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遥感数据在海岛整治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邓钟 马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339-341,共3页
当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海岛监测和识别,但在海岛整治修复方面应用较少。随着《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海岛整治修复受到政府重视,然而由于早期海岛开发缺乏保护意识,一些海岛遭受破坏,甚至灭失,加上海岛现场调查资料严重缺失,给海岛整... 当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海岛监测和识别,但在海岛整治修复方面应用较少。随着《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海岛整治修复受到政府重视,然而由于早期海岛开发缺乏保护意识,一些海岛遭受破坏,甚至灭失,加上海岛现场调查资料严重缺失,给海岛整治修复带来困难。针对这种问题,该研究以福清市北青屿为例,探索采用多时相高分遥感数据,分析海岛开发前后资源环境变化情况,指导海岛整治修复,并为我国类似情况海岛整治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高分遥感 海岛 整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抗台减灾综合能力定量评估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淳 何岩雨 +1 位作者 周昌懋 王立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1期56-61,65,共7页
针对海岛地区缺少能体现海洋灾害特点的海洋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以平潭岛为研究对象,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的原则构建了海岛地区抗台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防御能力、预警监测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重... 针对海岛地区缺少能体现海洋灾害特点的海洋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以平潭岛为研究对象,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的原则构建了海岛地区抗台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防御能力、预警监测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重建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主观、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了近10年平潭岛抗台减灾综合能力的得分。结果表明,2008—2017年平潭岛抗台减灾综合能力得分随时间的推进不断提高,说明平潭综合实验区对于加强自身抗台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重视,影响抗台减灾综合能力的大部分重点指标的数值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增长。平潭岛抗台减灾综合能力得分在上升过程中增长速率也存在着明显的波动,主要可以分为平缓增长期、快速增长期a、增长瓶颈期和快速增长期b 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抗台减灾能力 定量评估 海岛地区 平潭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下声探测信号的分类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文洪涛 杨燕明 +2 位作者 周鸿涛 刘贞文 郑凌虹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8,共7页
水下声探测是外国调查船和水下文物盗捞船进行非法调查和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根据信号的主要声特征,对海洋水下声探测信号进行分类,分为宽带中、低频信号和窄带高频信号.在福建兴化湾海域采集了浅地层剖面仪信号、电火花声源信号、侧扫... 水下声探测是外国调查船和水下文物盗捞船进行非法调查和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根据信号的主要声特征,对海洋水下声探测信号进行分类,分为宽带中、低频信号和窄带高频信号.在福建兴化湾海域采集了浅地层剖面仪信号、电火花声源信号、侧扫声纳信号和单频测深信号4种代表性的海洋水下声探测信号,根据声特征分析给出了对应的分类,其中:浅地层剖面仪信号为信号类型确定的中、低频信号;电火花声源信号为宽带脉冲中、低频信号;侧扫声纳信号和单频测深信号为窄带高频信号.通过对4种实测声探测数据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对应类型的海洋水下声探测信号的分析、提取方法,其中:信号类型确定的中低信号和窄带高频信号在初步的时、频分析基础上,可通过带通滤波提取;宽带脉冲中、低频信号在初步的时、频分析基础上,可尝试通过小波尺度相关滤波的方法提取.结合已知的水下声探测信号的主要声特征,实现对采集的海洋水下声探测信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声学 水下声探测 信号 声特征 分类 识别 小波变换 尺度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时龙 蔡锋 +2 位作者 刘建辉 雷刚 王厚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141,共10页
海岸侵蚀和淤积一直存在于海岸带系统内并塑造着现在的海岸线,近年来不当的人类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海岸侵蚀,导致沿海土地流失,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构建了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理论体系,阐述了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的方法,为海... 海岸侵蚀和淤积一直存在于海岸带系统内并塑造着现在的海岸线,近年来不当的人类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海岸侵蚀,导致沿海土地流失,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构建了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理论体系,阐述了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的方法,为海岸侵蚀风险管理提供有效指导。运用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模糊集理论合成海岸侵蚀风险等级。以福建省海岸带为例,进行了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编绘了风险评价图,评价结果与客观情况比较吻合,验证了文中理论方法的适用性。本文构建的海岸侵蚀风险评价理论体系可以推广到其他区域,但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指标个数以及指标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集理论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的声刺激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贞文 许肖梅 +1 位作者 黄二辉 杨燕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了解水下强噪声对大黄鱼的影响,结合行为学方法开展了3个年龄的大黄鱼声刺激实验.结果发现:3个年龄的大黄鱼在水中声压约10 Pa时均能对声波发生条件反应,但是,它们的声波敏感频率和直接致死的声压阈值差异较大;1个月幼苗和8个月小鱼... 为了解水下强噪声对大黄鱼的影响,结合行为学方法开展了3个年龄的大黄鱼声刺激实验.结果发现:3个年龄的大黄鱼在水中声压约10 Pa时均能对声波发生条件反应,但是,它们的声波敏感频率和直接致死的声压阈值差异较大;1个月幼苗和8个月小鱼的声波敏感频率分别为800 Hz和600 Hz,直接致死的声压阈值约为40 Pa和4 kPa.13个月大鱼的声波敏感频率也在600 Hz,但当声压达到4 kPa时,鱼群受惊吓明显,且未能直接致死.另外,这些曾经暴露在强声波中的各年龄段的大黄鱼在随后48 h里较多出现相继死亡的现象.表明这些长时间暴露在水下噪声中的大黄鱼可能会因累积效应引起行为模式改变和间接致死等慢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声学 大黄鱼 声波 水下噪声 听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崇武半月湾渔港防波堤建成后下游海滩地形变化及养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建辉 蔡锋 +2 位作者 郑吉祥 戚洪帅 雷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7,共8页
渔港硬式构筑物如防波堤等对海岸的影响显著。以福建泉州崇武半月湾渔港防波堤修建前后的海滩变化为例,通过对2003~2011年不同阶段海滩地貌形态、岸线变化分析以及2个海滩剖面多期监测比较发现,防波堤修建后海湾下游西侧海滩发生显著蚀... 渔港硬式构筑物如防波堤等对海岸的影响显著。以福建泉州崇武半月湾渔港防波堤修建前后的海滩变化为例,通过对2003~2011年不同阶段海滩地貌形态、岸线变化分析以及2个海滩剖面多期监测比较发现,防波堤修建后海湾下游西侧海滩发生显著蚀退,西端侵蚀强度最大,向东(靠近防波堤遮蔽段)逐渐减小,中东部遮蔽段转为淤涨。海滩变化的主要原因:1)E^SE向主入射波浪受到防波堤的阻挡作用,在堤头发生绕射,港内波影区动力变弱;2)防波堤阻碍了从东向西的沿岸流运动,形成东向为主的沿岸输沙,使得东端发生堆积,造成下游的西侧海岸的沉积物亏损,发生侵蚀。针对海岸变化机理提出了海滩养护防御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说明养护海滩以由西向东输沙为主,年均输沙量约3万m3,堆积于遮蔽段,最后,提出采用周期性抽取遮蔽段养护沙补充到西端的方法来实现海滩循环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防波堤 海滩侵蚀 海滩养护 崇武半月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滩-珊瑚礁系统风暴响应特征研究——以1409号台风“威马逊”对清澜港海岸影响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邵超 戚洪帅 +1 位作者 蔡锋 陈沈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珊瑚礁海岸在我国热带地区广泛发育,海滩-珊瑚礁海岸的动力地貌过程是认识该类海岸的关键。本文基于对海南铜鼓岭-高隆湾岸段的台风"威马逊"前后跟踪观测,讨论了海滩风暴响应特征及其与珊瑚礁发育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该岸段海滩在"... 珊瑚礁海岸在我国热带地区广泛发育,海滩-珊瑚礁海岸的动力地貌过程是认识该类海岸的关键。本文基于对海南铜鼓岭-高隆湾岸段的台风"威马逊"前后跟踪观测,讨论了海滩风暴响应特征及其与珊瑚礁发育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该岸段海滩在"威马逊"风暴作用下响应最为剧烈的区带位于平均海平面(MSL)以上,表现为后滨冲越,以及岸线蚀退、滩肩变窄、滩面侵蚀等响应特征。海滩风暴响应特征与近岸珊瑚礁发育密切相关,在无珊瑚或珊瑚受损的岸段海滩响应剧烈,剖面平均变化率(MPC)为其他岸段的3~6倍,珊瑚礁通过消耗波能对相邻海滩提供良好保护。海滩-珊瑚礁系统对风暴的响应特征受控于珊瑚礁对海岸波浪的消耗能力和海滩固有的缓冲能力。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归纳出风暴极端动力条件下海滩-珊瑚礁海岸的4种风暴响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珊瑚礁系统 风暴响应 “威马逊”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厦门湾波浪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君 蔡锋 +1 位作者 戚洪帅 郑吉祥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1-348,共8页
本研究使用成熟的SWAN模型对厦门湾的波浪场进行了1a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同期的珍珠湾波浪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厦门湾年平均和夏、冬两季平均波高和波向的分布特征,厦门湾的风浪和涌浪组成,珍... 本研究使用成熟的SWAN模型对厦门湾的波浪场进行了1a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同期的珍珠湾波浪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厦门湾年平均和夏、冬两季平均波高和波向的分布特征,厦门湾的风浪和涌浪组成,珍珠湾波浪观测海域主要的波浪能量生成和能量耗散过程.结果表明,厦门湾年平均有效波高较小,且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厦门湾平均有效波高较小,且湾内波向多为偏南向;冬季厦门湾平均有效波高相对较大,厦门岛北侧和东侧海域波向均为NE向.厦门湾湾内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小,风浪、涌浪比较大,均在3以上;从湾外向湾内,风浪、涌浪比逐渐增加,至厦门湾南岸和泉州石井镇附近海域,风浪、涌浪比增加到5~6;在厦门湾东部和北部海域,风浪、涌浪比均在10以上.珍珠湾海域波浪最主要的能量耗散过程是由底摩擦引起的能量耗散,虽然冬季风速较大,但夏季风能输入的能量和白帽破碎耗散的能量均大于冬季;因冬季波浪相对较大,夏季底摩擦耗散的能量要小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SWAN 风浪 涌浪 波浪能量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余弦海脊上海啸俘获波的解析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岗 胡见 +1 位作者 王培涛 张振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3,共9页
海啸能被大洋海脊引导以俘获波的形式沿其传播上万千米,且因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携带巨大能量影响远场地区的港口,严重威胁海岸安全。本文首先基于线性浅水方程,推导了双曲余弦平方海脊上俘获波的波面解,其为μ阶ν次的连带勒让德函数的... 海啸能被大洋海脊引导以俘获波的形式沿其传播上万千米,且因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携带巨大能量影响远场地区的港口,严重威胁海岸安全。本文首先基于线性浅水方程,推导了双曲余弦平方海脊上俘获波的波面解,其为μ阶ν次的连带勒让德函数的第一类解和第二类解的组合。进一步推导出其对应的频散关系,其中对于确定的频率ω,存在无穷多个波数ky与之对应。采用MIKE21-BW模型,模拟了产生于海脊脊顶处的海啸在理想双曲余弦平方海脊上的传播变形过程。结果表明,小部分能量以自由先驱波进行传播,海啸波的波能大部分被海脊俘获。海脊俘获波沿着海脊方向为行进波,随着海啸波传播时间的增加,波浪在沿着海脊方向的延展范围也逐渐增大,波高逐渐减小、波的个数逐渐增加。俘获波能量主要由不同频率以相同速度传播的具有孤立波特性的波浪成分和能量主要集中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波浪成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导波 俘获波 海啸 海脊 Boussines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主要海岛木本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承祯 李晓明 +3 位作者 吕林玲 侯纯扬 曹荣青 胡喜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7-371,共5页
为摸清浙江海岛木本植物组成特征,并为海岛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71个海岛294个10m×10m样地植被调查数据,对浙江省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结构、区系、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江主要海岛木本植物有87科204... 为摸清浙江海岛木本植物组成特征,并为海岛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71个海岛294个10m×10m样地植被调查数据,对浙江省海岛的木本植物物种结构、区系、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浙江主要海岛木本植物有87科204属377种,属内种数在1~8种之间,为较小属,其中单种属最多,占总属数的66.2%。植物区系热带和温带分布的属分别占50.9%和42.2%,与同省陆地相比,其热带成分比例较高。乔木层植物的建群种为黑松、马尾松、青皮竹、木麻黄和黄檀等,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各样点植物物种数与离岸距离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对数模型模拟效果最佳,相关系数R^2高达0.814,说明样点植物物种丰富度随着与陆地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海岛 植物区系 多样性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硫酸盐-甲烷界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超 姜德刚 +5 位作者 潘翔 陈庆辉 吴剑 刘珉璐 宋志晓 刘贞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利用孔隙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化学等方法分析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层孔隙水硫酸根(SO_4^(2-))、游离甲烷气体(CH_4)、总溶解无机碳(DIC)以及δ13CDIC的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孔隙水SO_4^(2-)浓度自表至底呈线性梯度减小,至硫酸盐-... 利用孔隙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化学等方法分析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层孔隙水硫酸根(SO_4^(2-))、游离甲烷气体(CH_4)、总溶解无机碳(DIC)以及δ13CDIC的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孔隙水SO_4^(2-)浓度自表至底呈线性梯度减小,至硫酸盐-甲烷界面(SMI)附近,硫酸盐几乎全部消耗,而CH_4浓度急剧增大,KC1、KC3、KC4、K17和K10等5个站位SMI深度分别为20、50、70、80、50 cm,SMI深度由红树林湿地林间向光滩逐渐增大.同时,孔隙水DIC浓度在该深度明显升高,沉积物发生强烈的甲烷厌氧氧化(AOM)作用.在AOM过程中,由于12CH_4氧化速率较13CH_4快,故引起沉积物孔隙水δ13CDIC偏轻.沉积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及其活性高低是制约沉积物SMI分布深浅的关键因素,高含量的活性有机质可加速孔隙水SO_4^(2-)再矿化过程的消耗,使得通过AOM作用的SO_4^(2-)消耗通量相应增大.在微生物作用下,部分活性有机质被大量消耗,致使进入沉积物SO_4^(2-)还原带的活性有机质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引起部分SO_4^(2-)转为与CH_4发生反应促进AOM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孔隙水 硫酸盐-甲烷界面 甲烷厌氧氧化 红树林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及扩散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旭 丁由中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7-501,共5页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简单概述了微卫星技术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个体识别、性别鉴定、亲子鉴定及家域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用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扩散生态学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微卫星 扩散生态学 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岛物种资源保存现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旭 林河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4-6,共3页
我国海岛物种资源丰富,但海岛开发、污染等已严重威胁海岛物种的生存,物种资源亟待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保存。综述了我国海岛物种资源保存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海岛物种 种质资源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沙丘风暴侵蚀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时龙 靳瑞芳 +4 位作者 于帆 魏巍 吴坤富 杨文丰 宁旋旋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对海岸沙丘风暴侵蚀研究的简要回顾,概括了我国海岸沙丘风暴侵蚀概况,以及国外近期在海岸沙丘侵蚀机理、海岸沙丘风暴响应过程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科学问题。针对我国海岸风暴侵蚀研究的不足之处,应及时开展海岸沙丘... 基于对海岸沙丘风暴侵蚀研究的简要回顾,概括了我国海岸沙丘风暴侵蚀概况,以及国外近期在海岸沙丘侵蚀机理、海岸沙丘风暴响应过程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科学问题。针对我国海岸风暴侵蚀研究的不足之处,应及时开展海岸沙丘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估、典型岸段的风暴侵蚀机理拓展研究,以及海岸沙丘功能维持和生态养护技术示范和应用等,探究海岸沙丘风暴侵蚀机理,建立一套海岸沙丘风暴侵蚀评估和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 海岸沙丘 风暴侵蚀 生态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动力条件下厦门湾低潮阶地型沙滩剖面变形的模拟研究
15
作者 陈智杰 郑吉祥 +1 位作者 史峰岩 蔡锋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12-417,共6页
以厦门湾沙滩为研究对象,对强潮动力条件下低潮阶地型沙滩剖面变形进行模拟研究.厦门湾沙滩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低潮阶地的海湾型沙滩,它具有低波浪能量和大潮差的特征.基于这种类型的沙滩剖面侵蚀和淤积机制提出一个基于过程的一维计算模... 以厦门湾沙滩为研究对象,对强潮动力条件下低潮阶地型沙滩剖面变形进行模拟研究.厦门湾沙滩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低潮阶地的海湾型沙滩,它具有低波浪能量和大潮差的特征.基于这种类型的沙滩剖面侵蚀和淤积机制提出一个基于过程的一维计算模型,对在通常波浪条件下沙滩中长期的剖面演变进行预测.采用厦门湾观音山沙滩剖面变化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最大相差在0.4 m以内.该一维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低潮阶地型沙滩剖面侵蚀和淤积的一般趋势和程度.模型计算表明,在波浪和潮汐共同作用下,沙滩滩面斜坡带的上部发生侵蚀,而斜坡带的下部则产生淤积,从而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使滩面形态趋于平缓.单是由潮汐引起的剖面泥沙输运虽然很小,但是在潮汐的作用下,破波带沿着沙滩上下变动,从而引起潮差范围内一个较宽区域的剖面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海岸动力学 强潮 低潮阶地 沙滩剖面 变形模拟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砾石海滩变化及输移率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跃 蔡锋 +2 位作者 张挺 戚洪帅 刘建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7,共9页
在我国采用砾石海滩在某些强动力区域进行海滩养护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以厦门天泉湾人工砾石滩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至2016年间10条海滩剖面开展了5次周期性监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人工砾石滩竣工完成后的一年时间内,滩... 在我国采用砾石海滩在某些强动力区域进行海滩养护是一种新的尝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以厦门天泉湾人工砾石滩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至2016年间10条海滩剖面开展了5次周期性监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人工砾石滩竣工完成后的一年时间内,滩肩外沿线、岸线及滩面底角的砂砾分界线大幅度后退,滩肩宽度变窄;滩肩外沿线明显隆起,形成滩肩脊线;滩面坡度变大,且上游侧海滩的滩面普遍比下游侧海滩的滩面陡,一年后,岸滩整体变化趋于稳定。针对砾石滩不断向西南方向运移的现状,采用Leo C.van Rijn输移率公式计算砾石滩年平均输移率,并通过测量断面法、体积变化量法对Leo C.van Rijn公式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得出砾石滩年平均输移率的范围约为1 015.66~2 392.5 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砾石滩 形态演化 输移率 厦门天泉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作用下的海滩风沙运动若干特征研究——以福建平潭岛远垱澳海滩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岩雨 刘建辉 +3 位作者 蔡锋 李柏良 王立辉 周昌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102,共13页
海岸风沙是海岸带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突出产物。本文通过福建平潭岛远垱澳海滩风沙全环境要素观测,从海滩风沙垂向分布、滩面风沙起动和搬运等方面,探讨并总结自然海滩潮汐动态作用下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研究结论为:(1)海滩湿沙表面风... 海岸风沙是海岸带陆-海-气相互作用的突出产物。本文通过福建平潭岛远垱澳海滩风沙全环境要素观测,从海滩风沙垂向分布、滩面风沙起动和搬运等方面,探讨并总结自然海滩潮汐动态作用下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研究结论为:(1)海滩湿沙表面风沙流绝大部分(98.9%)在离滩面30 cm高度层内运动,不同粒径组沙粒的垂向分布形式不同;(2)潮汐旋回中的海滩起沙风速显著高于同等粒径内陆沙漠地区,其变化过程主要为滩面平均表层湿度与风区长度相互"博弈"的结果;(3)海滩风沙输送量主要受风速、滩面平均表层湿度与风区长度耦合作用,涨落潮不同阶段输沙量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不同;(4)"干沙起动+湿沙表面传输"为典型的海滩风沙搬运模式之一,滩面风沙运程较短,总体呈"接力"式特征向海岸前缘沙丘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海滩风沙 垂向分布 起动 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岛沙坝原理设计的海滩排水管头地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标 蔡锋 +2 位作者 金保明 刘建辉 雷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海滩排水管建设对海滩环境影响较大。以厦门会展中心连岛沙坝式排水管头工程影响海滩演变为例,研究连岛沙坝式海滩排水管头对海滩地形稳定性和沉积的影响。1)通过对研究区连岛沙坝式管头附近海滩10条剖面进行分析,研究管头附近海滩滩肩... 海滩排水管建设对海滩环境影响较大。以厦门会展中心连岛沙坝式排水管头工程影响海滩演变为例,研究连岛沙坝式海滩排水管头对海滩地形稳定性和沉积的影响。1)通过对研究区连岛沙坝式管头附近海滩10条剖面进行分析,研究管头附近海滩滩肩宽度、滩面坡度和单宽留存沙量等剖面形态变化特征。测量数据分析表明,无管头保护滩面高程降低,滩面坡度总体变陡,滩肩蚀退严重;受管头保护滩面高程上升,坡度变缓,滩肩宽度略有减小,剖面单宽沙量留存比例大于1。2)2012-2016年多期岸线及管头边界线变化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后,排水管身始终被沙体覆盖,一年后部分管头被沙体覆盖,最终管头被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3)会展管头附近海滩潮上带和高潮带沉积物自北向南运移,低潮带则相反;潮上带和中潮带上部沉积物从管头所在"连岛沙坝"向两侧海滩输移,而低潮带和中潮带下部输移方向相反。沉积物粒径由岸向海逐渐变粗,越靠近管头,沉积物粒径呈变细趋势。最后讨论了引起管头局部海滩地形地貌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岛沙坝式管头 海滩演变 稳定性 厦门会展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地区风暴潮增水分布特征及应急疏散对策——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淳 王立辉 何岩雨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6,共9页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应用案例,从海岛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独特性出发,采用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平潭岛二维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平潭岛风暴增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平潭岛在台风风暴潮期间的预警报和应急疏散对策,旨在...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应用案例,从海岛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独特性出发,采用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平潭岛二维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平潭岛风暴增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平潭岛在台风风暴潮期间的预警报和应急疏散对策,旨在为平潭岛及其相似类型海岛地区的海洋主管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风暴潮 增水分布特征 应急疏散对策 平潭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岛富营养化河道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德刚 李建华 +1 位作者 徐金燕 张琳婷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掌握崇明岛典型富营养化河道—北横引河水体富营养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与平行因子分析法,探究北横引河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荧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其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来源DOM的响应机制... 在掌握崇明岛典型富营养化河道—北横引河水体富营养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与平行因子分析法,探究北横引河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荧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其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来源DOM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北横引河水体中营养盐水平较高,旱季和雨季营养状态指数(TSI_M)均值分别为(60.18±3.01)和(65.53±5.72),达到富营养状态和重富营养状态;水体中主要存在3个DOM荧光组分,包括2个类腐殖质组分(C1、C2)和1个类蛋白组分(C3);各组分含量都随着河道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微生物代谢降解来源C1组分比例的提升最为明显,雨季和旱季的C1组分占比分别由19.39%和25.70%提高至32.90%和34.40%;对DOM来源进行解析发现,旱季和雨季北横引河的腐殖化指数均值分别为(4.41±0.35)和(5.76±0.95),DOM荧光特征均以生物来源为主,且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提高,其生物来源特征逐渐增强。DOM组分与理化因子和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藻类的生长和降解过程与类腐殖质组分的生产和输入密切相关,腐殖质组分对营养状态变化的响应程度高于类蛋白组分;而河道中类蛋白组分的含量变化则主要受到了周边各类污水输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溶解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北横引河 崇明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