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C/^(12)C比值作为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示踪剂的研究──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的营养关系 被引量:39
1
作者 蔡德陵 孟凡 +1 位作者 韩贻兵 高素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1-678,共8页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快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快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的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处在食物网底部的浮游植物到最高级的肉食性鱼类之间13C差值平均为6.9×10-3,相当于5个营养级;并由各类生物的碳同位素数据分别确定了它们在该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其结果与食性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中碳的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食物网 示踪剂 营养层次 海洋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抗菌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洪旭光 孙修勤 +2 位作者 张进兴 吴谡琦 曲凌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抗菌肽是基因编码的肽类抗菌分子,广泛分布于整个生物界,是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先天免疫的关键因子。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海洋动物抗菌肽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状况,探讨了其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抗菌肽 海洋生物 免疫防御 基因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石洪华 郑伟 +2 位作者 陈尚 吕吉斌 丁德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本文在系统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根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典型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国内... 本文在系统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根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典型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展望分析,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自然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12)C比值在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海洋植物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6
4
作者 蔡德陵 毛兴华 韩贻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6-314,共9页
于1993年2月-1995年5月,采用生物显微镜鉴定并计数和高温氧化的方法,对崂山湾海洋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作了5个季度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同采浮游植物全年以硅藻为主,甲藻在夏季也可成为优势种之一。浮游... 于1993年2月-1995年5月,采用生物显微镜鉴定并计数和高温氧化的方法,对崂山湾海洋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作了5个季度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同采浮游植物全年以硅藻为主,甲藻在夏季也可成为优势种之一。浮游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在夏季较重,冬季和春季较轻,并与海水温度有弱的正相关性。浮游植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259x10-3—-19.2x10-3,全年平均值为(-23.2±2.4)x10-3。该生态系统的另一碳源为底栖藻类,其δ13C平均值为(-18.5±2.4)x10-3,明显区别于浮游植物。对除温度以外的其它影响海洋植物同位素组成的因素,诸如植物种类组成、海水中溶解无机碳δ13C值、CO2供应速率以及CO2固定过程中不同验化酶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等也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植物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 碳13/碳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海洋地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爱国 陈荣华 +1 位作者 程振波 李秀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1-45,共5页
1999年7月~1999年9月我国进行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实现了北极地区海洋地质研究零的突破。这次考察取得了大量的沉积物样品 ,同时还获得了第一手现场资料。简要介绍了沉积物特性、分布特征 ,分析了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沉积环境 。
关键词 楚科奇海 白令海 海洋沉积物 研究进展 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石洪华 王晓丽 +1 位作者 郑伟 王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2,共11页
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大气中CO2含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定量估算海洋中碳元素的吸收、转移、埋藏速率在全球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海洋固碳能... 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大气中CO2含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定量估算海洋中碳元素的吸收、转移、埋藏速率在全球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海洋固碳能力估算研究包括:利用海-气界面CO2分压差法估算海洋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根据海水中叶绿素含量建立的生态学数理模型法估算真光层浮游生物的初级生产力,234Th—238U不平衡法估算POC输出通量,210Pb定年法估算有机碳沉积通量。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尚有一定局限性,碳在大气—海水—沉积物3种介质间交换通量间相互影响的研究较少,海洋中碳垂直传输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因子尚不明确,在海洋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估算方法方面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为进一步完善海洋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估算方法,今后的工作应注重海洋固碳整套观测技术、分析和估算方法研究,并建立海洋碳汇估算指标体系、指标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体系,为我国的碳"减排"、"增汇"国家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固碳 估算方法 碳交换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区划指标框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惠民 丁德文 +2 位作者 石洪华 温泉 叶属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海岸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变化敏感、脆弱。随着沿海各省市新一轮开发规划的实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海洋生态管理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监控区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海洋生... 海岸带是海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变化敏感、脆弱。随着沿海各省市新一轮开发规划的实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海洋生态管理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监控区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海洋生态监控区,指依据海洋生态特征和问题冲突特点而确定的、通过生态监测和评价而提出的用于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调控的海洋区域。海洋生态监控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自然视角、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海洋生态重要性区域的内涵,并结合生态社会与生态系统服务描述了海洋生态监控区内涵;结合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和海洋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从管理学、生态学、管理对象及管理实施等方面探讨了海洋生态监控区区划的原则;分析了影响海洋生态监控区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构建了区划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和三大方面14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监控区 区划指标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技术在海洋环境学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夏达英 王振先 张士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6-72,共7页
笔者研制成功的4种不同用途、类型的水中荧光计在海洋、江河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利用这种仪器先后完成了近20处大、中型水域环境评价工程任务,海洋水体中微量油分的测量实验研究,海洋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浓度现场测量实... 笔者研制成功的4种不同用途、类型的水中荧光计在海洋、江河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利用这种仪器先后完成了近20处大、中型水域环境评价工程任务,海洋水体中微量油分的测量实验研究,海洋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浓度现场测量实验研究;并通过改换拖曳荧光计的荧光测量滤光片为中性滤光片,首次在国内东海、黄海倾废区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洋倾倒悬浮污染物(粉煤灰、碱渣)的海洋深层追踪现场测量实验研究,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还简述了荧光测量法的原理、优点及水中荧光计的结构.用荧光法测量海中物质是近代发展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途广泛的测量新技术,在海洋环境检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技术 海洋环境 水环境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多参数原位探测微探针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丁忠军 刘保华 +1 位作者 刘忠臣 辛海英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12期44-48,共5页
为了提高海洋沉积物孔隙度、电阻率和地温梯度原位测量的精度与速度,对微探针孔隙度电阻法测量原理、电阻率测量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贯入阻力、姿态测量,运用微珠型NTC热敏电阻... 为了提高海洋沉积物孔隙度、电阻率和地温梯度原位测量的精度与速度,对微探针孔隙度电阻法测量原理、电阻率测量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贯入阻力、姿态测量,运用微珠型NTC热敏电阻进行温度校正及地温梯度测量,采用温纳排列进行电阻率测量的多参数贯入式原位探测微探针。该探针结构简单、体积小,直径不大于20mm;探测速度快。室内实验数据表明,其温度测量误差小于5mK,电导率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2%,孔隙度测量误差小于5%,稳定可靠,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电导率 孔隙度 原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海洋极端生境微生物防治番茄灰霉及促进抗盐抗寒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小江 马湘君 +2 位作者 张久明 李闯 田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50,共7页
采用抗生素标记研究了来自深海环境菌株NJ-01和KG89在番茄的定殖及对灰霉病的防治,采用隶属函数值和防御酶活性等综合评价了其诱导植物的抗盐、抗寒作用。菌株NJ-01和KG89均能在番茄根、茎、叶内部定殖,在根部的定殖数量分别为6.50×... 采用抗生素标记研究了来自深海环境菌株NJ-01和KG89在番茄的定殖及对灰霉病的防治,采用隶属函数值和防御酶活性等综合评价了其诱导植物的抗盐、抗寒作用。菌株NJ-01和KG89均能在番茄根、茎、叶内部定殖,在根部的定殖数量分别为6.50×103和4.90×103 cfu/m L;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高的防效,可达87.94%和74.55%,同时,菌株提高植物防御酶SOD和POD等活性122.22%~234.33%,提高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增加133.09%~149.37%,可溶性糖的含量68.53%,电解质外渗率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减少36.45%~63.12%,达到提高番茄的抗盐及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与深海微生物 生物防治 诱导植物抗盐抗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热导率高精度快速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忠军 刘保华 李官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9-1053,共5页
为了高效精确地对海洋沉积物热导率进行原位探测,针对目前原位探测设备体积大、精度低、操作不便、维护困难等不足,对热脉冲双探针(dual-probe heat-pulse measurement theory,DPHP)热导率快速测量理论,以及该理论中NTC热敏电阻热耗散... 为了高效精确地对海洋沉积物热导率进行原位探测,针对目前原位探测设备体积大、精度低、操作不便、维护困难等不足,对热脉冲双探针(dual-probe heat-pulse measurement theory,DPHP)热导率快速测量理论,以及该理论中NTC热敏电阻热耗散系数、热时间常数对热导率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DPHP理论融合热时间常数补偿的海洋沉积物热导率测量系统。运用该探测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平均测量速度≤40s,热导率精度可以达到±0.05。测量速度和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热导率 热脉冲探针技术 原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湍流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魏皓 武建平 张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中发展至今 ,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 ,特别是关于混合 /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 ,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中发展至今 ,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 ,特别是关于混合 /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 ,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的湍流封闭模式 ,如 HAMSOM中的Prandtl混合长模型、Johns模式中的 k-方程模型、POM中的 k- kl模型、水动力学中常用的 k-ε模型等等 ,介绍了海洋湍流模型的应用。对于湍流模型的使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的原则 ,复杂的并非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封闭模型 湍粘性系数 海洋动力学模型 PRANDTL混合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南极海洋石油烃低温降解菌希瓦氏菌NJ49生长和降解率的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芳明 缪锦来 +2 位作者 臧家业 董春霞 王以斌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90,共10页
以柴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南极海水海冰微生物资源库中筛选到一株石油烃低温降解菌希瓦氏菌NJ49,并对影响其生长和降解率的环境因素(pH、温度、盐度、营养盐和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希瓦氏菌NJ49可作为低温海域石油烃... 以柴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从南极海水海冰微生物资源库中筛选到一株石油烃低温降解菌希瓦氏菌NJ49,并对影响其生长和降解率的环境因素(pH、温度、盐度、营养盐和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希瓦氏菌NJ49可作为低温海域石油烃污染生物修复的菌源,其生长和降解的最适条件为:初始pH7.5,温度15℃,盐度6%,摇瓶装量80ml,最佳氮源硝酸铵,最佳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希瓦氏菌NJ49的生长和生物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洋 低温降解菌 柴油 生物降解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真菌Fusarium sp.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涛 李占林 +3 位作者 王宇 田黎 裴月湖 华会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7-1050,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方法从海洋真菌Fusariumsp.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3β,15β-二羟基-(22E,24R)-麦角甾-5,8(14),22-三烯-7-酮(1)、3β,5α,9...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以及HPLC等方法从海洋真菌Fusariumsp.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3β,15β-二羟基-(22E,24R)-麦角甾-5,8(14),22-三烯-7-酮(1)、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和丁二酸(5)。其中化合物1和2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镰孢霉属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麦角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光学算法研究──南黄海叶绿素浓度的估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克忖 曾宪模 +2 位作者 李宝华 曾晓起 荒川久幸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8-244,共7页
根据1995年9月中日合作南黄海现场观测资料,对南黄海生物一光学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南黄海现场多光谱反射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解反射比协方差矩阵的特征问题;解出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求出主因子,然后建立叶绿素a浓度对主因子... 根据1995年9月中日合作南黄海现场观测资料,对南黄海生物一光学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南黄海现场多光谱反射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解反射比协方差矩阵的特征问题;解出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求出主因子,然后建立叶绿素a浓度对主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算法进行回报和预报检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精度,同时也显示出天气条件对估算精度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多光谱反射比 叶绿素α 浓度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及其国际计划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尚 朱明远 马艳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文讨论了大海洋生态系概念和内涵的变化,介绍了全球主要大海洋生态系的分布,展示目前正在开展的大海洋生态系研究计划,重点介绍了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特征及其研究计划的最新动态。
关键词 大海洋生态系 黄海 生态系统管理 国际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里兹湾附近物理海洋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蒲书箴 董兆乾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64,共12页
本文主要利用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资料 ,概述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洋区物理海洋学研究的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开展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2 .现场考察的综述 ;3.水团分布及其物理特性 ;4.海流观测及其分析 ,与... 本文主要利用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资料 ,概述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洋区物理海洋学研究的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开展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2 .现场考察的综述 ;3.水团分布及其物理特性 ;4.海流观测及其分析 ,与此同时 ,说明了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在有关的观测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物理海洋学 海流观测 水团 南大洋 海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ODP)与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18
作者 孟宪伟 韩贻兵 孟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利用长链不饱和酮分子及分子同位素δ13C来恢复古气候、古溶解 CO2浓度和古盐度;说明有机地球化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洋钻探 全球变化 有机地球化学 钻探计划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相关网上资源
19
作者 陈尚 马艳 +1 位作者 朱明远 王辉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2期66-69,共4页
分4部分介绍互联网上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有关的信息资源、主要网址及其主要内容:(1)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研究;(2)海洋科学研究组织和国际研究计划;(3)网上新闻讨论组;(4)海洋生态杂志。
关键词 互联网 海洋生态系统 动力学 网上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管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昭和 王继业 +2 位作者 薛清刚 王清印 相建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海洋生物 生物技术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