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象山港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及验证分析 |
曹维
仵彦卿
唐德富
杨耀芳
沈继平
费岳军
|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港湾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布设方法研究——以象山港为例 |
黄秀清
陈琴
姚炎明
蔡燕红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3
|
嵊泗上川山疏浚物海洋倾倒区及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
秦铭俐
王琼
葛春盈
辛士河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3 |
1
|
|
4
|
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俞梦男
叶林安
金余娣
|
《绿色科技》
|
2021 |
4
|
|
5
|
七个海洋潮汐模式在浙江海域的准确度评估 |
赵强
侯国锋
汤志华
舒志光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6
|
甬江口海洋倾倒区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
徐国锋
金余娣
沈继平
|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7
|
NetCDF数据格式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存储中的应用 |
赵强
龙绍桥
沈继平
唐德富
陆伟先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6 |
2
|
|
8
|
扩散型海洋倾倒区容量估算方法初探——以嵊泗上川山疏浚物海洋倾倒区为例 |
何东海
龙绍桥
辛士河
江志法
沈继平
郭清荣
|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苍南海洋倾倒区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的研究 |
徐国锋
秦铭俐
朱志清
崔永平
|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基于水下地形变化的海洋倾倒区分区倾倒管理可行性初探 |
何东海
赖纪海
辛士河
郭清荣
唐德富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5 |
1
|
|
11
|
海洋酸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研究综述 |
张海波
叶林安
卢伍阳
冯明
顾国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2
|
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
董鹏
费岳军
何东海
张海波
徐韧
|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洋山海洋倾倒区倾倒前后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的比较分析 |
徐国锋
毛伟宏
廖友根
夏亚兵
袁国坚
|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基于HTM网络的多源海洋实时观测数据异常检测 |
俞晓天
舒志光
贝京阳
王擎宇
|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舟山朱家尖海域污损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王晓波
龙绍桥
何东海
魏永杰
杨耀芳
杨元利
|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6
|
2012年夏季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叶然
魏永杰
沈继平
江再昌
唐德富
郭清荣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4 |
3
|
|
17
|
2006—2007年夏、冬季浙东海域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
徐国锋
秦铭俐
夏亚兵
金理西
|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8
|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宁波海域水质评价 |
杨耀芳
何琴燕
刘艳云
魏永杰
唐德富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5 |
1
|
|
19
|
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
徐国锋
毛伟宏
廖有根
袁国坚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3 |
1
|
|
20
|
宁波近岸海域缢蛏有机氯农药风险评估 |
徐国锋
魏天飞
郭清荣
唐德富
|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