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智昕 周慧 +1 位作者 郭佩芳 侍茂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3,共8页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所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隆起(Mindanao Dome;MD)的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D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N^10°N,127°E^145°E范围内1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构。其垂向...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所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隆起(Mindanao Dome;MD)的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D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N^10°N,127°E^145°E范围内1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构。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0~600m之间,强度在次表层100~200m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M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l Ni珘no期间,MD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MD增强。局地风场对MD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MD的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46。MD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其暖水范围增大,暖水厚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MD的发展;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兰老隆起(MD) 风应力旋度 暖池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一次切变冷锋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泓 杨若文 +2 位作者 钟爱华 尤红 金少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3-963,共11页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多种加密观测资料,对2013年初夏云南省一次典型冷锋切变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和切变线南下影响云南省,地面冷锋与切变线位置...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多种加密观测资料,对2013年初夏云南省一次典型冷锋切变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和川西高原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和切变线南下影响云南省,地面冷锋与切变线位置基本一致,冷暖空气交汇于切变线和冷锋附近,产生强降水。天气尺度系统的有效合理配置及相互作用,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CAPE高能区和等Δθ_(se)_((500-800))线密集区的分布与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对应关系。暴雨发生的局地性和突发性等中小尺度特征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密切相关。地面锋面及叠加在其上的加密地面风场辐合区的位置和移动可以作为短时强降水短临预报的重要参考依据。地面强降水强度和落区与对流云团的TBB等值线梯度大小以及梯度大值区的位置相关。地闪频数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对流云团发生发展的判据之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低纬高原不同暴雨点的地闪频数峰值出现时间与强降水峰值时间的关系复杂。大风区、第二类γ中尺度辐合区的存在和"列车效应"是造成局地短时强降水的直接原因。边界层急流为此次强降水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强迫和水汽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冷锋型暴雨 地面风场辐合区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 地闪特征 雷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