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强国战略是国家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海文 王芳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6期57-69,151-152,共13页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理论体系,探索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模式,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海洋战略是国家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现阶段...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理论体系,探索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模式,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海洋战略是国家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战略目标。确立海洋强国战略是顺应国际潮流、符合国家利益之举。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外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进程。当然,在此进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中国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即"强而不霸"、"和谐海洋",与"两个一百年"目标同步实施。建设海洋强国要分阶段实施,从海洋经济、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技、海洋防卫力量建设、海洋权益及安全等方面部署任务,并从完善法规、加强组织管理、宣传教育及设立专项工程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战略 国家大战略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洋资源价值量核算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吴姗姗 刘容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2期70-75,共6页
探讨海洋资源核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海洋资源价值观,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 探讨海洋资源核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海洋资源价值观,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价值量评估的基本方法。以渤海为研究区域,以2004年为基准年,对上述海洋资源初步进行货币化的价值量核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洋资源价值为8 028亿元,相当于当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24%;海洋资源价值以港址资源为主,占总价值的38.56%;海洋资源价值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总价值的47.4%;单位岸线海洋资源价值差异大,其中天津最高为7.84亿元/km;海洋资源开发雷同现象严重,环渤海各地区均以海洋渔业、港口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资源 实物量 价值量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磊 刘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76,共4页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沿海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海洋经济预测是海洋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对适于进行海洋经济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趋势外推法、成长曲线法、组合预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对组合预测结果的最有效性给出可靠的数学证明,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预测 灰色系统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 成长曲线法 组合预测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家沂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74,共7页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我国海洋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实际上,有限而且脆弱的海洋资源正在应付着人类没有节制的利用,我们不断地从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向海洋抛弃有毒...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我国海洋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实际上,有限而且脆弱的海洋资源正在应付着人类没有节制的利用,我们不断地从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向海洋抛弃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这种累积的效应将毁掉海洋生态系统未来对人类能够做出的经济服务能力。我们必须意识到开发活动会导致海洋生态的改变,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意识到维持复杂且具有适应性的自然系统的多样性和恢复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海洋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 战略意义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66
5
作者 贾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海洋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海洋问题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海洋战略决定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兴衰成败。1949年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从以"生存"为底线的海洋认知,到以"发展"为基调的海洋政策,再到以"... 海洋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海洋问题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海洋战略决定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兴衰成败。1949年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从以"生存"为底线的海洋认知,到以"发展"为基调的海洋政策,再到以"强国"为战略目标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核心内涵的海洋发展战略。中国正处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机遇期,既有良好环境和基础,也有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海洋强国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继陆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6-130,共5页
海洋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观念三个基本层面。我国当今的海洋文化研究应当发掘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促进民族海洋意识的提高,为国家海洋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完善提供支持。文化解释是海洋文化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
关键词 文化 海洋文化 定位 文化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国海洋战略与借鉴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金森 王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本文在对美国、英国及我国周边部分国家海洋战略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演变历程及战略特点,并分析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历史与环境背景的不同,各国走向海洋各有不同的战略路径和战略特点,但海洋战略的核心目标始终... 本文在对美国、英国及我国周边部分国家海洋战略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演变历程及战略特点,并分析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历史与环境背景的不同,各国走向海洋各有不同的战略路径和战略特点,但海洋战略的核心目标始终是谋求国家利益,海洋强国的兴衰取决于国家大战略及综合国力等因素,社会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坚实支撑,他国海洋战略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战略 经验与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9-23,共5页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2030年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 汪迪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海洋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20年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保持海洋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应紧紧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海洋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20年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保持海洋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应紧紧把握未来20年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文章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出发,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资金投入、建立产业集群、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角度探讨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借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 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科技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预测研究
10
作者 刘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112,共1页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发展预测是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对于确定海洋经济发展目标、主导海洋产业选择、海洋产业布局、制定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发展预测是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对于确定海洋经济发展目标、主导海洋产业选择、海洋产业布局、制定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 经济预测 中国 经济发展规划 经济发展预测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目标 海洋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开发战略
11
作者 杨金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2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阐述了当代海洋开发的基本特点,制定海洋开发战略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海洋资源宝库观念、海洋全球通道观念,以及我国海洋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关键词 海洋 海洋观念 海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12
作者 刘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2期56-60,共5页
资金缺乏是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文章分析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总结美日等国海洋高技术产业融资机制和模式较为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多元融资体制的构想。
关键词 海洋高技术产业 风险投资 信用担保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生态损害评估与补偿——以厦门杏林跨海大桥为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饶欢欢 彭本荣 +1 位作者 刘岩 郑苗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467-5476,共10页
随着海岸带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各类海洋工程已经或者正在损害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即让... 随着海岸带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各类海洋工程已经或者正在损害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即让生态损害责任方承担生态损害的全部成本,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了海洋工程生态损害评估框架和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估算模型,并成功运用于厦门杏林跨海大桥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2%的贴现率下,杏林大桥生态补偿标准为1739万元,远高于政府实际征收的补偿金额600万元。该评估框架信息需求量小,成本低且简单易行,在小规模海洋工程的生态损害评估与补偿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生态补偿 损害评估 杏林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内涵解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郑苗壮 刘岩 +1 位作者 彭本荣 饶欢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11-1915,共5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膨胀,我国海洋与海岸带生态资源破坏日益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补偿是我国实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但是现有的海洋生态补偿政策远远...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膨胀,我国海洋与海岸带生态资源破坏日益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补偿是我国实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但是现有的海洋生态补偿政策远远不能满足指导我国海洋生态建设的需要。文章详细分析了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价值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环境正义论。鉴于国内外对于海洋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外延缺乏统一的认识,文章首先从生态学、法学与经济学的视角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海洋生态补偿应包括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与海洋生态建设补偿;其次对海洋生态补偿补偿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认为海洋生态补偿应为对初级生态损害的补偿,并将损害海洋生态的方式分为海域使用中的损害、过错行为导致的海洋生态损害与历史累积污染造成的损害。为进一步指导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文章对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客体、本质、标准和方式等关键要素进行界定,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技术框架。本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领域,为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补偿 内涵 理论基础 技术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苇 谭映宇 张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海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将人口、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纳入一个综... 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海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将人口、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纳入一个综合系统,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入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中,构建了以系统动力学(SD)模型、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多目标规划(MOP)模型为主,以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曲线回归模型等为辅助手段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以下简称复合系统),并选取渤海湾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复合系统在渤海湾的应用,定量评价和预测渤海湾的承载状况,为海洋开发与管理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评价和决策支持的技术方法,促进中国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状态空间评价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湾空间的海洋经济差异分析——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方春洪 梁湘波 刘容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海湾地理空间尺度,引入泰尔指数和变差系数、灰色关联法研究三大海湾地区的海洋经济规模总量和海洋产业关联效应的差异,运用多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十年三大海湾间地区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和贡献的差异... 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海湾地理空间尺度,引入泰尔指数和变差系数、灰色关联法研究三大海湾地区的海洋经济规模总量和海洋产业关联效应的差异,运用多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十年三大海湾间地区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和贡献的差异。结果显示:三大海湾空间地区海洋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2007年后呈现协调优化发展趋势;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渔业分别对应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经济区的拉动效应较大,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重要优势海洋产业;据模型预测结果分析,到2015年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海洋经济比重将分别达到34%、21%、25%;莱州湾、渤海湾的海洋经济直接贡献率分别平均以2%和1%的速度递增,而辽东湾则平均以0.1%的速度递减,到2020年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的海洋经济直接贡献率将分别为36%、2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空间 海洋经济 产业关联效应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下的特别敏感海域制度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佳霖 张爽 +1 位作者 吕晓燕 郑苗壮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颁布的特别敏感海域(Particular Sensitive Sea Area,PSSA)制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从解决传统海洋自由主义与新兴环保主义的矛盾、船旗国管辖与沿海国监管及相关保护措施... 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颁布的特别敏感海域(Particular Sensitive Sea Area,PSSA)制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从解决传统海洋自由主义与新兴环保主义的矛盾、船旗国管辖与沿海国监管及相关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该制度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全球治理的视角论述该制度在加强国际合作、影响IMO法律体系、将风险控制的理念引入环保措施等方面的优势,并预测该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参与PSSA相关的国际谈判提供建议,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及行业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敏感海域 落全球治理 关键点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治海:法律在实现海洋“善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裘婉飞 郑苗壮 刘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0-204,共5页
法律在现代化的海洋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第一部分以文献分析为基础,总结海洋"善治"的主要特征,以及实现海洋"善治"的主要手段。第二部分介绍了欧盟的海洋法律体系,并以欧盟近十年来的立法实践为例,从法... 法律在现代化的海洋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第一部分以文献分析为基础,总结海洋"善治"的主要特征,以及实现海洋"善治"的主要手段。第二部分介绍了欧盟的海洋法律体系,并以欧盟近十年来的立法实践为例,从法治、连贯性、战略导向和透明度四个层面,论证了法律在欧盟海洋治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治理 海洋立法 法治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芳 栾维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33-35,共3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管辖海域资源潜力的分析及对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总结 ,认为 ,虽然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 ,总量丰富 ,开发利用不充分 ,潜力巨大 ,但存在着资源产业形成率低 ,近海污染加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
关键词 资源开发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建议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慧 张丹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48-52,共5页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军事安全压力有增无减,军事测量对我海洋安全威胁加剧,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海上跨国犯罪对我海洋安全威胁上升。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军事安全压力有增无减,军事测量对我海洋安全威胁加剧,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海上跨国犯罪对我海洋安全威胁上升。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海洋方面的安全。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应树立正确的海洋安全观、加强海防安全建设、研究并制定海洋安全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安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形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