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西部近海柱状样中有孔虫、介形虫分布特征与古地理
1
作者 宋士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通过对渤海西部近海6个柱状的综合分析,阐述了微体化石在不同沉积相的特征,并根据拄中自下而上相变反映的海侵旋回划分了地层与时代。最后,探讨了该区域自晚更新世末以来的古地理变迁。
关键词 古生物 地层 古地理 有孔虫 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西部近海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古植被的演变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廷智 李波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2-40,共9页
对渤海西部近海5个钻孔的沉积物作了孢粉和藻类分析研究。渤海西部海域全新世孢粉组合可划分出三个孢粉带,反映了不同的气候时代。(1)Artemisia—Chenopodiceae—Pinus孢粉组合带,反映了温暖略干气候——北方期:(2)Pinus—Chenopodiacea... 对渤海西部近海5个钻孔的沉积物作了孢粉和藻类分析研究。渤海西部海域全新世孢粉组合可划分出三个孢粉带,反映了不同的气候时代。(1)Artemisia—Chenopodiceae—Pinus孢粉组合带,反映了温暖略干气候——北方期:(2)Pinus—Chenopodiaceae—Artemisia—Quercus孢粉组合带,反映了温湿气候——亚北方期:(3)Chenopodiaceae—Artemisia—Pinus—Quercus孢粉组合带,反映了温干气候——亚大西洋期;渤海西岸近海全新世和晚更新世的界限约在10000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全新世 孢粉分析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西岸歧口—狼坨子滩涂表层孢粉和藻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廷智 孟庆芬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8-66,共9页
笔者对渤海湾西岸歧口~狼坨子滩涂表层沉积物中采集的9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共鉴定出30余种陆生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两种水生植物花粉和一些淡、咸水藻类。计算了花粉浓度和百分含量,并分析了藻类含量与潮位的关系。发现木本植物花... 笔者对渤海湾西岸歧口~狼坨子滩涂表层沉积物中采集的9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共鉴定出30余种陆生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两种水生植物花粉和一些淡、咸水藻类。计算了花粉浓度和百分含量,并分析了藻类含量与潮位的关系。发现木本植物花粉在高潮滩含量低,在低潮滩含量高。另外地方性花粉多,区域性花粉少。刺球藻的分布与潮水波及的大小有关,呈高潮滩<中潮滩含量<低潮滩含量的特征。它反映了海相环境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藻类 潮滩 表层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先芬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2-78,共7页
1989年对胶州湾进行了立体的综合性污染监测监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胶州湾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东岸各类工厂的排放,入海的主要物质种类是有机物、磷化物、悬浮物、铬、挥发酚、油类等。胶州湾东岸河口区和大部分滩涂遭受严重污染,东岸... 1989年对胶州湾进行了立体的综合性污染监测监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胶州湾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东岸各类工厂的排放,入海的主要物质种类是有机物、磷化物、悬浮物、铬、挥发酚、油类等。胶州湾东岸河口区和大部分滩涂遭受严重污染,东岸的沧口滩涂生物种类单调,耐污染生物为优势种;李村河口外和青岛碱厂外滩涂为重污染区,生物绝迹。为防止胶州湾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提出了加强防治和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胶州湾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央海盆KSO_1岩芯第四纪沉积作用初探
5
作者 吕海滨 吴世迎 王永吉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4年第3期42-49,共8页
本文对南海中央深水盆地KSO1岩芯(14°57'47"N,116°05'25"S)(图1)粒度、矿物、碳酸盐含量、化学元素、微体古生物和古地磁等进行了分析。岩芯的长度和取样水深分别为710m和4169m。研究... 本文对南海中央深水盆地KSO1岩芯(14°57'47"N,116°05'25"S)(图1)粒度、矿物、碳酸盐含量、化学元素、微体古生物和古地磁等进行了分析。岩芯的长度和取样水深分别为710m和4169m。研究结果表明,南海中央海盆沉积物的颗粒较细;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蒙脱石含量较低;化学元素显示出介于浅海一深海之间的半深海沉积特点。上述特征说明南海中央海盆的沉积物是以细粒含粘土矿物为主的半深海沉积物。同时,对岩芯的火山灰夹层、沉积速率、岩芯的年代以及碳酸盐含量和古气候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KSO1岩芯在665~670cm处的微粒锰结核富集层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另外,应用最优分割法、有序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KSO1岩芯进行了元素地层学的划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岩芯 KSO1 第四纪 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港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铅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6
作者 高兴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42,共5页
大连港及其附近海域底质表层样品铅含量分析表明,底质中铅含量较高,污染严重。北部重污染区,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和表层沉积物颗粒较细所致;南部重污染区,主要由于周边地质条件和表层沉积物成因类型所决定。
关键词 海域 沉积物 污染 大连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槽57KL和61KL岩芯火山碎屑特征
7
作者 吕海滨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1-38,共8页
在马里亚纳海槽(18°N)附近的沉积岩芯中,火山碎屑物质丰富,且夹有数目不等的火山灰层。火山碎屑的组合特征反映了本区主要以基性火山喷发产物为主。原生火山灰层基本上代表着相邻区域的火山喷发次数。同时,在一定的构造部位,浊流... 在马里亚纳海槽(18°N)附近的沉积岩芯中,火山碎屑物质丰富,且夹有数目不等的火山灰层。火山碎屑的组合特征反映了本区主要以基性火山喷发产物为主。原生火山灰层基本上代表着相邻区域的火山喷发次数。同时,在一定的构造部位,浊流沉积对火山灰层的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本文对位于不同构造背景两沉积岩芯的岩屑,玻屑和晶屑进行了鉴定,并对火山灰层的垂向分布规律与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槽 火山碎屑 橙色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