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的化学特征及其入海通量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远辉
詹建琼
+5 位作者
陈立奇
杨绪林
李伟
林奇
杜俊民
林红梅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4,共8页
2006~2007年,利用大容量气溶胶采样器在台湾海峡采集79个大气气溶胶样品.采用ICP—MS分析法测定了样品中Pb、Cu、Cd、V、Zn、Fe和Al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对大部分元素而...
2006~2007年,利用大容量气溶胶采样器在台湾海峡采集79个大气气溶胶样品.采用ICP—MS分析法测定了样品中Pb、Cu、Cd、V、Zn、Fe和Al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对大部分元素而言,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夏季,而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气溶胶中微量金属的含量变化与海峡的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过富集因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微量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判别.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的来源特征为:Cu、Pb、Cd、V主要来自污染源,而Al、Fe、Zn则主要来自地壳源.比较和分析了台湾海峡海域微量金属的大气与河流输入,Cu和Zn的大气输入低于九龙江和闽江的输入,而Pb、Cd的大气输入则超过了这2条河流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化学
微量金属
入海通量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厦门岛南部沿岸大气气溶胶成分谱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颜金培
陈立奇
+2 位作者
林奇
张远辉
李忠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55-460,共6页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厦门岛南部沿岸大气气溶胶颗粒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成的谱分布特性,并对大气气溶胶的浓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近海大气气溶胶在测量范围内呈...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厦门岛南部沿岸大气气溶胶颗粒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成的谱分布特性,并对大气气溶胶的浓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近海大气气溶胶在测量范围内呈单峰分布,峰值粒径在0.6 μm左右,且主要为亚微米级颗粒物;含NOx-、HSO4-、Cl-、NH4+和Na+等的气溶胶颗粒具有明显的谱分布特性,含有NOX-、HSO4-和NH4的颗粒特征峰值在0.4~0.8μm之间.含NOX-、HSO4-、Cl-和Na+的细颗粒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第一次较高颗粒数峰值发生在上午08:00~12:00之间;第二次较弱的峰值发生在23:00~03:00点之间.气溶胶颗粒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占有较大的比重,二者占总颗粒物的28.96%,且主要分布在小粒径段颗粒;生物质燃烧颗粒和二次气溶胶颗粒分别占总颗粒数的21.77%和17.68%,说明该地区大气细颗粒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气溶胶污染问题;海盐颗粒和粉尘颗粒主要集中分布在1.0~1.5μm的粒径段,其中海盐颗粒占总颗粒数的11.79%,说明海盐粒子对近海大气气溶胶的组成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气溶胶
成分谱
分布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海水中的IO3^-和I^-
被引量:
4
3
作者
林奇
陈立奇
+2 位作者
林红梅
程鹏
郝春莉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研究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联用技术直接进样测定海水中IO3-和I-的方法.采用IonPacAG23离子色谱保护柱分离IO3-和I-,以浓度4.0mmol/dm3的KOH为流动相,流量为1.0cm3/min,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2.5min.采用2.5×10...
研究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联用技术直接进样测定海水中IO3-和I-的方法.采用IonPacAG23离子色谱保护柱分离IO3-和I-,以浓度4.0mmol/dm3的KOH为流动相,流量为1.0cm3/min,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2.5min.采用2.5×10-3cm3的进样量,IO3-和I-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6和0.4nmol/dm3,可满足海水中碘形态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的IO3-和I-浓度范围在2.0nmol/dm3~2.0μmol/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海水
碘酸盐
碘化物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的化学特征及其入海通量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远辉
詹建琼
陈立奇
杨绪林
李伟
林奇
杜俊民
林红梅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4,共8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0515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62)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公益项目(2004DIB5J178)
国家908专项基金资助项目(908-02-01-02)
文摘
2006~2007年,利用大容量气溶胶采样器在台湾海峡采集79个大气气溶胶样品.采用ICP—MS分析法测定了样品中Pb、Cu、Cd、V、Zn、Fe和Al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对大部分元素而言,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夏季,而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气溶胶中微量金属的含量变化与海峡的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过富集因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微量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判别.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的来源特征为:Cu、Pb、Cd、V主要来自污染源,而Al、Fe、Zn则主要来自地壳源.比较和分析了台湾海峡海域微量金属的大气与河流输入,Cu和Zn的大气输入低于九龙江和闽江的输入,而Pb、Cd的大气输入则超过了这2条河流的输入.
关键词
海洋大气化学
微量金属
入海通量
台湾海峡
Keywords
marine atmospheric chemistry
trace metal
input fluxes
Taiwan Strait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厦门岛南部沿岸大气气溶胶成分谱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颜金培
陈立奇
林奇
张远辉
李忠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55-460,共6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海三科2011023)
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3534)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06018)
国家海洋局公益专项资助项目(2004DIB5J178)
文摘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厦门岛南部沿岸大气气溶胶颗粒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成的谱分布特性,并对大气气溶胶的浓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近海大气气溶胶在测量范围内呈单峰分布,峰值粒径在0.6 μm左右,且主要为亚微米级颗粒物;含NOx-、HSO4-、Cl-、NH4+和Na+等的气溶胶颗粒具有明显的谱分布特性,含有NOX-、HSO4-和NH4的颗粒特征峰值在0.4~0.8μm之间.含NOX-、HSO4-、Cl-和Na+的细颗粒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第一次较高颗粒数峰值发生在上午08:00~12:00之间;第二次较弱的峰值发生在23:00~03:00点之间.气溶胶颗粒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占有较大的比重,二者占总颗粒物的28.96%,且主要分布在小粒径段颗粒;生物质燃烧颗粒和二次气溶胶颗粒分别占总颗粒数的21.77%和17.68%,说明该地区大气细颗粒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气溶胶污染问题;海盐颗粒和粉尘颗粒主要集中分布在1.0~1.5μm的粒径段,其中海盐颗粒占总颗粒数的11.79%,说明海盐粒子对近海大气气溶胶的组成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气溶胶
成分谱
分布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Keywords
marine chemistry
aerosol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size
distribution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SPAMS)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海水中的IO3^-和I^-
被引量:
4
3
作者
林奇
陈立奇
林红梅
程鹏
郝春莉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极地考察办公室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
化学
工程系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0800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0650016)
文摘
研究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ICPMS)联用技术直接进样测定海水中IO3-和I-的方法.采用IonPacAG23离子色谱保护柱分离IO3-和I-,以浓度4.0mmol/dm3的KOH为流动相,流量为1.0cm3/min,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2.5min.采用2.5×10-3cm3的进样量,IO3-和I-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6和0.4nmol/dm3,可满足海水中碘形态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的IO3-和I-浓度范围在2.0nmol/dm3~2.0μmol/dm3.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海水
碘酸盐
碘化物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Keywords
marine chemistry
seawater
iodated
iodide
IC-ICP-MS method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O613.4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湾海峡大气微量金属的化学特征及其入海通量
张远辉
詹建琼
陈立奇
杨绪林
李伟
林奇
杜俊民
林红梅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厦门岛南部沿岸大气气溶胶成分谱分布特征
颜金培
陈立奇
林奇
张远辉
李忠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海水中的IO3^-和I^-
林奇
陈立奇
林红梅
程鹏
郝春莉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