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姚炎明
彭辉
+1 位作者
杜雅杰
刘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象山港划分成7个海区,以7种不同的溶解态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法来描述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与外海之间的水交换特性。通过不同示踪剂的浓度分...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象山港划分成7个海区,以7种不同的溶解态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法来描述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与外海之间的水交换特性。通过不同示踪剂的浓度分布,计算了15、30、45、60和80d的水交换矩阵。由各时刻水交换矩阵可知,在象山港的7个子区中与湾外水的水交换速度最快的为Ⅰ区,最慢的为Ⅶ区。Ⅲ区(西沪港)、Ⅵ区(黄墩港)和Ⅶ区(铁港)内水体与湾外海水之间的水交换速度缓慢,但与区域外水体之间的交换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几个海区。从水交换矩阵可以看出西沪港、黄墩港和3个内港之间相互交换的海水量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水交换
矩阵
delft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山港水交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彭辉
姚炎明
刘莲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共12页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溶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计算了象山港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并研究了斜压动力对湾内外水交换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交换速度的...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溶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计算了象山港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并研究了斜压动力对湾内外水交换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交换速度的区域性变化较大,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由象山港口门向湾顶逐渐增加,口门附近半交换时间在5d以内,平均滞留时间为5~10d;湾顶水交换速度缓慢,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0~35d,平均滞留时间为35~40d。斜压动力对狭湾外段水交换影响较弱,对狭湾内段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水交换
斜压
半交换时间
平均滞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田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迅
林振华
+4 位作者
焦海峰
李祥付
孙立辉
徐建刚
王一农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2012年4月—2013年1月,对南田岛周围海域(121°49′14″—121°56′49″°E,28°58′44″—29°3′02″°N)的6个采样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6种,甲壳类...
2012年4月—2013年1月,对南田岛周围海域(121°49′14″—121°56′49″°E,28°58′44″—29°3′02″°N)的6个采样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6种,甲壳类、鱼类和腔肠动物是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贡献类群(占总种数69.57%);(2)物种平均更替率为61.88%,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季节更替显著;(3)年平均生物量为48.80 g·网–1,最高生物量出现在10月,最低生物量出现在4月,年平均丰度为7.62 ind·网–1,最高丰度出现在7月,最低丰度出现在1月,甲壳类的平均生物量及丰度居首位;(4)4航次共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14种,优势种随季节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田岛周围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姚炎明
彭辉
杜雅杰
刘莲
机构
浙江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105009)
象山港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DOMAP(MEA)-03-02)
文摘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象山港划分成7个海区,以7种不同的溶解态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法来描述各区之间以及各区与外海之间的水交换特性。通过不同示踪剂的浓度分布,计算了15、30、45、60和80d的水交换矩阵。由各时刻水交换矩阵可知,在象山港的7个子区中与湾外水的水交换速度最快的为Ⅰ区,最慢的为Ⅶ区。Ⅲ区(西沪港)、Ⅵ区(黄墩港)和Ⅶ区(铁港)内水体与湾外海水之间的水交换速度缓慢,但与区域外水体之间的交换速度要明显快于其他几个海区。从水交换矩阵可以看出西沪港、黄墩港和3个内港之间相互交换的海水量很小。
关键词
象山港
水交换
矩阵
delft3D
Keywords
Xiangshan Harbour
water exchange
matrix
delft3D
分类号
P731.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山港水交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彭辉
姚炎明
刘莲
机构
浙江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105009)
象山港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DOMAP(MEA)-03-02)
文摘
在验证良好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溶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为示踪剂,建立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计算了象山港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并研究了斜压动力对湾内外水交换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交换速度的区域性变化较大,水体半交换时间和平均滞留时间由象山港口门向湾顶逐渐增加,口门附近半交换时间在5d以内,平均滞留时间为5~10d;湾顶水交换速度缓慢,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0~35d,平均滞留时间为35~40d。斜压动力对狭湾外段水交换影响较弱,对狭湾内段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象山港
水交换
斜压
半交换时间
平均滞留时间
Keywords
Xiangshangang Bay
water exchange
baroclinic
half-life time
mean residence time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田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迅
林振华
焦海峰
李祥付
孙立辉
徐建刚
王一农
机构
宁波
大学
海洋
学院
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宁波
市
海洋
与渔业研究院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基金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HK12052)
国家海洋局项目(2013551-3)
文摘
2012年4月—2013年1月,对南田岛周围海域(121°49′14″—121°56′49″°E,28°58′44″—29°3′02″°N)的6个采样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6种,甲壳类、鱼类和腔肠动物是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贡献类群(占总种数69.57%);(2)物种平均更替率为61.88%,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季节更替显著;(3)年平均生物量为48.80 g·网–1,最高生物量出现在10月,最低生物量出现在4月,年平均丰度为7.62 ind·网–1,最高丰度出现在7月,最低丰度出现在1月,甲壳类的平均生物量及丰度居首位;(4)4航次共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14种,优势种随季节变化较大。
关键词
南田岛周围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与分布
Keywords
Nantian sea area
macrobentho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937.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象山港分区水交换数值研究
姚炎明
彭辉
杜雅杰
刘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象山港水交换特性研究
彭辉
姚炎明
刘莲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田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刘迅
林振华
焦海峰
李祥付
孙立辉
徐建刚
王一农
《生态科学》
CSCD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