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地对缓解沿海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楠 王权明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4期122-128,共7页
采用大连市中心城区2000~2018年5期Landsat系列影像,结合景观指数、相对地表温度指数,探讨城市绿地对缓解热环境的效益。结果表明:(1)研究区热环境呈不断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2.57℃上升至2018年的31.77℃,其中2015~2018年间升温幅度最... 采用大连市中心城区2000~2018年5期Landsat系列影像,结合景观指数、相对地表温度指数,探讨城市绿地对缓解热环境的效益。结果表明:(1)研究区热环境呈不断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2.57℃上升至2018年的31.77℃,其中2015~2018年间升温幅度最大;(2)2015~2010年大面积低覆盖度林地演变为高覆盖度林地,各类型绿地降温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覆盖度林地>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林地>低覆盖度草地;(3)绿地的SHDI与低覆盖度林地的PLAND指数与热环境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可为构建绿色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植被覆盖度 城市热环境 景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海洋微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晨 田晓玲 +5 位作者 胡乐琴 贾睿 徐韧 王金辉 项有堂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5,86,共5页
基因芯片通常指DNA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的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从而获取结果。多年来,我国在医药疾病研究、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已成功研制出多种基因芯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对... 基因芯片通常指DNA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的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从而获取结果。多年来,我国在医药疾病研究、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已成功研制出多种基因芯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对海洋微藻研究的应用上成果较少。现着力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阐述基因芯片及其在海洋微藻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海洋微藻 核酸序列检测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神经网络的浮筏养殖信息提取——以长海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由金浩 刘威 王权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浮筏养殖是海水养殖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对于浮筏养殖的精确提取尤为重要。然而浮筏在遥感影像中分布密集,且背景复杂,并且以往的浮筏提取方法,多为机器学习,未能挖掘浮筏养殖的深度特征,以及光谱信息的高效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U-... 浮筏养殖是海水养殖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对于浮筏养殖的精确提取尤为重要。然而浮筏在遥感影像中分布密集,且背景复杂,并且以往的浮筏提取方法,多为机器学习,未能挖掘浮筏养殖的深度特征,以及光谱信息的高效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U-Net网络模型进行浮筏养殖信息提取,使用比值指数计算特征波段,去除冗余光谱信息,并添加深度神经网络,深化提取浮筏信息提取的深度特征通道,实现了浮筏养殖信息的高精度提取。选取长海县大长山岛作为研究区域,与Canny算子、Otsu算法、PCA_Kmeans算法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U-Net模型浮筏养殖的提取总体精度为95.6%,与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提取精度提高了9%~13%,验证了U-Net模型在浮筏养殖识别中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养殖 U-Net模型 比值指数 深度特征 光谱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礁上孤立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4
作者 房克照 刘忠波 +2 位作者 唐军 邹志利 尹继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为模拟孤立波在潜礁地形上的传播,建立了基于高阶Boussinesq水波方程的波浪传播数学模型。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体积方法混合求解。方程中的对流项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结合HLL黎曼解和二阶TVD-WAF格式求解界面通量,控制单元... 为模拟孤立波在潜礁地形上的传播,建立了基于高阶Boussinesq水波方程的波浪传播数学模型。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体积方法混合求解。方程中的对流项用有限体积方法离散,结合HLL黎曼解和二阶TVD-WAF格式求解界面通量,控制单元边界左右变量采用四阶状态插值方法(MUSCL)构筑。方程中其余项则利用传统差分格式近似。通过引入考虑干湿边界的修正黎曼解和波浪破碎指标,实现了对海岸动边界和波浪破碎的处理。应用解析解验证模型并进一步模拟了孤立波在潜礁地形上传播变形,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较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模型具有巨大优势,适用于潜礁环境下波浪的数值模拟研究,同时也为求解其他类Boussinesq方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SSINESQ 水波方程 孤立波 有限体积 有限差分 潜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赤潮遥感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乾坤 陶邦一 +1 位作者 雷惠 张正龙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4,共7页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了一套赤潮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接收和处理遥感数据,并利用赤潮水体的光谱和固有光学量特征自动提取赤潮信息。在实际业务化应用中,该系统被国家监测部门采用,在2013年4月至9月东海赤潮高发期间,该系统制作了55期赤潮遥感监测产品,用于指导船舶现场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利用本系统对近年来东海发生的27次大型赤潮事件进行了发生位置和面积的提取,并与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系统对大部分赤潮范围的识别有较好的效果,对赤潮识别准确度大概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卫星数据处理 赤潮 赤潮自动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岬湾海滩静态平衡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信辉 庄振业 +2 位作者 曹立华 邱若峰 张永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0期1-11,共11页
岬湾海岸是全球海岸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大量的人类活动,这类海岸的研究对于海岸建设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海岸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尝试用数学公式来量化这种理想的湾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获得了各种经验模型... 岬湾海岸是全球海岸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大量的人类活动,这类海岸的研究对于海岸建设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海岸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尝试用数学公式来量化这种理想的湾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获得了各种经验模型。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这些理论成果被整合到软件当中使得理论的应用更便捷、人性化和普遍。笔者详细介绍了静态平衡海湾理论,结合三亚湾人工岛建设对海岸的影响、巴西因比图巴的不稳定海滩、潍坊滨海度假区海滩养护改进方案以及西班牙希洪市海滩设计,阐述和验证了静态平衡理论在海滩的稳定性判定和解释、现存海滩的改进方案的选择、现存海滩评估和全新海滩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势,以期为后续海岸工程评估、改进和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岬湾海岸 静态平衡 工程设计 平衡海滩 海滩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牙特洛亚半岛海滩养护及疏浚沙养滩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乐 庄振业 +2 位作者 曹立华 邱若峰 张永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2期37-42,共6页
葡萄牙特洛亚半岛海滩近十余年受到强烈侵蚀,海浪冲刷到数千万年稳定的古罗马遗址,在2006—2007年,当局将28.6万m3港口航道疏浚沙抛填至海滩上,进行养滩修复,效果较好,扩宽了干滩,稳定了古罗马遗址,发展了旅游业。这不仅是一个完美高效... 葡萄牙特洛亚半岛海滩近十余年受到强烈侵蚀,海浪冲刷到数千万年稳定的古罗马遗址,在2006—2007年,当局将28.6万m3港口航道疏浚沙抛填至海滩上,进行养滩修复,效果较好,扩宽了干滩,稳定了古罗马遗址,发展了旅游业。这不仅是一个完美高效的养滩工程,而且还是一个极其节约的工程,使用疏浚沙不仅降低了运输费,还为港口节约了购买抛沙海域的费用。我国港口航道甚多,每年至少约有8亿m3疏浚沙,很少用于养滩工程,反而购置河道沙和邻近河口沙。若改用疏浚沙养滩,可极大地降低养护成本,既可节约购沙经费,还可为港口部门节约抛沙海域的购置费用,而且也能为抛沙取沙海域维持正常的航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沙 海滩养护 沙源 特洛亚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诺德维克水下抛沙修复海滩及其意义
8
作者 王海燕 庄振业 +2 位作者 曹立华 邱若峰 张永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1期66-73,共8页
水下抛沙养滩可以通过消减波能和持续向海滩供沙,以抵御海岸侵蚀,保持海滩稳定。荷兰诺德维克(Noordwijk)地区以发育水下双坝地形为特征,为了维护海滩和海岸的稳定,自1998年开始,共实施了3次水下养滩(1998、2002和2006年),抛沙位置都选... 水下抛沙养滩可以通过消减波能和持续向海滩供沙,以抵御海岸侵蚀,保持海滩稳定。荷兰诺德维克(Noordwijk)地区以发育水下双坝地形为特征,为了维护海滩和海岸的稳定,自1998年开始,共实施了3次水下养滩(1998、2002和2006年),抛沙位置都选在外沙坝的向海侧,接近当地闭合深度。养滩减缓了沙坝向海迁移的速率,内、外沙坝均出现了向岸迁移的趋势并基本保持稳定,对海岸线位置变化具有积极影响。我国目前的海滩养护工程多为向陆上滩面抛沙养滩,这种方法较昂贵、破坏性大,效果有时不佳,而水下抛沙养滩经济实惠、对环境影响小且灵活,因此,应该充分借鉴水下抛沙养滩的成功经验。基于诺德维克地区数十年的Argus视频图像和水深调查对养滩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水下养滩的意义,以丰富和推动我国养滩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养滩 水下双坝 Argus视频图像 海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碳收支时空分异及碳平衡分区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姗珊 王权明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4期257-264,共8页
开展土地利用碳收支评估并构建碳平衡分区优化框架,对于制定适宜土地利用低碳发展策略、指导碳补偿额度流向及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重心转移法、标准差椭圆法、基尼系数,生态承载系数... 开展土地利用碳收支评估并构建碳平衡分区优化框架,对于制定适宜土地利用低碳发展策略、指导碳补偿额度流向及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重心转移法、标准差椭圆法、基尼系数,生态承载系数等多种方法,探究了2010-2020年大连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碳收支时空变化及其空间差异特征,并从生态及净碳排放量角度进行了碳平衡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大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持续增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碳吸收量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碳源主要来源于建设用地上的能源消费,碳汇主要为林地;(2)2010-2020年大连市碳源与碳汇分异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碳排放重心略向西南移动,碳吸收重心持续向东北方向移动;(3)2010-2020年大连市碳补偿率逐渐下降,基尼系数先下降后上升,大连市各区县的碳补偿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且空间差距先缩小后增大;(4)根据生态承载系数和净碳排放量,将研究区划分为绿色发展区、碳排放保持区、碳排放控制区、低碳优化区和高碳优化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优化策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县尺度 土地利用 碳收支 碳平衡分区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的旅游流网络研究进展
10
作者 侯俊轩 王权明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期180-185,192,共7页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7~2021年旅游流网络文献为数据,采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旅游流网络研究的知识图谱,从年度发文数量、作者及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及主题聚类等方面分析了旅游流网络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旅游流网络研...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7~2021年旅游流网络文献为数据,采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旅游流网络研究的知识图谱,从年度发文数量、作者及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及主题聚类等方面分析了旅游流网络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旅游流网络研究经历了缓慢起步、波动上升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发文数量与旅游政策密切相关;发文作者团队内部合作密切,团队之间合作有待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呈现一定的地理邻近性特征,距离较远的研究机构合作较少;2007~2021年,旅游流网络研究尺度经历了宏观—中观—微观的转变,研究内容主要为网络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变3个方面。旅游流网络研究对于旅游线路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区划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应从理论体系构建、结构稳定性、网络仿真预测等方面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网络 CiteSpace软件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