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0
1
作者 孙承君 蒋凤华 +1 位作者 李景喜 郑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9-461,共13页
微塑料(粒径<5mm的塑料)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类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微塑料来源、分布和生态影响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海洋微塑料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在阳光、风浪和海流等作用下的海上... 微塑料(粒径<5mm的塑料)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类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微塑料来源、分布和生态影响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海洋微塑料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在阳光、风浪和海流等作用下的海上塑料垃圾的分解,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是海洋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海洋微塑料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已有研究表明深海是微塑料的主要汇集区。微塑料不但会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产卵量和繁殖能力,甚至会引起某些海洋生物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微塑料自身含有和表面富集的污染物会在水动力作用下影响污染物的全球分布并对海洋生物产生复合毒性影响。为减少海洋塑料垃圾,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并为污染防治提供支撑,保护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快速分离和在线鉴别方法的建立;水动力对微塑料全球迁移变化的影响;微塑料复合毒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及机制;管理和技术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塑料污染 微塑料来源 生态影响 海洋污染 海洋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的山东海洋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怡 陈尚 +2 位作者 曹志泉 夏涛 郝林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21-3328,共8页
选取山东济南(代表内陆城市)和青岛(代表沿海城市),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对两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建立支付意愿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用以评估山东省城镇居民对维持山东88个海洋保护区永续存在的支付意愿,进而估算山东海洋保护区的... 选取山东济南(代表内陆城市)和青岛(代表沿海城市),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对两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建立支付意愿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用以评估山东省城镇居民对维持山东88个海洋保护区永续存在的支付意愿,进而估算山东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较高,支付意愿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支付意愿较小;男性比女性的支付意愿高;内陆城镇居民对于海洋保护区的人均支付意愿为102.15元,比沿海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高23.05元。2014年,山东全部88个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为43.7亿元,平均0.497亿元/个。其中,12个自然保护区的价值为16.14亿元,平均1.35亿元/个;30个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价值为14.47亿元,平均0.489亿元/个;4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价值为12.9亿元,平均0.28亿元/个。结果表明: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比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高。在修订我国各类保护区的选划标准和管理目标时,应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并作为关键的选划指标。具有最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的海域,宜选划为自然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其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增加,至少不降低。具有较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的海域,因地制宜选划为海洋特别保护区或者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较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其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M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 支付意愿 山东 海洋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郝林华 陈尚 +4 位作者 夏涛 李京梅 陈碧鹃 崔正国 马方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884-6894,共11页
海洋生态补偿是一种防止海洋生态破坏、增强和促进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环境政策,是用海者履行海洋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成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进行的货币化补偿。基于快速化、定量化和差别化补偿评估原则,编制了... 海洋生态补偿是一种防止海洋生态破坏、增强和促进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环境政策,是用海者履行海洋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成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进行的货币化补偿。基于快速化、定量化和差别化补偿评估原则,编制了山东近海海域生态价值基准值表、生态损害系数表以及补偿系数表,建立了一种新的用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方法体系,包括占用海域和邻近影响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两个方面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补偿评估。针对2016年山东省5个典型用海项目,核算了其需要缴纳的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并与旧标准《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DB37/T 1448—2009)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按照本评估方法,用海企业需要缴纳的生态补偿资金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这将有利于用海企业增强资源有偿使用意识,引导企业理性用海,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有利于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用海效率;另外,按照产业政策不同、受影响海域的生态脆弱性不同对用海建设项目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失进行差别化补偿,使得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目前,该方法已经应用于山东海域7个沿海地市9个海区的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中,被新发布的山东省地方标准《用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技术导则》(DB37/T 1448—2015)吸收采用。该评估方法可为海洋管理部门的生态资本核算、生态补偿核算、环评审批和发放许可证提供科学基础,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补偿制度实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海建设项目 海洋生态损失 生态补偿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浦海沟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岳新安 闫艺心 +2 位作者 丁海兵 孙承君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6,共9页
通过对雅浦海沟4 500和6 500m两个深度的柱状沉积物的含水率、总有机碳和多种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总结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垂向变化规律,采用元素比值法追溯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并结合扫描电镜确定了沉积物中的生物化... 通过对雅浦海沟4 500和6 500m两个深度的柱状沉积物的含水率、总有机碳和多种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总结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垂向变化规律,采用元素比值法追溯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并结合扫描电镜确定了沉积物中的生物化石组成,探讨了化石分布特征与地形结构、深海环流及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位于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上的4 500m深度深渊沉积物自上而下由含硅质黏土逐渐向钙质软泥过渡,其中的沉积断层可能与深海环流或滑坡有关;位于碳酸盐补偿深度之下的6 500m深度超深渊沉积物属于硅质软泥,可能是重力流导致的表层沉积物堆积,这种沉积作用有利于有机碳的埋藏。该区域沉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源、陆源和火山源;底层流属于氧化环境,可能有南极底层水的流入。第四纪以来,雅浦海沟应无大规模火山喷发,而海沟东侧的卡罗琳海岭由于板块俯冲作用在不断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浦海沟 深渊和超深渊沉积物 地球化学元素 总有机碳 生物化石 物源分析 碳酸盐补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群体感应系统微藻共栖细菌的筛选及抑藻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鲁燕 郑立 +3 位作者 韩笑天 崔志松 郭秀春 李馨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9-1155,共7页
以从海洋微藻中分离到的206株共栖细菌为材料,采用生物传感器法筛选具有群体感应系统的细菌,根据16SrRNA基因对它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 以从海洋微藻中分离到的206株共栖细菌为材料,采用生物传感器法筛选具有群体感应系统的细菌,根据16SrRNA基因对它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s)的种类;采用细胞活体荧光测定方法,研究了这类共栖细菌对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206株微藻共栖细菌中有11株具有群体感应系统,它们分属于3类海洋细菌的系统分支: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和Gram+细菌,通过GC-MS检测确定11株共栖细菌都含有信号分子C8-HSL,部分含有C6-HSL和C14-HSL,其中9株细菌具有抑藻活性,其代谢产物分别对东海原甲藻、棕囊藻、海链藻和赤潮异湾藻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共栖细菌 群体感应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抑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近岸污染与半知菌群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时全义 白树猛 +3 位作者 田黎 崔志松 郑立 史振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测试研究了胶州湾近岸李村河、海泊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含量,以石老人近岸沉积物作为对照,对其污染状况与该生境半知菌种群数量及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村河与海泊河入海口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64和1.75,... 测试研究了胶州湾近岸李村河、海泊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含量,以石老人近岸沉积物作为对照,对其污染状况与该生境半知菌种群数量及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村河与海泊河入海口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64和1.75,分别为对照区的23.59倍和10.58倍;李村河入海口总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对照区的1.73倍和1.33倍;海泊河入海口总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对照区的1.44倍和1.98倍;李村河入海口综合污染最为严重。沉积物中可培养半知菌数量随着污染程度(污染指数)增加而减少,这种变化与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较强,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增大时,半知菌多样性指数也相应增大,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半知菌多样性指数会迅速下降接近为0。氮磷的变化只对半知菌部分种群的数量产生影响,对半知菌整体的数量以及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半知菌群体 数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及藻类EST文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卓 刘杰 +4 位作者 钱万强 孙杰 沈继红 林学政 王能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4-1936,1971,共4页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基因组作图、克隆基因、新基因的识别、蛋白质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要介绍了ES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构建遗传图谱、分离与鉴定新基因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藻类EST文库的研究现状,并对...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基因组作图、克隆基因、新基因的识别、蛋白质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要介绍了ES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构建遗传图谱、分离与鉴定新基因等方面的应用。综述了藻类EST文库的研究现状,并对EST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序列标签 藻类 EST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肋骨条藻在不同营养盐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凤华 赵美丽 +4 位作者 史振平 郑立 陈军辉 王小如 黎先春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5,共7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讨了营养盐条件变化对中肋骨条藻活体细胞和光合色素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比活体藻细胞的多一个荧光峰,且荧光峰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营养盐条件改变时,活体藻细胞的荧...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讨了营养盐条件变化对中肋骨条藻活体细胞和光合色素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比活体藻细胞的多一个荧光峰,且荧光峰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营养盐条件改变时,活体藻细胞的荧光光谱特征基本不变,光合色素的荧光光谱特征由于色素组成比例发生变化而使荧光光谱特征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还显示营养盐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光合色素的荧光光谱特征,应用光谱技术对赤潮藻进行监测和分析时需要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藻 中肋骨条藻 荧光光谱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曙红Y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白蛋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鲁 宋桂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在λex/λem=405/547 nm,于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荧光素和曙红Y能够发生有效能量转移,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加入使得曙红Y荧光猝灭,该体系可用于微量蛋白质的测定。系统探讨了荧光素-曙红Y能量转移体系发生荧光猝灭的条件... 在λex/λem=405/547 nm,于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荧光素和曙红Y能够发生有效能量转移,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加入使得曙红Y荧光猝灭,该体系可用于微量蛋白质的测定。系统探讨了荧光素-曙红Y能量转移体系发生荧光猝灭的条件,最佳条件为:2.0 mL pH=3.8的B-R缓冲溶液,0.4 mL 0.05%曲拉通X-100,1.5 mL 1.0×10-4mol/L的荧光素水溶液,2.0 mL 1.0×10-4mol/L的曙红Y水溶液,最佳实验时间为溶液配制完成静置15 min后60 min内,最佳加入顺序为pH=3.8缓冲溶液+荧光素+曙红Y+曲拉通+蛋白质标准溶液或样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在0~2.0μg/m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6 ng/mL;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5%以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4%~95.3%。该法可用于人血清、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荧光素 曙红Y 能量转移 荧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放射性碘标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用于免疫分析研究
10
作者 李景喜 王小如 +1 位作者 庄峙厦 崔维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791,共4页
研究了非放射性碘标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免疫分析体系,该体系以兔抗大肠杆菌作为模型抗原,羊抗兔IgG蛋白为抗体,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分析方法。实验中采用溴代琥珀酰胺(NBS)为氧化剂,实现非放射性127I标记羊抗兔IgG蛋白,探索了标记... 研究了非放射性碘标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免疫分析体系,该体系以兔抗大肠杆菌作为模型抗原,羊抗兔IgG蛋白为抗体,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分析方法。实验中采用溴代琥珀酰胺(NBS)为氧化剂,实现非放射性127I标记羊抗兔IgG蛋白,探索了标记的最佳条件,标记率为63.12%;标记物在Sephadex G50柱上分离纯化后,研究了I-羊抗兔蛋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标记物在4℃放置96 h后几乎没有碘脱落,并保持一定的活性。实验中采用聚苯乙烯96孔板作为固相载体进行免疫反应,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为检测手段,方法的检出限为0.12 mg.L-1,RSD(n=9)为3%;该体系也可适用于其他活性蛋白、核酸等的标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放射性碘 免疫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氮磷营养盐的分布、收支与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晨英 臧家业 +2 位作者 刘军 孙涛 冉祥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5-2127,共13页
基于在黄渤海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的分布;结合历史数据构建了黄渤海DIN和DIP的收支模型,并分析了陆源输入变化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渤海DIN和DIP的含量受季节... 基于在黄渤海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无机磷(DIP)的分布;结合历史数据构建了黄渤海DIN和DIP的收支模型,并分析了陆源输入变化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渤海DIN和DIP的含量受季节、河流输入和沉积物界面扩散作用的影响,具有秋季高于春季和近岸高于离岸的时空分布特征.收支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底界面扩散是黄渤海水体DIN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大气、周边河流、地下水和东海的输入;黄渤海水体DIN的支出主要是通过沉积埋藏和反硝化.黄渤海水体DIP的来源主要是磷酸盐吸附解吸,占91%,底界面扩散和大气输入为其次,河流和地下水的输入贡献较小.DIP的支出主要是通过沉积埋藏和向东海的输出.黄渤海每年有11Gmol的氮在水体积累,并导致其浓度提高约0.6μmol/(L·a).近些年来陆地向黄渤海输入氮的持续增加,加剧了氮营养盐的积累,导致非硅藻类浮游植物比例以及赤潮发生频率和面积显著增加,同时还提高了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磷的埋藏量以及加剧了磷限制的趋势,并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 溶解无机氮 溶解无机磷 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在生物柴油原料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郑明刚 随建强 +2 位作者 郑立 韩笑天 崔志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22-24,26,共4页
生物柴油由于其燃烧性高、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是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柴油原料的脂类含量上,如对含油植物和含油微藻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主... 生物柴油由于其燃烧性高、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是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柴油原料的脂类含量上,如对含油植物和含油微藻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综述了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生物柴油原料脂类含量的8种途径,如超量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苹果酸酶等。最后指出:将微藻作为生产原料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转录因子途径调控脂类的积累,是未来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生物柴油 应用 脂类含量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YTXs),中国沿海贝类中首次发现的一组贝类生物毒素 被引量:30
13
作者 高春蕾 刘仁沿 +7 位作者 梁玉波 王宗灵 刘永健 庞敏 张芳 潘宁 许道艳 邵魁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9-137,共9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我国近海贝类中腹泻性贝毒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自北黄海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含有25~41μg/kg的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在虾夷扇贝体内还含有37.2μg/kg的45-OH-YTX,并在5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我国近海贝类中腹泻性贝毒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自北黄海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含有25~41μg/kg的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在虾夷扇贝体内还含有37.2μg/kg的45-OH-YTX,并在5种贝中发现微量的Homo-YTX毒素组分,这是首次报道在我国贝中检出此类毒素。虾夷扇贝毒素YTXs是一类含有2个磺酰基的脂溶性多环聚醚类化合物,对小鼠的腹腔注射急性致死毒性很高,毒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我国贝类体内生物毒素成分复杂,亟需进行毒素成分结构、来源生物、生态毒理效应、分布规律及安全限定标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 腹泻性贝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浮游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晓 王宗灵 +1 位作者 蒲新明 刘萍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5,共9页
基于2006年7-8月在南黄海西部(32°~37°N,124°E以西)进行的13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大面调查,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态环境指示种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较以往多,中华... 基于2006年7-8月在南黄海西部(32°~37°N,124°E以西)进行的13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大面调查,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态环境指示种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较以往多,中华哲水蚤对浮游动物丰度贡献最高,超过50%,生物量也明显高于以往,本研究胶质性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非胶质性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差别不大,中华哲水蚤存在2个丰度高值区,一个位于叶绿素a浓度较低的黄海冷水团内,一个位于海区南部;强壮滨箭虫出现频率最高,高丰度区与中华哲水蚤不同,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至海州湾外侧;细足法主要分布在34°N以北的冷水团范围内,在盐度低于31的海区几乎绝迹;太平洋磷虾主要分布在33°~35°N的深水区。暖水种精致真刺水蚤和肥胖软箭虫在海区南部较多,与北向的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有关,其分布北限受到南向的苏北沿岸流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这两种浮游动物在南黄海的分布可以反映上述海流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南黄海 浮游动物 影响因素 指示种 水文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湾外低氧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磷及其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军 臧家业 +5 位作者 冉祥滨 韦钦胜 孙涛 车宏 汪鲁 刘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78,共9页
根据2009年8月在乳山湾及其毗邻海域的综合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磷含量及其组成形态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影响底质理化参数变化的原因及对乳山湾外近岸底层低氧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山湾外近海为粉砂质岸滩,以细... 根据2009年8月在乳山湾及其毗邻海域的综合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磷含量及其组成形态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影响底质理化参数变化的原因及对乳山湾外近岸底层低氧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山湾外近海为粉砂质岸滩,以细颗粒为主;底质中有机碳含量介于0.49%~0.93%,平均值为0.69%;总氮含量介于382~1 020 mg/kg,平均值为671 mg/kg;可溶性总氮含量介于23.0~60.0 mg/kg,平均值为44.0 mg/kg,其中可溶性有机氮和氨氮分别占可溶性总氮的58.8%和38.8%;总磷含量介于138~769 mg/kg,平均值为356 mg/kg,有机磷是占有绝对优势的磷形态(62.5%)。研究区域沉积物中总氮和湾内相当,有机碳、总磷含量普遍低于乳山湾内,但均明显高于南黄海区域,且呈还原性状态。调查区域内沉积物中相对较高的有机碳、氮、磷可能是在潮流作用下乳山湾与外海的物质交换所致,其耗氧过程是导致底层溶解氧亏损的重要原因,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低氧区 沉积物 有机碳 氮磷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细菌中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秀春 郑立 +2 位作者 张魁英 徐鲁燕 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建立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从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培养液中检测到3种AHL... 建立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从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培养液中检测到3种AHLs(N-己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N-辛基高丝氨酸内酯(C8-HSL)和N-十四基高丝氨酸内酯(C14-HSL))。与传统的薄层层析-生物传感器(TLC-biosenso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高效,只需对培养液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即可定性检测样品中的AHLs分子。该方法为从复杂基质中检测和鉴定AHLs信号分子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军辉 殷月芬 +3 位作者 郑立 余卫娟 赵恒强 杨东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5-972,共8页
分别于2009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冬季(2010年1月)采集胶州湾东岸海域1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参照美国EPA标准方法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对沉积物... 分别于2009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冬季(2010年1月)采集胶州湾东岸海域1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参照美国EPA标准方法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对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程度、年度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总量年度平均值较低,在10.39~22.26 ng.g-1之间,但各站点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在1.84~105.22 ng.g-1之间;不同监测季节多氯联苯含量有明显差别,各海域总体含量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整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调查海域含量是李村河〉海泊河〉石老人浴场。生态风险值、效应含量标准法以及毒性当量法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总体潜在风险不高,未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但是李村河表层沉积物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应当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多氯联苯 表层沉积物 年度分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质鉴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春影 丛柏林 +3 位作者 王能飞 王波 尹晓斐 刘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81,共13页
为了探索南极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对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5份土壤样品进行了细菌、真菌的分离培养。选择形态差异较大的细菌和真菌进行了16SrDNA和ITS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共鉴定得到20个属... 为了探索南极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对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5份土壤样品进行了细菌、真菌的分离培养。选择形态差异较大的细菌和真菌进行了16SrDNA和ITS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共鉴定得到20个属的33株细菌和6个属的8株真菌,其中8株细菌,10株真菌序列相似性较低,可能是新种。该结果表明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居多。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真菌分别进行理化性质和胞外酶活性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细菌和真菌绝大多数可产生水解酶类并同化多种碳源。初步认定这些微生物在参与南极物质代谢、适应南极极端环境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筛选获得了一些产低温酶特性的菌株,这为极地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德斯半岛 微生物多样性 系统进化分析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油中金属元素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景喜 陈发荣 +2 位作者 崔维刚 杨春茹 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8-563,共6页
采用二氯甲烷溶解、分散原油样品,以浓HNO3-H2O2为消解体系,采用微波法对原油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原油中的V、Ni、Cu、Fe、Cr、Zn、Pb、Co、Mo、Ag等17种微量金属元素;并以6Li、45Sc、72Ge、89Y、115In、15... 采用二氯甲烷溶解、分散原油样品,以浓HNO3-H2O2为消解体系,采用微波法对原油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原油中的V、Ni、Cu、Fe、Cr、Zn、Pb、Co、Mo、Ag等17种微量金属元素;并以6Li、45Sc、72Ge、89Y、115In、159Tb、209Bi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质谱干扰,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原油中大多微量金属元素的检出限达到ng/L,仅Fe、As、Sb 3种元素的检出限相对较高;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9 5;方法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0%,准确度较好,相对误差不高于10%。对不同原油样品以Ni/V与Fe/V值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国内与国外不同地区原油样品具有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金属元素 原油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主要环境因子对微微型浮游生物分布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屈佩 王宗灵 +4 位作者 庞敏 傅明珠 蒲新明 孙萍 徐宗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6-187,共12页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获取南黄海夏季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数据,分析了其组成和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主要的影响因子。2011年夏季,聚球藻、微微型真核藻、异养细菌在整个调查海区的平均丰度分别在1×104、1×103、1×106 cells/mL...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获取南黄海夏季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数据,分析了其组成和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主要的影响因子。2011年夏季,聚球藻、微微型真核藻、异养细菌在整个调查海区的平均丰度分别在1×104、1×103、1×106 cells/mL数量级上。在全调查海区,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藻受温度和光照的限制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温跃层及其以上水层;而营养盐的限制较小,它们的影响只有在沿岸流影响明显的西部海区才能较为明显的体现出来。结果表明在该海域浓度较高的营养盐能够促进微微型浮游生物的生长,但不是其限制因素;异养细菌受环境因子限制较小,即使在深海也保持着较高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微型浮游生物 聚球藻 微微型真核藻 异养细菌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