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影响南海上层环流的统计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银霞 隋俊鹏 +4 位作者 曾纪胜 孙玉超 田松 李子牛 王兆宇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利用温州台风网台风信息以及卫星遥感海表风场数据,研究了南海上层环流对台风的响应特征。合成分析发现,台风以Ekman输运的形式,能够诱发上层海洋十几厘米每秒的流速变化,并且主要集中在南海东部海盆。虽然台风引起的上层环流异常比较小... 利用温州台风网台风信息以及卫星遥感海表风场数据,研究了南海上层环流对台风的响应特征。合成分析发现,台风以Ekman输运的形式,能够诱发上层海洋十几厘米每秒的流速变化,并且主要集中在南海东部海盆。虽然台风引起的上层环流异常比较小,但是其方差非常显著。另一方面台风通过Ekman抽吸,引发上层海洋垂向运动异常,并且能够诱发强烈的等效混合。基于历史温盐数据发现,这种强的等效混合主要分布在吕宋海峡以西、越南以东以及台湾海峡,并且能够达到10^-3 m^2/s的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南海 上层环流 EKMAN抽吸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浪影响的警戒潮位核定规范在深圳沿海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娟 王凯敏 +5 位作者 俞胜宾 郭翔宇 谢武锋 庄桦 张敏 白毅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以深圳沿海为例,对考虑波浪影响的《警戒潮位核定规范》在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核定深圳市警戒潮位值,对深圳市沿海防潮能力、防潮重点区域及历史潮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梳理,建立了堤防能力和潮灾情况资料库。将深... 以深圳沿海为例,对考虑波浪影响的《警戒潮位核定规范》在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核定深圳市警戒潮位值,对深圳市沿海防潮能力、防潮重点区域及历史潮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梳理,建立了堤防能力和潮灾情况资料库。将深圳市沿海划分为4个核定岸段,确定了岸段等级,结合岸段保护目标的社会经济情况、水文气象要素特征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各岸段重现期潮位和波浪爬高等要素,确定警戒潮位核定修正值,最终得到深圳沿海4个核定岸段的四色警戒潮位值,为深圳市风暴潮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支持。重点介绍了对波浪重现期要素和波浪爬高的计算,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戒潮位核定 波浪爬高 规范 应用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尺蠖运动式微小机器人在显微操作应用中的建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启亮 何浩杰 董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研究了将一种采用两个平行配置的压电陶瓷的尺蠖运动式微小机器人应用于显微操作的方法,探讨了机器人实现其搭载的微操作工具在显微视场范围内作近似正交运动的方式,在机器人本体运动学模型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法对微操作工具末端进行... 研究了将一种采用两个平行配置的压电陶瓷的尺蠖运动式微小机器人应用于显微操作的方法,探讨了机器人实现其搭载的微操作工具在显微视场范围内作近似正交运动的方式,在机器人本体运动学模型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法对微操作工具末端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法辨识,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实现了微操作工具末端在显微视场下位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微小机器人用于显微操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微小机器人 显微操作 建模 线性二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程基准模型实时获取海拔高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平 秦宇博 +3 位作者 邓凯亮 黄辰虎 李凯锋 陈欣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5期48-51,共4页
高程信息是时空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获取高精度海拔高是测绘导航信息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北斗导航终端能快速高效地测定大地高,结合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可实时获取精密海拔高程。在顾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之间垂... 高程信息是时空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获取高精度海拔高是测绘导航信息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北斗导航终端能快速高效地测定大地高,结合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可实时获取精密海拔高程。在顾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之间垂直偏差的基础上,基于GOCE+EGM08重力场模型构建了统一到CGCS 2000椭球的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该模型范围对应北斗区域导航的覆盖范围,即55°S^55°N,55°E^180°E,模型精度优于米级,满足北斗导航终端对海拔高的应用需求;利用实时SQLITE数据库技术,基于该数字高程基准模型构建了北斗导航终端的海拔实时获取系统,实现了任意测点精密海拔高程的实时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程 高程基准模型 重力场模型 实时SQUTE数据库嵌入技术 北斗导航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对比 被引量:11
5
作者 殷征欣 王海峰 +7 位作者 韩金生 吕修亚 沈泽中 陈静 贺惠忠 谢安远 关瑶 董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1-277,共17页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氧化物形式存在,另外南海边缘海结核中含有大量硅酸盐矿物,表明在南海结核成矿过程中受到大量的陆源碎屑矿物混杂;相对于大洋主要经济成矿区的多金属结核,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中主要的经济元素如Mn、Cu、Co、Ni和Zn质量分数较低,而亲陆源性元素如Fe、Ti、P、Nb、Pb、Rb、Sc、Ta、Sr、Th和REY(REE和Y)等质量分数较高;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水成成因,并呈现更低的Mn/Fe值;同时南海边缘海结核也具有较快的平均生长速率及较高的δCe正异常,表明其生长在更为氧化的海水环境。虽然较快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动荡的海水环境影响了南海边缘海结核的成矿,但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海洋也为南海边缘海结核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便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快速生长成矿。南海边缘海结核富集有Fe、Ti、Pb、Rb、Th和REY等金属元素,同样可以作为极具潜力的海洋矿产资源。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具有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成矿特征 矿物组成 元素地球化学 南海边缘海 大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传感器的视频稳像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鹏威 季元吉 +2 位作者 董超 卢田 胡世传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52,共8页
针对平台运动导致的视频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传感器的视频稳像技术。该方案首先通过对一般光流传感器的改进,使其具有旋转运动下输出准确运动矢量的能力,然后利用光流传感器获得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的运动矢量,并通过坐标变换计算... 针对平台运动导致的视频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传感器的视频稳像技术。该方案首先通过对一般光流传感器的改进,使其具有旋转运动下输出准确运动矢量的能力,然后利用光流传感器获得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的运动矢量,并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出主相机的实时平移和旋转信息;其次,对原视频图像序列进行运动补偿,以获得稳定的图像序列,最终实现了视频稳像。实验结果表明,稳像后的图像序列与未稳像之前相比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1.86 dB。该方案在视频抖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明显减小图像序列的抖动现象,具有稳像效果好的特点,满足视频稳像的性能要求,对提高平台抗扰能力有着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运动补偿 光流传感器 旋转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力分析的落水人员漂移轨迹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同木 张炜 +1 位作者 曹永港 林冠英 《海洋预报》 2017年第1期66-71,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受力分析的预报海上搜救落水人员漂移轨迹的理论方法。对落水人员进行受力分析,得出落水人员在风、波浪、海流作用下的漂移轨迹数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数值方法求解漂移轨迹。通过48 h海上仿真人漂移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介绍了一种基于受力分析的预报海上搜救落水人员漂移轨迹的理论方法。对落水人员进行受力分析,得出落水人员在风、波浪、海流作用下的漂移轨迹数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数值方法求解漂移轨迹。通过48 h海上仿真人漂移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落水人员理论计算漂移轨迹与海上试验实际漂移轨迹吻合良好,说明该理论计算方法可靠。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波浪对落水人员漂移轨迹的影响,发现波浪对落水人员漂移轨迹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考虑波浪的情况下更接近实际漂移轨迹,预报精度提高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 落水人员 漂移轨迹 风致漂移 受力分析 波浪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夏季珠江冲淡水驱动的上升流 被引量:9
8
作者 夏华永 刘长建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54,共12页
根据珠江口及其附近海域2006年夏季(7-8月)航次水文调查资料,发现调查期间,除了西南季风驱动下的冲淡水东向扩散外,粤西珠江口外冲淡水主要呈西向扩散趋势,并且西向扩散的冲淡水下存在上升流。已有的模型研究中,西南季风下珠江口外没有... 根据珠江口及其附近海域2006年夏季(7-8月)航次水文调查资料,发现调查期间,除了西南季风驱动下的冲淡水东向扩散外,粤西珠江口外冲淡水主要呈西向扩散趋势,并且西向扩散的冲淡水下存在上升流。已有的模型研究中,西南季风下珠江口外没有出现上升流,说明西南季风不是珠江口外上升流产生的主导因素。观测的温盐分布、潜标流速时间序列与走航ADCP流态表明,上升流产生的原因是:(1)口门外冲淡水南向扩展驱动了垂向重力环流;(2)密度跃层以下东北向沿岸流的底边界层Ekman效应;(3)口门外冲淡水团之间的气旋型中尺度涡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冲淡水扩散 上升流 重力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估计和矢量平均的干涉仪抗噪声测向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郭东亮 黄超 +1 位作者 李中华 张铁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9-295,共7页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干涉仪测向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和相位差矢量平均的自适应测向方法。本文方法通过对多次测量的相位差复数矢量求平均来提高相位差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测向性能。提出的自适应准则通过估...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干涉仪测向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和相位差矢量平均的自适应测向方法。本文方法通过对多次测量的相位差复数矢量求平均来提高相位差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测向性能。提出的自适应准则通过估计来波信噪比,可快速确定不同信噪比下矢量平均所需样本量,使处理后信号达到设定信噪比阈值,获得稳定的测向准确度。分析了信噪比阈值对本方法测向性能的影响。本文方法计算复杂性小,对测向实时性影响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可以达到很高的测向准确度,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测向性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测向 信噪比 矢量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波热声冷却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德玉 饶伟 +3 位作者 郑李方 梁日兴 柯鹏飞 欧礼坚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与压缩机制冷相比,热声制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本文在正常室温(20℃)和室压(1个大气压)的工作环境下以空气为声学介质来探讨热声制冷机的设计及热声制冷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制作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板叠长度和中心... 与压缩机制冷相比,热声制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本文在正常室温(20℃)和室压(1个大气压)的工作环境下以空气为声学介质来探讨热声制冷机的设计及热声制冷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制作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板叠长度和中心位置对热声转换效率影响较大,其数值需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来确定;以空气为声学工质,在正常室温、室压下的热声制冷机,用50W的供电驱动、90 Hz工作时可实现冷热端37℃的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制冷 温差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的突变及其原因与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鞠海龙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6期70-82,152,共13页
菲律宾南海利益诉求与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重叠一直是两国海上安全关系的焦点。黄岩岛对峙事件和菲律宾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使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直落谷底。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突变是美国再平衡亚洲战略背景下菲律宾亲美政策的产物,也... 菲律宾南海利益诉求与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重叠一直是两国海上安全关系的焦点。黄岩岛对峙事件和菲律宾将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使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直落谷底。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突变是美国再平衡亚洲战略背景下菲律宾亲美政策的产物,也是其国内军事和油气利益集团推动的结果。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变化改变了中菲两国以往相对稳定的海上安全关系。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矛盾及其负面影响的迅速扩张直接导致两国关系全面恶化。然而,当人们将审视中菲关系的视角聚焦南海矛盾的时候,原本丰实、厚重的中菲关系已经被抽空。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的短时期对立正成为伤害两国各自国家利益的最大隐患。菲律宾在依附美国谋求南海经济与安全利益的过程中,将一个原本睦邻友好的地区内最大的国家——中国——转变成了自己的"敌人";而中国则在南海维权的过程中面临着其在菲律宾经济影响力迅速下滑的困境。中国无法改变美国和菲律宾的对华战略定位。然而,如果从中美战略博弈的高度理解中菲海上安全关系,中国的政策应对将更具战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南海政策 中菲海上安全关系 南海争端 中国海洋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提活塞式高压细水雾发生器特性仿真研究
12
作者 杨友胜 吴进军 +2 位作者 卢青松 王帅 王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8,71,共8页
细水雾是指使用特殊喷嘴、通过高压喷水产生水微粒,它具有高效、环保、耗水量低、破坏性小、获取方便等优点,在消防、表面冷却等领域应用广泛。设计研制了一款手提活塞式高压细水雾发生器,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对其充水及喷雾过程进行了仿... 细水雾是指使用特殊喷嘴、通过高压喷水产生水微粒,它具有高效、环保、耗水量低、破坏性小、获取方便等优点,在消防、表面冷却等领域应用广泛。设计研制了一款手提活塞式高压细水雾发生器,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对其充水及喷雾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详细分析了充水速度、喷雾瞬间压力、活塞直径等参数对活塞运动特性、腔内压力及温度的影响。得出结论:充水速度对充水时间、腔内压力及温度、活塞运动特性影响大,而对充水结束后状态影响小;喷雾瞬间压力对喷雾时间、活塞运动的平稳性及腔内压力均有较大影响;活塞直径对活塞运动特性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喷雾时间及腔内压力无明显影响;在满足设计指标下,活塞直径及喷雾瞬间压力越小越好。研究成果为设计高压细水雾发生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活塞式 活塞直径 细水雾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核相关滤波器的海上船只目标跟踪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超 郑兵 +2 位作者 李彬 田联房 刘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1-921,共11页
提高海上智能监测水平,为了实现对海上船只目标的跟踪,文中针对典型海况环境下的海上船只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核相关滤波器(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KCF)的船只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KCF算法的特征,提出船只目标跟踪... 提高海上智能监测水平,为了实现对海上船只目标的跟踪,文中针对典型海况环境下的海上船只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核相关滤波器(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KCF)的船只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KCF算法的特征,提出船只目标跟踪临界概率的概念,用来判断目标跟踪是否异常;接着,加入卡尔曼滤波模块,用来预测跟踪目标下一时刻的位置;然后,对跟踪异常的目标设计目标跟踪异常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最后,针对4组典型的海上目标跟踪场景,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海上船只大幅度晃动、跟踪目标被遮挡、目标出界、目标尺寸变换等复杂情况下,跟踪准确率和速率比原KCF算法分别提高17.23%和7.86%。满足海上目标跟踪精度、实时性、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只目标跟踪 核相关滤波 卡尔曼滤波 跟踪异常 复杂海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漂移运动轨迹模型及其实船试验验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同木 刘在科 +4 位作者 余建星 刘愉强 周保成 林冠英 曹永港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5-1322,共8页
基于MMG思想建立了考虑风、波浪和海流作用下船舶漂移运动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以某无动力拖网渔船为例,计算预报了其海上漂移运动轨迹,并与实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报轨迹与渔船海上试验实际漂移运动轨迹吻合... 基于MMG思想建立了考虑风、波浪和海流作用下船舶漂移运动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以某无动力拖网渔船为例,计算预报了其海上漂移运动轨迹,并与实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报轨迹与渔船海上试验实际漂移运动轨迹吻合良好,说明文中建立的船舶漂移运动模型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G方法 船舶漂移运动 轨迹预报 实船试验 海上搜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配情况下匹配模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新禹 李建 +1 位作者 周德富 韩庆邦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匹配场处理是一种水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技术,其在水下目标定位方面的高精度特点使得该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匹配模处理是工作在模态空间的匹配处理方法。相对于匹配场处理方法,匹配模处理方法通过选取受环境失配影响较小的模态... 匹配场处理是一种水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技术,其在水下目标定位方面的高精度特点使得该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匹配模处理是工作在模态空间的匹配处理方法。相对于匹配场处理方法,匹配模处理方法通过选取受环境失配影响较小的模态参与匹配处理(然而匹配场处理方法使用了全部声场数据),减小环境失配对定位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简正波模型下的匹配模处理器,讨论了环境失配时匹配模处理器的性能,通过选取受失配影响较小的模态组合,得出的定位结果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水下定位 匹配场处理 匹配模处理 环境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纹理直方图与多层感知器船舶快速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超 冯俊健 +1 位作者 田联房 郑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1-290,共10页
在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受背景建模失效影响,传统船舶目标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纹理直方图特征与多层感知器的船舶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层感知器将目标的梯度与纹理的直方图进行特征融合,为船舶目标构建... 在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受背景建模失效影响,传统船舶目标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纹理直方图特征与多层感知器的船舶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层感知器将目标的梯度与纹理的直方图进行特征融合,为船舶目标构建特征空间。首先,基于二值梯度的特征训练船舶候选区模型,以快速生成具有高召回率的少量船舶候选窗口,并在每个候选窗口提取梯度纹理直方图特征;其次,设计一个多层感知器作为船舶分类器,对提取到的梯度纹理直方图特征进行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个海上场景中船舶检测平均精确率达90.0%,平均执行时间为20.4 ms/frame,有效实现海上船舶精确与快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船舶检测 梯度纹理直方图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不对称性发育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0
17
作者 殷征欣 李正元 +5 位作者 沈泽中 汤民强 魏巍 刘强 谢明芮 蔡周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8-229,共12页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沟-弧-盆"体系下众多弧后扩张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海盆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发育特征,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帕里西维拉海盆东...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沟-弧-盆"体系下众多弧后扩张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海盆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发育特征,但长期以来对其成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帕里西维拉海盆东西两侧的几何形态、地形地貌、沉积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以及盆地南端东翼的缺失和西翼明显的弯曲构造特征,并结合海盆区域板块运动机制研究认为:盆地不对称性发育特征的成因主要在于盆地的构造发育背景、盆地两侧构造活动与沉积环境的差异,盆地东西两侧的不对称发育主要受盆地发育过程中两侧的构造过程与沉积环境控制;盆地南端东翼的缺失和西翼的弯曲构造更多地受到东侧加洛林板块特别是加洛林脊俯冲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帕里西维拉海盆 弧后盆地 不对称性发育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尼拉地震带海啸对广东沿海影响的数值研究——潮汐与海啸的非线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永港 刘长建 +3 位作者 刘同木 冯砚青 刘愉强 廖世智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基于COMCOT数值模型,建立了天文潮与海啸耦合数学模型,对日本"311"海啸进行了模拟验证。针对马尼拉地震带海啸,通过设计海啸震源的计算,分析广东省沿海海啸风险,从数值上得出了海啸引发的最大增水值以及海啸到达广东省沿岸的... 基于COMCOT数值模型,建立了天文潮与海啸耦合数学模型,对日本"311"海啸进行了模拟验证。针对马尼拉地震带海啸,通过设计海啸震源的计算,分析广东省沿海海啸风险,从数值上得出了海啸引发的最大增水值以及海啸到达广东省沿岸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OT模型 地震海啸 马尼拉地震带 数值模拟 广东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语境下中国—东盟深化地缘经济合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英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5,191,共8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在这一特定时期,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伴随着中国—东盟经贸格局的演变,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大幅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在这一特定时期,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伴随着中国—东盟经贸格局的演变,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大幅提升,为新时代双方深化地缘经济合作,加快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重组,全面发挥"陆相型"和"海相型"贸易和资源禀赋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是,在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东盟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条件的挑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开展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合作,以全面深化与周边东盟国家的关系,不断开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地缘政治新局面,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快建设区域协调政策体系;优化双边经济合作的结构;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强化地缘经济关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 地缘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牛尾海中颗粒有机物的自养生产和异养降解
20
作者 彭鹏飞 杨琴 +1 位作者 李绪录 史华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7,共8页
文章依据2000-2014年的月度监测资料,分析了南海北部牛尾海中颗粒有机物(POM)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应用回归分析,并结合叶绿素a实测数据探讨湾中POM滞留时间(TPOM)。应用二元混合质量平衡模式,并结合盐度实测数据探讨湾中自养生产和异... 文章依据2000-2014年的月度监测资料,分析了南海北部牛尾海中颗粒有机物(POM)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应用回归分析,并结合叶绿素a实测数据探讨湾中POM滞留时间(TPOM)。应用二元混合质量平衡模式,并结合盐度实测数据探讨湾中自养生产和异养降解过程产生的POM不平衡量(ΔPOM)。结果显示湾中POM质量浓度为(0.84±0.49)mg/L,底层高于表层,湾顶水域高于湾的主区;季节变化和年变化不大,湿季(4-9月)略高于干季(10月-翌年3月)。TPOM约为7 d,暗示湾中POM快速循环。ΔPOM约为0.2 mg/L,表明水交换把POM从湾中带入外海。牛尾海中异养降解POM总量约是自养生产POM总量的91%,表明湾中POM自养生产占优势。由此得出结论,牛尾海具有高自养生产能力,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异养降解能力,是大气CO2的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 滞留时间 自养生产 异养降解 牛尾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