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姜锦东
方国洪
+1 位作者
滕飞
徐晓庆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7-470,共14页
利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其传统二维潮波方程中加入参数化的内潮耗散项和自吸-负荷潮项,计算了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M_2、S_2、K_1和O_1分潮的分布。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引入这两项对模拟准确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根...
利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其传统二维潮波方程中加入参数化的内潮耗散项和自吸-负荷潮项,计算了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M_2、S_2、K_1和O_1分潮的分布。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引入这两项对模拟准确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根据模式结果本文计算分析了研究海域的潮能输入和耗散。能量输入计算表明,能通量是潮能输入的最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吕宋海峡断面进入南海的M_2和K_1分潮能通量分别为38和29GW;半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负值居多,而全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正值居多,因而自吸-负荷潮减弱了南海的半日潮,并加强了南海的全日潮。引潮力的作用也减弱了半日潮而加强了全日潮,但其作用要小于自吸-负荷潮。潮能耗散的分析显示底摩擦耗散在沿岸浅水区域起主导作用,内潮耗散则主要发生在深水区域。内潮耗散的最大值出现在吕宋海峡,且位于南海之外的海峡东部的耗散量大于位于南海之内的海峡西部的耗散量。对M_2和K_1分潮吕宋海峡的内潮耗散总值分别达到16和23G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潮汐能量
内潮耗散
自吸负荷潮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宋海峡黑潮脱落涡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鼎琦
方国洪
邱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2-681,共10页
涡旋脱落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水属性交换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由黑潮脱落并进入南海的涡旋特征,本文采用1993—2014年法国空间局(AVISO)多卫星融合海面高度距平(SLA)和绝对动力地形(ADT)全球网格化延时数据,美国国...
涡旋脱落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水属性交换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由黑潮脱落并进入南海的涡旋特征,本文采用1993—2014年法国空间局(AVISO)多卫星融合海面高度距平(SLA)和绝对动力地形(ADT)全球网格化延时数据,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ODC)的WOA13年平均温盐剖面气候数据,以及1993—2010年SODA2.2.4月平均海洋同化数据集,并分析了黑潮脱落涡旋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暖涡脱落数量远多于冷涡数量,且脱落的冷涡绝大部分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而脱落的暖涡则大部分在黑潮控制区生成。(2)冷涡、暖涡脱落时的平均半径、平均振幅相近,但是冷涡的平均生命、平均迁移距离约为暖涡的一半。(3)冷涡不是每年都有脱落,主要在冬季脱落;暖涡则每年均有脱落,主要发生在秋季。(4)脱落涡旋数量与脱落时的黑潮路径类型相关。(5)脱落涡旋的平均西行速度为5.8cm/s,与斜压第一模态长Rossby波波速及大尺度环流的西向平流流速之和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黑潮
脱落涡旋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湍流混合输运通量的数学物理描述基础——高确定性闭合的湍流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
被引量:
1
3
作者
袁业立
庄展鹏
杨光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5-911,共17页
湍流,在海洋动力系统其他类运动的控制方程组中,主要以输运通量剩余项的形式出现,它是最重要的海洋混合运动主体。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在湍流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子系统控制方程组基础上,提出高确定性的二阶矩闭合原理,导出闭合的二阶矩...
湍流,在海洋动力系统其他类运动的控制方程组中,主要以输运通量剩余项的形式出现,它是最重要的海洋混合运动主体。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在湍流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子系统控制方程组基础上,提出高确定性的二阶矩闭合原理,导出闭合的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建立湍流输运通量的数学物理描述基础。现有的湍流基本特征量方程组,其右端项的闭合办法实际上是非独立的。因此要么在今后的研究中引入独立的闭合办法,要么回归到湍流的现场实验分析研究,给出独立的特征量实验关系,从而有可能得到湍流混合系数的解析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系统海洋动力系统
湍流输运通量剩余量
高确定性二阶矩闭合原理
基本特征量理论关系
基本特征量实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剖面数据的XML格式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海行
周玉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共5页
根据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原理 ,设计了针对剖面数据的XML存储格式 ,并给出了一个XBT实测剖面数据的实例。该格式可用于海洋环境要素的剖面数据交换 ,并可进一步用于断面数据的数据交换。
关键词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MARINE
XML
剖面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姜锦东
方国洪
滕飞
徐晓庆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青岛
海洋
科学
与技术
国家
实验室
区域
海洋
动力学与
数值
模拟
功能
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7-470,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B0201100号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606036号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013G01号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区海洋与地球潮汐相互作用研究
40676009号
文摘
利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其传统二维潮波方程中加入参数化的内潮耗散项和自吸-负荷潮项,计算了南海及其周边海域的M_2、S_2、K_1和O_1分潮的分布。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引入这两项对模拟准确度的提高有明显效果。根据模式结果本文计算分析了研究海域的潮能输入和耗散。能量输入计算表明,能通量是潮能输入的最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吕宋海峡断面进入南海的M_2和K_1分潮能通量分别为38和29GW;半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负值居多,而全日周期的自吸-负荷潮能量输入以正值居多,因而自吸-负荷潮减弱了南海的半日潮,并加强了南海的全日潮。引潮力的作用也减弱了半日潮而加强了全日潮,但其作用要小于自吸-负荷潮。潮能耗散的分析显示底摩擦耗散在沿岸浅水区域起主导作用,内潮耗散则主要发生在深水区域。内潮耗散的最大值出现在吕宋海峡,且位于南海之外的海峡东部的耗散量大于位于南海之内的海峡西部的耗散量。对M_2和K_1分潮吕宋海峡的内潮耗散总值分别达到16和23GW。
关键词
潮汐
潮汐能量
内潮耗散
自吸负荷潮
南海
Keywords
tides
tidal energy
internal tide dissipation
self-attraction and loading tid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宋海峡黑潮脱落涡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鼎琦
方国洪
邱婷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青岛
海洋
科学
与技术
国家
实验室
区域
海洋
动力学与
数值
模拟
功能
实验室
河海大学
海洋
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2-68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
U1606405号
+4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2013AA09A506号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XDA11010304号
XDA11010301号
文摘
涡旋脱落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水属性交换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由黑潮脱落并进入南海的涡旋特征,本文采用1993—2014年法国空间局(AVISO)多卫星融合海面高度距平(SLA)和绝对动力地形(ADT)全球网格化延时数据,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ODC)的WOA13年平均温盐剖面气候数据,以及1993—2010年SODA2.2.4月平均海洋同化数据集,并分析了黑潮脱落涡旋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暖涡脱落数量远多于冷涡数量,且脱落的冷涡绝大部分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而脱落的暖涡则大部分在黑潮控制区生成。(2)冷涡、暖涡脱落时的平均半径、平均振幅相近,但是冷涡的平均生命、平均迁移距离约为暖涡的一半。(3)冷涡不是每年都有脱落,主要在冬季脱落;暖涡则每年均有脱落,主要发生在秋季。(4)脱落涡旋数量与脱落时的黑潮路径类型相关。(5)脱落涡旋的平均西行速度为5.8cm/s,与斜压第一模态长Rossby波波速及大尺度环流的西向平流流速之和相近。
关键词
吕宋海峡
黑潮
脱落涡旋
南海
Keywords
Luzon Strait
Kuroshio
shedding eddy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湍流混合输运通量的数学物理描述基础——高确定性闭合的湍流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
被引量:
1
3
作者
袁业立
庄展鹏
杨光兵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青岛
海洋
科学和
技术
国家
实验室
区域
海洋
动力学与
数值
模拟
功能
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5-911,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
U1406404号
+1 种基金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
GASI-IPOVAI-01-05号
文摘
湍流,在海洋动力系统其他类运动的控制方程组中,主要以输运通量剩余项的形式出现,它是最重要的海洋混合运动主体。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在湍流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子系统控制方程组基础上,提出高确定性的二阶矩闭合原理,导出闭合的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建立湍流输运通量的数学物理描述基础。现有的湍流基本特征量方程组,其右端项的闭合办法实际上是非独立的。因此要么在今后的研究中引入独立的闭合办法,要么回归到湍流的现场实验分析研究,给出独立的特征量实验关系,从而有可能得到湍流混合系数的解析估计。
关键词
四子系统海洋动力系统
湍流输运通量剩余量
高确定性二阶矩闭合原理
基本特征量理论关系
基本特征量实验关系
Keywords
four-module ocean dynamic system
the residual of turbulence transport fluxes
high-determinacyclosure principle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 of turbulence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mental relation of turbulence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731.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剖面数据的XML格式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海行
周玉斌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中心建设
文摘
根据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原理 ,设计了针对剖面数据的XML存储格式 ,并给出了一个XBT实测剖面数据的实例。该格式可用于海洋环境要素的剖面数据交换 ,并可进一步用于断面数据的数据交换。
关键词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MARINE
XML
剖面
数据交换
Keywords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
marine XML
profile
data exchange
分类号
TP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潮耗散与自吸-负荷潮对南海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
姜锦东
方国洪
滕飞
徐晓庆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吕宋海峡黑潮脱落涡旋的特征分析
王鼎琦
方国洪
邱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湍流混合输运通量的数学物理描述基础——高确定性闭合的湍流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
袁业立
庄展鹏
杨光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剖面数据的XML格式设计
刘海行
周玉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