs提取最佳条件.渤海疏浚物TBT、DBT、MBT均被检出,其含量范围分别为2.93~7.96、1.07~2.27和4.99~9.00ng Sn/g(干重,下同).大部分工程疏浚物中BTs含量空间分布总体呈距岸越近TBT含量越高的趋势,BTs含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且TBT均为历史输入.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渤海疏浚物中TBT的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根据国际公约对疏浚物海洋倾倒的管理建议,有必要对研究区域疏浚物海洋倾倒活动进行持续关注或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锡 疏浚物 渤海海域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