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夜光藻赤潮概况及其对水文气象的适应条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瑞贞 林端 马毅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0-595,共6页
本文根据1980~2004年的南海历次夜光藻赤潮事件资料,对这些赤潮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赤潮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夜光藻赤潮在1996年后被其它种类赤潮所更替的现象,并初步探讨其原因;统计、分析了夜光藻赤潮发生前后... 本文根据1980~2004年的南海历次夜光藻赤潮事件资料,对这些赤潮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赤潮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夜光藻赤潮在1996年后被其它种类赤潮所更替的现象,并初步探讨其原因;统计、分析了夜光藻赤潮发生前后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范围和演变特征,提出了南海夜光藻赤潮的适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藻 赤潮 时空分布 水文气象 适应条件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
2
作者 骆世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本文根据有关的资料,对2000年时香港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污水量作了预测,为香港的环境工程提供依据.
关键词 香港 人口增长 生活污水 排放 海洋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澳头增养殖区赤潮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Ⅰ.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京洪 杨秀环 +2 位作者 唐宝英 李锦蓉 张展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0,共4页
根据大亚湾澳头海域增养殖区 1997- 1999年的赤潮监测数据 ,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研究了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理化、气象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水温、盐度、磷酸盐、无机氮、铁、锰、硒、钴、风速、风向等因子影响较... 根据大亚湾澳头海域增养殖区 1997- 1999年的赤潮监测数据 ,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研究了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理化、气象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水温、盐度、磷酸盐、无机氮、铁、锰、硒、钴、风速、风向等因子影响较大 ,为准确预测赤潮 ,选取合理的预报指标提供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环境因子 浮游植物生物量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浮游植物生长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京洪 杨秀环 +2 位作者 唐宝英 张展霞 李锦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58,共5页
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赤潮多发海区浮游植物生长趋势 ,并以 1998年 4~ 5月大亚湾澳头港实际监测数据为对象 ,以采样深度、水温、盐度、pH、DO、COD、浊度、营养盐、叶绿素a、微量元素、总碱度、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光照、潮汐... 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赤潮多发海区浮游植物生长趋势 ,并以 1998年 4~ 5月大亚湾澳头港实际监测数据为对象 ,以采样深度、水温、盐度、pH、DO、COD、浊度、营养盐、叶绿素a、微量元素、总碱度、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光照、潮汐、总细胞密度等为参数 ,试验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效果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赤潮 浮游植物 生长趋势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及附近海域生物体中BHC和DDT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骆世昌 余汉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50,共7页
以1985~1993年在珠江口及其附近海域从拖网捕获的底栖生物为样品,对各种生物体中BHC和DDT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生物体中BHC和DDT的富集情况进行了讨论,给出了BHC和DDT的生物体内含量和富集系数由大... 以1985~1993年在珠江口及其附近海域从拖网捕获的底栖生物为样品,对各种生物体中BHC和DDT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生物体中BHC和DDT的富集情况进行了讨论,给出了BHC和DDT的生物体内含量和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总的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各被检测生物均不同程度地受到BHC和DDT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BHC DDT 底栖生物 富集系数 有机氯农药 生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茅海盐度特征及其盐水楔活动范围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方 叶春池 +2 位作者 温学良 严金辉 张年春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9,共7页
通过1992年冬、夏季盐度资料分析,认为黄茅海的盐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发生在涨憩和落憩时刻,通常比潮位的峰、谷值滞后1~2h.盐、淡水主要呈缓混合和强混合型.盐水楔活动范围较大,夏季随涨、落潮进退于赤鼻岛与栏门浅滩之间;冬季逼近口门... 通过1992年冬、夏季盐度资料分析,认为黄茅海的盐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发生在涨憩和落憩时刻,通常比潮位的峰、谷值滞后1~2h.盐、淡水主要呈缓混合和强混合型.盐水楔活动范围较大,夏季随涨、落潮进退于赤鼻岛与栏门浅滩之间;冬季逼近口门,咸水可入侵到河口内陆20~5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分布 盐水楔活动 黄茅海 冬季 夏季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营养盐对大鹏湾赤潮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炼锋 李锦蓉 余汉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83-87,共5页
1991年3月中旬在南海大鹏湾海域用小型箱式采泥器采集了0-2cm和5-7cm层的样品。对所采样品用比色法测定了沉积物中可被交换的溶解态营养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可被交换的活性磷酸盐含量很高,N/P值很低。另外,根据同... 1991年3月中旬在南海大鹏湾海域用小型箱式采泥器采集了0-2cm和5-7cm层的样品。对所采样品用比色法测定了沉积物中可被交换的溶解态营养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可被交换的活性磷酸盐含量很高,N/P值很低。另外,根据同时采集的水样分析结果:水体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很低,且N/P值很高。1992年3月的调查结果又证实:在上覆水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很高,且N/P值很低。因此,我们认为进一步研究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中活性磷酸盐对水体的供给与大鹏湾赤潮的关系对研究大鹏湾赤潮的成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营养盐 大鹏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水质中BHC和DDT含量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骆世昌 余汉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8,共7页
根据1987~1992年珠江口的污染监测和其他调查资料,对珠江口水体中有机氯农药BHC和DDT的含量及分布状况作了评述,探讨了影响BHC和DDT分布的因素,为珠江口的综合利用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药 BHC 残留物 含量分布 珠江口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