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清湾海洋环境季节特征及水交换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锋 廖光洪 +1 位作者 盛建明 杨成浩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5期48-51,共4页
基于4个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乐清湾的温(度)盐(度)、潮汐、潮流和余流等海洋环境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乐清湾的水交换过程,提出一个计算海湾水体平均置换率的简单公式,以直观描述湾内水体与湾外水体交换的过程特... 基于4个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乐清湾的温(度)盐(度)、潮汐、潮流和余流等海洋环境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乐清湾的水交换过程,提出一个计算海湾水体平均置换率的简单公式,以直观描述湾内水体与湾外水体交换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乐清湾的水交换能力与湾内温(度)盐(度)水平及断面分布特征一致,从口门到湾顶,水交换能力差别较大,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南的水体基本1个月可完全交换,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北的水体2个月仍然无法交换到湾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季节特征 水交换 乐清湾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灌河口邻近海域氮、磷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艳 魏爱泓 +7 位作者 张丽 盛建明 林伟波 罗锋 宋晓村 毕文静 李克强 王修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84,共7页
本文基于苏北灌河口近岸海域三维水质模型,按照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了氮和磷营养盐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海洋环境容量分别约为6 000和6 00t/a,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 本文基于苏北灌河口近岸海域三维水质模型,按照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了氮和磷营养盐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海洋环境容量分别约为6 000和6 00t/a,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最高,环境容量分别约为2 900和260t,其次是春季,分别约为1 400和140t,冬季和秋季最低,分别平均约为1 000和90t。对比分析现状污染负荷,研究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总量削减率分别相当于当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入海负荷的55%、7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北部灌河口沿海城市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灌河口 三维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盐水入侵预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伟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6,33,共4页
从一维恒定对流扩散方程出发,通过简化变形推导出河口盐度和河口距离相关的指数型经验公式,以瓯江口为具体研究区域,运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推求盐水入侵的最大距离,探讨河口盐水入侵与潮汐、径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关系,建立瓯江口最大咸... 从一维恒定对流扩散方程出发,通过简化变形推导出河口盐度和河口距离相关的指数型经验公式,以瓯江口为具体研究区域,运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推求盐水入侵的最大距离,探讨河口盐水入侵与潮汐、径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关系,建立瓯江口最大咸潮入侵的快速预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盐水入侵 Savenije盐度模型 瓯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灌河口邻近海域陆源氮入海分配容量估算 被引量:4
4
作者 毕文静 盛建明 +6 位作者 张丽 魏爱泓 罗锋 林伟波 王艳 李克强 王修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168,共7页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近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基于三维、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水动力(FVCOM)模型的DIN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在2012、2013年的监测结果对模...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近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基于三维、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的水动力(FVCOM)模型的DIN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在2012、2013年的监测结果对模型校正的基础上,采用自净过程积分方法,计算研究了江苏北部灌河口邻近海域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DIN分配容量。结果表明,苏北灌河口附近10条入海河流的DIN分配容量合计约为2 200 t/a。其中,废黄河单元分配容量最大,约为1 000 t/a;中山河单元最低,约为180 t/a。进一步根据现状排放量分析表明,废黄河、排淡河单元还有剩余容量,而灌河和车轴河河流单元均需要进行大幅削减,都相当于当前入海负荷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控制 DIN 灌河口 分配容量 三维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需求与制约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罗锋 宋晓村 +3 位作者 常曼 冒士凤 张一乙 邱宇 《水利经济》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以全国滩涂资源最为特殊和丰富的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现状的最新统计结果,结合江苏省"908"调查成果,总结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概况;通过实地调研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了探讨,重点针对滩涂围垦开发利... 以全国滩涂资源最为特殊和丰富的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现状的最新统计结果,结合江苏省"908"调查成果,总结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概况;通过实地调研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了探讨,重点针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效率、利用机制及沿海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滩涂围垦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完善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机制以及统筹兼顾、绿色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滩涂资源 需求分析 制约因素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底泥沙通量的处理方法及适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罗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为了正确理解悬沙运动方程底边界条件即近底泥沙通量的诸多处理方法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性,避免泥沙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带来的偏差,归纳总结了近底泥沙通量的各种表达式,对它们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挟沙力、切应力、参考... 为了正确理解悬沙运动方程底边界条件即近底泥沙通量的诸多处理方法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性,避免泥沙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带来的偏差,归纳总结了近底泥沙通量的各种表达式,对它们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挟沙力、切应力、参考浓度或临界速度等方法处理近底泥沙通量,表达形式虽然多样,或将临界切应力换成对应的临界速度表示,或加入一些修正系数,但其物理本质不变,只是为了处理一些具体问题而做的简化或修正;挟沙力方法和切应力方法的经典形式用于描述近底泥沙通量更具一般性,这2种方法描述的物理过程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悬沙输运 近底泥沙通量 挟沙力 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