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Web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超群 洪波 +2 位作者 秦明慧 戴永寿 李立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9期4559-4563,4567,共6页
针对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预报工作的实际需求,采用B/S架构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数据库和动态Web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网络发布系统。系统以Oracle为Web数据库平台、以JSP为Web开发技术、以Tomcat为Web发布工具,通过动态Web设计与开发... 针对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预报工作的实际需求,采用B/S架构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数据库和动态Web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网络发布系统。系统以Oracle为Web数据库平台、以JSP为Web开发技术、以Tomcat为Web发布工具,通过动态Web设计与开发将服务器上的数据信息以通用网页的形式发布到国家海洋局专网上供相关人员浏览使用,从而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网络共享。Ajax技术和数据库连接池的应用提高了网页的实时响应特性。B/S架构使得授权网络用户只需通过网页浏览器即可访问数据信息。系统现场运行稳定可靠,后期维护、管理与升级方便,综合效益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监测 动态WEB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研究——评《海洋环境基础》
2
作者 张兴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不断加大开发利用活动,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部分区域已经出现海洋资源枯竭、海洋污染和灾害事件加剧等情况,这显然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不断加大开发利用活动,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部分区域已经出现海洋资源枯竭、海洋污染和灾害事件加剧等情况,这显然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基于上述情况,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明确要求建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预警体系 开发利用活动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国家海洋局 国家发改委 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资源 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3
作者 李立刚 秦明慧 +2 位作者 洪波 孙洪涛 戴永寿 《海洋预报》 2009年第4期96-100,共5页
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逐渐由单机系统向服务器集中管理方式过度,通过分析海洋台站的需求,确定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的设计;上位机软件通过专网采用TCP连接与采集器进行通讯,基于线路的复用以及无... 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逐渐由单机系统向服务器集中管理方式过度,通过分析海洋台站的需求,确定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的设计;上位机软件通过专网采用TCP连接与采集器进行通讯,基于线路的复用以及无线传输网络的特点采用了改进的轮询策略;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后将采集数据进行量程转换并存入数据库,由于不同站点、不同采集参数区别较大,根据参数类型建立不同数据表存储数据;通过异常处理的设计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可动态增加修改站点信息,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台站 数据采集 SQLSERVER T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售贝类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蔡圣伟 张树刚 +1 位作者 华丹丹 沈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34-236,共3页
调查了温州市售贝类中重金属(Cu、Pb、Cd、Cr、As、Hg)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温州市售贝类中Cu:1.23~10.67 mg/kg,Pb:ND^0.47 mg/kg,Cd:0.055~0.579 ... 调查了温州市售贝类中重金属(Cu、Pb、Cd、Cr、As、Hg)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温州市售贝类中Cu:1.23~10.67 mg/kg,Pb:ND^0.47 mg/kg,Cd:0.055~0.579 mg/kg,Cr:0.24~4.12mg/kg,As:0.39~2.95 mg/kg,Hg:0.014~0.036 mg/kg。市售贝类中Cu、Pb、Hg含量低于限量标准,但Cd、As、Cr有超标。说明温州市售贝类存在食用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贝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树刚 吕宝强 +1 位作者 马志凯 鲍旭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37-443,共7页
对2014年温州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据其结果分析温州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温州近岸海域... 对2014年温州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据其结果分析温州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温州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铜污染情况最为严重,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占64.8%。7种重金属含量均呈现近岸向远岸递减的分布特征,高值区分布在瓯江口、飞云江口、鳌江口海域。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Pb、Cr、Hg、As未出现污染,Zn表现为轻度污染,Cu、Cd主要表现为轻度污染并有少数测点达到偏中度污染,地累积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u>Cd>Zn>Pb>Cr>As>Hg。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温州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整体表现为低潜在生态风险,Cu、Pb、Zn、Cr、Hg、As表现为低潜在生态风险,而Cd主要表现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并有少数测点达到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各种元素对区域内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的大小顺序为Cd>Cu>Hg>Pb>As>Cr>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近岸海域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炜民 陈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利用2002年至2004年对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营养盐超标严重,导致增养殖区整体水质超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与增养殖区应达到的二类海水... 利用2002年至2004年对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营养盐超标严重,导致增养殖区整体水质超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与增养殖区应达到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不符,影响了增养殖区主导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增养殖区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头县重点养殖海域水质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姚炜民 蔡圣伟 郜钧璋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6,共6页
洞头列岛海域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洋水产养殖基地,近两年来频繁发生赤潮,为了保护洞头县规模化水产养殖产业的优良生态环境,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对洞头县重点养殖海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洞头列岛海... 洞头列岛海域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洋水产养殖基地,近两年来频繁发生赤潮,为了保护洞头县规模化水产养殖产业的优良生态环境,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对洞头县重点养殖海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洞头列岛海域海水综合质量总体上处于轻污染水平,富营养化明显,DIN和IP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而油类是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头 水质评价 养殖海域 富营养化 油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间流域旱情监测模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友静 陈晨 +2 位作者 鲍平勇 王军战 何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0-885,共6页
利用2002年5月份的小花间流域的MOD IS数据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选取合适的NDVI提取窗口尺度,构建LST-NDVI特征空间,采取适宜的干边和湿边的斜率确定方法,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小花间流域进行旱... 利用2002年5月份的小花间流域的MOD IS数据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选取合适的NDVI提取窗口尺度,构建LST-NDVI特征空间,采取适宜的干边和湿边的斜率确定方法,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小花间流域进行旱情监测,平均相对湿度进行定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多尺度的像元提取窗口,依据像元直方图确定干边和湿边,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进行小花间流域旱情监测能够较好反映当地旱情。基于旱情监测模型的生产需要,探讨旱情与地表温度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认为地表温度能够反映当地2002年5月份旱情,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LST LST—NDVI 多尺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椒江海域夏季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兴林 吴智清 戴开友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6-42,共7页
根据2008-2011年夏季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椒江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以及成因。结果显示,椒江海域主要超标物质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油类。2008年以来,椒江海域水环境质量年际变化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目前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 根据2008-2011年夏季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椒江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以及成因。结果显示,椒江海域主要超标物质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油类。2008年以来,椒江海域水环境质量年际变化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目前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环境压力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椒江入海径流、陆海污染物排放是影响该海域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主要超标物质与反映河口区水动力环境变化的盐度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呈现高度显著线性负相关,盐度与无机氮之间相关系数均值为-0.941,与活性磷酸盐之间均值为-0.944。该海域主要超标物质与盐度场的空间分布关系密切,水动力环境对主要超标物质的分布变化影响甚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 水环境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胞内多聚磷酸盐对环境磷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文育 姚炜民 +1 位作者 欧林坚 郑立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常发生在磷限制海域,且能长时间维持,可能具有独特的胞内磷储库利用能力和机制,但相关认识很少。因此,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P)...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常发生在磷限制海域,且能长时间维持,可能具有独特的胞内磷储库利用能力和机制,但相关认识很少。因此,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P)对环境不同磷含量的响应变化,初步阐明胞内磷储库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和维持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环境磷匮乏时,米氏凯伦藻以0.15 d^(-1)的比生长速率维持生长,光合活性和生长能力与磷饱和时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可适应低磷环境。米氏凯伦藻胞内磷库可支持细胞分裂近2次。磷胁迫下,米氏凯伦藻胞内polyP被保留,直到磷限制时才被利用,表明polyP不是其优先利用且唯一的磷储库。研究结果从营养生理学角度为磷储库在米氏凯伦藻赤潮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科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磷限制 颗粒磷 多聚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航俊 姚炜民 +2 位作者 林义 邹清 刘亚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薄云母蛤和不倒翁虫;8月和10月的优势群落不明显,主要群落特征种有不倒翁虫、双形拟单指虫、寡鳃齿吻沙蚕、小头虫、中蚓虫属一种等。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5月的群落结构较稳定,1月、3月、8月和10月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扰动状态,其中8月的受扰动程度最大。BVSTEP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是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月份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盐度和氨氮分别是影响乐清湾3月和5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对乐清湾大型底栖群落特征种时空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含氮营养盐和pH等。通过CCA排序图发现大部分群落特征种分布在含氮营养盐较低的水域,表明高浓度的含氮营养盐已经对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 丰度/生物量曲线 典范对应分析(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 被引量:37
12
作者 陈雷 徐兆礼 +4 位作者 姚炜民 张钊 陈胜 蔡圣伟 鲍旭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1577,共7页
研究2007年4月瓯江口海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盐和其他水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悬浮物浓度、DIP和DIN分布特征均是近河口最高,由近河口向... 研究2007年4月瓯江口海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盐和其他水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悬浮物浓度、DIP和DIN分布特征均是近河口最高,由近河口向外数量逐渐减少。在灵昆岛南侧和东南侧近口门水域,是DIP和DIN的高值中心,但该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在口门外侧海域,悬沙浓度已经明显降低,因而是浮游植物高密度区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由内海向外海数量逐渐递减;其中,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和浮游植物丰度,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浮游植物丰度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瓯江口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很好地反映出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有效的下行控制,从而使水域生态系统在此季节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营养盐 悬沙 瓯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AtrO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海水中营养盐 被引量:8
13
作者 邱进坤 张树刚 +2 位作者 姚炜民 郜钧璋 蔡圣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87-189,共3页
实验研究QuAAtro测定海水四项营养盐的精密度、检出限和准确度,并与手动分析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QuAAtro分析海水营养盐具有高精密度、低检出限和较高准确度;和手动分析没有明显的差异却具有速度快、消耗少的特点。
关键词 QuAAtro 海水营养盐 磷酸盐 氨氮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小尺度海域养殖容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炜民 周燕 +2 位作者 沙伟 张树刚 张淑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2-438,共7页
以无机氮作为污染控制因子,应用扩散数值模拟方程估算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三盘港海域水交换能力较强,但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其中网箱养殖对无机氮贡献率约占82%。按照目前的养殖布局,以网箱养殖对水体无机氮增量的... 以无机氮作为污染控制因子,应用扩散数值模拟方程估算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三盘港海域水交换能力较强,但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其中网箱养殖对无机氮贡献率约占82%。按照目前的养殖布局,以网箱养殖对水体无机氮增量的影响小于0.049mg/L,即养殖区无机氮浓度值不超过0.400mg/L为标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殖容量约为2100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氮 三盘港 富营养化 养殖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冬季浙江中部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亚林 黄秀清 +3 位作者 蒋晓山 王航俊 邹清 齐安翔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3,共8页
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121°42′E^126°18′E,28°43′N^30°02′N的浙江中部海域,对97个站位采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细胞丰度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3属163种(含19未定种),其中以硅藻为主... 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121°42′E^126°18′E,28°43′N^30°02′N的浙江中部海域,对97个站位采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细胞丰度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3属163种(含19未定种),其中以硅藻为主,甲藻其次;浙江中部海域冬季浮游植物群落可分为4种生态类型:半咸水类群、沿岸广温型、近海广温广盐型、外海高温高盐型,其中最主要生态类型为近海广温型;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华齿状藻(Odentella sinens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太阳双尾藻(Ditylum sol)、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0.3×104个/m3~67.1×104个/m3,平均值为8.8×104个/m3,呈现近岸>近海>外海的分布特点,高值区位于三门湾至渔山列岛之间的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36;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与盐度呈负相关,与磷酸盐、硝酸盐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中部海域 冬季 浮游植物 群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夏季乐清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琍琍 赵聪蛟 +4 位作者 龙华 陈雷 余骏 吕宝强 刘亚林 《海洋学研究》 2010年第3期34-42,共9页
利用2009年8月(夏季)采集于乐清湾18个调查站位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丰度分布、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清湾海域鉴定出的浮游植物共65种,隶属于2门27属,其中硅藻门为23... 利用2009年8月(夏季)采集于乐清湾18个调查站位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丰度分布、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清湾海域鉴定出的浮游植物共65种,隶属于2门27属,其中硅藻门为23属57种,甲藻门为4属8种。硅藻门以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种类为最多,其次为角毛藻属Chaetoceros、根管藻属Rhizosolenia、菱形藻属Nitzschia、斜纹藻属Pleurosigma;甲藻门以角藻属Ceratium种类为最多,其次为多甲藻属Per-idinium。优势种均为硅藻,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其中中肋骨条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分布不均匀,湾内部西岸、灵昆北堤附近和大门岛南部的浮游植物丰度较高,湾内部东岸和乐清湾向东海开口处的浮游植物丰度较低。乐清湾夏季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主要受硅藻丰度分布的影响,其中湾口向东海开口区域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受中肋骨条藻丰度分布的影响,湾内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主要受圆筛藻属丰度分布的影响;甲藻的丰度分布基本上不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水平分布格局。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429,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638,两指数均高于2008年夏季杭州湾水平,表明夏季乐清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优于杭州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丰度分布 乐清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姚炜民 潘晓东 华丹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8,76,共3页
通过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连续监测分析,初步研究了本次赤潮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24℃左右的气温、非降雨的天气和良好的海况是赤潮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因素。米氏凯伦藻生长所需最佳水温为23、4~23.8℃,... 通过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连续监测分析,初步研究了本次赤潮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24℃左右的气温、非降雨的天气和良好的海况是赤潮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因素。米氏凯伦藻生长所需最佳水温为23、4~23.8℃,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基本条件,而赤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的无机氮呈负相关关系,与磷酸盐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富营养化 赤潮 米氏凯伦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挑山海岛植被和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秋夏 王金旺 +2 位作者 杨升 魏馨 吴颖石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51-55,共5页
于2016年8月8日,采用遥感影像判读和实地布设样方的方法对浙江温州领海基点海岛稻挑山岛植进行维管植物与植物群落调查,并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稻挑山岛共有维管植物15科22属24种,其中,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和莎草科Cy... 于2016年8月8日,采用遥感影像判读和实地布设样方的方法对浙江温州领海基点海岛稻挑山岛植进行维管植物与植物群落调查,并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稻挑山岛共有维管植物15科22属24种,其中,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属数和种数分别占该岛屿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1.6%,草本植物占总种数的75%;植被覆盖率为10.57%;植被类型有灌丛、灌草丛、草丛,其中灌丛占陆域面积的5.86%,灌草丛占4.49%,草丛占0.22%;植物群落主要有厚叶石斑木Rhaphiolepis umbellata,变叶裸实Gymnosporia diversifolia,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灌丛,变叶裸实、芙蓉菊和肉叶耳草Hedyotis strigulosa灌草丛,滨海珍珠菜Lysimachia mauritiana草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挑山岛 维管植物 植被 植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2009年夏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清 姚炜民 张淑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2009-08对乐清湾进行了生物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66种,浮游幼虫15类,分为半咸水河口类群、近海暖温带类群、近海暖水类群和大洋广布类群,其中近海暖水类群占主导地位。Ⅰ型网主要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汤氏长足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 2009-08对乐清湾进行了生物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66种,浮游幼虫15类,分为半咸水河口类群、近海暖温带类群、近海暖水类群和大洋广布类群,其中近海暖水类群占主导地位。Ⅰ型网主要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汤氏长足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刺尾纺锤水蚤等;Ⅱ型网主要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刺尾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简长腹剑水蚤、小长腹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有明显差别,太平洋纺锤水蚤分布仅限于湾顶海区,小长腹剑水蚤密集区也在此区域,其它优势种则分布于乐清湾中部和湾口海区。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25.05mg/m3,平均丰度为234.00个/m3,数量分布呈现出从湾顶向湾口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路径下台风移速调整对鳌江站增水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连松 张钊 +2 位作者 顾冬明 张福星 韩小燕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6,共8页
以藤田台风风场为驱动ADCIRC模型,经实测数据验证,较好地模拟了1808号台风"玛莉亚"风暴潮过程。基于1808号路径西行登陆闽北型台风,设计了不同区段、不同移速下的敏感性实验,分析了台风在闽北海域西行段(121.9°~119.9... 以藤田台风风场为驱动ADCIRC模型,经实测数据验证,较好地模拟了1808号台风"玛莉亚"风暴潮过程。基于1808号路径西行登陆闽北型台风,设计了不同区段、不同移速下的敏感性实验,分析了台风在闽北海域西行段(121.9°~119.9°E)的移速调整对于鳌江站增水的作用。结果表明:台风于西行前段(121.9°~121.0°E)的高移速有利于鳌江站增水快速增大,西行后段(121.0°~119.9°E)的低移速有利于增水维持高位,从而与天文潮高潮位碰头,二者互相配合导致鳌江站突破红色警戒潮位值。当台风以20~50 km/h匀速西行时,台风移速越快,鳌江站增水极值越大,增水维持高位时间越短;此外移速快还加剧了台风不对称性,加入台风移行风场后,最大增水值增加了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鳌江站 “玛莉亚” 台风移速 登陆闽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