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大洋普里兹湾基于^(234)Th/^(238)U不平衡法的POC输出通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建华 马豪 +4 位作者 陈立奇 项宝强 曾宪章 尹明端 曾文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6,共8页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上层水体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上层水体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总体趋向减小,并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低值,分别为1~8和29~48 d,而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输出通量则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大值,分别为21~38和26~39 dpm/(m3.d).运用箱型清除模式,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了各水柱中从真光层底部输出的POC通量,平均值分别达到104.7 mmol/(m2.d)(E法)和120.6 mmol/(m2.d)(B法),表明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存在很高的新生产力,它将会对该海域碳的生物泵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238U不平衡法 POC输出通量 普里兹湾 南大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